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范文

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范文

时间:2022-05-06 11:06:48

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

摘要:

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效率对于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耗散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最后推导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熵变模型并加以分析,以此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机理。

关键词:

知识转移;产学研协同;协同创新团队;耗散结构理论;转移模型;转移机理

1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利用科学发现的成果进行新技术研发。因此,对科学新发现进行技术研发就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1】。协同创新的关键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有机结合,其实质就是知识的转移活动。众所周知,科学知识主要来源于高校(包含科研机构),而技术知识主要来源于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汇集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大量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了实现科技创新,他们既作为知识源也作为知识受体不断进行知识转移活动,并将接收的知识加以有效吸收与充分利用,实现科技创新。知识转移的概念第一次被Duncan提出【2】,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研究热潮,近年来团队知识转移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但对于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依据系统论的观念,采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和机理,丰富了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视角,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最终提高团队科技创新能力。

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耗散性分析

2.1耗散结构理论1969年,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首次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结构、耗散和生命》的论文,正式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正是这项成果使他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该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各元素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相关机制,导致了大量离子的协同作用,突变而产生有序结构”【3】。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化的自组织结构,其本质特性包括:系统是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涨落现象【4】。这些条件对系统产生作用,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协同,最终演变为耗散结构。普利高津指出,耗散结构中的熵ds是指无序度,正熵表示“无序”,负熵表示“有序”;系统的熵由两部分组成,即系统内不可逆造成的熵增dis(dis≥0)以及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引起的熵流des,整个系统的总熵ds=dis+des【5】。只有当des<0,且—des—>—dis—时,ds<0,系统才会进入有序状态,所以系统需要经常从外部环境吸收大量的负熵流以保证其有序。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丰富了科学和哲学思想,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2.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6】。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也是一个系统,它是由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构成的,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吸收与利用实现知识的高效转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整体提升。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①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包括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四部分,同时该系统还主要包括两个子系统,即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②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有一定的结构,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转移渠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知识源是知识转移的发出方,知识受体是知识转移的接收方,转移渠道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即:知识源将转移的知识通过转移渠道转移给知识受体。③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有特定的功能,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的有效转移,既可以提高学研方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社会声誉、整体实力,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高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2.3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2.3.1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也有物质交换,实际上是负熵的过程。负熵的增加可以促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更好的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作为人类社会系统,它需要外界环境不断地提供各种资源、要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信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部门机构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提供物质、资金、知识、信息等,实现外界环境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各种输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也不断对外界进行知识、信息的输出。为了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知识不断地从知识源流向知识受体,即知识不断发生转移和传播;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也不断突破边界流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带动产学研各组织、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经常进行大量的互动和信息反馈,知识源会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知识转移的内容、数量、方法等,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且内部含有多重反馈环和控制变量的复杂开放系统,通过知识转移保持系统的开放性。

2.3.2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开放度很大且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系统内部要素的流动和变化非常频繁和剧烈,系统有可能进化、发展成为耗散结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参与知识转移的个体来自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不仅这些个体之间的知识要素存在很强的异质性,而且个体之间的要素禀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依附在个体上的知识要素的流动、变化十分剧烈和频繁,最终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变化莫测,极易演化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耗散结构。另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是通过知识转移提高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因此特别重视创新,鼓励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充分进行知识共享,摆脱了人们思想上存在的各种“稳态症”和保守意识。系统通过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知识、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等来促进自身的优化和发展,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化,最终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远离平衡态。最后,由于知识转移本质上不可逆、知识空间分布不平衡、知识是动态的且不断变化、一切知识系统都和外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熵增,系统很难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2.3.3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导致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它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形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会引起系统“新质”的产生。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的大脑思维活动,参与知识转移的成员在文化融合、资源匹配、人员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关系,竞争主要是知识主体之间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既定的战略目标而不断进行角逐;合作则强调各主体通过知识转移,重构、整合和优化内外部知识资源,实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并促进知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不是单向传输的线性过程,而是诸多阶段交织在一起综合发生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具有反馈回路的非线性过程。正是由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内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即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导致了系统的整体行为,使系统能够演变为耗散结构【7】。

2.3.4涨落现象涨落指系统受到随机扰动时发生的对现有状态的一种偏离,通过对系统整体的对称性造成长时间的破坏促进系统结构有序演化,其代表系统随机探索新结构的一种趋势【8】。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要从无序状态涨落到另一个有序状态,必然由系统内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完成。系统内部的一个微观随机知识需求扰动就会通过相关作用放大、发展成一个整体宏观的巨大涨落,使系统进入不平衡状态【9】。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的非平衡特征,使得系统在外界环境的驱动下有规则的波动和随机扰动相叠加,使系统出现新的涨落,输入不同量级的负熵流。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内外部都有随机的干扰出现,如:利好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知识、资金的聚集,新知识及创新产品的出现,合作关系的融洽等等。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转移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出现无数个小涨落,当这些小涨落的影响程度到达临界点时,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向更有序的状态演化,最终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活动主要包括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两个环节,并包含转移准备阶段、分享和吸收阶段、反馈阶段。①转移准备阶段。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随时会遇到困难,需要向他人请教,于是产生知识需求;积极寻找合适的知识源协商知识转移,当双方达成共识,知识转移进入下一个阶段。②分享和吸收阶段。知识源从其自身的知识库中筛选并整理相关知识,经过一定的渠道分享给知识受体;知识受体将分享的知识过滤、理解后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并存储到自己的知识库中。③反馈阶段。主要是知识源和知识受体间的互动和信息反馈,如果知识受体对吸收的知识不满足或者由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噪音导致知识损耗严重,知识受体就会不断向知识源反馈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源会根据知识受体的知识吸收情况及时调整知识转移的内容、数量、方法等。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过程中,系统内部会不断产生熵增,系统逐步趋向不稳定;但在系统中还有大量的负熵流,一方面是同时拥有双重身份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互相吸收转移的知识,并不断从他们所依托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等,另一方面是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部门输入的物质、信息、知识、资金等;外部环境中负熵流的不断输入会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最终导致系统的总熵减少,系统逐步趋于稳定。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机理

4.1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熵变模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是在知识分享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吸收,在知识分享和吸收过程中,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由于不可逆性会产生熵增,知识转移系统只有不断与环境交流,吸收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的知识、信息、资金、物质和能量,才能使系统的负熵流增加,进而发生熵变,最终导致系统不断向有序化方向演化,知识转移效率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熵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对知识转移系统的熵变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揭示其知识转移的机理。

4.2熵变模型分析通过上述推导分析,可以得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部环境获得各种知识、信息、资金、物质和能量,增加负熵流,并努力克服系统内部产生熵增的各种不利因素,降低系统内部熵增,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系统持续、稳定、高效地进行知识转移活动,实现最终目标。根据公式(12),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存在四种情况:(1)dSKT<0,dSKA<0,所以△Q(S)<0。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的负熵流都大于各自系统内部的熵增,即: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或有序度增高,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知识分享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都较高,知识转移更加有序和高效,参与知识转移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通过高效的知识转移活动(包含传递、消化、吸收、利用的非线性的复杂互动过程)实现知识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dSKT>0,dSKA>0,所以△Q(S)>0。知识分享和知识吸收的负熵流都小于各自系统内部的熵增,即: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即知识分享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都较低,整个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无意义的冗余和协调成本,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不断下降,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难以存在和发展。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必须采取措施增加负熵流,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3)dSKT<0,dSKA>0,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分享水平较高,而知识吸收能力较差,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暂时抵消了知识吸收的正熵。整体上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知识吸收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使知识吸收能力较差,结果导致高水平知识分享产生的大量知识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分享后知识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长期下去人们对知识分享失去兴趣,会导致知识分享熵增提高。当知识分享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吸收的正熵时,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逐渐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系统难以保持有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②|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暂时无法抵消知识吸收的正熵。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③|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分享的效果正好抵消了知识吸收的正熵。也就是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正好等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正好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某种特殊的平衡状态,即知识转移活动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当知识分享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0,或者知识吸收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dSKA|最终△Q(S)>0。一旦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流不能有效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活动效率就会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走向无序,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外部的负熵流,减少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内部的熵增,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4)dSKT>0,dSKA<0,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中,知识分享水平较低,而知识吸收能力较强,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①|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处于不稳定和无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②|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暂时抵消了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整体上看,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足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知识转移活动正朝着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知识分享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使知识分享水平较差,结果可供吸收利用的知识有限,难以产生更有价值的创新知识,长期下去人们的知识吸收能力也会下降,导致知识吸收过程的熵增提高。当知识吸收的效果不能抵消知识分享的正熵时,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逐渐小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系统难以保持有序状态,知识转移效率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减弱。③|dSKT|=|dSKA|所以△Q(S)=0,即:知识吸收的效果正好抵消了知识分享产生的正熵。也就是说,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从环境输入的负熵流正好等于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系统从外界输入的负熵正好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这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正处于某种特殊的平衡状态,即知识转移活动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当知识吸收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A﹥0,或者知识分享子系统输入的负熵流减少或熵增增加,导致|dSKT|>|dSKA|最终△Q(S)>0。一旦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流不能有效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知识转移活动效率就会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就会走向无序,协同创新组织整体协同创新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外部的负熵流,减少知识分享子系统和知识吸收子系统内部的熵增,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

5结语

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不断向外输出知识资源,又从外部环境输入大量负熵流(知识、信息、资金、物质和能量),当输入的负熵流足以抵消系统内部不断产生的熵增时,知识转移的效果是最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处于一种稳定、有序、高效状态,系统更有利于实现其最终目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活动中,减少熵增并增加负熵流是保证知识转移高效进行的有力武器。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可以通过完全开放和自我改造,减少和消除各类不利于知识转移的因素,即减少熵增。同时尽可能多的保障外界输入负熵流,尽管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自身不能控制外部环境,但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影响外部环境,通过不断地增加负熵的流入,使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系统整体实现负熵值,最终保持协同创新团队稳定、有序发展。

作者:刘春艳 王伟 单位:黑龙江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 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模型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xtcxlw/69295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