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学科建设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按照以上对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和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条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文化部先后授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称号,多所研究机构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中心。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中国文化报》的《文化产业周刊》《、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光明日报》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峰对话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等,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事件,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推出了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政(政府)产(产业)学(教学)研(研究)对话、互动、促进的平台,显示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蓬勃生机。当然,在文化产业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同文化产业发展本身显示出的“泡沫”现象一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盲目上马、基础不稳、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同质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等现象。第一,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之间常常相互分离、融合不足。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学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科群之间的化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但目前部分文化产业研究者仍然简单地用原来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体现出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源自人文学科的一些研究往往缺乏量化手段,使得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经济学基础;而源自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则又可能缺乏对文化特殊性、文化创意性的差异认知。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还只是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的不同模块简单组合,缺乏真正学科交叉之后所产生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文化产业经济学,并不是文化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版权经济、文化折扣、外部利益等等体现的恰恰是文化产业特有的经济学特征。第二,作为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该领域的研究者目前大多以文化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学者为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介入相对较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偏向于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文化产业的概论性、描述性著作出版了多部,但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国情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仍然比较零散和肤浅,比如对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以及版权经济特点、文化产业规制、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投融资规律、文化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特性、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三,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的学术力量仍然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文化产业的实践结合还严重不足。据对15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的统计,实践课程平均学分数为25,总学分平均数为168,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平均比例仅为15%②,缺乏经济管理学科那种比较悠久和成熟的产、学、研互动的基础和机制,导致文化产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可能学非所用、学用脱节,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甚至出现一方面产业界对能够打通文化与产业界限的人才需求如饥似渴,另一方面教育界培养的文化产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相应的对口工作,以至于有人调侃说: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似乎没有得到证明③。应该说,文化产业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如果缺乏实践领域的呼应、检验、互动,很难体现出学科的生命力。因此,重视学科的交叉性,不仅强调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之间的学科结合,更要强调对文化的产业性和产业的文化性的整体认识;重视学科的创新性,在回答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概念和研究方法;重视学科的应用性,在学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假设新问题,预期新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的确还刚刚起步,未来任重道远。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独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文化产业学科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应该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既要培养从事管理运营的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研究的学术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实践性强的职业实用人才。在本科阶段,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在管理学目录下设置了“120210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片管理、剧院管理、演艺经纪等等。特别是应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高端应用人才的需求,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与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等并列,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甚至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融的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既符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开办文化产业专业硕士项目,是当下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新媒介环境进行全球传播发展,强化经济学、管理学、创意学科以及与信息学科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强化产、学、研互动,推动业界、学界的密切结合,为文化产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研究生符合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试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的培养,强化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经济学背景。

(四)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从目前对文化产业需求的调查、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国际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借鉴来看,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遵循自己的一些学科规律。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科共性与专业个性、学科普遍性与学校特色的结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共同基础之上,不同的学校根据资源、需求和整合条件,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对于包含领域广泛、涉及行业众多的文化产业来说,人才培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学科特色和专业品牌。部分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如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都充分结合了该校师资、教学优势以及人才培养传统,设立了影视管理、舞台策划、戏剧管理、会展策划、音乐管理等有特色的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上,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第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的交叉性,真正完成多学科的融合。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不能仅仅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开设一系列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去研究文化产业的课程,使各学科真正在交叉中融合《。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市场学》、《文化产业国际贸易》这些基本课程,要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殊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从经济学、管理学视角去理解文化产业,同时也需要学生从文化特性的角度去看到文化产业。第三,在培养体系上,形成通才与专才、高端人才和专门人才的不同层次。如果说文化创意人才主要仍然需要由传统的文学、艺术相关学科培养,文化技术人才主要还是由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培养,那么文化产业学科则主要是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包含两个不同层次。一是通用性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公共管理、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版权经济管理、文化法规政策、国际文化贸易等等方向。二是文化产业各分支领域的专门人才,如制片管理、美术品经营、演艺经纪、会展策划、影院管理、剧场管理等等。前者可以考虑培养硕士、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文化产业的高级策划管理者,甚至还可以培养少量的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博士研究生;后者则以本科、高职为主,主要培养职业化的专门人才,并与文化行业的直接需求密切结合。第四,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从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以及文化产业对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需求来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市场学、创意学、统计与调查、财务管理等等。此外,文化产业价值评估、整合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国际文化贸易、新媒体传播、创新与创业、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工作坊等等也都应该是重要的课程选项。而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专业定位,还应该开设一些特色的、指向性的案例课程和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五,在办学思路上,重视文化产业学科的本土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自己特殊的背景。5000年以上的悠久文化传统、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文化多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化改革、意识形态惯性等等,都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特点: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中国国情、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培养熟悉当地文化、了解区域市场,同时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包括地方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这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为人才培养带来某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差异性,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一、学科建设的工作部署和成效

心血管内科在一代代老专家和前辈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在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室骨干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努力进步,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学科发展速度增快。学科建设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临床为中心,以教学为辅导,医教研并举,全面实施“科技兴科”的综合目标。

1.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人是第一重要因素。心血管科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医师)12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5人,硕士7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生1人,省厅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1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4人,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学术专著200余篇,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近年来科室培养出硕士研究生30名以上。引进硕士生5人,派送副高级职称人员外出进修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参加部级大型专科学术会议一次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锻炼和扩大了科研工作队伍,开拓了科研工作思路。这几年心血管科每年申报课题2项以上,新开展三新项目1项。在册的中标课题7项均实施良好,科研风气端正,科技人员奉献精神强。

2.临床为中心,科研助医疗。临床即是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又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地,而且还是先进医疗技术应用推广的前沿阵地。临床工作有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两面。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的日常医疗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以临床医疗为基础,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心血管科日常医疗工作量较大,年门诊人数5万以上,病床92张,年住院人次4千余人,年手术1500余例次。床位使用率和诊断符合率达90%上。近几年医疗收入翻了几番,药品收入比却降至2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断开展一些医疗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心血管科已经成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较多的学科。医疗技术新项目包括:1)冠脉造影术,冠心病、急性心梗的PTCA和冠脉支架安置术。2)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和室缺的导管封堵术。3)腔内电生理监测,室上速及房扑射频消融术。4)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5)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和ICD植入术。6)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消融术。7)超声心动图室心脏和组织彩色多普勒、食道超声、心肌声学造影。8)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致病基因分析的实验室工作等。心内科配备最现代化的医疗、抢救和诊断设备,包括最先进的超声心动图仪(HP-IE33)、数字单平板悬吊式C型臂心血管专用X光机(PHILIPSFD10,120KV/800mA以上)、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心血管监护系统、除颤仪、呼吸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具备氧气通道、麻醉机、有创测压监护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生理记录仪。一些三新项目属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不断开发的科研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医疗科研含量,提升了学科“品牌效应”,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还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教学为目标,培养后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实现自身功能的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安徽医科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其附属医院便是医疗教学研究型医院,教学是其目标之一。临床学科除了承担学院的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着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工作,是培养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多年来心血管专科教师承担着诊断学和内科学的较多主要课程,总教学学时量位居首位。同时,科室重视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和研究生的培养,定期举办各类(含省级、院级)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术新动态。经常深入基层县市级医院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学习班,发挥自己的医疗优势和特色,不断在省内扩展着本学科的“领头羊”作用。此外,科室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的研究,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追求

心血管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在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三方面共同协调发展的可喜的成果,心血管科不断创造和树立起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医院的发展中已经起到了重点学科的作用。也为我省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刻苦努力解决的问题有:1)不断寻找科研和管理问题,诸如发表一般论文多,发表部级论文少。研究项目“开花多,结果少”。医疗科研成果多,获奖少,获大奖更少等问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改进科研目标和管理模式,才能牢牢掌握心血管学术和技术前沿阵地。2)进一步营造学术气氛,发扬学科人才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激励科研工作者不断求实、创新、勇争一流。反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行为。鼓励科研人员实事求是,积极申请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3)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竞争能力,开发现有人才,使“潜人才”转变为“显人才”,保护优秀人才不退化为一般人才。同时,适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并注意人才和知识梯度结构的合理性,注重提升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4)建立科研和学术成果的激励机制,采取适当的精神和物质鼓励,并尽可能发挥学术带头人基金的调节作用。医院学科建设是医疗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源于心血管学科建设的实践和探求,对自身在“科技兴院”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确和深入。目前心血管内科是安徽省临床重点发展学科,内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下,心血管学科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学科发展已走向良性循环轨道,相信未来的安医心内科一定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王爱玲郭增李丽解杨婧王春苗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二篇:疗养康复学科建设的思考

1影响中西部地区军队疗养院疗养康复医学快速发展的因素

1.1国家医保政策支持力度有限目前国家医疗保险还仅限于基本医疗保险,康复疗养伤病员存在报销难和少的问题。加上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个人经济收入对医疗费的支付能力有限。而需要康复的伤病员往往住院时间长,需要大量费用。

1.2设备落后,影响新业务开展中西部疗养院普遍存在创收难,而且处于风景秀丽的旅游景区,接待任务重,开支大。设施设备难以及时更新换代,更难以添置高精尖设备。

2对加快中西部地区军队疗养院疗养康复学科发展的思考

2.1更新观念,重视学科建设2012年全军疗养院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特勤疗养为牵引,康复疗养为重点,保健疗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军队疗养综合保障质量效益和能力水平。要求要充分认识疗养康复在卫勤保障中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和重大责任,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官兵和老干部的身心健康、巩固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作为疗养院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本次会议提出了今后疗养院的建设目标,即到2020年,全军疗养院基本建成集“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医学鉴定、专项训练”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疗养基地。要实现总部提出的建设目标,需改变传统的疗养观念和模式,走出“接待旅游”型旧模式,主动适应现代疗养学的新要求,努力实现“两个转变”:(1)疗养服务模式由传统经验型向以疗养与科研有机融合为核心的循证疗养模式转变。(2)发展模式由经费物资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拓宽思路,加强对疗养地自然疗养因子和人工疗养因子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部队官兵和地方服务。疗养康复学科是疗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康复疗养人员在疗养人群中占有较大比例。就我院而言,近5年疗养统计数字显示,康复疗养人员占12.08%。近年加大了对疗养康复人才的培养、设施设备的投入,康复理疗科开始收治脑卒中等康复患者,疗养科重点开展了自然和人工疗养因子对慢病康复、亚健康的疗养康复效果评价,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深受军地疗养员和伤病员好评。疗养因子的丰富资源是疗养院开展康复疗养的优势所在,要趋利避害,科学利用。大量研究表明,疗养有助于亚健康、慢性病、创伤术后人员以及有心理问题人员恢复健康或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2.2走以医养疗,以疗促医的路子在2004年全军疗养院体制编制调整时,有许多疗养院编制有医院或临床部,有的是在医院编制疗养区(科)。这对于保留人才、吸引人才,促进疗养康复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现医院与疗养院的优势互补,便于医务人员的学习提高,便于人才交流和双向转诊业务的开展。医院对外创收条件优越,有利于弥补疗养经费不足,改善疗养条件和工作人员福利待遇,也有利于吸引人才和保留人才。笔者建议,这些成功经验值在全军疗养机构推广。

2.3争取政策支持,为康复伤病员创造经济支持条件要积极争取疗养康复项目纳入地方医保的报销范围,让需要康复治疗或疗养的伤病员得到经费支持。目前军队疗养时间一般是15~30d,在疗养旺季普遍是15d,时间短,不利于疗效观察。建议军队康复伤病员疗养时间最好能按病情康复需要确定,真正收到疗养康复的效果。

2.4选准特色项目,用特色项目占领疗养医疗市场特色学科是占领医疗市场的先决条件。疗养院的生命力在于“专”,要体现出专科专治、专病专治,突出专科优势和专家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要与现代疗养院的功能定位相一致:健康调养维护、特勤疗养训练、健康鉴定评估、慢病康复治疗、急特伤病救治和心理调试干预。在疗养康复学科发展上,要围绕这一功能定位选项目、定目标,在亚健康防治、慢性病康复、健康管理、特勤人员健康鉴定功能评估特殊训练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专病疗养新途径,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特色项目。有东部地区疗养院研究表明,疗养院康复科收治脑卒中、脑外伤、截瘫、骨科创伤术后、老年病等5类病种效益最好。疗养院可把这些业务作为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对于服务部队,提高和促进官兵健康有极大好处;对于服务社会,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增加创收也是个很好的途径。

2.5不断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为高学历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良好平台先进的疗养医疗设备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要围绕疗养院所担负的任务、学科建设的重点,及时引进高新设备,为科研和日常工作开展提供良好平台。鉴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上级机关要加大投入,以便更快地缩小差距,加速疗养康复学科发展。

2.6关心爱护人才,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人才是兴院之本,强院之基。人才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没有人才学科建设就不可能发展;而学科建设发展了,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福利待遇留人。(1)要建立保留人才、吸引人才的奖惩激励机制,催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来了的留得住,没有来的想进来。(2)要为高学历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在业务开展、科研上提供方便。(3)关心干部的成长进步,及时将优秀人才提拔到重要岗位或担任重点学科负责人,实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4)努力提高福利待遇,在晋职晋级、进修深造、住房、子女入学就业、奖金分配等关系干部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给予优先和优待,在靠自身改善福利待遇有限的情况下,建议提高干部保健津贴,尤其对从事疗养康复一线工作的人员,更要在政策上给予照顾,鼓励他们献身军队疗养事业。

2.7加强疗养院之间、疗养院与医院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到疗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研究养康复技术优势明显的疗养院或医院专科进修学习,邀请专家来院指导,聘请知名专家做客座教授或顾问。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促进自身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作者:廖忠友李学成宋大宇陈宏安单位: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

第三篇: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研究

一、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措施

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方向,加强科学研究课题聚集。这属于不断发展、长期凝练的过程,在科研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将本学科的发展逐步推向更深层次。针对一些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通常历史积淀浅薄,其发展的关键应该是形成特色的或者优势的学科方向。依据学科的现状以及院校自身的特点,寻找优势和突破口。应遵循以下几点:①发挥自身的特长,凸显自身优势;②结合自身实际,切忌好高骛远;③发展方向应具体,找到突破口;④降低重心,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按照“扶需、扶特、扶优”原则,落实“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巩固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地位,培育一批新的国家重点学科。加强专业建设,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力度,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提升,大力发展适应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积极设置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

二、人才运行机制建设

中医药院校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配备高精尖的人才梯队,才有竞争力。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及时调整人才运行机制及结构配置。在人才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职称、学历、年龄,更应该选择专业知识结构层次、科研实际能力、综合素质较强富有责任心的学科带头人,人员搭配方面注意老中青结合,在专业方面,不仅要选择中医药专业的,也要选择在化学研究、计算机研究、统计学研究较好的人员,共同参与学科建设,组成一个专业面广、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集体,这样也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加大物质建设投入:对重点学科要重点对待,在资金、物质、人员等方面进行倾斜,加大物质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学科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等,有了良好的实验仪器、设备,才能确保科研的准确性。完善奖励机制:在建设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的同时,要完善奖励机制,对该学科的带头人给予丰厚的待遇,满足学科带头人的物质需求,解决好学科带头人的生活、子女问题,让他们安心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进行奖励,院校科研部门专门拿出一定基金进行鼓励,有力地调动了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

重点学科建设与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相结合:重点学科建设与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步进行,并且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是我院学科建设的一大特点。重点学科建设能够保证学位点的建设,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可以带动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内外部监控机制,定期验收、检查,对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及目标的完成及时地进行指导。重视研究生教育对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生存有重要意义。重点学科建设的目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为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抓好提前量,提供充分的准备。产、学、研一体化:学科建设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重要保证,学校必须与企业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使学科与技术形成共生关系。许多高校都在探索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一体化,但是很少院校真正实现了产、学、研有机结合并取得成效。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之间尚未形成互为主动、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需要各地方高校认真分析、研究、对比,找到原因所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科的环境建设。

作者:张昊旻单位:130117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

第四篇:专科医院学科建设

1学科建设工作

1.1制定医院导向,提高科研激励力度为了提高学科建设的力度,我院积极探索专科医院的学科建设实践。在医院管理办公室下设学科建设办公室,设专人对医院各科室的基础情况进行摸底。积极借鉴国家对重点专科的权重要求,量化评估各个科室的现状,并结合学科发展历史遴选了院级重点学科。以本单位专家团队为基础成立学科建设评估委员会,不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制定和颁布了学科建设支持方案、科研奖励办法、学科建设资金管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国家重点学科评审标准为蓝本,采用自评和答辩的方法,规范院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和评审办法;加大对院级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同时对科研项目申请、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科研热情。并调整绩效考评方案,鼓励专业特色形成和科研成果转化。

1.2加强硬件支持和软件投入,鼓励创新辽宁省肿瘤医院目前拥有医疗仪器设备固定资产25565万元,其中拥有PET-CT、3.0MR、高档多层螺旋CT、DSA、ECT、直线加速器、DR及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成像系统等百万元以上设备51台/套,为医疗诊断的准确、高效提供了保证。近年来,医院加大力度进行专科条件的支持。例如,为了打造涵盖各种微创治疗技术的微创诊疗中心,医院购置了多台专业设备,并定期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示教;开办多个不同层次的培训讲座班,锻炼了重点科室专业人员,同时起到以点带面、扩大了医院影响力、提高辐射力,形成专科特色的优势。依托辽宁省肿瘤研究所,设立辽宁省大肠癌重点实验室、食管癌重点实验室。购置荧光定量PCR、自动测序仪、荧光原位杂交等高端设备,展开基础和临床研究。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撑条件优化。平均年度投资逾千万元,引进大批先进诊疗仪器设备,为专科发展打造坚实的硬件基础。

1.3调整诊疗模式,推动学科群建设我院在成立伊始采用以外科为主,内科为辅的基本构架。外科采用了以解剖部位分科的方式,如头颈外科、胸外科、胃外科、肝胆胰外科、大肠外科,由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分别完成不同部位手术。近年来,肿瘤综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专科综合诊疗水平,我院大力推进重点学科及周边学科密切配合的诊疗模式,大力推进学科群的立体构建,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整体水平开展了多方面的尝试。积极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工作模式。医院成立MDT委员会,每周由临床科室提呈特点鲜明、诊治困难的病例,由多个学科专家共同讨论诊疗方案,并跟踪诊疗结果,定期总结。另外在门诊设立专家会诊组,由放射影像科、外科、内科、中医科、放疗科、病理科等专业资深专家组成,推动学科发展。

1.4建立标准化诊疗疗程,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作为国家肿瘤临床路径试点,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肿瘤治疗用药及抗生素用药,加强院感监控措施,建立完善的SOP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病人满意度达到99%,平均住院日由12.3天缩短到10.4天。

1.5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建立了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多家知名医院及国内多家著名医院和科研院所的友好交流关系,不定期派遣医生接受中长期培训。鼓励并支持学成人员回院开展临床项目。目前学成人员在医院的创新工作中成为中流砥柱,也成为中青年医疗人员的竞相效仿的模范。作为大连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承担硕士、博士带教任务。学科建设工作铺开以来,部级、省部级、市级课题申报立项数量25项,质量也呈现良好势头,临床应用型专利1项。年度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论文95篇,论文在数量和影响因子方面都较既往有所提高。医院技术团队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国内外进修专业人员人数增加,但医师队伍年龄结构及医护比等有待进一步调整。

2讨论

学科建设是现代化医院可持续化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工作是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增进医院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辽宁省肿瘤医院将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医院中长期规划的重中之重,医院成立了学科建设办公室。目前拥有国家重点专科1个(临床护理),省级重点科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学科建设工作的评估分为两大部分,大致可分为投入部分和产出部分。对学科的培育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院领导对学科建设工作的高瞻远瞩和长期规划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发令枪。各医院都存在着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只有集中力量建设好几个优势明显的科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公平、公开的遴选和动态的纳入及淘汰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科带头人,从而获得学科发展的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才建设是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根本依托。良好的人才梯度是学科建设目标、更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才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投入部分,也可考虑为学科建设的产出成果。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后备力量的合理梯度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并为人才提供发挥能力的环境,打造人才建设的理想条件。

基础研究为提高学术影响力和未来实现临床转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而在医院学科建设工作中,更强调临床型科研的重要性。学科建设与科研建设切不可划等号。医生应该善于观察、勤于总结、充分利用大量临床资料,多开展临床相关科研,发现临床关心的重要问题,并使科研成果迅速服务于临床,实现成果转化。切不可削足适履,盲目铺开过多基础研究项目。综上所述,学科建设工作正是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实现基础较好的医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群率先取得良性发展。学科建设宗旨是突出特色,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加强临床相关科研的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以点带面,实现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赵岩朴浩哲刘也夫邹韵高媛罗娅红单位:辽宁省肿瘤医院

第五篇: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

一、学科建设的意义

1.加快科研平台建设。为落实医院“科教兴院、院兴科教”的发展战略,医院整合科研资源,成立实验中心、重点专科实验室、肿瘤介入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等;同时加强科研设备配置,现有膜片钳、荧光成像、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实验室人员定编定岗,区分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通过采用个人定期回国工作、兼职PI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吸引人才,为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每个重点学科配备1-2名研究人员,协助学科带头人科研工作,促进学科的发展;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医院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保证了科研课题开展的可行性,促进了重点学科的健康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充足的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开展和学科建设的基础,我院在每年申请各级科研项目经费的同时,提供了倍增匹配经费,有效地保障了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近几年,我院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今年资助1200万元资金,用于院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建设,为我院的飞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学术交流,多方科研合作,加大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分子培养力度,对其外出学习、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术交流以及科研合作等均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医院定期组织各重点学科专家及学术骨干进行专题讲座,邀请名老中医、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指导,为学科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金点子。医院还有目的、有计划组织高水平、高起点的学术活动与科研合作项目,为重点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我院相关重点学科还举办了聘请客座教授以及学术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学术创新、思维创新,通过专家悉心指导,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学科发展内涵。

二、学科建设成效

1.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学科建设为立院之本理念,要求各学科建设方向重点突出,并能实现可持续性协调发展。近几年,医院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院中医肿瘤科通过遴选成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老年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成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主要成员,中医全科、中西医结合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肾脏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眼科学、急诊科学通过遴选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感染科学、呼吸内科学、普外科学、检验医学成为区医学重点专科。

2.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优异成绩。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医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建立适合我院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医院利用各级人才计划吸引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加入,加大力度培养和打造一批优秀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创新团队。近年来我院引进了呼吸内科、普外科、中医内科、放射科、超声科、妇产科等学科带头人以及引进国外优秀人才,这批人才已经在学科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引进的科研型博士后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基金等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目前医院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有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杏林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培养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护理人才、上海市普陀区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普陀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3.获得的科研课题、SCI收录文章及科研经费逐年增加。从我院近几年课题中标情况看,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中标课题95%以上是与学科主攻方向有关。重点学科获得的院外课题逐年增加,高级别科研项目有所突破,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立项21项,部级和市级重点学科承担90%以上。近年医院重点学科SCI文章收录逐年增加,占全院发表数的80%以上,重点学科获得的院外科研总经费逐年增加。

三、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的举措

1.完善学科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增强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根据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教授进行指导,正确定位学科发展方向,制定中长期的建设目标,建立并完善各项科研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明创造,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端人才。在具体实施运用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导向、奖优罚劣、体现公平、按劳分配的原则,突出成绩、强调贡献,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学科过程管理。医院与纳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科室签订合同,明确建设目标和考核内容,并对项目建设科室实行过程和目标管理,定期对合同内容进行考核,并将执行情况通报全院。对未按合同规定要求和进度完成建设的项目科室提出整改,推进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的滚动机制,医院在资源配置上对重点学科给予大力支持;对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开展较好,达到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继续给予支持提供资金保证;对学科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重点学科予以表彰和奖励,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对院级重点学科验收不合格者,予以整改,一年内仍未达到建设目标者,取消院级重点学科建设资格;强化过程和目标管理,在组织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各级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制度。

3.树立学科品牌效应。重点学科建设承担着探索发展道路、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使命,为加快学科建设步伐,积极组织医院各级人员献计献策,有计划地将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实行长效动态管理方法,即重点科室优先发展,发展受限科室实行优化组合,有潜力的科室扶持其做大做强,在努力创建重点学科的品牌效应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加强科研管理,有利于带动医院学科的整体发展。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尽管图书情报学界对《情报检索语言》一书好评如潮,但张琪玉先生并未停止其学术探索,又于1987年出版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教材《情报语言学基础》[5],1997年出版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二版)[6],鉴于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的扩展,创造性地提出了比“情报检索语言”更具覆盖性和概括性的学科名称——“情报语言学”。1997年增订二版《情报语言学基础》与1987年版《情报语言学基础》和1983年版《情报检索语言》相比,更为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张琪玉先生构建的情报语言学学科知识体系,它包括:情报语言学一般问题、情报检索语言基本理论、不同类型的检索语言、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检索语言、情报检索语言基本方法、文献分析与标引问题、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情报检索计算机化与情报语言学的发展。这个学科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与时俱进性,反映了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发展对情报语言学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其深度和广度均是世界级的,可以说走在了国际前列。笔者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时,随张琪玉、曾蕾两师等学习“情报检索语言”课程,在年少懵懂的岁月里,并没有体味出张琪玉先生开创情报语言学的非凡之处,只是感到很有学问。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个人学识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张琪玉先生对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很多,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情报语言学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和精密化。在张琪玉先生之前,情报语言学的局部问题研究早已有之,如张琪玉先生的老师——北京大学刘国钧先生对图书分类法、主题法有深入、精到的研究,武汉大学的皮高品先生也是图书分类法的研究大家。在欧美发达国家,除了分类法之外,主题法的研究也已比较深入,如兰卡斯特(F.W.Lancaster)教授的《情报检索词汇控制》[7],是高度概括主题检索语言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并将两者融为一体的权威著作。但是抓住检索用语言的本质,从一个统一的角度,用统一的方法来研究,使得“各自为政”的分类法、主题法以及自然语言检索等的研究能够在高于各自原有层次的、统一的框架内得到发展,并相互联系、相互借鉴,则是张琪玉先生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曾经做过精辟的评述,认为:“与图书馆现代化相比,检索语言研究有更多的创新意义。图书馆现代化研究是学习西方建立起来的领域,而检索语言研究却基本属于中国人自己创立的领域。在张琪玉以前,国外还没有人能在‘情报检索语言’的书名下将检索语言理论的内容讲述得如此系统而精密。”

笔者以为,东西方在学术研究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传统。西方学者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他们往往从局部出发,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把局部研究得非常透彻、精致。但是较少有人会跳出局部,纵览、俯视不同的、分散的局部,用一种统一的观点、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视角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而东方的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有着对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学科化、体系化的传统,张琪玉先生则是图情界的杰出代表。他集东西方学术研究风格于一身。《张琪玉文集》中的著作编年目录充分反映了他的研究特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微观的深入透彻分析,又有宏观的抽象综合性研究。[9]笔者以为,张先生在情报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欣然接受了外来的有益知识,另一方面又发挥了中国学术传统的优势,从事物的本质规律出发构建知识体系。他认为,各种检索语言都是在寻求更佳的检索效果过程中创制出来的,都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其职能是作为检索系统的语言保证,其核心问题是检索效率。所以,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情报检索语言的概念下,对它们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找出它们最本质的东西以及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或相异之处,概括出它们影响检索效率的共同规律,以及有效地改进和创新的途径。情报语言学正是在对各种类型的情报检索语言以及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问题作统一研究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10]1.2界定探知的相关主体张琪玉先生在创立情报语言学知识体系的同时,对探知的相关研究主体作了明晰的界定。这些界定集中体现在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和《中国情报学百科全书》所撰写的相关词条中。“情报语言学”提供了情报语言学的定义、研究目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相关学科等界定,“情报检索语言”[12]提供了定义、作用、优点、构成、基本功能及实现方法、对检索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情报检索语言的共同要求、类型等界定。这些界定完整、清晰地勾勒出情报语言学的学科概貌。为了满足构建情报语言学学科知识体系并界定相关主体的需要,张琪玉先生创造和规范了许多名词术语和概念的表达方式,后来被同行们接受,成为大家的共同语言和共同的表达方式。例如,为了说明“整体与部分关系”及“全面与某一方面关系”在情报语言学领域也是一种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之间的关系,他自造了“隶属关系”一词,以避免与“属种关系”一词混淆。又如,他坚持使用“分类法与主题法”、“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而不用“分类与主题”、“分类主题一体化”。他创造和规范的专业术语集中体现在《情报语言学词典》[13]中。该词典收录情报语言学总论、分类法、主题法、自然语言检索、索引法、文献标引和情报检索以及其他相关的名词术语2300余条,对某一意义上互相有联系的名词术语采取设立并列词条的方式,使得词义在相互联系中更易理解,并精简释义。这部词典帮助人们理清专业术语,并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统一的情报语言学术语体系,从而提高学术交流效率。

2以深化情报语言学研究为己任拓展

研究范围、提高学术辐射力情报语言学的发展并非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吸收了图书情报学子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营养,拓展了自身的研究范围和发展空间,同时又对其他学科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情报语言学创立初期,一般认为它是图书分类学的一个学派。或者说,情报语言学的母体学科是后者。但是如果对张琪玉先生《情报检索语言》出版前后国内编写的各种图书分类学、文献分类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情报检索语言思想对其母体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教材不同程度地采用张先生的体系、概念、方法,对自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大提升了学术水平。可以这么说,情报语言学源于图书分类学,又反哺于图书分类学,进而高于图书分类学。张琪玉先生指出,情报语言学的相关学科有:索引学、目录学、语言学、术语学、逻辑学、知识分类理论、计算机科学等。[14]张琪玉先生认为,情报语言学成果的主要应用领域就是索引和数据库的编制工作。可以认为,情报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索引和数据库的改进和创新。所以,它与索引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有些问题是两者共同的研究内容。基于这样的思想,他在索引学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除了撰写大量学术论文(主要发表在《中国索引》上)以外,还编著了《图书内容索引编制法》[15]、《张琪玉索引学文集》[16]等相关著作,形成了丰富的张琪玉索引学思想,数据库就是现代的索引为其索引学思想精髓。[17]术语学与情报语言学关系密切。张琪玉先生认为术语学对情报语言学的重要性在于:术语是指称概念的规范化符号,情报检索语言的语词(标识)则是指称文献主题概念的规范化符号,术语与情报检索语言的语词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一致性。从这一角度看,术语学与情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同一事物,情报语言学所研究的是如何编制用于情报检索领域的“术语词典”——分类表、词表、代码表。他认为术语整理工作的要求与情报检索语言的选词、规范化处理和显示概念关系等的要求都是一致的。所以,术语整理工作成果是情报检索语言选词的主要来源和进行规范化处理及建立概念间关系的重要依据。情报检索语言编制中的失误,有很多是忽视对术语整理工作成果的利用所造成的。[18]张琪玉先生有关术语学的思想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印证。如果说情报语言学与索引学、情报语言学与术语学分别是应用、吸收的关系的话,情报语言学对档案检索则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80年代末以来档案检索教材、研究方向从无到有,[19]有些学者尝试将张琪玉先生创立的情报语言学档案化[20]。一些专家坦言档案检索理论研究的欠缺,不利于档案检索实践水平的提高,指出应注意吸收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档案检索的研究。如人民大学冯惠玲教授等1990年编著的《档案检索的原理与方法》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参照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情报检索教材,对档案检索作了新视野的阐述,受到广泛的欢迎。[21]从上可知,张琪玉先生创立的情报语言学在档案学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但是引发档案检索课程和教材全新改革的,是张琪玉先生本人。1989年,他编写了国内第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档案检索教学大纲》[22]用于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档案专业本科教学,又于1993年主编出版本科教材《档案检索》[23]。他还曾撰文阐述情报检索语言在档案检索中的应用。[24]张琪玉先生将其创立的情报语言学应用于档案检索,这种结合既尊重了档案学、档案工作本身的规律,又给档案检索学科带来新鲜血液,激发了档案检索学科的活力,不啻为对档案检索学科的一次革新。而且张琪玉先生在武汉大学和空军政治学院先后培养的研究生中,有几位在张先生的指引下走上了档案检索的教学科研之路。

3以自身学术魅力为引力形成情报语

言学学术共同体学科的建立与学术共同体密不可分,只有形成了学术共同体,学科才算真正建立起来,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培养才能得到保障。学术共同体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拉尼(M.Polanyi)于1942年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提出来的。不过他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主要是把科学家与一般的社会群体区分开来。因为他认为,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Kuhn)将学术共同体与范式密切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认为,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学术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25]范式是特定的学术共同体从事某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型”,包括共有的世界观、范例、方法、仪器和标准。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当一门学科的研究者,或者说至少是一部分研究者形成了共同的范式,该学科才会从前科学进入科学时期。由此可见,学术共同体不是单纯的一种人际关系,甚至地缘关系和研究领域关系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在共同的科学精神和价值关怀的前提下,以一定的范式凝聚和整合起来的真正的学术组织。笔者以为,张琪玉先生的学术魅力成功地吸引了一批学者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成为其学术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同时张琪玉先生的学术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因此,自然而然地,以张琪玉先生为核心形成的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很快就形成了,它并非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或组织,而是一种“无形学院”,它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情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情报语言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图书情报学中的显学。我们知道,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存在着3种范式,即面向信息源的S范式,面向传递过程的T范式以及面向信息用户的U范式。[26]以张琪玉先生为核心形成的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遵循了T范式,并带有自身强烈的特色。

3.1引领范式,造就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

张琪玉先生在情报语言学的开拓过程中提出的追求目标、统一的术语概念、倡导的研究方法、把握的学术走向构成了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的范式要素。首先,张琪玉先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独辟蹊径”,第一个跳出所谓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其相互关系“三性”争论之圈,提出要改变研究方向,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情报检索语言的检索效率,特别是检全率检准率方面来。指出情报检索语言是影响情报检索效率的主要因素,要建成一个高效率的检索系统,必须有高质量的情报检索语言作保证。提高检索效率是情报语言学研究的根本目的。[27]他创立情报语言学的目的,就是要鸟瞰全貌,从更高的层次对分类法、主题法和其他检索语言以及自然语言检索等各种检索方法进行统一研究,吸取各法之长,补己之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理想情报检索语言。张琪玉先生这一开拓性的研究,对我国情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很快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者,在80年代形成了以张琪玉先生为核心的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发展延续至今,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代表人物除张琪玉先生本人外,老一辈的有国家图书馆刘湘生、丘峰,南京农业大学侯汉清,中国科学院白国应,武汉大学俞君立,华东理工大学陈树年,北京大学马张华诸先生;中年学者有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曾蕾,南京政治学院的戴维民,国家图书馆的汪东波、卜书庆,中山大学的曹树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曾建勋、常春,深圳大学的曾新红;青年学者有武汉大学的司莉,北京大学的王军,南京理工大学的薛春香、章成志,南京农业大学何琳,国防大学的傅亮,四川大学的范炜以及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的包冬梅等。其次,张琪玉先生提出一整套专业术语,以满足情报语言学知识体系构建的需要;规范术语表达,为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的学术交流提供共同的概念和术语表达,以节约交流成本,提高交流效率。前一个问题,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我们知道,情报检索语言强调概念与标识的一一对应,避免自然语言中的一词多义、多词一义以及词义含糊现象,以便提高检索效率。同样,张琪玉先生在情报语言学的创建过程中,非常重视情报语言学自身专业术语的规范。张琪玉先生对于专业概念的使用和表达十分严谨,主张大家使用统一的、规范的术语。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目前情报检索语言的名词术语极不统一,教材和本书的用词和释义有些与其他作者的用词和释义不一致,应以教材为准。虽然并不能说教材的用词和释义是最准确的和标准的,但为了使教授者与学习者有共同语言,这样要求是必要的。”[28]张琪玉先生为了规范专业术语用词和释义,还于世纪之交专门编写了《情报语言学词典》。分支学科出版专门词典,这在图书情报学界可能是唯一的。以检全率和检准率为例,张琪玉先生指出检全率也叫查全率,检准率也叫查准率,但他始终坚持使用“检全率”、“检准率”这两种表达。随着学科的交叉发展,外来学科进入信息检索领域,它们更多地照英语字面翻译,一个recall有多种译法,仅笔者见过的就有呼出率、召回率、回调率和再现率,又把precision译作精准率、准确率和精度,以至于一个简单的基本概念竟然有很多种表达。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术交流,增加了交流成本,也降低了专业术语的学术美感,显得不上档次。好在图情界都使用比较贴切、精当的术语表达,这与张琪玉先生的倡导是分不开的。第三,总结一套专用研究方法,为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所采用。张琪玉先生并非先认识方法,再按这些方法去研究,而是在研究过程中创造研究方法。他认为情报检索语言的检索效率是其功能决定的,而功能又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所以,研究情报检索语言的性能,主要就是要分析解剖其结构。结构功能分析法是研究情报检索语言最为有效的方法。张琪玉先生本人运用得最多的就是结构功能分析法,他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研究情报语言学的专用方法,如历史演进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整理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原理或方法的移植法、理想语言设计法、现用语言改进法、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实验方法等。[29]这些方法多多少少都含有结构功能分析的内容,都是从结构功能分析法中衍生出来的。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灵活运用这些研究方法,丰富并发展了情报语言学的内容。第四,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为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引路。张琪玉先生思想深邃,目光敏锐,在情报语言学发展的进程中,始终站在学术前列,把握情报语言学发展的方向,使情报语言学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向前发展。因此,他是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当之无愧的引路人。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指出,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是发展趋势。他以及他的研究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理论探索,并将这些探索应用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又如自然语言检索问题。他认为,没有任何控制的检索用语言是不可思议的,至今还没有找到计算机自然语言的十分有效的方法。自然语言和检索语言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它们各有自身的优势,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两者的结合或融合,即自然语言的情报检索语言化或情报检索语言的自然语言化。张琪玉先生的论断在目前的网络信息检索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如英国社会科学专业门户(Intute)是一个免费、便捷、强劲的搜索工具,它提供了“Thesaurusengine”辅助搜索功能,对搜索入口词汇进行优化。又如AltaVista(现以被Yahoo!收购)的检索词自动联想功能、相关搜索功能等,已被谷歌、百度等众多搜索引擎所采纳,通过对用户自然语言检索表达做出修正性提示和建议,提高系统的用户友好性,丰富用户的搜索体验。这显然是自然语言的情报检索语言化,而且会在今后的网络检索系统中越来越普遍。

3.2形成情报语言学“研究中心”,为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提供活动平台

在张琪玉先生的带动下,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发展迅速,核心人物带动身边的研究人员一起研究,无形之中以他们就职的单位形成了我国情报语言学的若干“研究中心”。以笔者之见,这些“研究中心”主要包括武汉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南京农业大学等。以武汉大学为例,80-90年代有张琪玉、俞君立、曾蕾、洪漪,现在有司莉、黄如花等学者;国家图书馆有刘湘生、丘峰、汪东波、卜书庆等。“研究中心”集中人才优势,集体攻关,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成果,如:(1)80年代前期,由张琪玉先生领衔,武汉大学多位教授集体编制的《〈中图法〉(第二版)索引》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研究中心”研究条件优越,人才辈出,形成梯队,既利于团队合作研究,又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精心培养人才,壮大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

如前所述,学科的发展壮大依赖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学术共同体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成长又进一步壮大学术共同体,推动学科的发展。张琪玉先生在情报语言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可谓呕心沥血,成就斐然。首先,第一个编写出情报语言学教材。如果从1980年武汉大学内部教材《情报检索语言》算起,仅在1980-1997年期间,《情报检索语言》及其增补修订本《情报语言学基础》以5种版本累计印刷11次,共99900册。[30]1997年版的《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二版)已经成为情报语言学学科知识的集大成者、情报语言学的标准教材,可以说至今无人能及。1987年,张琪玉先生还为电大教材《情报语言学基础》编写了《情报语言学基础问题选讲》和《情报语言学基础学习指导书》两种配套教材,也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又与侯汉清教授等一起编著出版了《情报检索语言实用教程》[31],该书降低了学习难度,适合目前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等专业本科生使用。其次,率先开展情报语言学教学。1980年9月,张琪玉先生在武汉大学正式为图书馆学专业和科技情报学专业本科班讲授情报检索语言课程。这是我国图书情报教育中首次开设的情报语言学课程。这门课程为大学生们带来了新鲜的知识和新颖的观点,很受欢迎。此后他在武汉大学连续多年为多届本科生教授该课程。调任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后,又在中央电大主讲了情报语言学课程,再加上大专生以及进修教师,曾经完整听过他情报语言学课程的学员不计其数。此外,很多大学的图情档专业也都开设了情报检索语言课程,根据张琪玉先生的保守估计,学习过这门课程的学员不少于25000人。[32]如此规模的课程教学对情报语言学的普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率先在国内以情报检索语言为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张琪玉先生于1979年开始招收情报检索语言方向的研究生,到1987年离开武汉大学,期间共招收情报检索语言方向硕士研究生19名,3名保送出国,实际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33]调任空军政治学院后,又在军校率先招收情报检索语言方向的研究生,先后共培养6名研究生。张琪玉先生教研究生课程的方式之一是讲专题,专题力求新颖和具有深度,运用情报语言学的多种研究方法来讲授,除传授比本科水平更丰富的知识外,更使研究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领悟,培养他们的学术兴趣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张琪玉先生的大弟子曾蕾教授曾说: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可以说影响了整整一代情报语言学研究者。而他对知识执著的追求和对学生的精心培养又使得他的学生们受益最深。张琪玉先生培养的研究生极大地壮大了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的队伍,例如,曾蕾教授已成为享誉国际学术界的著名学者,汪东波研究馆员是我国许多检索语言研制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方案设计者,曹树金教授是情报语言学坚定的教学科研专家等。

3.4创办多份专业期刊,成为情报语言学学术共同体发言的重要舞台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1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科队伍大学的一项基础工程就是学科建设,大学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展学科建设,例如提高人才素质、投入较多的经费、改善科研水平等。稳定的研究方向、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深厚的学术底蕴、结构合理科研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点。按照科学创造的一般原理,高学历的中级职称人员是科研的成长发展高峰期,但从以中国前九所(C9)重点大学为例对体育师资队伍研究[1]发现:大学体育学科队伍存在教授平均年龄偏高、硕士和博士高学历者偏少、职称结构不合理等不足。其中清华大学体育师资学历层级整体较高外,其他大学存在偏低现象;北京大学的讲师助教职称者过少。我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国家任务的多元化,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同样也被赋予了多元目标和多重使命,对于体育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也面临这些困扰,在职务职称晋级上被要求成为多面手,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力不从心或举步维艰。

1.2科学研究随着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松绑,重点大学可自主设立学科和专业,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格局发生转变,综合大学积极参与体育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相对而言,综合型大学体育学科有其学科交叉和学科集成优势,从中国知网、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等网站查询可知:大学体育学科研究、课题立项、体育研究基地呈上升趋势,但从涉及领域来看,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科学研究偏向教学和人文,在竞技体育和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另外综合性大学有进行体育研究的深广背景和强大学科群支持,但实际表现不尽人意:一是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合作不够,与院系行政壁垒有关;二是没有构成顶级学科团队,难以形成体育学科优势;三是学科组织缺乏开放性,过于追求学科属性和学术性,脱离产业发展和社会需要,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1.3人才培养大学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化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与韩国日本等国家青少年的体质比较发现,中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参与体育热情、大学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体育人口数量和比例均不容乐观,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体育科研有待加强。人才培养层次、学科结构是评定一所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诸多大学追求学科建设大而全,大学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日益攀升,为体育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出现一些问题:硕士点博士点建设跟风冒进,存在学科方向趋同单一;培养目标定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招生强调外语弱化专业水平,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方向设置过于笼统,实用性与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僵化,比例失衡,自由度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科技产出量不够。

1.4科研条件教学工作过于繁重、科研设备条件不足是影响我国大学体育科研的两个主要因素,从大学体育科研论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看出,大学体育缺乏高精尖的科研设备条件。[5]科研条件和环境关系着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成就,大学内部学术竞争激烈,由于体育学科队伍能力、学科带头人影响力、学科发展机遇把握等原因,大学体育硬软件建设和学科条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大学体育科研方向过于专注于体育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借鉴,热衷于跟踪和模仿,缺乏自身特色。对于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缺乏“何以如此”反思性研究,缺乏“应该如何”战略性研究,缺乏“怎样如何”战术性研究。

2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思辨

2.1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实现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功能的保障,大学制度建设的合理与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教育改革的任务既涉及宏观的公共高等教育制度,也涉及微观的大学内部制度,既包括正式的成文的制度,也包括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其中包括大学体育组织管理和大学生体育行为。体育强国的判断标准,不是看奖牌榜上有几面金牌,而是看整体国民的普遍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水平,大学生是庞大的国民群体,体育强国的实现不无与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学科发展相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国民素质。随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紧迫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法律、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大学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体育学科建设与其他体育工作的关系,在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上进行SWOT分析;执行严格的大学体育制度规范管理;在体育学术队伍、研究平台、资金投入上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在保证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体育学科。

2.2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与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融合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长。大学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当前的制度需求、制度供给、环境与文化因素、制度变革力量等方面各种积极因素的成长,大学体育学科建设需要相关制度的保障,大学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构成部分,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必然涉及大学体育制度的内容。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涉及大学体育内外部关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关系,即大学体育学科建设与政府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大学体育发展与体育学术发展的关系、大学体育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对以上关系的妥善处理必然会影响现代大学体育制度改革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目标融合和实现。

2.3大学体育学科发展与现代大学功能实现的统一大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竞赛、周边社区体育参与等无不是群体社会活动,在这种体育环境中通过师生合作、队友合作、同学合作、群众合作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传承体育文化理念,传播公平、公正、和平、竞争的社会价值观,围绕大学体育价值、功能、手段、方法等相关研究所构成的大学体育学科内容和方向,无不与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加强大学体育相关问题研究,促进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正是实现现代大学功能的有效途径和合理方式。

3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3.1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大学体育的价值目标,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作为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分支目标,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大学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转变大学体育自身发展的定位和发展方式,认真分析学校特点和所处地域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本校的教育资源、学术资源、学术优势,突显体育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从多元化、复合型的体育人才需求出发,形成稳定的研究前沿,构建体育学科突破点和创新点,树立本校体育科研特色。设计切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避免低层次重复培养,节约人才培养成本,合理配置和优化教育资源,使体育学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凸显。

3.2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结合大学实际,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突出创新,设立切实的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坚持特色,发扬传统优势。一个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是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与标志。所以,在制定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体育学科特色,发扬传统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去抢占学科的制高点。第二,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科学认识创新发展的三部曲: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的模仿创新;局部突破的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为主,直至超越别人。

3.3改革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大学体育的组织管理应以体育科研为主导、体育教学为核心、体育竞赛为引导,设立教授会、竞赛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为体育工作的集体决策机构,建立以院长或系主任、健身中心主任、竞赛部部长等为首的行政体系,执行上级的指示和教授会的决策,建立中介评价、纪检审计监督的评价监督机制,减少行政的官僚色彩和权力寻租现象,增强大学体育氛围和增加创新活力。克服学科间的行政壁垒、学术组织的分散化、学科和科研组织的封闭性三个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大学体育管理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运行机制流程,进一步健全体育教师、教练员的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大学生运动员管理制度、体育学术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和具体实施这些管理制度,提高大学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科研、课外体育活动等工作质量和效率。

3.4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要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师资培训制度,争取大学体育学科进入学校急需发展但现在又薄弱甚至短缺的学科行列,加大投入力度。采用公开选拔、择优招聘、送出培训、引进优贤等方式,引进适合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博士学位、高级职称、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充实大学体育科研教师队伍,改善优化学科队伍结构。要继续选聘具有较深专业功底和丰富教学科研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师资队伍。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分类发展改革,建立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教师类型评价机制,不同类型人才采用不同标准、不同政策,实行师资队伍的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类薪酬、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3.5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要合理定位体育学科发展目标,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引导、促进、加强体育相关的新兴学科建设,体现本校体育科研特色;充分利用综合大学自主设置招生专业的政策,创设各种跨学科的创新型研究方向,结合本校实际培养高层次综合性体育专业人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要多元化,与时俱进,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不能固守传统项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多层面,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种类,加强体育卫生保健理论知识的比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参与、锻炼实践的热情和习惯,改革大学体育校内校际竞赛模式,营造大学体育氛围,培养体质好、基础厚、出口宽、社会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4结论与建议

(1)受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出现的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的影响,大学体育学科建设也存在体育人才培养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体育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大项目、高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薄弱。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必须对一段时期内大学体育发展进行总结和反思,必须在一定思想观念指导下开拓创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无疑是其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契机。(2)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举足轻重,大学体育学科建设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之间存在利益趋同、目标融合、功能统一等关系特征,在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握好两者关系理性思考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战略是迎合时代需求。(3)为使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走上持续、科学发展轨道,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改革学术组织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抉择,是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孙麒麟田祖国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

第二篇: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与对策

一、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

农业院校以研究农业科学为核心,农业科学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还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要科技支撑和物质保障,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是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支撑,做好农业科学发展建设与规划,对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重大意义。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优势:由于地方资源、地理条件等差异,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如南方的农业院校有“茶学、养蚕学、橡胶学”等特色学科,北方则在“玉米、大豆、水稻、麦”等主要农作物优势高产等形成特色,将学术沉淀、教学资源与地方资源与特色、农村发展途径更好地结合,为学科提供科学的建设理念。打造特色优势学科:过去农业院校为了抢夺生源,新增了一些非农学科,追求数量,但资源配置有限,产生了与纯农学科、传统学科、优势学科争夺资源的问题,使原有的优势特色不明显、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近些年,农业院校也分认识到学科建设要优而精,要依托自身办学历史,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改造传统学科,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发展。突出服务地方产业需求:农业科学作为研究应用型,科学研究技术链与地方产业的生产链必须有机良性结合,以产业发展所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来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农业产业区域的需求来调整、优化学科方向和布局,按照“立足地方、打造优势、重点投入、突出建设”的思路,确定学科方向,使得服务产业能力更强。

二、农业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中央连续十年将一号文件都是“三农”,以及每年都要召开专门的农村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这就为发展农业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粮食供应等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农业院校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需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科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仍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急切需求,没有农业科技的进步,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科学是提升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农业科技的竞争,直接体现的是农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要超前部署前沿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做好农业科学是实施国家相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经过15年的努力,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这些充分说明了发展农业科学的重要意义。

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基本功能的核心力量,学科成果是为了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两者必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但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学科建设及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相脱离。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科建设与规划缺乏实际,如没有科学分析本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地方产业需要哪些技术、当地“三农”需要什么发展,只是一味地与其他类学校争夺生源,扩张学科点,新建热门专业,忽视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淡忘了地方的实际与需求,最终使得资源浪费、人才业不精,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地方政府对农业学科投入不足。农业学科在国家学科分类上属于艰苦专业,需要国家、地方大量投入。而实际上现在更多的地方政府愿意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其他类院校投入,提高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业院校的联合积极性不高,同时地方经济实力的差异,致使农业院校资金短缺,学科发展缓慢。

(三)农业院校学科服务地方的“互动”机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为地方服务还处在非直接层面或者没有广泛实施,只侧重教学、科研等为中心,忽视了社会服务,从而导致科学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对策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农业学府,始终按照“学科群对接产业链、优势特色学科对接区域资源”的思路,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现有的14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7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均集中在种植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和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优势与特色,建成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的学科体系,充分对接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主导产业。

(一)调整学科布局,对接区域产业.树立“质量观、特色观”,依托传统学科向农业产前、产后拓展延伸,构建与农村产业调整相适应的学科群。把学科研究方向农业生产链条的前后双向延伸,把专业结构向农村社会横向展开,扩大为面向整个农村社会大空间。

(二)强化学科队伍,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仅“十一五”期间,对博士、留学归国人员、35岁以下副教授建立了科研启动基金。扩大外出交流,有60%的学科成员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学习深造,接受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3人;现已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为核心,国家百千万人才、省级学科领军教授、省拔尖人才等为骨干的“领军人物引领学科创新团队,学科创新团队形成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对接经济产业”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服务队伍。

(三)加强平台建设,研发高水平科研成果。迄今构建了高产优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创新平台、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精品畜牧业生产技术创新平台、教育部食药用菌工程中心、教育部生物反应器工程中心、国家发改委小麦工程中心等部级、省级各类创新平台35个,并通过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董事会机制,实现学科融合、交叉,创新研发出新科技成果涵盖国家四大科技奖。

(四)扎实深入实践,创新服务模式。以学科为依托,以示范区、专家大院、企业等为载体,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与学科建设相互反哺的新型科技服务之路。现已构建了东部长白山区可持续立体开发、中部农区作物高产与农业机械化、西部风沙盐碱地生态建设、城郊设施园艺与绿色食品产业化、城乡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五种不同生态区域的技术服务模式,国务院原总理、原副总理回良玉在视察我校示范区时给予了肯定;承担各级农民培训等项目60项,创立了校县、校企合作的模式。

(五)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提高学术影响。近五年承办的世界鹿业大会、首届东北亚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论坛、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第8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全国食品生物制造及功能性食品资源开发论坛等30多次大型学术会议。积极承担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万名村干部”培养、培训项目。建立了国家农业部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吉林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培训基地等三大培训基地;承办国家援外国际培训班,承担国家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通过上述工作,拓宽了学术交流渠道,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声誉。

五、结语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志,地方经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技术的需求,又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建设指南、发展目标。农业高校要想把学科建设做好,就要实现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惠共赢,笔者结合吉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努力抓好以下关键问题:

(一)转变学科建设观念,传承办学优势,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提升学科实力。新时期高校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学科优势与特色的竞争。特色优势是学科建设的生命,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强我更强”的概念。高校的学科建设现在必须进行“精品建设”,不要“大而全”,而是“少而精”,要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集中资源,努力打造优势特色,不断附于新的内涵,提升整体学科实力。

(二)以学科群对接产业链为主线,找好切入点,实现学科与产业的良好结合。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要以地方产业需求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三农”需求为动力,树立为“三农”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构建服务的意识,立足与地方资源与产业资源,布局学科发展、优化学科结构,着力在现代农业体系技术和产业链上实现有效的结合,更好地为产业和区域发展服务。

(三)以科研项目与科研平台为载体,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在创新服务途径中实现学科建设的功能。农业院校的学科要以科研项目、科研平台为载体,依托人才、技术的优势,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将成果直接应用于产业一线,使学科建设的成果能在短时间在服务中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的目的。

(四)加强学科管理机制建设,提高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水平。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所有资源的整体合作。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管理机制、明确责权利,建立良好的服务保障机制、决策发展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投入分配机制、考核激励机制。

作者:齐锰刘文丛王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第三篇: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贵州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的特征

贵州省现有省直属本科高校九所,其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及机制运行情况呈现以下特征。

1.1重点学科建设的领导及日常管理机构设置日益专职化,人员配备逐步加强各主要高校都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最高指导机构,如: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或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全校学科建设大事有最终决定权,二级院系也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主要来自学校学术委员会专家。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省属高校近年来逐渐转移到由研究生院(处)下设的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有的学校还将“学科办”定为副处级单位,由一名研究生院副院长专职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工作人员达4~5人。

1.2省属各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管理机制创新在建设周期内,各高校会与重点学科签订建设计划合同,验收时以合同为依据进行。有高校借鉴“211工程”关于学科建设的立项管理模式,要求各重点学科在制定学科项目指标时分“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建设”、“学术交流”、“文献资料”、“学术著作出版”等内容向学校提出建设经费申请,并对经费使用计划作详细说明,在经过项目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人、学科办和学校主管领导等分别审核后最终确定。通过立项建设管理模式,确立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内的量化指标任务,实行管理的目标引导与考核评估机制,建立信息传输与处理机制、绩效追踪机制、专项经费投入和审计机制等。以重点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创新作为抓手,配套推动学科内部人才引进、培养与流动新机制,学科成员收入分配新机制,以及“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新模式等,推动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3省属各高校已遴选确定各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各高校普遍制定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选拔培养办法”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确定岗位申报条件、工作任务和要求、培养考核措施,实行定期考核、竞争淘汰、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选拔出相应学科岗位成员后,要求其与学校签订“任务书”,规定任职期间要完成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量;任职期期满,学校按所签订的“任务书”逐项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津贴发放挂钩。在对重点学科进行周期验收过程中,同时对学科和学科成员(含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两项内容进行考核,以学科方向单位进行科研成果认定,实行科研积分考核制。负责此项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是人事处、学科办。

1.4省属各高校注意发挥二级学院(部、系)对所属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职责在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遴选工作中,采取“个人自评-二级院系初审推荐-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及校长审定”的方式。在对重点学科成员的考核管理中,要求二级学院设立考核小组,负责本学院的考核工作(先进行初审并给出评价意见),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最后确定考核等次。对学科带头人的年度检查和任期考核由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对学术骨干的年度检查和任期考核由二级院系负责,但要将考核情况报学科建设办公室复审。二级学院(部、系)只有在发展较成熟、自律性较强的情况下,才能在重点学科建设的分级管理中发挥较好作用。同时,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还得到人事、计财、科研、教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配合。

2贵州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评价与反思

纵向来看,贵州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在现有管理体制机制下取得较大成效。近3年,各高校重点学科凭借已具备的良好基础、行政力量支持及持续的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和自身不断努力,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如:新增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一批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构建起“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三个层次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且重点学科涵盖范围不断从传统优势学科向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扩展。重点学科建设还推动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省属高校新增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新增的研究生招生计划等均依赖重点学科的支撑,在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发挥主导作用。高校依托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诸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涌现一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创新群体。各级重点学科也成为高校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的主体。但横向看,特别是与东、中部兄弟省份比较,贵州省省属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不够。作为学校学科建设最高领导机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理应在学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工作中发挥咨询、指导和决策功能,其组成人员应是学校一流的学科专家和主要领导及关键职能部门负责人。省属高校在充分发挥这个专家、智库组织的指导作用方面有待加强,其规范的例行工作制度有待建立。第二,学科建设办公室要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日常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地方高校要能真正有效开展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必须有专职的管理单位,并有职权做好长远规划、顶层设计、日常管理等环节,逐步形成系统与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学科建设管理网站、学科建设文件资料及档案,克服管理弱化、急功近利等情况。第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若干技术层面问题有待加强。要加强对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的定期评估,就要求加强对各类评估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较为周全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确定科学合理的评审方式,选择权威的专家组等。同时,重点学科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财务、人事、科研、教务等部门,需要强有力的行政力量推动和专门机构协调,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这就涉及到管理科学与技术问题。必须建立系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学科带头人及相关职能部门等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保持工作主动性和激情。目前,贵州省省属高校在这些问题上还处于较为初级的探索阶段。总的看,贵州省省属高校在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过程中,工作目标较明确,重视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工作,对各级重点学科有周期性的专项建设经费支持并执行周期验收等制度,有省级层面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专门机构负责国家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的全面管理。但反思二十年来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为提高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继续抓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成立相对固定的指导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委员会,制定省级层面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规范性文件,明确重点学科遴选、建设要求及各级管理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完善重点学科建设分级管理体制,建设重点学科网络化管理平台,实现重点学科建设信息及时采集和顺畅的沟通联系机制。其次,加大对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持续投入机制。再次,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注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完善重点学科考评、监督及奖惩激励机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学科整体布局。须知“如何制定专门化的配套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化的建设,是省属院校省级重点学科寻求突破的战略要求。”。最后,克服各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环境比较封闭、对外交流不够等问题,加强各单位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职能部门的交流、沟通,及时总结各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有益经验并彼此借鉴、推广。

作者:刘兵梁贵友单位:遵义医学院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影响政治认同的要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从政治认同维度分析,这四大要素又可以归结为人、环境和政治要素。其中,人是政治认同的主体,社会政治生活是政治认同的客体,环境则构成政治认同的现实场域。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看,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任务主要通过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得以实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是要否定人们对经典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而是要在批判继承经典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依据时代主题转换和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客观要求,不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带有强烈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活动,其学科建设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与阶级的烙印,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政治认同任务的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各种因素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占权重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下的政治认同研究,必须关注政治认同主体、社会政治生活以及政治认同场域的新特点、新变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关注政治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及其新变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从政治认同维度看,“我”作为政治认同的主体,自身的基本特质及其变化,是政治认同的发生学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下,政治认同的主体主要是青年学生,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他们数量庞大、知识理论水平较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热望和信心,同时,由于生活阅历浅、好奇心强、抗挫能力较弱,他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认同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社会政治生活质量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在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必须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基本特质及其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当着眼于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努力满足他们对社会政治生活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与精神诉求,引导他们科学协调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以及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客观需要,也是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呈现的新特点。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良序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的逻辑自洽性与动态平衡性,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政治理论发展、政治制度设计以及政治道路实践等方面,“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道路不断得以完善,理论创新、制度设计与道路实践不断相互科学验证,这种逻辑自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产生的力量源泉,也是政治认同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继续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无比优越的制度特色、生机勃勃的实践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态平衡发展的主要表现,也是人们心理归属感产生的基本社会土壤。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维度看,科学阐释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着力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体验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科学性、优越性,从而在政治行为与心理体验的良性互动中产生科学的政治认同。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关注政治认同场域的新变化。一定的政治认同总是特定时空场域中政治比较的产物,因此,政治认同场域的发展变化对人们的政治认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场域(field),主要是指“现代人交往实践和社会活动构成的生活关系场,是人们生活的动态社会网络,它构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比较、竞争、转换与反思的必要场所”,全球化、民主化、多元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生活,不停地勾勒与塑造政治认同的时空场域,极大地影响与干扰了现代人的政治鉴别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也难免受到干扰和影响。阿尔都塞曾经指出:“为了认识一种思想的发展,必须在思想上同时了解这一思想产生和发展时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必须揭示出这一思想的内在整体,即思想的总问题。要把所考察的思想的总问题同属于意识形态环境的各思想的总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断定所考察的思想有什么特殊的差异性,也就是说,是否有新意义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土壤,也是人们政治认同的独特社会场域,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历史条件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使他们在变动不居的认同场域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逐步转化为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强化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强化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路,逻辑地根植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诉求之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使命和价值归宿,因此,其学科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强调“逻辑地根植”,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并不追问事件的实在基础,它关注的是认识的基础。逻辑的真正首要的问题是:我们对于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创造者的人能有所认识,应该归于什么样的认识模式?”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学科建设的科学化程度提升,本身就有助于强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强化,反过来会在新的层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程度。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积极回应政治认同的时代主题。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既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回应政治认同的时代主题,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从而不断引领和强化当代中国人的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过程本身应当是回应政治认同时代主题的过程,理论体系的科学阐释与逻辑建构,亦必须蕴含着激励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其实践活动的开展,体现武装青年学生、引领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理想意图”。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积极阐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科学性。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认同力量,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的科学性,但是,这种科学性必须真正为人们所熟知、认同、接受和践行,才能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政治认同,必须通过掌握群众、说服群众、武装群众得以实现。但是,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曾走过弯路,再加上开放环境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压力与挑战前所未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学生、说服学生、武装学生的时代课题,积极阐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科学性,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对主流政治生活的政治认同,并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独立个性与角色意识。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努力推动政治认同机制创新。所谓机制,主要是指“选择与实现目标相关联的途径、方式、方法的总称”,而政治认同机制主要是指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认同主体、认同客体与认同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调节形式。科学的政治认同机制的形成,既要充分尊重认同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接受规律,也要客观分析特定时空场域中认同客体即社会政治生活的现实状况及其良序发展规律,任何脱离实际的、形式化、概念化、抽象化的政治宣传与强制灌输,都是对政治认同机制科学建构的背离。在当代中国,创新政治认同机制必须充分研究和尊重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关切,持续推进社会政治生活的良序发展,营造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认同场域,激励和引导人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紧密围绕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追求,教育和激励他们奋发有为,协同创新,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理论认知、生活实践以及心理体验的有机统一,从而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作者:王秀敏张国启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第五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实践

一、分析学科核心要素,探索学科建设价值

(一)学科是大学系统内部的核心要素大学系统内部包括学生、教师、学科、校舍、图书资源、基础设施等诸多要素。如果说大学是一个系统,学科则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统领着大学的各项工作。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使学生选择了大学,学校因为需要发展学科而引进教师,教师因为学科的存在而聚集于大学。同样,校舍面积、图书资源等基础设施也因为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增加或减少,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统领高校其他工作,是大学的核心要素。

(二)学科发展水平是大学的质量指标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科发展水平,决定着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教师的研究水平,也是大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学科强则大学强,学科弱则大学弱。因此,学科是大学质量的标志,学科发展水平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质量指标。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立足之本,它不仅代表着高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高校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学科发展水平是大学地位和声誉的主要标志。

(三)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对高深学问的研究催生了不同的学科,使高等学校成为学科云集的地方,学科成为高等学校的核心要素,学科建设则成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学科作为大学系统内部的核心要素和大学的质量指标决定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因此,有学者将学科建设喻为“龙头工程”。

(四)教育学学科建设是高校学术生态多样化的诉求学术生态是学术客观存在的状态,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态系统。良好的学术生态应体现在学术生态群落结构合理、设施完备、制度健全、环境和谐等方面。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中,学术共同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术生态群落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学术生态群落和研究者之间保持良性互动,学术研究、创新和知识生产效能最大化,使人感受学术活动的乐趣和学术生态美。我校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繁荣了学校的学术生态,逐渐培育了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也使学科门类逐渐健全,促进了学校学术生态的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学术生态环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五)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效能的需要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效能是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高校教育效能是指高校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实现教育绩效最大值的能力。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引导学校自主反思,为学校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教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利用,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效能,直接使学校受益。

二、围绕学科核心要素,深入剖析发展困境

根据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学科支撑、学术梯队、基础资源,在这样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发展教育学学科目前面临三重困境:

(一)缺乏相邻学科的支撑学科发展的实践表明,强势学科总是聚类出现。学科的发展依赖学科群,教育学的发展则需要依托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与之相邻学科的支撑。相邻学科的共同存在,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学术思想的碰撞,学术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学术共同体的合作。但是目前我校心理学和社会学发展还不够成熟,这两个学科还没有硕士点,这样就不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学校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申报工作就因为缺乏心理学的支撑而受到质疑。

(二)缺乏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学院目前教育学学科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学科点建设的基础条件,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学科质量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队伍,就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更不能建立起一流的学科,也无法形成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三)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源基础资源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前提。资源质量是专业质量的输入性指标,是专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外显于基本的教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源和教学以及研究的空间。虽然这些输入性质量指标和专业质量之间没有线性的关系,但是必要的图书资源和教学设备却是专业质量的条件保障,专业质量的提升也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有效组合。教育学学科在我校只有7年的时间,因此,在图书资源等基础设施方面,还有许多空缺,这些资源空缺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补充,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科的持续发展。

三、全面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思考应对策略

(一)挖掘传统优势,打造优质学科群我校是一所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理工科发展相对成熟,而文科发展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日益重视学术生态的多样性,开始建设一些文科专业,学科种类逐渐增多。学校学科发展多元化的趋势为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校在110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办学实践经验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比如,学院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经验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学校网络教育中心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目前虽然没有与教育学相邻的心理学、社会学,但学校在这些领域却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学院将积极与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联系,整合优势资源,在促进相邻学科发展的同时,带动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力争在短时期内培育出较强的文科学科群。

(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将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学科梯队,积极培养现有的教师,提高其学术水平与指导能力,并从教育学学科较强的学校引进优秀人才。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学缘结构,每年至少在不同学科方向下引进一名博士。在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聘请国内外教育学专业领域内知名教授担任我校教育学兼职指导教师,以开拓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力争在三年内形成职称、年龄、学位、学缘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围绕学科建设,调整政策导向,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通过严格的考核逐步建立起人才工程的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确保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创新进取精神。

(三)不断加强资金投入,保障学科基础资源建设为了推动新建学科的发展,学院7年来共投资260万元用于基础资源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学院将继续投入资金,每年按计划增加教育学的经典、前沿著作,订阅《中国高教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不断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今后学院将继续增加资源投入,建设研究生多媒体教室、资料室等学科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学科建设的基本需求,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成才和发展。

四、合理定位学科建设目标,逐步落实发展规划

基于对学科建设环境的审视与发展困境的剖析,学院将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我校教育学人才培养水平和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科基础资源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教育学教学科研条件,积极凝练职业技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方向,积极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全面提升我校教育学学科建设实力,形成一批凸现学科特色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把本学科点建设成为陕西省著名的、具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色的教育学学科,为西部地区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教育研究人员和专业化的教育管理人员。根据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学院将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申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了发挥学院职教师资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学校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建立平台,学院响应国家学位办的号召,于2010年3月开始积极筹备申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公共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为支撑,凝练了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教育等学科方向。学院在2010年6月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硕士申报答辩,学院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和企业高层培训的传统优势,积累的研究成果以及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的经验,赢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全票通过,但是在国家学位办的审批过程中,由于学校缺乏学科——心理学硕士点的支撑而没有最终通过。但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为学院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奠定了基础。

(二)培育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学院于2010年8月提出了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发展目标。为了支撑教育学一级硕士点建设,学院将以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华清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为平台,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硕士点、公共管理一级硕士点、思想政治教育一级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一级硕士点做支撑,融合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等方法,结合教育学研究方向和我校的特点,以及学科方向、职称、学历等几个要素,确定学科带头人,建立学术梯队。教育学学科于2010年12月被学校纳入学科培育计划,并获20万元的学科培育专项资助经费。

五、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努力培育研究成果

学科特色一般通过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体现。为了鼓励教师和学生围绕办学实践需求和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学院建立了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定期汇集、整理、出版高职高专研究论文集,定期召开科研总结与表彰大会,对教师员工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予以奖励与表彰。良好的激励机制培育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教职工不断拓宽研究领域,积极申报课题。目前学院教职工承担的课题不但有来源于国家、教育部、行业协会、省教育厅、省教科所的纵向课题“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相关研究”、“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历史与比较研究”等,也有从学院办学实践需求出发开展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独立学院学生成才发展研究”、“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研究”等。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不但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且对改进办学实践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能。为了研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课题,学院首先组织力量对几所学校教育学学科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重点研究了其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了我校教育学学科的课程体系。为了促进学院专业建设,学院组织力量开展了专业自评的相关研究,根据专业质量的核心要素和高等教育的基本流程,形成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专业自评方案》,完成了学院已有毕业生专业的自评工作,总结了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专业自评报告,并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整改方案。专业自评指标体系中的观测点,也成为学院专业发展的参照系。今后学院将努力争取重大项目,积极创造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在注重学术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同时,深入教育实践,关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院校研究,为学校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六、结语

总之,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教育学学科发展是繁荣高校学术生态和提高教育效能的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教育学学科建设为新的契机,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建立学术梯队,不断加强资源投入,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最终有效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赵立莹叶淑玲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

1“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措施

1.1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不断加大科技平台建设力度,相继投资12亿多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投资1亿元建成3500m2的综合实验大楼;根据区域特色和创新优势,申请和建立了“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等52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现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超过500台(套),包括全蛋白芯片工作站、自动核算提取工作站、显微图像分析工作站、遗传分析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等高精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亿元。“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科技平台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相继获农业部批准建设河南省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农业部小麦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长江下游)、续建国家小麦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国家转基因小麦环境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中心(国家(郑州)转基因小麦安全评价监测站)、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与产业化基地等;2010年,获批建设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0年,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年又成立了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争取到小麦功能研究室1个、功能研究室科学家岗位3名。“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基础条件与平台建设获批数量和新增仪器设备总值分别占全院的18%和22%,科技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提升。

1.2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项目支持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按照“优势提升,学科扩张”的总体思路,利用自有资金安排了一批科研项目用于学科建设。在立项过程中,本着“发挥优势,重点突破”的原则,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强化了目标导向,增强了学科建设的针对性,促进了学科均衡发展。此外,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学科建设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共承担部级项目84个,总经费18735.5万元,经费总额同比增长59.16%;共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18个,总经费5207.0万元,经费总额同比增长44.02%。“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争取到部级、省部级及院级各类项目共计5756万元,占全院科研类计划项目总经费的1/4,同比“十五”期间经费支持额度增加了95.78%。饱满的科研任务、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小麦学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成效分析

2.1基础研究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学科建设,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专业覆盖面更加宽广、结构更加优化,基础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基因资源发掘、主要农作物遗传改良和动物免疫学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在小麦学科领域,开展的“小麦新型优质性状分子标记研发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发掘出了新的Glu-B1和Glu-B3功能标记,并在育种实践中加以检测和利用,补充和完善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开展的“小麦优异种质资源创新与基因源分析”研究,克隆了玉米高光效pepc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创制出了小麦新种质,并进行了基因源分析;开展的“小麦全蚀病”研究,实现了农杆菌AGL1(pATMT1)介导的小麦全蚀病菌的遗传转化,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全蚀病菌的生长发育、致病机理和相关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开展的“小麦生物毒素快速、精确检测技术”研究,开创的毒素荧光偏振免疫快速和HPLC-MS/MS精确检测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2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学科建设,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完善的动物疫病及食品安全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实现了疫病和残留物检测工作的“快速、简便、高效、敏感”。在小麦学科领域,使河南省小麦简化高效栽培和病害防控技术的基础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开展的针对小麦真菌毒素的检测和防治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降低小麦赤霉病真菌毒素污染的策略,通过禾谷镰刀菌单端孢霉烯乙酰转化酶Tri101基因建立DON毒素检测评价方法,确定脱毒基因在降低毒素水平和减少毒性症状上的效果,对赤霉病的早期预报和真菌毒素的生物降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预测预报技术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打下了坚实基础。小麦栽培室开展的“小麦简耕覆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玉米季采取深松免耕播种方式有效蓄积夏季降雨以备小麦季利用,小麦季采取玉米秸秆粉碎覆盖、小麦免耕直播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等措施,减少了水分蒸发,培肥了土壤,消除了雨养农业区水分时空分布与作物需水的矛盾以及土壤肥力水平较低这两个小麦产量突破的关键限制因素,充分显示了蓄水保墒、节水抗旱、培肥地力、高产高效的效果。

2.3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增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坚持“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发展定位,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科研方向任务,一批技术水平高、对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作用大的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充分彰显了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00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玉米新品种“郑单958”,作为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重要里程碑,成功解决了品种耐密能力低、综合抗性差等技术难题,引领我国玉米育种进入高密度育种时代,累计推广面积约3267万hm2,增产玉米超过280亿kg,带动农民增收超过30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显著提升了玉米产业的整体水平,目前仍为我国第一大种植农作物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河南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小麦达98%以上。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郑麦9023”、“郑麦366”等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已经成为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郑麦9023”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400万hm2,增产小麦41.7亿kg,连续6年居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第一位。2005年,以“郑麦9023”为主体的郑州强筋小麦成功实现了在芝加哥期货市场挂牌交易,成为我国第一批在国外期货市场挂牌交易的小麦产品,为我国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郑麦366”连续两年刷新河南省优质小麦单产纪录,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近333万hm2,已成为当前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第一大种植品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室研究制定的《无公害食品粮食生产管理规范》、《绿色食品生面食、米粉制品》、《绿色食品谷物类罐头》、《绿色食品熟粉及熟米制糕点》等技术规范,已成为农业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作为技术法规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为提高我国小麦生产、小麦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我国小麦相关产品的产品认证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4在业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学科建设促进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特色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推动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成长,提升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部分学科在全国同行里面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小麦学科领域,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09年,获批承建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与产业化基地;2011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批组建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薄弱学科领军人才缺乏科技领军人才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科发展中科技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在学科发展与建设中,领军人物常常起着决定作用,一两个领军人物往往就决定了一个研究团队在该领域的地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学科作为优势学科,其良好的发展离不开以许为钢、武予清等优秀领军人物的引领和带动。与此相比,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一些薄弱学科领域,如花卉、蔬菜、加工等,相比国内同行其领军人才的科技管理水平,相比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缺乏一些这样的领军人物,在学科发展中缺少领军人物的“人治”而导致学科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学科建设相对迟缓。

3.2薄弱学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学科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技术发明无不与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与完善息息相关。小麦学科能够成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乃至全国同行中的优势学科,甚至具有首屈一指的影响力,与其良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密切相关。与此相比,薄弱学科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分散、不足,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条件平台管理运行机制落后,平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等,这些已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

3.3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连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据统计,2009年,河南省科研投入仅为GDP的0.7%,远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近10年来,河南省的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到农业总产值比重的0.21%,远远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另外,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尚需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2011~2013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每年科研专项经费约为1500万元,而北京、上海、黑龙江、浙江、江苏等省(市)级农科院专项经费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与中部省份农科院(河北2500万元、山西3600万元、湖北3488万元、湖南2500万元、江西1020万元)相比,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河南第一农业大省的地位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的实际贡献不相称。

3.4科研评估标准单一,科研评价制度不够严谨现行的科研评估标准过于单一,评估形式过于僵化。例如,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虽然性质不同,评估指标体系却没有什么区别。另外,科研评价制度还不够严谨,导致科技实力与评价出来的科研成果数量相差甚远。很多低水平重复的科研成果被反复奖励,并冠以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等名不副实的虚名。与此同时,出现了很多人为等级、人为奖励,各类大奖获得者也越来越多,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模糊了科学的本质,这些非常不利于深入开展探索性研究。

4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建议

4.1加大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的力度针对薄弱学科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建议单位就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明确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引进领军人才,可实行“一人一策、待遇从优”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人才政策,增强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可加大单位内部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单位应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业科研单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竞争择优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

4.2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针对薄弱学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建议单位在把握全院学科建设全局的基础上,向弱势学科适当倾斜。增加投入,完善科学与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相关单位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基础条件设置、仪器设备布局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避免资源不足、分散、重复;加强管理,建立共享平台,突出“专管共用”,提高使用效率,最终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实现学科的良好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4.3保证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地域性明显、风险大等特点。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受政府投入结构以及经济利益的影响,创新研究投入大多集中在育种环节,以种质资源、抗病抗虫鉴定以及育种方法创新等为主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相对薄弱,不利于育种水平的突破性提高。只有保证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围绕学科发展中的全局性、公益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开展研究,才能确保科研院所能够持续不断地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4完善科研评估标准,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由于学科不同、性质不同,评估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区分。对属于应用科学领域的科研进行评估,周期可相对短一些;而对基础科学的科研评估,周期则要长一些。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科建设的管理不能“轻过程,重结果”,必须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科学研究须允许失败,科研评估也须宽容失败。要为科学家营造宽松的环境,需要从研究项目立项、科研过程管理、研究成果评价等全过程不断改进。科研管理和评价要力求减少和简化评估,给科学家更多的时间搞科研,不以一个项目的成败或者的数量论英雄。要建立鼓励、宽容、信任的科研环境,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激发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

作者:刘海礁刘德畅孙虎马政杨帆罗鹏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第七篇:学科建设与高校核心竞争力

一、重点学科建设对学校建设的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它需要充分利用高校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社会的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同时,重点学科建设过程可以推动学校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发展。所以,必须正确认识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因势利导、完善机制,力争建立有专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1〕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研究推动学科改造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专业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使很多高校的传统重点(优势)学科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高校在重点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强调学科交叉,加强科研投入,使得重点学科优势得以维持和发展。同时,强化重点学科特色,形成高校的特色优势学科。进而,高校围绕自身的特色优势学科,广泛开展课题研究,突出特色,增强实力,通过技术、理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学校争得更多的社会声誉,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精神和物资财富。

(二)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学科的发展依托人才的培养,学科的梯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直接反映了重点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培养并保持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学术造诣深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十分重要。重点学科的建设是一项持续化的进程,人才梯队的培养是科学研究的载体。如何使各优秀人才凝聚在一起,共同进步,为年轻的研究者提供学术发展的平台,使其迅速脱颖而出,这是高校学科建设管理者的责任。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通过课题的攻关,教师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自我反思,处于科技前沿的工作将使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三)完善重点学科的软硬条件实验室建设、情报收集、教学培养都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但重点学科的建设离不开这些基础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高校软硬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学科的发展进程。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将新颖、实用的技术传播给学生。在情报收集方面,应该重点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科技人员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现有的科研课题,以特色学科为基础,加强实验室建设,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为科研构建完善的实验条件。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以学校发展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宗旨,为高校培养高层次科技人员做好物质保障。

二、重点学科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发展衍生出的概念,其主要反映高校获得资源、社会认可的能力,以及在校际竞争时的反应,当然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研究为主体。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在竞争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同,高校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方面,当高校将自身的资源整合后才会形成竞争力。知识是竞争的源泉,高校是知识产生、应用和发展的平台和基础,高校间的竞争都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而重点学科的建设直接关系高校的知识水平,重点学科的建设是否得到有效发展,直接决定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学科建设与持续性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重点学科的长期建设而逐步积累出来的,这一过程既是自身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积累的过程,是重点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是包括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因素集合成整体,统一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既是高校的有形资产也是无形资产。其中无形资产主要表现在团队建设、学术成果的显现等,表现在内在潜力和外在潜力相集合。重点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而高校的科技政策、组织管理、学科建设等都为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将依照社会需求不断调整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实现核心竞争力,保证重点学科的学术领先地位。

(二)重点学科建设与比较性核心竞争力重点学科建设不是闭门造车,它是在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比较中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竞争,不断超越对手,才能保证重点学科对知识的控制能力,重点学科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人才的培养以及领域知识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核心力的竞争对高校的资源和科研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重点学科要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重点学科建设是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各个高校的发展战略各有特色,比如开放办学、科技创新、强调实践能力等。重点学科更是高校的核心优势基础。这些高校将自己的资源与重点学科优势相结合,发挥特长,形成本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提高了高校的科研整体水平,而高校的特色与优势各不相同,造就了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性。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重点学科的科研整体水平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方向,这关系到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人才培养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为了使重点学科建设成为无法被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更应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三、提升重点学科建设与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重点学科的整体竞争力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实现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要在师资建设、实验设备、信息网络等方面加大投入,把重点学科建设与专业和学位建设相结合,强调联动、协调发展,推动科技持续发展,运用科学技术,以重点学科为建设核心,充分利用高校的产学研能力,将高校的学科优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锻炼学术精英,培养学科建设的关键力量。培养学科领军人,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重点学科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重点学科与重点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促进学科交叉,实现重点学科的长期发展。

(二)建立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高校的学科布局对学科建设起着决定作用,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应明确目标,进行正确的学科定位,实现学科的融合交叉。高校在选定重点学科的时候应从小范围研究开始,多元化发展。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逐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学科管理集中,在学校领导的监督下,增强学科之间的组织与规划。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校学科评估情况

第三轮学科评估开展以来,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3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中医学学科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有1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26所。我校中医学学科排名第一,学科整体水平得分93分;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18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7个,其中我校西医学科排名第一,学科整体水平得分89分;中药学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18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本次参评7个,还有3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8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36所。我校中药学科位排名第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84分。新的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校继续保持了3个一级学科的总体领先地位,各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均有上升,体现了近年来我校学科建设的成效。

二、新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轮学科评估突出“质量、成效、特色”的指标评价体系,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使我们对之前的学科建设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深入地了解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反思其不足之处,为今后学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明确目标和方向。

1.学科建设将更加注重高水平、标志性、辐射力强的科研成果。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等方面,这表明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该学科从事科研人员的结构及科研成果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即是科学研究。大学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通常成为判断该校学科建设实力的重要指标。而第三轮学科评估强调质量,淡化规模,采用多项代表性指标代替总量指标,同时对规模指标设置数量上限。在统计各学科科研论文、科研获奖等内容时,较以往更加注重标志性的成果,数量的影响因素逐渐淡化,质量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例如学术论文评价得分要看申请单位推荐的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水平的相同篇数(各学科有所不同)论文的情况来确定,数量与得分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另外,本轮评估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不再以“SCI论文数”单一指标评价学术论文。SCI(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考核体系,随后被视为中国学术科研界评价科学家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而将论文“他引次数”及“ESI高被引论文数”与最新发表的高水平期刊论文纳入评价指标,创立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新质量文化,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更加注重高水平、标志性成果的提炼,而不是单纯数量的堆砌。

2.学科建设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实现逐步自主持续地培养学术带头人及高层次人才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培养与国际水平人体相当的博、硕士生的重要基地和摇篮,如何加速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是学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而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研究生也只有参与科研,才能得到创造性实践的锻炼和培养,了解学科前沿的信息,从而明确研究方向,产出创造性的成果。本轮学科评估改革了旧的人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为本,注重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引入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后质量跟踪评价”;新增学生派出留学、交流指标,鼓励对学生培养的投入;首次引入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指标,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全面提高。从多个方面创新学生质量评价模式开创了人才质量评价的新视角。

3.学科建设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加强调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当科技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巨大并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时,社会需求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就更为显著。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受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依靠高等学府作为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并作为了解世界和利用它的资源改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手段”。社会对高校的这种动力作用是通过高校的学科建设来实现的,因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结合点。本轮学科评估改革了科研成果评价模式,强调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主观评价部分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等内涵,邀请大量行业和企业人士及所有参评单位本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社会声誉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崇尚创新、重视质量、社会参与”的科研评价新模式。至此,科研专利的数量不再成为学科水平高低的惟一代表,对于己经申请或授权的科研成果专利,应大力推进其转化应用及产业化过程。

4.学科建设将更加突出优势与特色。学科建设要体现学科优势与特色,努力实现重点突破,这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发展比较好的大学的一条成功经验。一个学科的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也只有个别学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外,一流学科的示范作用。一所学校,重点建设优势学科,使其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标杆”,从而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而我校“211工程”和“985”中医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都落脚在重点学科的发展。通过重点建设,得到支持的学科不仅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好转,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学科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学科评估工作的开展不仅为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提供了客观信息,为广大学生选报学科和专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提供指导和借鉴。

作者:王娟赵慧辉王伟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第二篇:治安学学科建设思考

一、培养精干学科队伍,建设稳定学术团体

治安学学科建设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形态。“学科是由一群学者以及学者们依赖于一定学术物质基础知识进行的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的活动所组成的组织系统,是一个实在存在的具有组织形态的学术组织系统。”学科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要有大量从事该学科研究的科研队伍和学术团体。“在现代社会,任何一种学科知识理论的创立、传播以及建设与发展,都必须依赖、依托于一定的组织机构……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通常会围绕着某一学科开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多侧面的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一些不同的学科团体和机构应运而生。”由此可以看出,学科队伍和学科研究机构是学科发展的组织性因素,是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的人文力量。从全国公安院校来看,治安学科专业研究队伍专业成分复杂,梯队层次不清晰,知识结构老化问题突出。缺乏专门研究机构,全国学术团体虽然有全国治安学研讨会、全国治安系主任论坛和地区性年会等,但是并未形成全国性的稳定的学术团体,更缺少相应的学术期刊、专门网站、网页等学术平台,较之其他成熟学科相差甚远。

培养一支精干的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其一,要选好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相关知识积累,还要有较长时间的治安管理实践,并有与公安实战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的优势和能力;既要有较高学术造诣,严谨学术作风、开阔学术视野,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竞争意识。其二,要通过引进人才、进修提高等方式培养一大批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学源结构合理的学术骨干,构建层次分明的学术梯队。其三,发挥治安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公安教育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与各级公安机关的天然资源,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和定期学习锻炼机制,不断提升学科队伍的实践水平和为公安实战服务的能力。第四,建立全国性、地区性的稳定的治安学科学术团体,并充分利用期刊、网络等,为各种治安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宽广平台,同时也为吸纳社会各界、其他学术团体以及公安机关实战部门领导、专家参与治安学研究开辟更广阔的通道。

二、营造浓厚学术气氛,加大学科建设投入

学科建设应当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缺乏有效的交流形式、良好的辩论氛围,学科的发展将是死水一潭,学科的拓展也必将是后劲不足。治安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得学科研究多局限于公安院校和少数政法类院校的治安系之中,因此,研究人员数量较少,研究规模上不去,往往呈现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状态,亦很难与其他学科形成争鸣,从而导致整体学术气氛不浓厚。治安学科在正式称为公安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之前,诸多学人就已经对其学科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和研讨,近两年的“全国治安学学术研讨会暨治安系主任论坛”,更是把治安学科建设的讨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并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关注和参与到治安学学科的建设中来。但是从相关的学科建设研究来看,无论是规模、水平,还是影响,都难以与其现有的学科地位相称。从公安院校自身来讲,兄弟院校之间治安学建设与发展也常常是各自为政,交流多局限于教材的编写和学术会议方面,缺乏经常性的深入的、有质量的研讨与交流;从外部来看,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乃至一些研究的涉密性质,警察院校治安学科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就更是少的可怜了;从国际层面来看,国内警察院校与国外警察院校的交流基本只停留在高层,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很少甚至是没有机会到国外警察院校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整个学科研究呈现出封闭有余,开放不足的样态。

第一,进一步加强公安院校之间治安学科的交流。除教材编写外,可以采取互派教师进修、授课,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等,建立稳定的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机制。第二,拓展公安院校外其他高等学校、其他学科和公安实务人员参加治安学科研究的渠道,并建立相应机制。第三,在现有全国、地区性学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交流规模、吸引社会更多方面的人才、学者参加到治安学科学术交流中来,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四,加大对治安学科建设的投入。治安学科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吸引引进人才,要有优惠的政策和条件,需要财力支持;必要的科研实验设备和丰富的情报图书资料,还有网络条件更是需要加大投入。这些都是治安学科建设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三、创新学科研究机制,开放学科研究领域

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学科建设,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拉动力。[5]治安学作为新兴学科,其科学研究人员少,规模小,成果不丰硕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研究机制缺乏创新,研究领域相对封闭是关键性因素。为此,应当积极推进治安学科学研究机制的创新,一要注意发挥公安高校人才聚集,多学科的优势,发挥集体攻关的科研传统,力争完成高、精、尖的研究课题。二要注意发挥各级公安机关的资源优势,创新校局合作机制,尽快将治安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治安管理的生产力。三要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反对治安学研究上长期存在的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也要防止重理论轻实践的纯学术研究,应当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促进学科的建设发展。四要创新研究方法,改变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治安管理警务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广泛,治安学学科从其内容而言,与哲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除了沿袭以往经验总结的方法,更应当及时运用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于治安学科的研究中,从而创新更多的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基于学科的划分而各自独立以后,所谓的学科壁垒开始形成,各个学科之间基于知识类型的差别而形成的学科界限开始为因利益驱动而形成的学术壁垒所替代。治安学学科建设应当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的经验,不再走自我封闭的老路。首先,在目前初创时期强调学科特色的同时,也要积极开放研究领域。由治安学的演变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以治安管理的专业性,甚至保密要求为借口,长期封闭研究领域是制约治安学科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科学之间本身就是相通的,只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才能不断积累、不断进步。更何况治安学科本身就是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其次,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才,组成庞大的研究队伍。要改变只有公安机关,公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才是研究治安学科的传统的封闭观念,积极吸纳其他学科的学者一起组成庞大的研究队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治安学新兴学科研究队伍不足的局面。第三,加强国际间交流。虽然治安学科是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治安学应当也必须对国际开放,积极吸取发达国家治理社会治安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第四,引领治安管理实践。

长期以来,治安学科的研究似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只能围绕治安管理的实践来展开,并对已有的治安管理实践进行注释,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理论研究往往是人们发现真理的又一重要途径。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它的前瞻性、指导性,它来源于实践,引领实践、指导实践,同时被实践所检验。治安学科的建立为其理论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理想的物质、人文环境和条件,其创新性、前瞻性研究的丰硕成果必将会引领治安管理实践的不断创新和改革。

作者:王精忠单位: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

第三篇:影视学学科建设研讨

一、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戏剧与影视已经成为一级学科的情势下,应该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与理念,认识学科建设的规律与通则,规划学科建设的领域与步骤,这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大家就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教育的理念与课程及考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季水河教授认为戏剧与影视学研究大有可为,各学科点要凝练学术方向,根据学科特点及国际国内做法进行前瞻性设置,既要突出自身特点,又要兼顾学科要求,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重视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争创省级重点学科,全面推进我省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发展。何春耕教授指出戏剧与影视学成为艺术学下的一级学科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规划应依照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标体系,找到学科的突破点,注重自身特色,突出本地优势。中南大学刘泽民教授提到近期新闻报道的文科专业就业不理想的情况,认为戏剧与影视学作为人文专业学科,其学科建设发展不能走工科和理科的发展道路,应加强自身与业界的联系沟通,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准确定位专业方向,注重成果展示、专业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长沙理工大学罗璠教授则认为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对学科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亲力亲为,敢想敢干;要善于与学校领导和有关方面协调沟通,取得学校信任和支持。肖燕雄教授提到:目前我省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都为学术型,其申报与培养应该注意与专业型硕士点的申报与培养有所不同。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应该借力于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借力于本科专业,借力于电影学、电视学成果,借力于“电视湘军”,走产学研发展之路,服务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湖南工业大学阳海洪副教授从网络媒体作为影视传播的载体出发,认为应对传统精英化、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进行反思,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应该整合新闻传播学资源,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戏剧与影视专业人才,建立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学生传媒能力、策划能力的培养。

二、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应用

戏剧与影视学升格为一级学科既与学科自身的特点有关,也是艺术、技术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结果。高校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是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问题。与会代表特别重视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建设、与业界联系等问题,有的代表还提出了以高校为依托直接成立制作公司的建议。罗璠教授介绍了自己所在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和中文专业的特色建设经验,该校的新闻专业“国际化”、中文专业“应用化”的思路与举措,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大家认为值得我省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建设的学习和借鉴。刘奇玉教授介绍自己所在的湖南科技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情况:一年级主要进行基础学科的学习,二年级进行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深入到地州市文化群和非遗址中心进行考察、研究和创作。周清平博士认为学科建设的培养方案中应注明学生实践能力应达到的预期成果;专业实训方面,学生应该完成相应作品。他介绍了自己所在的湖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湖南广电中心、无锡影视城等地方参观学习,定期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湖南大学廖艳君副教授指出:戏剧与影视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穿“大传播”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社会中企业注重员工的动手能力。舒欣博士指出技术、艺术、文学如何结合在一起,是未来将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他说目前长沙市政府很支持长沙学院实习基地的建设,长沙学院与长沙电视台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现在已合作拍摄100多小时的《韵味长沙》。阳海洪副教授提出要保证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完善校内实践内容,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湖南一师龙永干副教授建议有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点的学校与省文化厅戏剧研究所合作,并利用当地的剧院、影院资源。有业界背景的谢杰老师与欧阳世芬老师,认为以高校为依托成立制作公司很有前景,制作一个节目,研究一个好的模式,很有前途。

湖南师范大学肖燕雄教授作总结发言,认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要为学界与业界的交流搭建桥梁,要深入了解业界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他对培养既有学术理论修养又有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寄予厚望,提出在该学科建设上将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搭建学科建设平台,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实现定期交流研讨。同时,他还指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科建设应该把握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健,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服务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最后,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甘智钢教授对与会代表的发言作了简洁精当的点评,并代表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各地专家学者的与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我省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建设如何国际化,如何产业化,如何引进师资,如何培养学生,都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与探索,湖南省首届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会议在湖南工业大学的成功召开,为未来的发展建设开了一个好头,具有非常积极的助推作用和建设意义。

作者:郭金龙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第四篇:车联网的学科建设

一、车联网系统研究目标

车联网系统的成功开发首先需要明确车联网系统的设计目标。通过运用数学、交通系统建模以及系统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车联网的基本特性,建立车联网体系结构模型以及网络流量模型,并提供车联网网络性能评测方法;应提出车联网感知层异构网络交通信息融合理论,感知层网络分布主要包括WSNs等异构网络,通过异构网络采集交通信息,实现车辆对外部物理环境的感知、对自身属性的识别以及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捕获;从网络功能上看,感知层网络都应具有信息采集和路由的双重功能,同时感知层异构网络间还需互相协作完成特定的车辆交通疏导任务,因此建立完整的基于车联网的交通信息智能化理论体系结构,对于车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网络中感知交通信息的不确定性,实现基于车联网的交通流量环境实时监测,应提出网元之间信息交互的信息处理技术,分别提出对同构网元的交通信息融合与压缩、异构网元的协作信息处理机制;解决车联网自组织分配管理技术,实现车辆的智能化诱导和整个网络的动态自治,包括异构网络管理、资源与任务管理、数据管理以及整个网络的部署、初始化及维护管理;为了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提出基于车联网特性的安全协议架构、授权认证方式、密钥管理和入侵检测技术,并对车主用户的相关数据和隐私实行有效保护。

二、车联网系统课题设置

首先,针对车联网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方向,拟解决以下四个关键科学问题:(1)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融合问题;(2)基于车联网智能交通大规模应用信息交互问题;(3)车联网自组织分配管理问题;(4)车联网安全问题。其次,车联网的课题设置可以围绕研究的总体目标,针对四个关键科学问题,将学术思路划分为七个课题。课题1“车联网协议体系结构模型”是其他六个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持,贯穿于车联网研究的每个阶段;课题2、课题3、课题4、课题5围绕车联网系统中拟解决的四个关键科学问题,分别从“车联网异构网络融合技术”“车联网信息融合、压缩、协作处理”“车联网自组织分配管理”“车联网安全保障系统”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课题6“泛在车联网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是上述五个课题的实现和应用;课题7“车联网面向应用的验证测试平台”满足对各种车联网实现模式、执行原理和设计方案的测试,同时实现对车物联网网络性能指标的评估。七个课题覆盖了关于车联网的相关重点研究内容,一些研究内容会在不同的课题中出现,完善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层次性。与此同时,每个课题之间联系紧密,在保持课题独立性的同时,共同促进课题的研究进展。

三、车联网系统网络架构

车联网系统的网络架构可以从公共网络架构和私密网络架构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公共层面上看,泛在车联网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可以获取任何路面环境下的交通信息,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该平台完成交通流量诱导服务。该平台以内置在汽车上的无线通信嵌入式车载单元为信息感知载体,路侧传感单元和ZigBee通信协议为信息传输载体,将信息传输到局域路况执行机,不同区域内的局域路况执行机通过互联网、蜂窝网以及卫星链路将相关交通信息传送到泛在车联网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在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上实现对所有交通信息的处理、融合,并根据不同的路况交通需求作出相应决策,对所有车辆进行反馈监管或者提供配套的综合性服务方案。整个公共网络架构不仅可以实现“实时路况”服务,为车主提供更高效的行车路线,而且可以减少汽车能源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私密层面上看,车主用户通过内置在汽车上的无线通信嵌入式车载单元、路侧单元以及ZigBee通信协议,将搜集信息和数据的愿望发送给局域路况执行机,局域路况执行机利用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卫星链路技术与后方的泛在车联网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为车主提供相应的需求服务。其中主要包括:(1)安全服务,如车辆防盗、道路救援、事故多发路段路况信息实时提醒等,因此安全服务对于每个车主来说意义重大;(2)车辆信息服务,如车辆维护提醒、远程诊断等;(3)个性化资讯及娱乐服务,如自驾游车队组网导航、获取各种生活资讯等;(4)驾驶辅助,如实时获取交通流量信息和路况信息、车辆运行状态实时报告和智能控制、动态交通信息使用等。

四、车联网系统接入技术

车联网系统需要将各类交通信息传输到后方的泛在车联网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处理,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就是车联网的接入技术。从目前来看,车联网的接入技术主要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类。有线接入主要包括光纤接入和铜线接入,如以太网或者电话线,而无线接入主要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个域网技术。在车联网系统中需要传输的交通信息种类众多,而每辆汽车必须成为可以实时接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节点,并保证信息接入和共享的稳定、快速和可靠。对于无线接入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和有线接入技术来说,主要负责局域路口执行机以上的交通信息接入,其组网及传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非常完善,而无线个域网作为感知层交通信息传输的基础是车联网系统能否成功组网的关键。

五、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车联网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资讯,为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也正是可以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群体要不断深化发展新兴学科建设工作,要解决具有实际研究意义的重大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建设挖掘新知识新方法,这样才能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贡献力量,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科技人才积累经验和财富。

作者:王义君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第五篇:美学文献学学科建设

《论文字学》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力作,从文献的角度,我们能够发现以下几个有趣的现象:首先,文字既成为他的写作手段,也成为他的解构主义哲学立场;其次,在逻辑思辨作为主导语境的西方,德里达将文献解读发展成解构策略;再次,德里达行文有意无意犯下的错误,需要用文献的方法加以疏导。现就《论文字学》第一章“书本的终结和文字的开端”为例加以说明。第一,在题记中,德里达引用尼采的话说,“苏格拉底,述而不作”,并说亚里士多德持有“言语是心境的符号,文字是言语的符号”的立场,他要解构的正是希腊先贤这种言语凌驾于文字之上的哲学立场。在德里达看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重视语言,贬低文字是显而易见的,其结果就是中心与边缘、所指与能指、本质与现象的对立,就产生了言语中心主义及其派生者逻各斯中心主义。他因此贬低表音文字,钟情于中国象形文字。他要做的就是,拆解言语中心主义思想,终结承载该思想的书本的历史,让文字在书写中分延和播撒。可以看到,德里达把西方人一直视为本质的“存在”或“存在者”驱逐出本源之地,故意让含有歧义色彩的“分延”和衍生多样性语义的“播撒”更接近本源意义,建构言说解构的意义观。当中国在用文字进行文献学校勘的时候,德里达把文字学提升到哲学高度,取消了一切本体观念,在解构主义道路上走得可谓彻底。此时,如果说有本体的话,那就是文字以及对文字的诠释,文字因此具有了本体诠释学的意蕴。以成中英为代表的谙熟中西哲学的学者,把握了西方对言语中心主义进行解构的学术潮流,看到中国象形文字的表意功能以及中国哲学圆融一体的特质,提出本体诠释学的概念,主张文献诠释时“‘本体与诠释’互释生义,因此本体观念与诠释观念必须同时提出,两者的意义才能相互决定,才可深入‘本体与诠释’的关系问题”,以此形成本体论、诠释学、美学之贯通。

按照这种方式,一切文献都具有了衍生意义的特征。德里达和成中英等人的观点,也警示我们重新审视美学文献文字校勘工作,提高其在美学学科建构和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为梳理浩如烟海的中国美学文献,提升文献学文字校勘的学理水平提供借鉴。第二,西方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构了形而上学体系,要想推翻这一体系是相当困难的,德里达通过文献解读的策略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一章包括了“计划”、“能指与真理”、“写下的存在”三个部分。在“计划”部分,德里达对以言语和文字为代表的种种二元对立进行了分析,以期引出并批判在场的形而上学,恢复文字应有的地位。在“能指与真理”部分,他批判了从古希腊三圣到现代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语言观及其背后的言语中心主义思想基础,一再申说文字与真理的必然联系。在“写下的存在”部分,德里达把形而上学视为现象学、“显学”、“在场之学”;他的目标就是通过“分延”、“痕迹”和“播撒”,把“显现”和“在场”隐去,把文字变成非表音的象形文字。为了实现他的解构主义目标,在第一章中,他引用文献超过三十处,其中直接引用大段文字达十二处之多,全章约一万六百字,五万五千字符,这十二处引文就达一千一百二十七字,五千六百八十一字符。①他还先后提到了近30位学者的名字,在重点解析希腊三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现象学哲学家兼美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芬克等人的同时,一些非主流作者也被纳入他的研究视野。在专注于对这些人的文献进行解读的同时,他还利用文中小括号注释、脚注等形式,对引文进行了认真爬梳。他所论述内容涉及的理论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英国经验主义、大陆理性主义、德国古典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法国解构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诸多流派。这其实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如果没有很好的文献学功底,德里达是很难完成任务的。拿胡塞尔来说,他的哲学手稿有40000多页,“他的哲学具有分析的性质,很难将他所做的大量个别分析系统地组织为一个整体”。身为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更是著作等身,要想批判以二人为代表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德里达的工作量可想而知。第三,德里达在文本中有意无意地犯下的一些文献错误,表明专科文献学的价值。这些错误包括字形的,如diffrance(分延)、diffrer(推迟、延迟);字义的,如parousie(古意为“显现”,字面意为“基督显灵”)、l'exgtisme(demStatarischen,古德文词,不动的,静止的);还包括引文的,如他引用了G?H?冯?舒伯特一段文字,中文版译者汪堂家注释说:“德里达的引文与原文有出入,参见G?H?VonSchubert,DieSymbolikdesTraumes(《梦的象征》)Leipzig1862年版,第23-24页。———译者。”

对德里达有意无意制造的这些错误,我们应该做辨证的分析。那些有意而为的“错误”,其实不是错误,是他的一种解构策略,是他解构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光鲜亮丽的组成部分。他用生造文字、使用古语、常用隐喻、反常使用术语、意义播撒、故意引起文本歧义的方式作为手段,以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的形而上学中言语的确切意义性。汪堂家就认为,“diffrer既表示‘区分’,又表示‘推迟’、‘延迟’。德里达之所以说‘分延’是个经济性的概念,是因为这个词能同时包含两种近乎相反的意义”。那些无意而为的错误,则主要因为德里达作为学术研究的个体,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时,忙中出错、没有在校勘中及时发现,缺乏有力的文献学支撑的结果,这也为人们对德里达学术进行传播、开展研究带来了麻烦。汪堂家把《论文字学》翻译成中文版前后历时七年,“对译者来说,翻译上的困难既在于德里达生造了不少新词,又在于他好用词的古义,也在于他喜欢使用隐喻,并反常地使用一些习以为常的术语。然而,最困难的莫过于他为体现‘意义像种子般播撒’的思想而故意在同一段话甚至在同一句话中使用同一个词的不同意义”。除此之外,该书至少涉及九种语言,“德里达写作时总是旁征博引,有些引文出处交代不详,有些引文与原书有较大出入,有些页码不够准确”。虽然《论文字学》意义相当艰涩,但贯穿全文的是对逻各斯、在场、语音等核心范畴的解构,对表音文字形而上学秘密的拆解,以此实现对这些核心范畴支配着的传统思维方式、日常语言、伦理道德、价值判断的批判。西方文献一定对逻各斯、在场、语音这些范畴进行过梳理和研究,但是,如果真正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学工作,那么,作者德里达就不会犯这么多“无意的”错误,译者汪堂家也不会在瑞士、德国、法国图书馆校对德里达的引文遇到那么多麻烦,以至于“另有一些因一时找不到原书只好留待以后补校”。现在,既然建设中国美学的西方基础已经发生动摇,既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所使用的文献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和遗憾的经验,既然成中英等人发现了中西美学对话、交流、沟通的文献学渠道可以搭建,那么我们所进行的中国美学文献学建设事业就顺应了学术潮流。

二从美学发展角度出发,文献学有纳入美学学科建设规划的必要吗?首先,中国美学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学科。在中国美学学科发生、成型期,西方文化全球化和中国文化现代化交互辉映。该学科的发展与中国美学文献从儒释道思想中析取,同西方哲学、心理学、艺术门类学交叉融合有密切关系。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美学学科走向深入发展期,实践美学成为主流,审美活动论出现转向,后实践美学展露头角,生态美学生长茂盛,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得以发展壮大,这些都与中国美学文献的贡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文献成就了中国美学的国际视野和本土意识。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王国维引入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力图用具有哲学意蕴的美学,改造中国的经学乃至文学。在具体的《红楼梦》研究中,他引入康德审美无利害观点,认为“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吾人且持此标准以观我国之美术(美学之术———本文注),而美术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吾人于是得一绝大著作曰《红楼梦》”。李泽厚在考察了陶器上蛙纹、鸟纹从半坡时期,经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四坝到汉墓帛画的演变后认为:“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王国维用康德美学思想阐释《红楼梦》,李泽厚用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观点分析中国远古陶纹,都表明中国学界希望将西方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推动美学研究进步,促进中国美学学科发展的诉求。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美学,不仅要求它与世界主潮沟通,与中国的现代性相连,还要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相契合。此时,文献发掘、整理、研究的作用日益突出。宗白华认为,学习中国美学史特殊的优点是,美学思想蕴?8?含在哲学著作、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理论中,材料特别丰富;各专科艺术体系独特且相互影响乃至包含,因此各门艺术的美感特殊性和共通性容易寻获。于此同时,如何在各种丰富的材料中寻获美学思想,如何把握特殊性、打通共通性,就成为了难题。宗白华重视美学史中的文献问题,章学诚就把史的研究者分为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著作之史”与专门进行文献研究的“纂辑之史”,并认为从宋朝往下,“著作之史”并不多见,而“纂辑之史”则因务求博雅,校雠精准而“错综排比,整练而有剪裁,斯为美也”。由此可见,建立发展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是发挥中国文献优势,促进美学体系开放发展的重要措施。其次,文史哲文献学学科建设之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的美学文献,蕴藏在数千年的文史哲古籍之中。中国的文史哲研究历史悠久,分别形成了文学、历史、哲学学科。即便在文献资源丰厚、研究历史悠久、学科分类完备的状态下,这三科的文献学建设工作也在顺利进行。

1982年,谢灼华撰写《简论文学文献与文学文献学》,就文学文献学的建设意义、学科属性、研究范围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此后一大批文学文献学书籍出版发行(表1列出了部分著作)。这些著作在实践和理论上总结了该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1.文学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指导思想、研究任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相关学科与文学文献学的关系;2.历代文学书籍的出版、演变情况与沿革;3.文学文献的类型;4.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与重点作家的著作版本;5.文学工具书知识,包括编制原理与使用方法。与此同时,这几本书的差异相当明显。张君炎、侯晓明所著《中国文学文献学》,具有相同的体例和内容。书的前七章对中国文学文献体裁、类型、版本、目录、校勘、注释等情况作了较全面论述,具有专科文献学概论性质,后七章分别对综合类、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文学批评文献等文学类型文献作出说明,并介绍了检索方法和工具书,具有简明的要籍解题性质。薛新力、段庸生的《古典文学文献学》分为“古典文献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古代各体文学文献述要”。其编撰体例大致和《中国文学文献学》相当。刘跃进的《中古文学文献学》分为“总集编撰与综合研究”、“中古诗文研究文献”、“中古小说研究文献”三个部分,内容涉及从南朝到清代关于中古文学的研究文献,全书抓住了文学文献的主要类型,提出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具有文史结合、资料方法结合的特征。查洪德、李军的《元代文学文献学》以元代诗文、词曲、戏曲、小说笔记、诗学词曲学文献及相关文献作为研究主体,以20世纪对元代文学史、研究论著和史料考订钩沉为补充。文学文献学学科建设发展势头相当强劲,已经从文学史、文学作品的领域,拓展到文学批评的领域,孙立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就是其中的例证。从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文艺学被称为艺术美学的角度看,孙立其实已经在做文艺美学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工作。再就历史文献学来看,白寿彝撰文《谈历史文献学———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二》,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就研究历史文献学的功能、学科属性、建设必要性、历史性、研究者、学科内容、与文学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此后历史文献学著作不断出版(如表2所示),该学科建设日趋成熟。这些著作对该门学科的建设包括:1.相关范畴和规律建设;2.分期文献及其工作的研究;3.历史文献工作的理论与方法。这些著作也有自己的各自特征,如王余光的《中国历史文献学》用文献学方法梳理典籍文献、人物研究文献和少数民族文献;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则将要籍解题和专科文献的论述相结合;张家璠、黄宝权《中国历史文献学》完全按照文献学的体例言说历史学的内容;曾贻芬、崔文印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探讨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资料以及专科文献学的理论问题。?9?值得一提的是,张舜徽走了一条文献学建设开道,史学史建设跟进的道路。1982年,张舜徽出版《中国文献学》时说:“我们的最大目的,便是要在对文献进行了整理、编纂、注释工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创立新的体例,运用新的观点,编述为有系统、有剪裁的终结性的较全面、完整的《中华通史》。”

可以看出,他的《中国文献学》并未有专门性学科归类,我们不便于把该书归为历史文献学,其实它具有历史文献学的意义,张舜徽出版该书的目的,是要借用文献的特殊功能写作史学史,他是用文献学方法进行学科建设的典型代表,在他那里,文献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有方法论的意义,还让文献学建设比史学史建设具有优先发展的权力,这无疑说明专科文献学对学科建设的重要价值。相对起步较晚的是哲学的文献学学科建设。李申的《中国哲学史文献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资料学”,内容涵盖从古代到近代(清朝后期)的哲学典籍;下编为“文献的理解和整理”部分,包括训诂、考据、文献校勘与标点、版本优劣、古籍文献理解问题、古籍今译六章。纵观该书,借鉴了中国古代文献学的套路,对解决中国哲学史问题很有帮助。中国古典美学的严整体系,一直通过文、史、哲等相关文献而隐匿地显现自身。如何通过卷帙浩繁的文献,客观反映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特征,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史、哲三科的文献学建设事业,为我们进行美学文献学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将要建立的中国美学文献学,有它自身的学科品性。②就文献学科目划分而言,它应该属于专科文献学。所谓专科文献学是文献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相交融的结果,它体现为向古典、现代文献学的双向拓展,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在以前成果的应用,也促进技术创新和方法理论创新。它的研究对象是专科文献和专科文献工作,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学科发展概貌、学科文献知识、检索工具及使用,他密切联系特定专业的学科知识,研究该专业的文献产生、沿革、分布规律,以便揭示、控制、指导利用专科文献,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综合研究的方法,促进了专科的发展。

中国美学文献学,对学术活动起怎样的作用?首先,自在的文献需要人们考镜源流。中国是文献大国,如何从各类文献中寻获美学文献,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当代美学界已经在着手做这项工作,并取得了不小成绩。中国美学文献学建设已经走过了拓荒期、复苏期、深化期,只是处在有学无科的状态。即是这样,所取得的成绩也为推动学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拿古典美学文献辑录来说,象《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国古典美学举要》、《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等,都是很好的中国美学文献资料集。②这些工作的意义在于:第一,增强人们对于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认识。经过上千年的天文、地文、人文浸染,中国古典文化在美学上形成了自己一套范畴、原理和规律体系。这些美学思想常常以文字的方式隐藏在音乐、诗歌、舞蹈、绘画以及各种器物之中,隐匿于甲骨、金石、竹木、帛纸等材料之内。如果没有相关的资料辑录,使用者将会重复性地做很多工作。中国美学界学人前赴后继,用数十年的时间去挖掘、整理、开发和应用这些文献,其价值不言而喻。第二,这些资料具有文献学的价值。所辑录的集子选取资料权威,多采用校勘、目录、辑录等文献学方法,既方便初学者阅读理解,又方便深入研究者按图索骥,掌握中国古典文献中美学资源的分布规律,为学习使用带来了便利。历史上目录学做得好的,其学术水准就相对较高。文献学家张舜徽“于汉、宋诸儒,独宗二郑”,认为汉代郑玄,宋代郑樵学问做得大。郑玄自不必说,单从郑樵非议班固“全无学术,专事剽窃”(《通志序》)的话中,我们就能知道章学诚说郑樵《通志》为“独断之学”应该不为假话。郑樵学问做得好,与他善于以“类例”方法掌握书籍有密切关系。他说:“学之不专者,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

这明“类例”就是在强调目录学的重要性。第三,便于研究者发掘尚待研究文献的分布。中国美学文献的很大一部分,蕴藏在儒释道的典籍里。在对古典美学文献进行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学界并没能促成这三方文献协调发展,而是建立了一种近乎暴力的儒家文献开发利用处于强势地位,道家文献开发利用紧随其后,释家文献尚待进一步发掘整理的主次等级秩序。在强调消解主次对立,主张中心和非中心沟通对话的学术语境下,中国美学文献辑录研究所留下的空白,成为很好的学术增长点,等待有识之士进一步开发研究。

其次,学术的自为需要进行文献审视。前面已经提到,解构主义通过解构范畴,进而解构传统理论,促进了哲学的后现代转向,也客观地推动了美学事业的发展。与西方相比,中国学人对美学范畴的认知程度又是怎样的呢?以1996年到2011年我国出版的11部关于范畴研究的著作为例(如表3),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特征。涂光社的《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发生论》对范畴的基本含义、民族的思维发生机理、汉字的功能特征、范畴的哲学依据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属于发生学研究。第环宁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范畴辑论》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二十几个重要范畴,作了历时的旋律性和共时的和声性研究,其独到之处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艺美学范畴进行的研究。夏昭炎的《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对“意境”进行了界定,对它的形态、创作、鉴赏和源流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葛路的《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是兼范畴研究、绘画特质功能研究与作品鉴赏于一体。因体制短小,家法渊源尚待梳理,该书的权威性就受到了质疑。赵建军的《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王耘的《唐代美学范畴研究》、王振复编的《中国美学范畴史》、李欣复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史》则属于断代性或通史性范畴史研究。这些书因将范畴研究与美学思想史爬梳相互结合,往往显得意蕴较为深厚。曾祖荫的《中国美学范畴论》、胡雪冈的《美学范畴新探》属于思想散论,并无严密的逻辑体系可循。能够分条析理的要数张皓的《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该书分为二十章,将影响中国美学的二十个范畴一一剖析,因为能够朔源导流且与深层的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所以它的学术价值相对较高。

通过对这些著作的解读,我们会得到以下启示:第一,思想流变是范畴形成发展的主线。如魏晋时期儒学的式微,玄学的兴起,佛学的渗透,儒释道的融合,催生出禅、般若、涅槃等相关范畴,推动了人们对道、气、有、无、自然、心性等范畴的深入理解。但凡能将思想文化体系与范畴研究结合紧密的著作,其学术价值就相对较高;但凡那些体例散漫的作品,其学术水准就有所欠缺。其次,范畴研究有待进一步规范。在所有这11部著作中,我们很难找到被相对统一地进行研究的范畴。这从学术多样性的角度讲是件好事,显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象。从文献使用的角度看,研究者的功力多寡决定了这些著作的参差不齐。本来功力和学问就是两回事,有功力的人不见得学问做得好。章学诚说:“功力之与学问,实相似而不同。记诵名数,搜剔遗逸,排纂门类,考订异同,途辙多端,实皆学者求知所用之功力尔。即于数者之中,能得其所以然,因而上闻古人精微,下启后人津逮,其中隐微可独喻,而难为他人言者,乃学问也。”[12]205要想把学问做好,我们还是先认准文献学正途,做好搜遗、编纂、考订工作,然后走闻精微,启津逮,喻隐微,言学术的道路。第三,考订范畴要有系统的文献利用观念。王振复所编《中国美学范畴史》考察了中国美学范畴的酝酿、中国美学范畴的建构中国美学范畴的完成三个时期。书中认为:“中国美学范畴史,是一个‘气、道、象’所构成的动态三维人文结构,由人类学意义上的‘气’、哲学意义上的‘道’与艺术学意义上的‘象’所构成。”

这一观点将美学范畴和范畴发生的学理背景有机结合,表现出相对成熟的学术面貌、相当水准的方法论基础。之所以会这样,与编著者王振复长期从事古典美学研究,既有《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这样的文献辑录,又有《中国美学史新著》这样的美学新思维不无关系。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学术创新离不开新方法新理念的产生。当德里达通过文献学方法取得学术成就时,我们是否该审视总结如何建设中国美学文献学呢?在建设中国美学文献学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禁得住拷问,即便自己也应该多站在国际视野,学科发展视域和学术昌明的视角,对该学科建设的条件进行追问。可以说,在国际学术界争取话语权,在学科层面获取发展权,在学术层面夺取创新权,都离不开文献学建设工作。因此,中国美学文献学的建立和发展势在必行。

作者:皮朝纲潘国好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六篇:高职学科建设研究

一、基于升本愿景下高职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

1.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系统问题。第一,人才培养文化的差异是制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系统满足学生升本意愿的关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在于满足实业界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具有较强引领性和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后者更为重视通过非功利性的通识课程来重塑学生的精神世界。传统的高职教育与高度功利化导向的商业文化更为接近,这种学风与崇尚学术传统的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相背离,隐匿在商业文化背后的浮躁学习心态将伴随升本学生一同冲击本科院校的主流学术传统,从而威胁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第二,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本科教育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相冲突。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分属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其人才培养计划是依据本类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特质来制定与实施的。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深度上与本科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冲突,导致部分学生重复学习同类或类似课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没有从专升本学生的学业生涯全程角度来思考并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2.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的升学考试问题。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的升学考试问题涉及如下内容。第一,高职学生升本考试制度与以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相背离。当前的专升本考试大纲主要以满足本科教育的理论教学所需的人才类型为考核要点,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偏重于考核高职学生的理论修养而忽视对其从业技能训练水平的考核,这使得部分具有较强升本愿景的高职学生在入学之后,将全部精力投放到专升本考试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上,忽视了对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学习。实践性职业技术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精髓,掌握与理论知识相匹配的实践技能是确立升本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其在职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但部分高职院校为满足部分学生的升本意愿,削减实践技能型教学内容,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课程教学上,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相对不完善,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有效建立。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权限,体现为通过设置达到指定专业毕业标准所需的学分分值及相关学分管理制度,并同步赋予学生以更多的课程自主选择权,从而充分满足高职学生包括升本和就业在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偏离以学生为本的学科建设理念,为节约生均教学成本而限制学生的选课范围,从而使高职学分制建设偏离了初衷,弱化了学生的升本能力。

3.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问题。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具有较强升本愿望的高职学生的学习效能。第一,高职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忽视对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生源质量与本科生源有着显著差异,高职教师通常运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来促成高职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基于外部强力的填鸭式教学法固然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成其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一定成效,但却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高职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忽视对高职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的最终教育效果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但这种教育目标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参加升本考试的高职学生既缺乏较深的理论功底,又缺乏将其实践能力与相应理论知识联系的能力。

4.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课程衔接问题。第一,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界定模糊,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尺度难以测定。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阶段课程标准要阐述高职阶段教学工作对具有升本愿景的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其重点在于明晰高职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和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当前高职阶段的课程学习目标制定随意性较大,没有从高职教育与本科阶段教育衔接的战略层面考量高职课程内涵与外延设置的恰当性,导致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脱节。第二,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循规蹈矩,与本科教学目标相背离。高职的主流课程结构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训课程等内容,其中,实训课程是高职课程设置的特色所在。但在升本教学指挥棒下的高职院校,将升本考试的相关课程作为其课程教学中心,从而忽视了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导致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理论素养下滑,降低了在就业市场上的有效竞争力。

二、基于升本愿景下高职学科建设的路径探析

1.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系统衔接。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系统的衔接工作可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高职院校应当立足其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学科体制衔接的要点,在于达成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层面的共识,这一共识指两者对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的认同。高职与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应当以升本愿景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为基石,以建构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为理念,推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学科建设一体化进程。这要求高职院校应强化与对口本科院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并形成具有实质内容和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以有效确保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满足本科院校的生源需求。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层面,强化与本科院校的衔接,夯实学科建设基础。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当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并凸显其办学特色,在满足行业用人需求的前提下,坚持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建设整体优化的目标;在充分促进学生的素质、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升的前提下,满足部分学生的升本诉求。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与本科同类专业的特点,在确保课程相对完整的前提下,以课程为设计单元来衔接高职与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应建构涵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的课程框架,并将专业课程划分为桥梁式专业课程和高职特色专业课程,其中,桥梁式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设应考核高职升本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关键。高职院校可通过桥梁式专业课程来推动本科学历课程下移和高职学历课程的拔高,以强化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职业性、连贯性与纵向深度性。

2.改革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对口升学考试模式。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相互衔接的主渠道是升本考试。改革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对口升学考试模式,有助于增进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水平。第一,高职院校应当与本科院校合作建立统一的考试平台。高职教育的重点偏向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而本科院校则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知识素质。高职院校应当与本科院校携手建立统一的考试平台,以有效弥合二者在人才培养重点方面的差异。高职与本科院校统考平台建设的内容与方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与教学内容,故应当在省级乃至全国层面实现统一规划,并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来统一建设。高职与本科院校的统一考试平台应当设计专业综合理论大纲,并据此分列知识考试准则和技能考试准则,细化各专业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考试的比重分配。高职与本科院校的统一考试平台设计应当在重视对考生专业理论素质考核的基础上,适当契合高职教育特色,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所占分值的比重,弱化以考试为纲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激励掌握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进入本科院校深造。第二,高职院校应建立与本科院校相贯通的学分互认机制。这要求高职院校以综合从业技能素质培养为根本,以项目课程建设为主体,强化面向升本愿景的高职与本科相衔接的课程建设,为推动高职与本科学分互认机制的有效执行提供课程贯通基础。高职学生的毕业方向呈现直接就业与升本的分流状态,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发选修课程体系并强化选修课程学分占毕业总学分比例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建立高职与本科教学质量评估联合数据库,具有对高职及本科学生的学分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的权限,从而为高职与本科学分互认制度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考虑到学分制度难以有效衡量考试过关学生的学习绩效的差异,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与学分制度相配套的绩点制度体系,以准确衡量同等学分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能力,提升本科院校对预备升本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考核的准确度。

3.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衔接。高职教育应在充分考虑学生升本意愿的基础上调整其教法,以适应本科教育的教学要求。第一,高职教育应发掘和建构适应学生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教学论,提升高职教法的有效性。传统高职教育的教法偏重于技术导向。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亦存在理论教学层面相对薄弱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在摒弃传统的缺乏深度的职业教育教学法的同时,探寻从大量直接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概括出抽象理论的教学法,从而为具有升本意愿的学生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第二,高职教育应破除传统的学科分类式教学模式,建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及与之配套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应当面向有着较强升本意愿的学生来设计具有扩宽基础课程、创设灵活教学模块特色的模块化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要求高职院校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实现高职教学内容按功能特性的重新整合与优化,以充分满足学生升本及就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的要求。模块化教学法对各教学模块的内容进行分层设置,并依据各个专业所需知识与技能的交互关系来将各教学模块细分为若干子模块,并通过各子模块间的功能组合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模块化教学法,有助于弥合不同理论知识背景与实践技能基础学生之间的差异,促使不同高职院校根据其个性化学习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避免因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叠所造成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的浪费。

4.基于升本愿景的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课程衔接。整合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式,有助于厘清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专业课程不对口的问题,有效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潜力。第一,以课程标准化建设为切入口,强化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的衔接。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千余所,各高职院校通常依据学校驻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点来设置课程设置结构及课程内容,其课程建设从教学大纲到教学计划再到课程标准都不尽相同,这导致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使得高职毕业生需额外支付更多的学习代价来达成其升本愿景。通过建立横跨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统一课程标准平台,推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课程衔接,可有效降低学生的额外学习成本,提升其升本概率。第二,高职院校需要以就业与升本双目标为基石来展开课程建设。考虑到直接就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流毕业去向,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设计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直接就业需求的前提下,满足部分优秀学生的升本愿景。因此,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统一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在邀请高校教师的同时,力邀行业专家与资深人士,共同设置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委员会,专职制定统一的专业门类与课程标准,有助于确保高职与本科课程衔接工作的课程设置层次鲜明,课程内容普适性强。第三,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基于高职与本科课程标准体系平台的课程二次开发工作。高职院校在课程标准体系建设领域与本科院校达成共识后,应当将精力转向课程的二次开发建设,形成与之配套的且具有较强执行力的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并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

作者:陈军民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第七篇:重点学科建设的外文期刊研究

1提高利用率的措施

提高外文期刊的利用率,应该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上着手。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学科馆员和学院之间的良好联系,在此基础上,第一,应充分调研重点学科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外文文献信息需求,了解他们所需要的外文期刊的种类及名称;第二,对馆藏的纸质外文期刊和电子外文文献进行,做到查漏补缺,尽可能完善馆藏;第三,对重点学科专业科研人员所需的外文文献信息进行专业的检索,并形成二次、三次文献传递给他们;第四,还可以通过专栏、信息快报等形式主动及时地宣传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科研动态,激发科研人员的兴趣,扩大外文期刊的影响,从而提高外文期刊的利用率。要做到以上几点,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除了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知识,并将所搜集到的前沿科技信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科研人员。因此,在对重点学科专业的信息服务中,专业的图书馆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2外文期刊合理馆藏的构建措施

2.1馆藏外文期刊采购策略的调整纸质外文期刊曾经是外文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几年来,纸质外文期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排挤,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出版业方面的原因。①外文期刊的出版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侧重,特别是专业的学术期刊。比如著名的科技刊Nature,不仅原有的纸质刊出现了电子版,干脆某些新出版的期刊只以电子版出现。②纸质期刊的定价非常高且不断上涨,高校图书馆经费紧张,迫使图书馆不得不采取措施。第二,读者用户方面的原因。由于电子期刊的大量涌现,加之其获取方式简便,读者用户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纸质期刊的使用率进一步降低。因此,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的采访工作不得不进行多方位的调整。从2010年起,河北联合大学外文期刊的订购经费和形式已经从纸质期刊向电子期刊发生了转移,特别是学术专业型期刊已从纯纸本、纸本+电子版向电子版+纸本、纯电子版发生了转变。以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为出发点,并结合馆藏现有馆藏纸本、电子外文期刊的种类,经由专家论证,确定最佳外文期刊采访方案:①继续订购数据库捆版的外文纸质期刊;②对于纯纸本的外文期刊,根据用户喜好方式和利用率进行选择性的删减;③对于有纸本+电子版捆绑销售的外文期刊可继续订购,电子版全文的更新有数据商进行更新;④可获取电子全文的纸质外文期刊原则上不再进行订购。

2.2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资料室共同出资的共建模式策略高校图书馆和重点学科资料室在重点学科的建设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两者在经费上、管理上和文献资源采购上各自为政,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两者在文献资源,尤其是外文信息资源上的共建共享,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把重点学科的院系资料室设为图书馆的分馆,在外文期刊、外文数据库的采购上共同协商,共同出资。把由图书馆和资料室分别采集到的教师的科研信息需求进行分类汇总,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需求信息,然后图书馆和资料室共同商讨及决定所需订购的外文期刊(印刷版和电子版)的种类及数量、外文数据库的订购策略等。把资料室的部分采购经费纳入图书馆的采购经费中,由图书馆统一采购各重点学科所需的外文期刊及数据库,然后把印刷版外文期刊的部分复本分配到各资料室进行典藏,以便各位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查阅。在外文信息资源的编目上统一数据,共用一个检索平台。科研人员在校园网的图书馆主页上进行外文信息资源的检索时,能够便捷地找到所需外文印刷版期刊的典藏地,及数据库全文的获取方式等。对于科研人员所需的动态的外文科研信息,由图书馆统一进行动态的信息推送服务。信息推送的方式包括电子信箱推送、信息快报推送和短信通知提醒等。使重点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够随时准确地掌握国际上本学科领域科技发展的动态信息,为本人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3结束语

外文期刊信息资源的合理建设关系到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评估的重要依据。高校图书馆必须把外文期刊合理配置的建设作为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希侠黄转红刘惠欣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第八篇:社会工作教育与学科建设

一、对社会工作学科定位的理解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袁方教授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也不是最狭义的(即只是技术性的工作),而是把它同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民需要、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联系起来。在学科意义上,这就是把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紧密联系起来。这种理解,既符合他那一代人的学术经历,也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其实,袁方教授的所学专业并不是社会工作,它在西南联大师从陈达教授的专业方向是劳动问题研究。但是在雷洁琼、袁方等老一代社会学家中,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分野并不像现在一样泾渭分明。雷洁琼教授是我国第一代留学西方、回国教授社会工作课程的学者,她在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是与社会学密切结合的。比如当时的清河调查、香山慈幼院的工作,社会工作被看成是应用社会学,或者被看成是社会学的应用。雷洁琼教授指出,应用社会学包括社会问题的研究和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工作就是制定社会政策,举办社会福利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狭义的社会工作是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贫困者、失去劳动能力不能独立生活者进行社会救济(雷洁琼,1994)。这种观点在其他学者那里也有表现,比如言心哲在《现代社会事业》一书中分析了社会工作的概念,发现对它的宏观、微观理解都存在(言心哲,2012)。可以说,在袁方教授那一代人看来,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基本上是理论与应用的关系,所以在社会学学科下发展社会工作也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至今这种看法和实际发展路径对我国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也不是无益的。在关于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的论述中,袁方教授指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工作教育,而社会工作教育反过来又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发展社会工作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要抛弃传统的被动救济的福利观,“培养社会工作者,去建立社会福利的新观念,尊重人的价值和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第二,社会工作可以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可以运用多种办法为有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服务,减少和预防社会问题产生;第三,发展社会工作可以实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保障社会安定;第四,社会工作可以介入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评估,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五,社会工作是为人服务的,强调尊重人、关心人,增强平等、互助和善良的人际关系,能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袁方,1991)。由此看来,他很注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工作的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社会学视角。当然,袁方教授并不认为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学的一般应用。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也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且领域广阔。但是社会工作关注的主要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生活改善和社会关系的协调。他强调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发展社会工作首先要解决困难群体、贫困群体的生活方面的问题。在这方面,袁方教授一直关心老年问题、养老问题、老人福利,这与发展社会工作是相通的。他在老年人研究方面发表了多篇论文,用大量详实的数据说明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运用大量数据说明问题是袁方教授的一贯的学术风格,由此可以看到他学术上的严谨性)。在一篇研究老年人状况与家庭赡养的论文中,他以大量令人信服的资料说明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的状况,也指出了家庭养老所面临的挑战。他指出我国既有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有很多优点,家庭的养老作用是其它机构所不能代替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群众团体、社区要与家庭相互配合,围绕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逐步形成一个帮助老年人的社会系统。文章讨论了老人福利制度的建设,实际上也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袁方,1988)。在另一篇主要论述“老有所为”的论文中,他同样引用大量数据资料,说明一些老年人不但不是社会的负担,而且还能为社会就业做贡献。在谈到养老问题时,他强调指出,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赡养将日益加强;应该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依靠社会力量解决这一问题,以减轻家庭的负担,适应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袁方,1987)。在这里,引入社会工作,做好老人福利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把袁方教授关于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所要解决的具体社会问题串联起来,可以得出他对社会工作的下述理解:它是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依托、面对困难群体需要的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学是社会工作的宏观视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制度依托,专业社会工作是切实达致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手段。

二、社会工作要走专业化之路

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做出开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决定后,北京大学等高校立即积极行动起来重建社会工作学科。民政部为提高民政工作队伍素质、做好民政工作,对发展社会工作投入了极大热情和力量。教育部与民政部、民政部与北京大学在发展社会工作学科上建立了稳固、有利的合作关系,使我国的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要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工作,还存在争论,或各方意见并不完全一致。前面已经谈到,国家教育委员会把专业名称定为“社会工作与管理”,实际上这并不是国际上通行的概念。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把这一专业称为“社会工作”或“社会服务行政”,当时苏联则盛行社会管理的说法。据说“社会工作与管理”这个名字就是各方妥协的结果。现在要办学了,应该把社会工作办成怎样的专业呢?1988年12月,北京大学与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在北京大学召开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社会工作教育国际研讨会。袁方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主题报告,阐明了他(代表北京大学)对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看法。他指出,社会工作是一门学科、一种专业,所有从事这种专业的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那种认为社会工作只要发善心、有诚意、无需经过专业训练、什么人都可以做的观点是似是而非、极其片面的。他不同意对社会工作的一般性看法,不同意社会工作就是发善心、做好事的世俗理解。他阐述了北京大学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以来的传统,阐明了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等专业方法在解决困难群体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就指出了我国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的方向(袁方,1991)。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就能体现。在作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袁方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实习等;选修课包括:社会人口学、婚姻与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学、犯罪社会学、社会计划与评估、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等等(国家教委高教司文科处,1995)。可以看出,这个课程体系与多年后经过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确定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要求是高度一致的,至今它也可以算作一个相当专业的课程体系。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体系,袁方教授指出,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有它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和方法技术。社会工作专业可以细分为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袁方,1991)。

上述课程体系今天看来已十分常见,但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之初,还是需要慎重选择的。1986年到1988年,有几个重要事件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影响:一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高等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是教育部和高校响应教育体制改革的结果,也是教育界的事情,它反映了高教群体的意见;二是1987年民政部召开的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即“马甸会议”),民政部对发展社会工作专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形成民政部与高等学校密切合作的意见,民政部作为社会工作人员的主要用人单位,其关于发展社会工作的意见也会产生影响;三是1988年北京大学与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带来了众多国外专家对发展社会工作的看法和国际经验,必然会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在袁方教授看来,中国社会工作要走专业化之路,要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一届年会上,袁方会长指出,现有的大多数社会工作者缺乏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训练,主要靠实际经验从事本职工作,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民政工作来说,它的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据调查,全国12万民政干部中由专业学校培养的不足1%,这种状况亟需改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沿着两条路线前进:一是在国家教委和地方教委所属高等院校里,培养具有大学不同学历层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使青年学生接收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以及提高行政管理、社会服务、教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部委所属院校培养社会工作者,包括由民政学校普及社会工作教育,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有计划地轮训在职社会工作者。他认为,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和重建,必须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既要大力培养专业型人才,也要大力提高传统经验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素质,并使这两种类型的社会工作者结合起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是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袁方,1997)。十分明显,在袁方教授看来,专业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师资是开展社会工作教育的前提。袁方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培养数以千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有赖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请那些有实际经验的老专家讲授课程,也要引进国外社会工作专业的可行经验(袁方,1991)。他很重视发挥老一辈社会学家、社会工作学家的传帮带作用。作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的我国第一代社会工作学者雷洁琼教授曾为学生讲授“婚姻与家庭问题”的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袁方教授就邀请我国著名社会工作专家吴桢教授到北京大学给研究生讲授“个案工作”课程。在他的主导下,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开设之初,还邀请香港理工大学教师系统讲授社会工作课程,这可以看作是他在建设专业社会工作方面的努力。

三、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一)回应社会问题发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实践:一是说社会工作专业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社会问题向社会工作提出了现实要求;二是说社会工作不是在书斋里完成的,它需要实际地面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民生需要的迫切性,都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这一点在前文已提及。回顾袁方教授关于发展社会工作的论述,能很容易地发现他为了国家、为了社会进步、为了普通民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包括老年群体)而发展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他曾经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广泛深刻的巨大变革,必然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原有的社会经济关系,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会使很多问题更加突出,并困扰着个人、家庭和社区。发展社会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具有发现、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人才(袁方,1991)。他认为,社会工作教育要采取两种取向并存的策略:第一是坚持在中观、宏观层次上开展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立法、社区工作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行政能力,能从事社会管理和行政工作,并以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去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更大的范围内帮助那些有实际困难者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二个策略取向是在个案、团体、社区服务层面上加强训练,使学生掌握咨询、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两个互补的发展策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袁方,1997)。他善于根据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央政策精神去呼吁和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这种态度是务实的。

(二)发展社会工作需要高校与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社会工作的实践品格要求学校与实际部门密切合作,学校为实际部门提供优秀毕业生和智力支持,实际部门则向高校提出社会需求,提供实践和实习机会,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推动社会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像雷洁琼、袁方等权威专家与政府部门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改革开放之初,雷洁琼教授应邀到民政部讲授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知识,并做出了“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著名论断(雷洁琼,1994),对民政系统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袁方教授也同民政部领导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崔乃夫部长支持的,由袁方教授领头的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工作学家组成的社会学“大篷车”讲演队,就为民政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民政工作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一直延续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袁方教授指出,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作为发展方向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与现行有关部门传统经验型社会工作的关系。二是专业发展与社会承接力的关系。只有专业化社会工作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才能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开拓广阔的道路(袁方,1997)。因此,袁方教授很注重与实际部门的合作,注重邀请政府部门官员参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北京大学与民政部合作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开始,就成立了有民政部学者参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术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工作。专业建设之初聘请民政管理干部学院的学者到北京大学开课,请民政部各司局的领导讲授民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使社会工作密切同民政工作相结合。民政部时任部长崔乃夫曾经提出民政干部专业化问题,在民政系统发展社会工作是解决民政干部专业化的一种努力。在袁方教授的领导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民政部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袁方教授提出高校要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他指出,有些实际部门还未完全认识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在人才市场也还找不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正确的位置,这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工作教育者做更多的工作(袁方,1997)。这些分析和告诫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上述简要分析,可以发现袁方教授建设社会工作的思路十分清晰:我们要建设的是专业社会工作,要依靠高校教师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建设社会工作,要回应现实问题发展社会工作。这就是务实、又具有前瞻性的社会工作发展观。

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宽阔视野

自从社会工作恢复重建,袁方教授就一直投身到这一事业之中。20世纪80年代,他全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恢复重建,主导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后,他当选为首任会长,又致力于推动全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初期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张力:如何对待在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国家存在已有百年的社会工作的经验;如何看待中国1949年之后计划经济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传统;如何判定我国社会转型的方向、进程及其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王思斌,1999)。这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社会工作的本土经验以及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模式问题。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挑战,袁方教授十分清楚,并带领社会工作教育队伍应对挑战。在对国际社会工作经验的关系上,袁方教授基本上是开放的,他愿意学习国际和境外经验。1988年,他和夏学銮、王思斌一起赴香港社会工作学院参观、学习,了解对方社会工作教育的经验。1996年他又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学术研讨会,了解世界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动向,并与以周永新教授为主的亚太区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香港中国工作小组讨论合作问题,形成了香港方面筹措经费支持内地编写《社会工作概论》的协议。这几年间,他还会见了大量来自英美等国的社会工作(社会福利)考察团,交流经验。对于我国过去社会工作的经验,袁方教授是尊重的,与民政部的合作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他又不封闭保守,而是往前看,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以满足社会的新需求。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工作概论》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国内众多专家协力编写的教材,袁方教授任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在编写之初,他就提出该教材至少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反映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成果;第二,充分反映我国社会工作的经验(袁方,1999)。

他还提出编写这本教材要“以我为主”。这本教材的编写贯彻了他的这一思想,既介绍了国际上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又总结了我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成功。它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教材,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应该说是对袁方教授的社会工作思想的肯定。关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问题,袁方教授在1988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讲演中曾经指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能参与和从事社会发展战略、社会计划研究和决策,能参与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的制定和评估,能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和咨询的研究生;第二个层次是培养适应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及人民团体所需要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等管理人才,这是本科层次;第三层是大专生,主要从事基层社会工作和管理,开展社区服务,发现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袁方,1991)。我国对社会工作的要求实际上是迫切的,不但要有较大规模的社会工作人才,而且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这一点已经被近些年来中央发展社会工作的若干政策文件所确认。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①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指出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出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②。随后,中组部、民政部等18部委联合《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③,中组部、民政部等19部委联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①,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具体规划。中共中央提出要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除了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外,还要对党政干部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培训。可以看到,袁方教授当时的想法是比较符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规律的。或者说,他当时的思考是从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学科研究有赖于学科方向的确立,工业设计学科方向必须依靠某个行业吗?也许机械需要、材料需要、会计需要、法律需要、建筑需要,然而工业设计很难以某个行业为背景。为什么呢?因为工业设计学科研究的本色是对设计方法的探索,如感性工学设计、人因互动设计、系统设计、通用设计、橘色设计、绿色设计、使用者行为设计等,都是设计方法,都可以成为学科方向,可能会在某一行业领域去运用相关的设计方法,但并不是只能依靠某个行业领域才能开展学科研究。就教师个人学术方向而言,是以兴趣出发,主张学术自由,如对工业设计历史与文化、工业设计思维与方法、工业设计工程与技术、工业设计经济与管理等领域都可以涉足,这些领域涵盖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以及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等各种人文学科。所以,纯粹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是以工业设计所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为范畴,整合创新知识于设计方法的研究。

二、行业导向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

在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少高校定位“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下,任何“专业”都被要求贴近某一个行业开办。如果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面对某个行业的话,那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束缚工业设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从而限定了工业设计毕业生只能选择某个行业或就近行业的工作;否则就是“转行”,就被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失败,这种观念是有偏颇的。再者,以区域行业(产业)为基点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百多年前德国包豪斯时期的教育观念,如今产业转型加快,传统工业经济走向衰退,任何地区很难保证区域周边的产业几十年不变。纵使周边的产业蓬勃发展,可每个学生的兴趣不是僵固的,未必会选择区域周边的产业工作。如此培养学生的风险很大,显得急功近利。在当下办学实践中,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往往被导向为面向某个行业,这样才能被认可。又由于专业教育依赖学科知识的构建与传播,因而教师也只能围绕某个行业来进行学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更丰富地将某行业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削弱了工业设计方法论的学科本质。从工业设计学科规律来看,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学科研究是不自由的,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专业教育是局限的,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三、能力导向下的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思路

首先,学科研究要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创作性的操作体验,能通过对人文、社会与科技工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领会工业设计的多层次内涵与多面向的价值诉求,从而发展其具有独特性的创作理念、方法与能力,养成朝向专业学习、国际视野、实务导向三大目标努力。在工业设计学科团队中,由于教师的学科背景各有不同,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也各有侧重,所具有的教学科研经历、经验也各有长处,学术兴趣是多样的,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个行业背景来开展个人的学术研究,而是以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知识系统来开展学科研究,如设计文化、设计方法、设计工程、设计表现等。其次,专业教育应淡化行业界限,强调交互融合的大设计理念,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可从三个能力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一是工业产品设计能力:以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具有系统解决工业产品的结构、机构、尺度、造型、材料工艺、界面操作、快速原型、产品试验与评测等方面的能力;二是数字互动设计能力:基于大数据时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服务理念,以网络互联、数据处理、云端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用户体验、认知行为、界面交互、智慧空间等产品及非物质化的生活服务设计能力;三是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及当代美学经济思潮下的文化生态环境,以传统文化、在地文化资源为核心,着力于田野调查、文化元素提取、传统工艺文化继承、设计文化意涵生成等方面的物质与非物质整合设计能力。

四、结语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学科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和学科内外对对象学科价值和地位的体认和评价的影响。对于修辞学的学科形象,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直到今日,一直众说纷纭,毁誉交加。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诸如“困境”“缺席”“失语”“边缘化”“弱势”等关于修辞学科现状和趋势的种种负面声音,不但出自学科内部,也源自学科外部,虽然未必尽如事实,但也绝非空穴来风。历史和现实的诸种因素共同作用,已然导致学科环境趋于恶化,学科队伍建设、成果建设受阻,学科整体形象受损。新世纪以来观察、思考、评论中国修辞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最深入的学者之一无疑是谭学纯。他以大量事实和数据,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国修辞学科面临的生态窘境:“修辞学科生态系统中,同行学术认同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产生了矛盾”,小同行信心不足,出现“去修辞化”(离场和换装)与修辞学科“空心化”趋势,导致自我认同危机和悲观情绪放大。在他看来,学科所谓的“弱势特征”,结构性弱势大于学术性弱势,体制性弱势强化了学术性弱势,学术性弱势又加剧了结构性弱势,固化了体制性弱势①。“多种原因造成的学科弱势特征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弱势-边缘’的学术心态,以及由此滋生的学科自卑;可怕的是,面对强势学科压力的自我迷失。”②字里行间充溢这学科自省和学科自尊。吴礼权分析修辞学科重要性未受到应有重视的根源来自“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两个方面,包括由来已久的反修辞传统造成的误读,学科定位、人为因素、队伍建设等造就的现实困局。③冯广艺则指出,中国修辞学科学术队伍梯队分布不合理,缺乏像陈望道那样的大师级领军人物,而学科的中坚力量不稳固,年轻学者中成果突出者寥寥无几。④汪国胜肯定修辞学的长足进展和繁荣局面,同时特别提醒人们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五组关系的协调发展:理论与事实、广度与深度、静态与动态、实用性与科学性、学科发展与学风建设。⑤任何学科都需要在研究中不断突破自己。修辞学界关于学术突破的话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被提及和探讨,新世纪以来无论是认识和实践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讨论较多的问题有:一、学科的重新定位;二、理论和方法的更新;三、问题研究的深广度;四、其他相关方面的问题。新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研究,几乎一直伴随着学科定位的争执。谭学纯指出:语言学的修辞学学科定位,强调语言学的理论资源、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交叉学科的修辞学学科定位,吸纳、改造、整合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阐释路径、研究方法。鉴于现有的局限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科建设与发展,谭学纯主张并实践以语言为本位、以交叉学科为外延的开放性定位。⑥对修辞学理论和方法的更新问题,学者们议论最多。前述“首届望道修辞学论坛”就将研究方法设定为两大中心议题之一。高万云认为,缺少问题意识、方法意识、目的意识,是修辞学陷入当下尴尬处境的内因①,因而有必要创建修辞理论和方法的分层体系,“把一般修辞学与个别修辞学、本体修辞学与交叉修辞学、广义修辞学与狭义修辞学等各种对立关系区别开来”②。谭学纯则从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角度提出要求:中国修辞学融入全球视野中的同类研究格局,需要了解基于不同学术机制和社会认同度的修辞学学术空间,需要消化外部智慧,更需要以自己的学术形象和民族身份的清晰度,进入全球视野⑤。“缺乏深度是当代修辞研究的主要症结”,具体表现在:“对修辞学的学科本质属性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修辞现象缺乏深入的分析,对修辞学与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修辞学的理论和方法缺乏深入的把握。”⑥张炼强先生的这一看法,用于概括当下中国修辞总体研究的根本或主要问题之一,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对修辞学过往和现状的彻底否定或贬低,相反,事实是中国修辞学从来都不缺乏富有影响力的大师或学者,也从来不缺乏富有深度的论著。科学的真谛和生命在于创新,在于新问题的发现,更在于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断取得新进展,“缺乏深度”对于任何学科而言都是可怕的甚至致命的伤害。中国修辞学当下因为存在多方面的病源,特别是某些特殊病源,相比不少学科而言,“缺乏深度”的问题也许更严重,也更令人担忧。特殊病源之一,对于“科学化”和“人文性”的关系存在片面理解或模糊认识;之二,对于狭义修辞或语言学的修辞学学科定位的认知和把握上存在局限或偏差;之三,学科边缘性或多边性特点对研究者学养、研究手段等的较高标准或特殊要求往往不易达到,而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直都不具备任何与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的比较优势,更何况还受困于队伍断层、流失或自信不足等现实问题。

二、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路径和侧重

如何直面现实,应对问题,深化研究,重振形象,是摆在修辞学广大同仁及众多关心支持中国修辞学发展的有识之士面前的第一要务。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在继续查找问题的同时,更注重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设计具体方案,并付诸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实践。

(一)学科发展方向:“走向大视野”,“融入大生态”

找准发展的大方向,无疑是学科反思的首要目标。谭学纯对此极力主张,并多方论证了其必然性。“消除学科误解的最好办法,是拿出让人重新认识这个学科的研究成果”⑦。而要拿出原创性、标志性的新成果,基于交叉学科性质和跨学科视野的修辞学,就必须敢于突破囿于或偏于修辞技巧的传统研究模式,自觉投身开放的学术话语场,“融入大生态”。只有融入大生态,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科存在价值,推助问题驱动的学术创新,提升学术成果的公共影响,推动大生态中的相关学科共同发展。⑧谭先生还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力主修辞学研究“突围”:“走出‘就语言谈语言’的技巧论,走向更为开阔的公共学术空间”。“突围”是研究视野和方法意义上的,是避免在相关学科“修辞学转向”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旁观”和“失语”,开展“对话”的需要,是开拓学术空间的现实需要,是“走向大视野”,从而“融入大生态”。因而,“突围不是意气之战,不是放弃修辞本位,而是更为开放的坚守,是为修辞学研究重建一个更大的平台,为修辞学研究者寻找更大的舞台,在更阔大的思想背景中,面对多学科审视的目光。”⑨虽然在对“大视野”“大生态”“突围”的理解上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但这一主张事实上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信服和重视。正如宗廷虎先生评价的那样,修辞学走向大视野、融入大生态的主张“植根于古今修辞实际,基础厚实,立论牢靠,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赞同”。也有学者提出其他设想。有人主张将中国修辞学建设成为语言学中的一门核心分支①,也有人提出建立以修辞为纲的语言教学体系和以修辞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②。刘亚猛则认为应该借鉴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重新思考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③。

(二)学科发展路径:多元化

方向一旦确立,接踵而至的就是道路的选择和开拓。“首届中国修辞学多学科高级学术论坛”围绕“大修辞观”的学科定位、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孙绍振)及提升原创性的途径:通过中国古代修辞理论资源的发掘和现代转换(朱玲),通过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胡范铸),通过关注学科外的需要(王希杰),通过更新修辞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等,以及拓宽修辞学的研究领域,开拓修辞学的研究视野(马庆株、谭学纯、张宗正),加强修辞学学科队伍的建设、提高修辞学学术期刊的水平(李熙宗、张先亮)等问题,贡献了建设性意见。④新世纪以来,学界在以往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注重新的“研究范式”的构建和实践,如刘亚猛主张“修辞象征研究”、刘大为倡导“修辞构式研究”、胡范铸提出“新言语行为研究”,还有不少其他学者试图引入“互文性分析”“语篇分析”“批评语言学”“社会心理分析”“传播理论”“认知学科”等新兴理论和方法建构修辞学研究范式。其中,新的研究范式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丰的无疑是谭学纯等“广义修辞研究”,不但有系统的理论阐发,如《广义修辞学》,更有深化细化的理论展开和一系列成功的实证检验,《广义修辞学演讲录》《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修辞认知和语用环境》等。这一范式“能从多门科学的结合部看到修辞学的新生长点,能从多种方法的融汇处找到修辞学研究的新途径”⑤,作为学科建设和科学重建的突出成果,已经并将继续为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创新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面对各种“范式”“模式”层出,各种“理论”“方法”竞争的局面,我们赞同谭学纯的观点:“在目前的学术生态环境下,中国修辞学研究如何选择学术走向,不一定急于定调。不同的修辞学理论、不同的研究范式、不同的研究套路和技术路线,可以多元并存。”⑥实际上,修辞学研究也正呈现出多元研究的态势,比如高群《跨话语标记“夸张地说”及其否定形式》,立足跨学科视野,结合语法理论对修辞现象进行阐释。⑦在认可引进、创新、突破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同时,有必要注意其他一些声音。如刘焕辉特别强调:中国修辞学有其自身的学术传统,必须坚持走传统与现代对接的自主创新之路,构建独具中国修辞学历史传统和新时代风貌的“对象、目的、方法”相统一的研究范式⑧。胡习之则坚持:修辞学研究无论怎样拓宽、拓深都应该坚守自己的研究基点:以语言、语言运用,以表达为立足点。至少核心修辞学必须坚守自己的研究基点,否则修辞学会丧失自我,最终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慢慢地从学科群中消失⑨。学术的精髓在于创新,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绝对不应机械地搬套、克隆现成模式,更要力避脱离实际、罔顾事实的“贴标签”“假大空”的虚浮倾向。(三)多元选择的背后,是众多学者在认识上有所侧重与殊途同归从研究的科学性上着眼,曹德和从对修辞学基本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切入,就修辞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提出独立见解,强调修辞研究必须遵循系统原则和实践原则瑏瑠。张炼强则认为“修辞学当前的任务是既要走出以为数量化、形式化就是修辞研究科学化的全部内涵,修辞学的出路仅仅在数量化、形式化这样的一个理论的误区,也要加快数量化、形式化的步伐,走出数量化、形式化举步维艰的实践的困境。”①高万云进一步指出应区分“科学方法”与“科学的方法”两个不同概念,重新认识“修辞学方法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契合性”②。从研究内容的近期侧重着眼,有学者主张至少应该在语法修辞相结合的研究、汉语修辞史的研究、新媒体时代修辞新现象的研究③等三个方面有所侧重;有学者则建议加强和深化消极修辞和修辞格的研究,用词造句修辞要联系到语篇,深入探究修辞格背后的机制及其与其他语言现象的关系④;有学者强调修辞研究的两个发展取向:侧重修辞语言与一般语言的共同点;侧重修辞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点,“无论哪一种取向,都要立足汉语事实,挖掘深层机制。”⑤在吸纳多学科营养、利用邻近学科资源方面,学者们结合亲身认知和体验,发表了不少有针对性的见解。如袁毓林结合研究案例,分析了社会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传统语法、认知语言学等在拓宽研究领域,更新研究方法,提高解决实际语言使用问题能力等方面对修辞学的启发。⑥陆俭明建议学习语法学,不断挖掘、发现语言事实,不断更新理论和视角以发现问题,深化研究。⑦胡习之主张借鉴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加强各类修辞行为的研究,借鉴传播学理论和方法,深化细化精密化对修辞效果的研究。⑧此外,还有学者从宏观上论及破除中国修辞学危局的“当务之急”。有人认为首先要廓清各种对修辞学科的误解,确立正确的、科学的修辞学认知观;清楚明白地确立起自己的研究范式;确立研究队伍建设为修辞学发展“重中之重”的观念。⑨有人主张多方着手付诸行动:重新思考“修辞”的“双重性格”;整合所有学科对修辞的认识;构建健康的研究环境。瑏瑠不少学者基于现状,对学科队伍建设、学风和环境建设等修辞学“内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三、结语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一)与国家重点学科密切相关农科类高校中26所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共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2],后两者在新的学科目录中归属64个一级学科(各校合计)。从参评情况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部参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有1个未参评,合计参评率99%。从评估结果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部进入“优势学科”行列,63个参评的含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一级学科中48个进入“优势学科”行列,两者合计占该类参评学科的81%,这说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从含有“优势学科”及国家重点学科的20所高校看,各校中的“优势学科”大多数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含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一级学科(见表2),且各校中位次最好的学科均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含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一级学科,如中国农业大学6个排名第一的学科均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等等。这说明,农科类高校中的“优势学科”与国家重点学科密切相关。

(二)主要为各校传统学科从学科类别看,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分布于:理学门类的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原农学门类的农业史并入)、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工学门类的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5个一级学科,农学门类的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9个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原农学门类的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并入)2个一级学科,共19个一级学科(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各校的传统学科,且10所高校的“优势学科”仅为农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这也说明,农科类高校虽然普遍实现了从单科性大学到多科性大学的转变,但其长期形成的学科优势、办学特色和服务面向仍很好地保持,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农业基础学科进步明显农科类高校主要围绕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农业科学在学科的分化和发展中,其绝大部分属于农业应用(技术)学科,但也有侧重于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的学科,如农业生物学、农业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等,该类学科是发展农业应用(技术)学科的基础,统称为农业基础学科[3]。现以“生物学”学科的参评情况分析农科类高校农业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从三轮全国学科评估的情况看,农科类高校在第一轮学科评估中有6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的评估[4],其中1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在第二轮学科评估中有12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评估[5],其中2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18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学科的评估,其中5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这说明,农科类高校已普遍重视农业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取得了明显进步。

二、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分布特点的成因分析

优势学科的形成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受到学科组织自身、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我国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分布呈现出以上特点,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点:

(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推动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呈现院校分层现象,固然与各校学科建设基础存在的差异有关,但国家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则是强化院校分层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为一批高水平大学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教育部直属农科类高校原本都处于该类高校“排头兵”地位,全部进入了“211工程”或“985工程”大学行列,在国家强力财政支持下,其学科建设理应取得更大的成效。同时,许多省市也都实施了有关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在这些学科建设工程及项目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样处于有利地位。如,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现代园艺科学和农业信息学8个学科(群)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畜牧学、草学和公共管理5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获得江苏省政府的强力支持,这无疑对该校的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二)国家重点学科实力较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6]。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共进行了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第三次评选工作是在2006年。由于国家重点学科是择优确定的,其立项建设具有一定的“门槛”,这就使得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在安排“211工程”、“985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计划等相关建设项目时,都与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并给予支持和倾斜,等等。这一切都决定了国家重点学科在各高校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

(三)学校办学传统的延续任何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既是高校优势的根源,也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宝贵财富。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依托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发展。我国农科类高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经历了依托农业行业办学、服务农业发展需求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优势的农业学科。20世纪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该类高校虽然普遍实现了从单科性大学到多科性大学的转型,但它们不可能弱化或者抛弃已形成的学科优势,否则就会使学科建设产生“失根”危机,使学校失去发展的“根基”和“主脉”以及赖以在国内外建立声望的基础。这就决定了该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大多是带有农业行业特色的学科。

(四)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农业科学以有生命活动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生物学是主要的农业基础学科,其重大理论突破和高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必将对农业应用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农科类高校就敏感地意识到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对农业应用学科及农科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并依托传统农科优势鼓励教师全面开展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我国农科类高校之所以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取得明显进步,就是多年来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的结果。

三、农科类高校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的建议

优势学科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所在、核心竞争力所在。从大学发展的角度看,抓住了优势学科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综观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大学,都是在一两个学科领域首先突破,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我国农科类高校要想建成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以高瞻远瞩的学科视野,加快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一)优化学科布局,突出特色和优势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形成优势是学CHINAAGRICULTURALEDUCATION科建设的生命线。以特色创优势,以优势促发展,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农科类高校应通过学科评估,了解每个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水平以及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要对评估结果所反映的学科发展状态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认清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对于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要进一步巩固并发扬光大,而对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分析原因,从而明确下一步学科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应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科学整合学科资源,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突出形成学科特色,发展壮大学科优势,有序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二)组建优势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果没有不同知识领域和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任何单一的领域或技术都不可能独领风骚”[7]。学科群作为消解学科边界局限性的一种组织设计,是适应科学技术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形成的学科建设模式。通过构筑学科群,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开阔研究人员学术视野,催生创造性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农科类高校应按照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优势学科群。通过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优势学科建设水平。特别是应选择与农业应用学科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并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使学校的一批基础学科迅速崛起,成为支撑农业应用学科发展和解决前沿应用领域问题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