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探讨范文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探讨范文

时间:2022-09-15 09:30:07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探讨

一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文化发展略显不足。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的大国,文化发展没有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甚至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世界上各种思潮汇聚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影响了中国民众的价值观,自身价值观缺乏内在判断力、抵抗力,导致部分中国民众出现“价值真空”或“道德失范”,这是文化发展不足的一种表现。因此,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是当前社会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但西方的文化侵略与文化霸权势力却丝毫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①,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的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全球化、文化安全及其关系述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作为一个风靡世界的词语被人们熟知,但至今没有统一的含义。“‘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泰奥多尔•莱维的学者于1985年发明的。他在《哈佛商报》的一篇题为‘谈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用全球化这个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的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②。但全球化过程的发端远比“全球化”概念出现要早。从对全球化实际进程的考察看,全球化的主体是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表现出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一体化、集团化。它是一种客观进程,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而且涉及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等方面的内容③。随着学界对全球化概念和全球化过程的探讨,呈现出了各种全球化理论流派,但基本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西方左翼全球化理论和依附论的全球化理论”④。肇始于经济层面的全球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而是包含了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它是一个多元的、多层面的整体进程。从全球化名词的提出到各种理论派别共生,全球化的概念和理论被世界各国逐渐接受和理解,并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使用这一话语。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思潮已经蔓延于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它反映的是世界经济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国家、民族、地域都要顺应世界经济大潮,都要不同程度地被纳入全球化过程,又都从各自本民族的本国的利益出发,各取所需,在其中受益、获利或受损⑤。

“文化”是我们日常接触最多、内涵丰富的一个词语,要准确界定文化概念很困难。但文化是嵌入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并受其影响最大的、不能回避的一种事实。在此我们无意对文化概念做更多地讨论,主要是从器物层面阐述文化及其表现出的价值、观念。由于文化涵义的复杂性,对文化安全内涵的解释也不统一。有学者从“国家内的文化安全(广义的)和国家文化的安全(狭义的)”阐述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后,指出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了文化主权,那就谈不上什么国家文化安全;反过来,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威胁,从根本上说,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主权受到了威胁或削弱⑥。有些学者从国家安全系统构成要素角度,指出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中的“派生要素”或“非传统安全要素”,其本质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保持与延续,实质是国家的社会特征的保持与延续⑦。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安全概念对全球性框架中民族生存相互关系表达的实质性内容,具象化为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在全球性的交往已成常态的条件下,如何在其内部的文化价值系统中保持其主流或核心文化价值观主导地位的稳定性的基本问题⑧。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对文化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做了这样那样的解释与界定,对文化安全在国家体系中的重要功能作了详尽的阐述与说明。可以看出,不论是政治学界还是文化学界抑或是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在不同层面进行各自意义上的阐释。这说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进一步作文化安全的探讨有许多借鉴和启发意义。综上述,我们认为,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在与世界各种文化思潮互动时,彰显自己文化价值的特色和优势,保持自己文化话语权,应对文化渗透的能力和实力。全球化的主体尽管是经济全球化,但伴随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文化全球化随之而来。世界各种文明交流融会,体现了文化的多样化,而“文化多样化会产生不同文化之间的生存张力和发展竞争力”①。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今时代,文化的发展、繁荣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处境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国门,伴随武装侵略,还有西方文化的渐入。他们办教会大学、传教、办教会医院、吸引留学生等等虽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但实际上也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政策实施的具体表现。“‘五四’运动由爱国运动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也就成为中国现展史上第一次全面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自我拯救运动”②。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帝国主义封锁新中国,美苏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牵涉了大国文化战略关系的变动,国际形势大变动,影响着中国文化安全战略的走向。冷战结束以后,文化尤其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突出力量。无论是从世界历史的进程还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看,全球范围内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没有间断,他们不停地变花样(抑或是改变其文化战略),但其实质没有变,就是要推行西方文化全球化,摧毁其他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当代中国文化安全危机有历史根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急剧加速带来了一系列后果,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人们表现出无所适从、各种迷茫,原有价值观被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出现一种价值真空。而美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优势,通过各种手段加紧对中国实施其文化渗透与文化扩张,向中国输出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和平演变”战争。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的手段、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饮食方式,如麦当劳快餐、肯德基食品的盛行;还是视觉消费方式,如好莱坞大片的传入;甚至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被加工以后又传入中国社会(例如电影《功夫熊猫》)。

这其实是西方文化扩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正确认识,就会对中国后来的青年儿童们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他们有可能在若干年后不知道“熊猫、孙悟空、中国功夫”等土生土长在中国文化中的元素。据有关资料,美国中央情报局有一个对华《十条诫令》就是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战略图谋。这个《十条诫令》其实就是美国的文化扩张,并不是其所标榜的传播先进文明,而是赤裸裸的“文化战争”,它力图争夺和控制的是人的思想、意志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③。虽然“冷战”结束,但美国的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它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这种文化层面着眼寻找对手,而且把目标对准了中国①。除此以外,目前国内流行大量的韩剧、日剧,都是韩、日文化价值观向中国扩张、输出的表现。长远地看,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有潜在威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对中国文化来说,文化安全,首先是意识形态安全和价值观安全,以及因文化功能膨胀而引起的社会心理变化等,面临着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帝国主义的严重挑战②。

三、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的应对

1.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社会转型加速的后果在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譬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如果社会主义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没有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就难以在世界上立足。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中心,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西方优秀文化为借鉴,建立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文化体系。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

2.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著名学者费孝通通过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中国在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背景和当时在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群体中出现的一种思想的碰撞与中西文化的争论,结合自己的成长与经历后提出了文化自觉。他指出,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小可大,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四个字正表达了当前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世界各地多种文化接触中引起人类心态的迫切要求。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后,中华文化该怎么办是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问题,也是谈论文化自觉首先要面临的问题④。费先生虽然说他是对少数民族的实地研究中首先接触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一般都是在人类学、社会学领域讨论。实际上他是紧密结合全球化时代社会转型发展,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有自己更为深刻地思考。“文化自觉的理念及费老的论述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社会学、人类学范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乃至一些自然科学界的人士更为广泛的关注”⑤。中国社会的发展要增强自身内在实力,不仅是在经济领域而且还在文化领域。当今世界竞争的综合国力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实力的较量中。我们认为文化自觉就是增强自身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从文化内部发展角度而提出的,认识到中国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战略价值,这是一种准备“练内功”的理念。从文化安全的视角看,文化自觉就是在当今时代各种思潮汇聚的中国,正确认识自己文化的优点,摸清自己文化的家底,认清中华文化是人类世界文明(文化)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自己文化中的精华,剔除糟粕,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积极应对全球化,和世界各种文化对话。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团结维系的基础条件之一,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更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不能光片面地认为外国的文化是先进的,而将自己的文化传承全面丢弃,也不能从各种简单的“复古”活动中认为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自觉更多体现地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下的具体行动。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3.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不排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推动中华文明在新世纪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是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选择。文化走出去战略,就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例如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就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能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更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任何一个时代,谁在某一领域拥有话语权,谁就拥有在世界某一领域事务中的主导性。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军事侵略中国的同时,也将西方那种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文化不断地向中国输入,中国文化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对话机制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当时自己实行的“一边倒”政策与“”的影响,使我们和世界各种文化对话交流的渠道单一或者是不通。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强势文化不断推进(例如好莱坞大片的引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文化时表现出一种自卑和自我诋毁,导致我们在文化互动中的被动,处于文化弱势地位,与具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大国地位相比,有诸多不匹配。针对这种文化弱势局面,我们认为,应该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中国文化话语权是指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说话的权力与权利的统一,中国文化话语资格和权威资格的统一。①这个话语权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积极主动争取的。这种文化话语权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在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在与世界文化竞争中获得和争取来的。中国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地位,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前提,是主动应对全球化的条件,是中国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之路,更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应对的积极策略。如果没有中国文化话语权,中国文化就会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失败,也就体现不了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途径之一。文化要发展,经济是基础。反过来,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产业借助于先进科学技术推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在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实际上发挥着意识形态阵地的功能。对于中国文化企业经营者们来说,应该在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掘文化产品的内涵,使文化产品承载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元素,实现中国不但‘能出口电视机还能出口电视剧’的愿景”②。

四、结语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世界发展的进程已经证明,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竞争,在经济实力竞争的背后是文化实力的竞争。国与国之间,在经济实力发展到水平相当时,谁拥有文化话语权,谁将会进一步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中,中国文化在面临西方强势文化这样那样的渗透和扩张时,我们既应该“传承各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寻求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互信。”①同时,更应该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彰显自己文化价值的特色和优势,提升文化话语权,才能切实维护自己国家的文化安全。

作者:刘荣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zgwhlw/67885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