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策略范文

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策略范文

时间:2022-06-20 09:52:18

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策略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而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饮食文化的跨地域传播成为必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不仅仅再是为了解渴充饥,而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和品味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行为。青岛广电中视出品的《丝绸之路上的美食》(20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的《美食世家》(2011)以及《世界流行的美食》(英国)、《寿司之神》(日本)、《面条之路》(韩国)、《安东尼奥•卡路西奥的意大利美食》(意大利)、《吉米的食品工厂》(英国)、《香料之路》(英国)等陆续播出或通过网络传播,备受人们关注,美食纪录片市场已经养成。作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美食类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顺理成章地乘上了这一东风。

考察当下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大幅度挺进,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但也不忘过去的情感记忆,怀旧成为他们对过去和传统的一种怀想,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怀旧情怀一旦受某些事物的触发,便表现得尤为强烈。《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的是中国最乡土、最原始的食材,最普通的食物,流传了上百上千年的食文化,甚至大部分食物都远离了现代的食品工艺,是对受众怀旧情怀的一种释放。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网络购物的盛行,使跨地域消费成为普遍的生活习惯,《舌尖上的中国》挑拨观众味蕾之时,观众通过网络购物或亲自动手制作或往目标城市消费,定制感兴趣的食物,将情怀化为实在的体验,既得到心理满足,又得到味觉享受。淘宝网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后的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近800万件。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两倍。第一集介绍云南诺邓火腿,某淘宝店立即接到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的当晚。

逢时———媒体环境分析

机遇对《舌尖上的中国》来说,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纪录片是国际通行的影视语言,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却被中国电视业和观众边缘化,发展比较缓慢。进入新世纪后,一系列来自各国的纪录片的引进,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的纪录片传播平台的建立,均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1.独立的纪录片传播平台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于2011年1月1日开播,同时开通了中文版和英文国际版,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全天24小时播出,这是中国第一个面向全国播出的部级纪录片频道。开办不到一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持续发力,稳步增长,日平均收视率超过0.7%,其具有高端的媒体属性,高质的频道受众,央视最年轻的运作团队,是中国最大的纪录片制作、播出和营销平台,并正向全媒体产业链发展。2012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周一至周五22:30开办纪录片展播栏目《魅力纪录》,央视高端原创纪录片都将在该栏目首播。开播一个多月后,收视率超过原有电视剧时段30%,同时吸引了大量青年观众回归电视荧屏。在综合频道次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对培育中国纪录片市场和受众意义重大。《舌尖上的中国》(七集)被列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2年大型高清纪录片重点项目。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魅力纪录》首播,这是《魅力纪录》第一部首播的中国原创优秀纪录片,之后,在纪录频道重播。《舌尖上的中国》借助优质平台播出,实现了品牌叠加效应,网罗了大批观众。

2.以网络影响力提升社会影响力

若仅以收视率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唯一评价体系,纪录片显然不能与电视剧或娱乐节目相媲美,也难有竞争力,《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如此。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网民总量的不断攀升,网络影响力成为了一个新的电视评价指标。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共计5.38亿,他们用鼠标和显示屏决定着影响力。《舌尖上的中国》真正走红其实是在网络,不受时间限制,可以自由选择观看进度的点播,给影像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网络影响力提升着社会影响力,网上网下并形成了互动。

选材———作品内容分析

“资源稀缺性、优质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构成电视纪录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集中体现在内容资源的创新能力上。”[3]无论是借势,还是逢时,都仅仅为其成功提供了可能,作品内容才是重点。尽管《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观众褒贬不一,有人举大旗拥护,也有人挥大棒诟病,但瑕不掩瑜,该片在内容上仍有诸多独到之处,这恰恰是其吸引人的地方。

1.讲故事,以美食和人为主角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主角其实不仅仅是美食,还有与美食相关的人。如果仅仅讲美食,比他更专业、更精美的纪录片很多,但那些刺激到的只是味蕾,要想深入人心还需要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由人生产、由人品尝的,该片选取了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人的故事,在展现美食的同时,反映了当下部分老百姓最真实的生存境况,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云南的卓玛和妈妈在松针下捡拾松茸,湖北嘉鱼的职业挖藕人圣武、茂荣兄弟每年只身出门7个月采挖莲藕等。用独立的故事,分布在每一集,该片具有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将绝对个人经验转变为可供流传、分享共赏的集体意识,使观众有所触动。

2.接地气,大众化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关注八大菜系或名家名菜,而是选择了中国不同地域最普通的家常菜,老百姓厨房里最简单的食材,平民化的视角,使草根生活得以呈现,接地气,实现大众化表达。本片拍摄之前,摄制组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了三个前期调研员,做了四个月的田野调查。于是,找到了黑陶匠人扎西及他的儿子李小龙、云南建水制豆腐为生的王翠华和姚贵文、陕西卖黄馍馍的老黄、吉林查干湖渔把头石宝柱等人及附载在他们身上的故事,镜头中出现了安徽休宁的毛豆腐、广东顺德的村宴、浙江宁波的年糕等。片中共有拍摄地点70个,为避免沿用固有模式,摄制组让一些在校学生和喜欢旅游的人帮忙找拍摄点。片中每个故事的开篇从主要人物做的事情入手,即所谓的“小切口”,用猎奇式的表述,选择极端化的故事和最鲜活的素材,遵循8分钟原则,将地貌地域、人文历史等内容穿插入故事之中,片子可看性较强,对观众有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观看习惯,多用短镜头,快节奏,如第一集50分钟的片子有1400个镜头。

3.画面自然丰富且有质感

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画面的吸引力很重要,必须将美食拍摄得美观诱人,以达到最佳的视觉呈现效果。《舌尖上的中国》使用了大量的食物特写镜头,用首席摄影闫大众的话来说:“特写是最能展示事物质感的景别。食物的质感是吸引食客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我们在开始拍摄之前就决定了特写是拍摄食物的主要景别。”[4]同时,该片还使用了许多主观镜头,即模拟人物视角,将摄像机放入水桶里、井里、菜筐里,于是有了菜被投入其中的动感画面。因片子不仅在拍摄食物,还在拍摄人,而且几乎全是没有任何镜前经验的普通百姓,为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必须使他们呈现出最自然的状态。这些效果的实现都要归功于该片的主要拍摄机器Sony-f3。Sony-f3机型小,能让被拍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机器的存在,同时也便于移动机器,方便跟拍。此外,片子中还使用了许多快镜头,如人流穿梭、风云变幻以及食材发酵成熟、食物烹饪等过程,这一方面加快了片子的节奏,同时也使片子画面更丰富,观赏性更强。《舌尖上的中国》仍存在诸多让人诟病之处,如文稿稍显粗糙、创意有模仿痕迹、部分内容略有重复、脉络欠清晰等,但以上缺点并未阻挡其收视率上扬,反而因争议的存在,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央视对该片实施品牌化经营,该片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同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以国际化的选题、表达和品质,进入国际主流媒体平台。同时,注重其延伸产品的开发,央视授权光明日报出版社编撰《舌尖上的中国》图书,已于2012年6月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已经着手中文繁体字版、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法文版的编译出版工作。第二季现已进入调研阶段,即将开拍,预计年底播出。以上操作均进一步强化了该片的传播效果,扩大了辐射范围,增加了影响力。(本文作者:王舜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yswhlw/6210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