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快速兴起,它在彰显文化精神上有着独特的后现代主义之风,是现代文学发展的全新形式,本文通过研究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发展状况,进而推动我国文化精神的传播和文学事业的发展。一、网络文学简介网络文学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多媒体的手段实现文本链接进而表达文学艺术主题,在网络中…
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研究对象的共时状态,零距离带来了永不停息的活力,也相应地带来了学科的学术难度和尴尬处境。曹文轩教授在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一书的“代后记”《专业的难度》中说了四点理由,即:它的研究对象之不尽如人意;本学科缺乏足够的学科尊严与自主权;被研究的对象正处在运动状态之中;它不可避免地陷于人际关系之中…
一、意识形态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翻译界和海外汉学家翻译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少部分作品,国外广泛接受的译本大部分出自于汉学家。国外汉学界和中国文学不同步,他们的阅读和我们落后于我们的创作5年左右。国外的汉学研究受意识形态影响,与中国政治、经济影响不断扩大和海外国家…
情感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大范围涉及最早是从情感小说中开始的,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男女自由恋爱观在西方普遍盛行,以此为题材的情感小说应运而生。我国女性自由恋爱观念自五四时期开始有意识解放,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新恋爱观冲击和涤荡着统治了中国千百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恋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同时期文学作品中…
1引言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国都对科学研究活动提供大量经费支持,资助额度呈逐年增长之势。我国教育部的直属院校科研经费已由2000年的57亿增长到2009年的276亿[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年度资助金额由2006年的44.6亿增长到2009年的70.5亿元,全国高校2009年科研经费为468.2…
开放存取(OpenAccess)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因特网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以此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它是科学领域学术论文“出版付费,阅览免费”的一种全新传播模式。开放存取的兴起和倍受关注开始于20…
於梨华,一个生在大陆,离去台湾,到了美国的女作家,写过许多与“留学生文学”相关题材的作品。从五六十年代享誉文坛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到七八十年代《傅家的儿女们》、《三人行》,她的作品一直是以身居海外的留学生和学者为主要描写对象,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种种异国遭遇,包括思想与生活,婚姻与家庭,事业与追求,成功与失败等等。…
“意象是现代诗歌语言的基本构件,张力是联结意象的筋架,诗人凭借它们建筑起现代诗的空间构架。”那么张力概念的涵义是什么?诗歌语言张力空间是如何建构的?本文试讨论之。“张力”是现代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张力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其涵义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同时包含有两种冲突因素,二者相…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人),12000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被许多地方政府奉为发展经济的圭臬,地方政府挖空心思、掘地三尺,想方设法寻找具有历史影响与地域声名的文化事项,其中利用最多的当属民俗文化。曾几何时,历史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文化好像“陪侍女郎”,地方政府的任何发展计划都很可能把文化拉来陪衬一把,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鬼文化,…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诡言众听,但仔细想一想这也并非没有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
研究电影的人,特别是喜欢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思考的人,总不免要追索“电影是什么”,“电影应当怎样”,这样一些电影学的“元”问题,也就是说,总试图回答关于电影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人们称此为对于电影的终极关怀。然而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却再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电影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人们根本…
中学语文课本选进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创造了许多鲜明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源自现实生活,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更具有典型性和审美特性,同时,艺术形象又典型体现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人格期待,它们的理想化特点比较符合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我”,纯真,善良,…
英国浪漫主义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显著的特征是作家、诗人们主张表现自我,在想象的理想世界中抒发自己的情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即有着牧歌式的田园风光,又有着传奇式的英雄之恋。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浪漫主义开启了近代英国诗歌理论的大门,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了前人,不仅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
摘要:文学创作方法是作家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方法,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并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这些作品无论怎样充满了独特的个性特征,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些共同性的创作规律。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其创作理论的形成绝非偶然,绝非一成不变,尤其是现实主义精神的贯通与传承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摘要:精神分析学说对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影响是深刻的,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和改造了新时期文学观,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二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文学批评模式,提出了心理批评方法;三是将创作心理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精神分析学说影响下,新时期文艺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关键词:精神分析新时期文艺理论新时期初,文艺理论主要…
现在,许多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都承认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在这个大前提得到肯定之后,我们就应该进一步研究,它们有哪些“互补点”,也就是说,它们有哪些优长值得相互学习与借鉴;在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必将对今后的文学发表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各自独特的艺术规律看互补的可…
“现代性”概念对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与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现代性”是西方话语,人们在借用这个概念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先见看法或者主观目的,这种现象在文学史研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现代性”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与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学史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然而在文学史研究与写作中,人们在使用“现代性”这个概念时,表现了明显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民群落是一个重要范畴。对农民意识的关注,构成了新文学启蒙主义的内容之一。尤其“五四”时期人文精神的关怀,确立了人的解放的起点,也确立了人的解放的终点。当以政治、经济变革为目的,以劳动民众为社会变革主体的时代到来之后,农民必定作为一个重要话题引起文学的关注。“我看到一些外国小说,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
中国当代影视事业从起步到发展,经历了60多年的探索和创新,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题材、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异。进入新世纪,中国影视发展更加迅猛,以电影产量第三和电视剧产量第一的骄人业绩,跨入了世界影视强国的行列。中国当代影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中国当代文学鼎助其发展功不可没。如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茅盾小说改编的电影《…
本文针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理论探讨4个问题:(1)情态与极性的关系;(2)功能语法中情态的基本特征;(3)能力/潜力性情态在情态系统中的归属;(4)经常性情态是否应当划分为情态类型。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以Halliday(1994/2000,2004/2008)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概念功能、人际功…
在过去的二十世纪中,人们对于文学的演进与发展,做了许多的新的试验与尝试,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空虚是这种变化最典型的特性,因此一部分人的审美观念和趣味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
近年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研究在学术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发表了一系列卓有见地的文章和著作,为建设特色理论打下了一定基础,值得总结。本文特对此作一综述。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当时应杰、安伦针对当时的文学理论状况指出:“近几年来,有许多人用教条主义的方式去学习苏…
五四时期,对旧道德、旧传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讨伐,妇女问题在这次思想大震荡中占据了突出位置,对妇女的讨论出现了空前的高涨。鲁迅小说里、杂文里曾经多次表现妇女的生活,描写妇女的遭遇,控诉妇女的命运,《祝福》、《伤逝》、《离婚》便是其反映妇女问题的力作。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对自己的小说有过一段说明,他说:“我…
时至今日,在全球范围内市场与经济日益成为主流话语的语境下,极其脆弱的文学审美体系,显然不堪市场经济大潮的惊涛拍岸,随着审美价值体系的扭曲、变形甚至瓦解,文学很快就沦为主流话语边缘的一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风景。价值失范的重要特征就是人们不再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也不再用规范的理论体系去考察文学或批评文学,一种…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设论文摘要:本文从历史回顾、“特色”内涵、理论框架及总体现状诸方面作了综述研究,从宏观上见出其概貌特点和时其加以总体评价,为今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莫定了新的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是当前理论界的重大历史课题。近几年来对此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进展。一、对建…
[论文关键词]文论重建;“中国化”“民族化”原则;“中国化”文论的重要资源;应用价值[论文内容摘要]全书的关键词是“中国化”,那么,重建一个具有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新的文论体系,应是这一课题研究中颇值得参照的核心理念或方向。吴家荣教授在书中隆重推介并表述了自“五四”以来“中国化”文论的产生及其建树,弘扬了一批早期共产党…
摘要:大学贫困新生对于大学甚至城市的适应,以及大学生活中其他方面的适应性问题是本次调查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贫困新生在适应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而这些问题在新生教育、个性教育、人际关系发展等方面如果加以培育和协调是有可能帮助贫困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从而进一步健康成长的。关键词:适应 学习压力 个体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