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柳琴戏的音乐文化变迁范文

柳琴戏的音乐文化变迁范文

时间:2022-06-29 04:37:50

柳琴戏的音乐文化变迁

一、“拉魂腔”的地方性特点

从民间小戏转变到一个戏曲剧种,“柳琴戏”音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多种的民歌曲调、拖腔技巧和其他剧种的曲牌等等。它是在流行于鲁南地区的“肘鼓子”、“花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梆子戏、柳子戏、锣鼓铳子以及琴书、河南坠子等曲艺、戏曲的音乐素材,逐渐发展形成的。冯光钰先生曾在有关戏曲声腔分类的问题上提出“本土腔”概念,对于“地方化”剧种的声腔属性进行了梳理。何谓“本土腔”?简单的说就是带有浓郁当地特色的戏曲声腔。因为“本土腔”是直接从本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产生的,基本上在特定的地域内流行,带有地域的局限性,因此传播面比较窄,传播的途径单一,传播方式主要以原生形态进行。”③柳琴戏作为具有明显地域性的地方剧种,它所呈现的唱腔正是在“本土腔”的环境下孕育而出的。在鲁南地区,贫苦的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要靠外出行乞度日,唱曲为生。用于乞食的唱腔被称为“姑娘腔”,也称“周姑子”,在《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枣庄市〈文化志〉资料专辑》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滕县东南门外有唱“周姑子”武氏兄弟,他们将“周姑子”加以改编发展成为“怡心调”。而后,他们的徒弟又将“怡心调”改称为“拉魂腔”。这一唱腔在传唱中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柳琴戏”的唱腔来源之一,对于“柳琴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致后来的“柳琴戏”演唱也同样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演员可根据情景即兴自由地发挥,在骨干旋律的基础上可依词加入必要的拖腔。女腔上翻高七度大跳及男腔落音加入衬词是“拉魂腔”唱腔的显著特征之一,这种特点的形成,与鲁南花鼓的曲调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拉魂腔”音乐的形成也受鲁南花鼓这一种民歌形式的重要影响。大跳音程的运用在柳琴戏唱腔旋律中比较广泛,四至八度的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其具有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一带人民的豪爽性格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清代末年,花鼓受到其他民间歌舞和剧种的影响,逐渐形成乐器与表演分离的形式,艺人们的表演形式也更加灵活生动,表演者时而手拿扇子、手绢等作为道具,边唱边舞,曲目的内容多反映一些生活情趣和传说故事。锣鼓铳子虽在花鼓的基础上形成,但其性质与花鼓已具有根本的差别,由于具备了角色分工与故事情节,锣鼓铳子已具备了一些戏曲形式的初步基础。柳琴戏艺人们从多元的民间音乐素材中吸收和完善,使柳琴戏音乐更加成熟和富有乡土特色,经历了长期音乐实践后它们已经成为柳琴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柳琴戏”的现状

“柳琴戏”作为地方戏曲是在特定的本土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渊源也是与生俱来的。它在从未中断的传承和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并与广大的百姓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脉相连,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并首批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当今世界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对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对“柳琴戏”这样的地方戏曲产生巨大的影响,发展和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困惑。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对“柳琴戏”的继承和发展不到位,体现在对“柳琴戏”的支持和扶持的力度不够,“柳琴戏”专业演出机构面临尴尬的境地,演出活动单一,社会认可度不高。二是热爱“柳琴戏”的民间老艺人和专业人士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艺人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对“柳琴戏”的认识不足,缺乏传承的意识。三是缺乏创新的意识,不能与时俱进,曲目较少,题材陈旧,不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四是“柳琴戏”的群体服饰、化妆过于夸张,容易给人格调不高的感觉,这些都制约着“柳琴戏”的推广。

三、从非遗保护到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曾在20世纪90年代对“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④应该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与全民的“文化自觉”是柳琴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由此可见,费老的“文化自觉”思想,对于柳琴戏的保护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加深,由此而逐步增强文化自觉的意识,在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更要发展和创造我们新的音乐文化。其一,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小组,由地方文化教育部门牵头,社会广泛参与,逐步加大对“柳琴戏”艺术团体的政策扶持,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柳琴戏”的保护工作。其二,在积极整理和保护“柳琴戏”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创新曲目和演出形式,将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搬上舞台。在把握“柳琴戏”固有精髓的同时,将现代音乐元素、服饰特色等融入“柳琴戏”中,体现当代人们的精神追求与审美取向,提高观赏性,满足不同群体的欣赏需求。其三,在保护中坚持“活态”传承方式。结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为现有的柳琴戏团体拓展发展道路。创造多渠道、多角度地传播“柳琴戏”文化,融合地区文化元素打造传播平台,加入现代化科技元素丰富柳琴戏表演舞台,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使柳琴戏的传承不褪色。其四,传承和发展“柳琴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来完成。积极培养“柳琴戏”创作和演出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队伍,鼓励和扶持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同时还要要立足学校,积极开展柳琴戏进校园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音乐。

作者:魏丽娟 单位: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柳琴戏的音乐文化变迁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yywhlw/67462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