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1.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1.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1.3加强编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1.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2结语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涉农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申报速度,用足用活上级的扶持政策,集中精力抓项目、争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要切实落实好整合项目运行机制,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道路、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涉农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县财政应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示范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农户联保、村集体信用担保等办法,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

政府要在落实好中央、省市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培育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各乡镇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整体联动,配合推进,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农民的培训教育,使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三、夯实基础,提升素质,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障水平

要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全力保障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生活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托“农民免费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加强对复转军人、青年农民和妇女的科技培训与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加大乡村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引领发展经济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生活社区化就是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使农民享受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过上城市居民一样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这是“四化”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尺度。所以,要按照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前进村依托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化发展,社区化管理”的理念,坚持“适度超前、整村推进、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步实施”的原则,建成小康住宅楼18幢,385户村民全部搬迁入住。同时,配套完善了村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广场、医疗卫生所、农家超市等服务设施,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环境宜居、便民利民、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通过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社区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把农村小康住宅区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宜居新型社区。满足了农民生活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把打造特色生态新村作为基本要求,不断美化生活环境,是“四化”村建设的保障

环境田园化就是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好农村原生态的田园环境和秀美风光,传承淳朴乡风,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生活环境保持田园风光,优美整洁、宜居乐业。这是“四化”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所以,要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前进村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能源为重点,着力建设“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街道亮化、家庭美化”的生态文明新村。大力倡导绿色生态生活理念,积极推广改厨、改厕、改圈、太阳能、沼气清洁能源、畜禽健康养殖和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等技术。配套建设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存贮、清运、填埋等处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顽疾,营造优美整洁、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四化”村建设的支撑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1.1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宣传不够到位当地政府虽然做了一定的文字宣传、开会动员等工作,但作为建设老百姓美好生活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惠民政策,在宣传此工作时,应做到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在这方面,该区做的还不够,无法提起广大农民的兴趣,村民响应者很少,大多只是静观其变,只有涉及到自身利益时才会稍显积极。

1.2村庄规划不够科学全面

1.2.1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相较于整体规划而言,该区更注重某个村、某个点的具体规划,这样虽然更具针对性,但因为欠缺通盘考虑,致使各个村的计划无法统一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据调查,每个村在制定规划时,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有的村在规划时起点低、层次低,且执行质量不高,缺乏指导性、科学性;有的村在规划时自我意识过强,没有考虑与全县或所在镇的发展、建设规划相衔接,出现了大量的投资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有的村在规划时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和重视程度的限制,缺乏设计贴合自身实际规划的能力与意愿,便生搬硬套其他村的现有规划,既无法体现自身特色,也不具实际操作意义;有的村即使有了明确且科学的规划,但由于上级领导的更换和干预,无法严格按照规划步骤执行,严重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有的村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存在“跟着感觉走”、“跟着大形势走”的心里,不利于工作的推进和实施,这是导致很多地方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的根本原因之一。

1.2.2重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根据国家及上级有关要求,该区虽制定了总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其分阶段的建设规划却不够明晰具体,对在何时村容村貌达到何种要求,生产发展达到何种程度,村民生活达到何种水平等,皆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

1.3政策、资金等瓶颈制约要素突出

1.3.1政策不够完善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但其中部分政策存在不连续、不确定、不合理等问题,例如政府增加的支农资金如何补、城市带农村怎么带等等。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大影响了镇、村和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1.3.2资金筹集困难在该区中,绝大多数的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富裕程度偏低,而县、镇两级政府的财力也相对有限,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足,建设主体投资乏力。

2破解阻碍新农村建设瓶颈问题的对策

2.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众多学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民的培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引导和塑造。在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特质。在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方法选择的针对性,突出方法运用的综合性及体现方法时代的创新性。

2.1.1要以多种方式丰富农村活动教育形式这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活动时,既要考虑农民群众对活动内容的承受力及接受程度,又要考虑活动形式是否能够引起农民的参与兴趣。要针对农民的生活现状、年龄机构、风俗习惯等因素,在确定明确的目标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制定多种活动方案,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做到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

2.1.2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管理制度农村的各项管理制度都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只有不断的完善农村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且严格执行,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渗透于农村的各项管理制度中,才能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体制保障。

2.1.3要不断推进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即使是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也受其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将迎来新的挑战。因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能一成不变,要在运用传统载体的基础上,创新、广泛运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力争创造一个承载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泛、易于操作的载体形式。

2.2转变政府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进行新农村建设,政府是领导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导、示范作用。转变政府职能,与新农村建设两者密切相关。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程度,都离不开政府职能有效发挥。

2.2.1要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长期以来,政府以行政强制力作为保障,过分强调农民的义务,忽视了政府服务。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农民诉求也在不断转变,这就必然要求政府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促进其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3.2.2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个好的干部队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干部队伍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想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必须选取一批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党员干部队伍中来。并且,在完善政府进人机制,优化公务员队伍学历、年龄的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经济发展、服务群众能力的意识和和水平,鼓励、支持他们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突破常规、积极发展。

2.2.3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具调查了解,由于大部分文化程度高、能力强的农村青年外出就业,使得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陷入困境。农村干部的年龄普遍偏大,他们文化素质不高,缺乏预见性,思想观念陈旧,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程度有限,更无法跟上时代潮流,习惯用简单、粗暴的工作经验管理基层,他们的水平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新农建设对基层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大学生进入到农村干部队伍中,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可以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为农村引进很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影响农村一部分人的传统思想,带动他们走改革创新的道路。

2.3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新农村建设充当助推器农村公共事业的内容极为广泛,大致分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事业,农村就业、养老保障、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进程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快慢,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统筹规划、精心谋划,又要协调发展、找准突破口,主攻薄弱环节。

2.3.1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维护、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其中,要重点做好农村道路修建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等。

2.3.2发展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政府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自觉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积极投身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中去。在此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把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工作切入点,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展群众满意的文化。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政府约束与村民自治冲突明显。村民自治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基本治理形式,也是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执政理念,然而在现实的管理中,很难做到百分百的村民自治。以苏南地区为例,村级治理主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各项村级事务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然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道程序,还有诸多程序是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的,比如各种审批权限等,特别是苏南地区推行“村账镇”的制度,因为普遍来讲村会计的业务水平不高,所以采取由乡镇成立记账中心,这就导致村级财务开支和管理都掌握在镇级手中,金额的开支都需要镇级审批,当然这种做法加强了财务规范性,但是往往使村级治理的自主性和民主性受到了制约。

2.“富人治村”的局限性。“富人”当上村官必然出现管理村务与经营自己事业的矛盾,这样一来往往会出现经商与理政的矛盾,容易使村政成为“副业”。富人村官在担任村干部的同时,自身的企业主身份并没有抛弃掉,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身兼两职必定带来精力的分流。事实上,富人村官在村级治理中的执政逻辑主要还是停留在纵向的自上而下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对上级交代的经济指标诸如招商引资、村经济产值等等,对经济上的重视势必忽略政治文化建设。同时出于种种目的,有的富人村官仍对个人经济利益追逐,利用集体资源为个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利益,将村务摆在个人企业之后,造成很多村官人在心不在的现象。经济精英的个人魅力与经济优势在对经济渴望追求的村庄选民眼中,后者无疑能够成为左右选票去向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精英利用自身经济优势参与村庄政治选举,广大农村选民对手中选票的关注不再是其政治价值,而是转变为经济价值。

3.村民参与度不高导致工作难开展。随着现在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现代化发展导致的人口流动巨大,农村人口呈现大量流失的态势,不少村民常年外出务工,或是整体拆迁安置形成了地理上的差异,导致村民对村级治理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年轻人外出务工不了解村级各项事务,常年居住的老人们则生活富足也不关心村级事务,从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的参与人数也体现了村民的参与程度在逐渐衰弱,即使在形式上参与了,也存在不少村民代表只是抱着走过场的心态,对实质内容漠不关心、敷衍了事,“村民自治”甚至在个别村已经名存实亡。

4.现代化与民主化“不可避免”的冲突。现代化是全球发展的趋势,也是不可逆的发展过程,当然现代化发展和民主化管理本身是不存在冲突的,只是现阶段下的现代化发展给民主化带来了挑战,说到底还是政府主导的现代化的局限性,政府主张提升村级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要尽快实现网络化办公、数字化管理,现阶段来讲村民往往对政策的理解不深、对规范的要求不明,因此参与监督的力度和强度往往不够,所以政府的监督与约束的触角延伸的比较深,往往把关着重要环节的监控权,招投标系统、财务软件系统、村务公开系统、户籍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权限往往是由上级政府主导,体现的往往是政府意志,信息系统一般都存在后台前台,往往村民是难以接触到后台的完整信息,前台的信息则是经过了加工与筛选,没办法掌握真实信息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民主监督。

二、村庄治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1.健全法制法规,与时俱进加强引导。建立良性互动、和谐稳定的村庄权力结构,首先必须完善相关法制法规,明确各权力主体治理职责,从制度上予以推进公平竞争和民众参与在内的多重法治化机制的建立,重视普通村民权益。在村庄实际治理过程中,苏南农村急剧的社会变化,乡镇、村以及村内权力纵横,利益边界及权限总是动态的、模糊地,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法律系统对完善村民自治,规范权力关系是必要的。在乡政村治法律及其实施办法中,应考虑增加、补充有关法律后果的条款,如果有关责任人不完成国家任务或者非法干预村内事务,应追究当事人责任,以维护乡镇村治法律体系的权威,实现乡镇、党支部与村委会和谐共事。

2.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村治体系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首先基层组织要坚持集体领导,对村里的重大事项、重大决议要由村干部开会民主决策,集体讨论表决,不能由支书记一个人说了算,最大程度的限制集权主义的发生;其次,建立测评考核小组,小组的成员由村干部内部投票产生,奖惩一视同仁,改变以往村支书决定村干部工作绩效测评,村支书排除在评测体系外的局面。同时要逐步提高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处理村庄内事务的水平,对于动用村庄资源和集体资金项目,要至少3个主要村干部签字后才能实施,而不是以往经过只需村支书一人同意,最大程度的降低村官利用村庄集体资源中饱私囊的现象的发生。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新农村的建设,给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添加了许多的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存在着很大的经济活力。依靠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当地可以发展旅游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提高村民的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需要植入到人们的脑子里,让人们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由于人们越来越对健康的重视,参与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和别人进行愉快的交流,还可以消除生活中的一些烦恼,所以,许多的村民都喜欢参与这些的体育活动。村民在传统文化中享受生活,还能够积极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

二、对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一)建议成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机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依然保留着到现在。除了存在一些外界的帮助意外,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具有自我保护机制,能够自我继承和发展。澜沧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关键所在。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会受到四面八方的冲击。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复杂环境中会遇到许多困境,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加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力度,需要建立良好的保护机制,为民族文化的传统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就能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护。

(二)建议政府加大民族体育扶持的力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支持的力度。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制约国家体育发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各个少数民族的支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政府为了能保护传统文化和遗产,已经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遗产,由国家确定给继承人提供一定的补贴。澜沧江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来让更多的人来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三)建议各级组织和相关协会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澜沧江流域拥有十分美丽的山川,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澜沧江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利用地理优势来发展旅游业,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回暖,许多地区都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针对人们的需求,都已经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吸引游客来进行观光,并推出一系列鲜明的民俗旅游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在彝族火把节的期间,彝族年期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让游娱者参与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感受和领悟具有彝族特色和彝族共同心理特征的体育文化。如赛马、斗牛、斗羊可以让游娱者饱尝观赏之快,而荡磨秋则让游娱者体验参与之乐。这一种现代手段是促进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最佳途径[4]。这样就能够让游客体验的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魅力,感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三、小结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一)认知发展诉求社会发展和农村留守妇女固有的认知模式适应不良给留守妇女提出了认知发展的要求。当代社会发展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实现,很多的新思想、新观念出现,不断冲击着农村旧有文化体系,农民的固有认知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长期留守在农村,而其丈夫或小孩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等,接受了城市文化的洗礼,面对城市文化中不一样的新观念、新思潮、新作风、新方式等,农村留守妇女会感到自己格格不入,感到一些莫名的脱离等,内在会存在强烈的改变愿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的总称,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同时,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农村留守妇女碰到的非常现实的问题。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网络时代获取信息速度快,途径多,信息量大等,孩子的思想和心理不断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农村留守妇女要想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科学引导和教育,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赶上时代的步伐。所有的条件都在推动她们产生强烈的认知发展诉求,她们需要与时代接轨,需要了解新思想,新观念,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的教育理念等等。

(二)情感表达诉求由于男性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妇女要独自照顾老人孩子,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负担琐碎繁杂的家务劳动,还要独自承担生活的压力,这些都不可避免的给留守妇女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多数留守妇女思想较保守,缺乏一定的文化,活动范围小,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无法将内心的烦恼和困扰及时排解和宣泄,导致消极情绪压抑滞留。当人们在生活中感情无法得到有效表达或沟通的时候,就会在内心形成一种发泄和诉说的渴望,表现为情感诉求。显然,农村留守妇女的情感表达诉求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当前农村生活形势和农村留守妇女本身的社会地位,让她们内心的痛楚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农村留守妇女情感表达的诉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尊重感和成就感诉求。尽管农村留守妇女从事了诸多辛苦的工作,但是她们获得来自他人的尊重却远不及所付出的,很多时候她们不但不能获得他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反而被看成是理所应当,甚至有时候还被家人埋怨,如教子无方,婆媳关系处理不好等。加之,长期以来妇女对自身认识不足,对自己能力和成就获得的自我怀疑,也导致农村留守妇女的自我尊重和自我悦纳欠缺。二是安全感诉求。一方面是婚姻稳定性和安全感诉求。由于农村留守妇女丈夫在外,长期生活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活等各方面差异,加之距离遥远,夫妻情感交流欠缺,容易使夫妻感情淡化。尤其是现代社会诱惑多,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披上了阴影。农村留守妇女很大的担忧之一就是自身婚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是农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丈夫不在家,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当遇到危险或紧急状况,农村留守妇女的应急能力比较弱。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针对留守妇女作案,她们必须要面对来自财产、人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安全感得不到满足。三是幸福感诉求。这是农村留守妇女最强烈和最重要的情感诉求。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婚姻状况及人际关系等是影响到个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对农村留守妇女来说,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精神压力三座大山,对其身心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婚姻有可能受到外来的冲击,如果邻里关系不好的话,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不言而喻。尽管丈夫外出打工,在物质生活上家庭得到改善,可很难保证家庭精神生活的富足,也就无法保证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否。

(三)人格发展诉求人格发展历程实质就是个体借助自身的经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世界发生相互作用,并建构一种协调自身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的过程[3]。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和知识更新速度快,但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的农村相对观念传统,生活单调,文化生活贫乏,人们安于现状等,城市与农村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大相径庭。留守妇女与丈夫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很容易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留守妇女的内部心理结构势必会受到冲击,如果她们已有的人格结构无法适应外部世界的要求,冲突就容易产生。也就意味着如果她们不主动协调自身心理结构去适应社会和周围人群的改变,那么问题就会产生。如前所述,农村留守妇女在长期的压力之下,敏感,缺乏安全感,对生活厌倦,自卑,行动缺乏理性,人格趋于消极,情绪郁闷,孤独,焦虑,甚至抑郁等。因此,外在社会环境和亲人的变化与内在人格结构的冲突为农村留守妇女人格发展提出了要求。她们需要构建更积极、更健康的人格,如构建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更丰富的知识的体系,以更自信、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能自觉调整自身观念和行为,主动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个体心理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其发展受制于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发展诉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系统的整体工程,她们发展诉求的满足主要依靠社会教育和自身愿望的苏醒。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发展诉求满足的策略

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发展诉求,需要从社会到个人,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发展的促成体系,为促进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完善营造更加富有支持力度的制度环境与性别文化。

(一)机能部门要开展相关活动,设立相关机构,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发展提供保障首先,政府部门要力所能及的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教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教活动,给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基本的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同时,通过开展艺术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妇女业余生活,或者让留守妇女参与文化活动,陶冶性情,提高修养,满足审美等方面心理需要。而且,开展科教文化活动,还有助于农村留守妇女接触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推动她们与时代接轨,缩短与丈夫的知识、文化等距离,从而促进她们的认知发展,提高她们的成就感、价值观,形成自信心,也有助于她们维持婚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她们的生活满意度。当然,还可以给留守妇女提供一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为她们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处所。其次,村委会可以设立专门的农村留守妇女互助机构或心理健康机构。农村留守妇女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设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机构,其实是在创设留守妇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互助机构提倡农村留守妇女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互相扶持。作为类属群体,农村留守妇女有相似的困扰,有共同的话题,有助于她们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形成团体支持,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归属感和安全感。有条件的的地方还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机构,可由妇联或心理援助机构定期开展活动,或由有一定文化知识、乐于助人、积极开朗的人管理和组织,为农村留守妇女宣传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她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能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第一,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与此同时,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将原本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实行集约化的经营,从而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配置,甚至完成生产基地的建立。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2009年开始,政府专门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对土地流转的补助与发放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第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土地的流转,不仅可以使那些无力经营或者不愿意经营土地的农户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也能够将他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第三,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大大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2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实地的调研与走访后发现:近些年来,大家对土地流转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出希望参与土地流转的愿望(表1)。事实上,伴随着一系列关于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出台,当地的土地流转较以前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表2)。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数字,2012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5%以上,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以上,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规模经营率达到80%以上。但是,我们必须要客观地认识到,在土地流转给大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民思想认识的局限虽然土地经营权的转让较以前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是,由于农民在思想认识方面的局限,很多农户具有强烈的土地情结,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土地流转的实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地有很多农户已经外出打工,并且逐步在外地稳定下来,但是由于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认为土地就是保命田,没有土地是万万不行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即便土地闲置甚至荒废,也不愿意将其转让或者转包他人经营。

2.2土地流转的流程欠规范从目前的请款来看,土地的流转以农民自发流转为多数,集中连片的、有组织的流转较少;以农户之间的流转为多数,农户与开发业主之间的大批量流转较少;以短期性、季节性的流转为多数,中长期的流转不多。并且在流转过程中,大部分没有签订规范的承包合同,只有口头协议,自由性和随意性较大。这样就会给土地的流转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引起纠纷很难调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2.3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市尚未出台专门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尚且处在一个自发的、分散的、无序的小规模状态。

3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