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早期现实主义油画创作范文

浅谈早期现实主义油画创作范文

时间:2022-07-06 09:51:01

浅谈早期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摘要:胡悌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吉林省第一代油画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取得了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他早期的油画创作以革命历史题材和东北现实题材为主,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作品,成为吉林省油画创作的重要奠基人。

关键词:胡悌麟;油画;现实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油画这种源于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艾中信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的中国油画》一文中指出:实际上,油画在五十年代所受到的重视超过了中国画,这是因为中国油画家中的大部分,历来主张现实主义或靠近现实主义(虽然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并不一致)。而当时的美术届领导者认为油画这种绘画工具所形成的写实技巧(包括素描基本功),优于其他画种,对描绘现实生活有较强的表现力。许多人认为油画的这个特性,是大众所能理解而乐于接受的,因此是有利于普及的。由此,油画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绘画领域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油画的表现内容方面,革命历史题材成为当时的主要表现题材,主要涉及到特定的事件、人物、地点、情节和故事,而油画的写实主义手法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往往能根据赞助者的意识形态要求,再现和重建历史与现实。于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题的油画创作基本上成为这一时期油画创作的主流倾向,艺术家必须真诚地履行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再现历史,讴歌现实。胡悌麟1957年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今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之后,分配至吉林省工作,开始了他在吉林省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之旅。从毕业开始,胡悌麟的油画创作就显示出紧密与时代相结合的创作特征:以油画的表现语言,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绘制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体现出带有中国色彩的“两结合”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倾向。1958年作品《孤儿》入选全军美展,1959年《三下江南》(图1)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吉林省美展并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1960年《万水千山》入选全国美展,1962年《瑞雪》(图2)入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第三届全国美展,并发表于《人民日报》及1961年《美术》杂志第6期,1964年《旗开得胜》(图3)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一系列经典作品的完成使1958年至1966年成为胡悌麟油画艺术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1957年胡悌麟毕业创作的油画《接阿玛尼进新家》以抗美援朝为背景,描绘停战后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生动情景,这件作品入选1957年第一届全军美展并刊载于当年的《解放军文艺》上,同年还创作了相同题材的油画《孤儿》《下哨归来》等。1959年胡悌麟创作油画《三下江南》,这是以东北解放战争为背景的历史题材作品,是通过对战争大场景的描绘来表现主题,从这件作品可以看出画家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和对历史题材宏大场面的驾驭能力。1960年创作的《万水千山》是以长征为背景,以同志为主人公的历史题材油画,这件作品缘起胡悌麟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在会上受到长征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是艺术家弘扬革命精神的时代体现。从描绘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来看,胡悌麟这一时期的作品或反映革命历史事件或表现英雄形象,与当时油画界重视历史题材创作的思想倾向是十分吻合的,正如学者们认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油画中的历史画,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形象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新的历史的创作过程。这个阶段的创作体现出胡悌麟对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在经过《三下江南》《万水千山》的创作之后,胡悌麟在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方面有了比较深入的体会,同时也增强了创作信心,但他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开始有意识地给自己设置新课题,即如何反映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工农兵的现实生活,如何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带着这样的思考,从1960年开始胡悌麟油画的创作开始发生转向,从革命历史题材转向为对吉林省本土生活的关注,先后于1961年创作了《瑞雪》《放木》《山里红》等一批农村生活题材的人物画作品。《瑞雪》的创作以1960年中央部署的在全国农村全面展开的运动为背景,描绘白雪皑皑的关东冬季,农民们迎接工作队回村的景象,作品洋溢着欢快的基调。通过作品的生动表现,鲜活地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形象。从1960年开始,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始发生转移,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是如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加强社会主义建设。

这就促使艺术家的创作视角要转向身边火热的现实生活,画面中塑造的主体形象也从战争题材中的的英雄形象转换为被广大群众所熟知的真实的平凡人的形象,作品所形成的审美情趣成为群众能够常见和欣赏的。这样的创作追求使《瑞雪》既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又有时代文化价值观念的呈现,表现出胡悌麟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细腻、深刻的艺术特征,也成为胡悌麟油画创作内涵发生转变的外部原因。从艺术家自身来说,一直所遵循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基本原则就是把握生活本质体现时代精神,提倡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赞美自然,歌颂劳动。作为现实主义创作体系中的画家,应该深刻而全面地表现所处地域的平凡生活,尤其要描绘当地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这促使胡悌麟开始有意识地、自主地深入到生活当中去,从《万水千山》开始,他就已经主动面向地域进行创作,一方面不断追寻现实主义油画自身的语言特征,另一方面则有意识地挖掘和筛选现实生活的内涵,尝试转换艺术创作的题材,这是胡悌麟油画创作发生转变的内部原因。如同艾中信先生对这一时期油画创作的评价:“许多画家注意到在深入生活中加强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取得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相应的艺术效果。”邹跃进在《新中国美术史》中也认为:“1963年前后,新中国的油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画面基调开始向明朗的和乐观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历史题材也开始逐渐让位于现实生活题材。”而胡悌麟从1960年就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并开始尝试创作,可以说在转换的潮流中走到了前面。1961年《瑞雪》完成之后,作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成熟的表现技巧、浓郁的东北风情、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胡悌麟油画创作前期的代表之作,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痕迹,人物的塑造没有脱离特定历史时期的模式,但传达出的情感是真实的。

从作品的审美性来看,《瑞雪》以粗犷、豪迈的风格体现出强烈、浓郁的东北地域特征。只可惜《瑞雪》这件作品后来由于保管不当被毁,至今连彩色版的图片都没有保留下来,成为吉林美术发展史上不可挽回的遗憾。此后胡悌麟创作的《山里红》,1960年创作的反映伐木工人工作的《放木》以及1964年的创作的《旗开得胜》等也都呈现出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旗开得胜》是以抗美援朝为背景,但不再刻意突出表现典型英雄人物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了抗美援朝担架队接受检阅、整队出发的场景,画面还是以雪天的氛围突出东北语境,准备出征的担架队员与欢送的百姓一起成为了画面的主体,主要人物形象多达50余人,史诗般地塑造了具有英雄气概的关东农民群像,可惜“”前期迫于政治环境的压力,《旗开得胜》被悄悄地洗掉,留下的只有一些原始素材和黑白照片。纵观1958年至1966年期间胡悌麟油画创作的衍变脉络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创作《迎阿玛尼进新家》《孤儿》是胡悌麟早期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是他作为军旅艺术家以表现军队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时期,体现出自然、本能的特性;创作《三下江南》《万水千山》是胡悌麟早期创作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是胡悌麟任教于吉林艺术学院的前身吉林艺术专科学校时,在教学之余响应时代的文艺思想,刻意进行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创作的阶段;从《瑞雪》开始至《旗开得胜》是其早期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胡悌麟能够自觉地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探索和总结,以东北地域为创作语境,为东北农村、农民作像,体现出他在创作实践中走向自省,在把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前提下实现审美层面上的艺术自觉,这一阶段是胡悌麟早期油画创作的巅峰时期。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依次递进逐渐衍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胡悌麟油画创作的思想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注重民族风格,注重地方色彩的艺术探索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油画创作的方向和目标。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经典,重新追溯和研究胡悌麟早期油画创作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价值,对于今后深入研究胡悌麟艺术创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同时也为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吉林省美术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艾中信.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的中国油画[J].美术,1989(11).

[2]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张红梅 王一雯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早期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zyzylw/73664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