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语言文化下儿童外语习得研究范文

新媒体语言文化下儿童外语习得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12 01:44:54

新媒体语言文化下儿童外语习得研究

摘要: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有其独特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基于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儿童外语习得具有激趣性、协趣性、激励性、共享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特征,成为以分享为驱动的儿童外语习得模式。本文通过探讨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及其特征和实证研究,阐述并验证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与儿童外语习得效度的相关性,提炼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的效度因素,以期为新媒体时代儿童外语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社区化;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效度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发展起来的以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应运而生,对语言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学者(陈坚林,2005/2006;李烨辉,2008;闫涛,2008;邓跃平,2009;王水蓉,2012;杨晨,2014;刘领,2014;史伟明,2015;刘长程,2015;周丽等,2016;董东谋,2016)对新媒体应用于二语习得或外语教学进行了研究。陈坚林(2006:3-10)认为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全面整合后,有利于构建师生互动的生态化外语教学环境。刘森林(2008:33-37)倡导利用生态学原理,构建大学英语网络生态系统。魏晶(2010:69-75)认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这一完整的大系统中含有子环境,而每个子环境又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彼此互相作用促进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以上学者们主要研究新媒体语言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而鲜有研究新媒体语言生态作用于儿童外语习得及其相关研究。本文聚焦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及其特征,探讨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与儿童外语习得效度的相关性,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的儿童外语习得模式探讨及基础外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及其特征

新媒体这一概念缺少准确定义,相对于诸如广播、报刊和电视等这些传统媒体而言的,它主要是依靠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来实现的(杨晨,2014:150-151),被称为第五媒体或数字媒体。最常见的新媒体包括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相关的新媒体形态、软硬件和服务方式,如门户网站、腾讯QQ、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网络游戏、微博、播客、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报、网络电视、网络杂志,等等。新媒体以其形式的复合化和数字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传播的及时性和虚拟性、介入的广泛性和互动性以及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王水蓉,2012:167-177),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生活工具和工作平台。语言文化生态指和语言生成、语言教学及语言交流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汤红娟等,2016:152-157)。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是语言文化生态的子系统,由人类、技术、媒体、语言等要素构成,和语言生成、语言习得和语言交流密切相关,主要的新媒体渠道有腾讯QQ、BBS、电子邮件、社交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微信等即时媒体通信工具和各类门户网站,遵循互动共享、差异多样、平衡和谐、良性循环等原则(杨寒凝,2015:54)。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有利于多模态媒体语言产生,促进语言习得和语言交流的虚拟和现实社区,多模态化、数字化、社区化是其显性特征,社会性、互动性、共享性是其隐性特征。

2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与儿童外语习得及其效度

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下的儿童外语习得有其独特优势。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多模态化、数字化、社区化显性特征丰富儿童外语习得的内容、打破习得时空限制和提供习得的实践场所。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多模态化特征极大地丰富了语言习得资源内容,音频视频图像等不同形式的资源呈现了丰富多样外语语言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要素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数字化技术为儿童习得提供了自由灵活的外语习得时间和空间。社区化特征有利于儿童找到实践共同体或实践伙伴,在社区化的语言生态环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社会性、互动性、共享性隐性特征符合儿童既愿意成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又乐意成为创造者的心智特征。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互动性突显了个性化特征与社群化特征,满足外语习得个体认知和语用与群体认知和语用交互的需求。一方面,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能满足以儿童外语习得者以外语信息为载体的认知与语用的个性化表达诉求;另一方面,新媒体多样性的传播途径决定其语言文化生态与儿童外语习得更具社会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属性。在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下,儿童外语习得形成个性化与社区化结合的势态,语言实践活动以分享为驱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分享特色显著驱动的分享式外语习得模式。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固有的特征为儿童外语习得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方法,基于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能极大促进儿童外语能力快速和生态发展,即战略发展,成为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下儿童外语习得研究新尝试。虽然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的习得过程仍然是包括注意、联结、吸收和融合的认知输入加工过程和包括建构、协同、互动和产出的语用输出过程,但是输入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自由度和选择性在儿童获取环境动允性(环境要素潜在的影响力或反作用力)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输入内容和多样的输入形式大大提高儿童习得的兴趣,促进儿童外语习得产生“激趣—乐趣—保趣—谐趣”良性连锁反应。同样输出质量和方式在儿童获取环境动允性后也发生变化,更注重语言的服务性和实践性,完成“展示—分享—交流—服务”的增量语言输出路径,达到最大化习得效能,提升外语习得效度,在拓展儿童外语习得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习得维度的同时,使儿童学习者不仅成为教育资源的消费者,还可能成为分享者和创造者,促使儿童外语能力战略发展(汤红娟等,2018:75-80)。

3实验研究

3.1实验假设

(1)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语言输出量不一定和年龄成正比。(2)分享意愿强度和语言输出数量成正比,和质量无关。(3)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效度和年龄不一定相关,和获取环境动允性的学习策略因素相关。

3.2实验研究方法与对象

在实验中,笔者尝试实施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利用网络新媒体组建了儿童英语学习社区QQ群,并在一周内开展以分享为驱动的用英语分享汉语故事(ShareaChineseStoryinEnglish)的学习项目,验证儿童外语习得的效度及其因素。分享者在家自选也可以和家长合作挑选汉语故事作为标题,在A3纸张上用英语文本和图画两种模态输出内容,输出形式要求图文并茂。完成作品后,分享者在作品的正面空白处用汉语签署姓名、年龄、就读学校和班级。然后对作品拍照,将图片上传到“用英语分享汉语故事”新建群相册,即完成分享学习。一周内,56名2—8年级的学习者上传了分享作品,分享者年龄和人数基本信息详见表1。56名8—14岁的儿童在一周内上传了分享学习任务。11岁儿童积极性最高,有21人参加实验,遗憾的是13岁的儿童没人参加,八岁和14岁的儿童也偏少。分享学习任务结束后,笔者通过QQ群再次上传了共计12题的“用英语分享汉语故事”后续问卷调查表,希望分享者独立完成后,发到笔者QQ邮箱。后续问卷调查设计为五级量表,着重调查分享者的情感态度(题1、2、3、11、12)、知识和能力(题5、8、9)、学习策略(题4、10)和文化意识(题6、7)四大外语习得效度维度。

3.3实验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56名儿童按要求提交分享的图画进行量化处理,忽略语法、拼写等不影响文化输出通达程度的问题,语言的准确性暂不作为儿童外语习得语言输出能力的主要观测点。各年龄组别的语言输出量详见图2。如上图所示,各年龄组别语言输出量差异性较大,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语言输出质量不一定和年龄成正比,尽管年龄最小组和最大组确实成正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九岁组和10岁组,其故事语言平均输出量139.7个单词和152.6个单词分别超过11岁组的120.9个单词和150.9个单词。11岁组和12岁组的语言输出量没有和年龄成正比,虽然这两个组超多半数以上的分享者关注了汉语成语故事,对故事寓意的提炼也优于除14岁组的分享者。此外,笔者对五年级后续问卷调查表采用1—5分计分制,各年龄组别外语习得维度和效率自评详见表3。从表3不难看出,九岁组和10岁组的分享意愿等情感态度平均自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组别分别为4.63和4.69。从知识和能力看,年龄基本与之成正比,只有12岁组的平均4.63分,远远超出14岁组的4.25分。从学习策略来看,11岁组的平均得分4.86拔得头筹,超过了12岁组和14岁组的4.75分。从文化意识的角度来看,所有组别的得分都超过了14岁组,12岁组最突出,高达4.50。结合表2,可以看出分享意愿最强的10岁组语言输出数量高于11岁组和12岁组,由此看出分享意愿强度和语言输出数量成正比,和质量不一定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的效度在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自评得分分别为4.58和4.54,远远高出知识能力和文化意识的4.06和3.95。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培养为先的习得模式是有潜势和生命力的外语习得方式,特别是从12题(你愿意分享参加这次活动后的收获或感想吗?)的答案和反思,不难看出分享者们有很大收获。除一位11岁组的学生选择A但没有填写任何内容和一位12岁组的选择D明确表示不愿分享感受外,其余54人都发表了对此类分享活动的高度认可和独特的见解,其中11岁组1人、12岁组两人用英语表达了收获。以下是八岁组回答12题的收获和感想(其他组的由于篇幅有限省略):学生1: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让我看到那么多的优秀作品,认识那么多优秀的学长、同学,让我大开眼界。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在英语的学习道路上我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2: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让我第一次有机会能够大声讲出英语故事,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更想要学好英语。学生3:我学到了用汉语故事表达英语故事的形式。不难看出,低年级组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的效率尤其体现在情感态度上。学生1表达参加乐于分享活动,受到优秀同学的鼓励,自信心提高。学生2同样获得了英语学习自信心,提高了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听说能力。学生3简单的一句感言中习得维度和效度得到了拓展,不但情感态度方面产生双语“激趣—乐趣—保趣—谐趣”的良性连锁反应,而且双语潜势得到整合,双语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都得到提升。同理分析其他组别的感言,发现各组效度表现略有不同。以下是对各组别同学回答12题的收获或感想的分析,并由此提炼出各年龄组别外语习得效度因素,详见表4。如图所示,八岁组三位学生的效度因素分别体现为A1+A2+A3、A1+A4+B3和A5+B7+D1。可以看出,八岁组的效度因素主要体现在对情感态度的优化,样本太小,未见对学习策略的改善。尽管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是基于获取环境动允性的,但通过对各组学生感言分析,笔者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四大类效度因素中提炼出20项子因素,其中五项情感态度子因素、七项知识技能子因素、四项学习策略子因素和四项文化意识子因素。在20项外语习得效度子因素中,8—14岁组(13岁组除外)分别涉及八项、16项、16项、19项、18项和12项。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效度取决于效度因素,和年龄并不直接相关。各组习得效度所占人数均值从15%到24%也表明外语习得效度和年龄没有直接关系,而和获取环境动允性的学习策略相关。

4讨论和启示

实验结果显示,在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显性和隐性特征相互作用下,基于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具有最大化儿童外语习得效能的潜势。年龄小的儿童可能比年龄长的孩子语言输出的质和量都高,不完全和年龄成正比。尽管和语言输出的质量不直接相关,但激发儿童分享意愿能增加语言输出数量。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的效度虽然和年龄不一定正相关,但和获取环境动允性的学习策略因素相关。换句话说,利用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儿童可理解语言输出受年龄制约度降低,感知和体验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显性和隐性特征,在获取环境动允性优势后,儿童分享意愿和主动学习意愿最大化,习得效度因素涉及四个维度,共计20个子因素。五项情感态度子因素、七项知识技能子因素、四项学习策略子因素和四项文化意识子因素在不同年龄段儿童身上体现出差异性,但不完全呈正相关。八岁组涉及的八项子因素中五项为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子因素两项、文化意识子因素一项,年龄小的儿童对学习策略因素的自我认识还不到位。九岁组涉及的习得效度因素和10岁组一样高达16项,非常巧合的是,两组都不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且两组习得效度所占人数均值16%也相同,但两组的细微差别表现在九岁组儿童更乐于分享,10岁组儿童更长于同伴鼓励和协作,读写能力和文化意识更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11岁组、12岁组和14岁组涉及的习得效度因素分别是19项、18项和12项,呈降序排列。11岁组只缺少知识能力因素中的批判性思维子因素。可喜的是,12岁组开始呈现批判性思维效度因素,尽管还缺少知识能力效度因素中的多元智能因素和学习策略因素中的巧借外力子因素,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4岁组习得效度因素只涉及12项,仅比八岁组高四项,同样在学习策略效度因素上表现不显著,但14岁组表现出比其他年龄组更显著的批判性思维效度。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因为这两组的样本偏小,典型性不强。虽然如此,在对比研究的情况下,其他组的习得效度能够佐证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的效能,也为应用这一模式带来更多启示。构建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是实施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的基础。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隐性和显性特征赋予儿童外语习得激趣性、协趣性、激励性、共享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特征,产生分享驱动效益,甚至可以达到双语协趣的外语文化教育目标转向要求,发挥双语潜势性和整合性,培养双语自觉性、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解决文化失语症问题,极大提高儿童外语习得效度。然而,基于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分享式儿童外语习得模式对年龄低于八岁和高于14岁的儿童产生效度和信度低于年龄在9—12岁之间的儿童。在应用这一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效度方面儿童自我评价良好,但仍需要对其学习策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引导和训练,发挥更大效能。儿童外语教育和外语习得模式探讨应紧跟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符合儿童心智特征和学习特点的新模式。新的外语习得模式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儿童外语能力战略发展依赖于构建社区化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英语趣配音手机软件平台、句酷批改网、北京外研讯飞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FIF口语训练系统等等,均基于构建新媒体社区化语言文化生态,成为有利于英语学习者获取环境动允性的学习资源策略,促进学习者情感态度产生“激趣—乐趣—保趣—谐趣”的良性连锁反应,实现“展示—分享—交流—服务”的增量语言输出,从而实现外语能力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5结语

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是多模态媒体语言产生、语言习得和语言交流的虚拟和现实社区。其多模态化、数字化、社区化的显性特征和社会性、互动性、共享性隐性特征赋予基于新媒体语言文化生态的儿童外语习得激趣性、协趣性、激励性、共享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特征,兼具有形和无形社区两种形态。具有社区化特征的儿童外语习得模式为儿童提供了语言实践的场所、对象、条件和目的,打破时空和年龄限制,丰富习得内容和方式,激发儿童不但愿意成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而且乐意成为信息创造者。虽然本项研究各年龄组样本数不一致,随机性大,但对探讨新媒体时代儿童外语教育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可为促进儿童外语能力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汤红娟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媒体语言文化下儿童外语习得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zjwhlw/74136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