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校园文化探索(3篇)范文

职业校园文化探索(3篇)范文

时间:2022-10-28 11:11:22

职业校园文化探索(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探究

摘要: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任,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校企合作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青睐。在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下,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加快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可以有效地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具体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今年来,社会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要求也逐年提高。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在合作模式以及合作深度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内涵的差异导致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因此,必须要积极进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提升。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概述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涵盖全体校职员工学校校风、价值观、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的精神文化成果的总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高职教育更为强调的是职业、实践、技能等内容,在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中这些教育理念与其他的教育活动影响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即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企业员工所认可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等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决定因素,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追求和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是一个企业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内涵上有所差别但又有相通之处,二者的主体都是组织内部的人,作用都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或者是工作氛围,推动自身的发展和内部成员自我的完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校园作为教育性机构,更追求社会效益的实现和学生自我价值的提高,而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社会组织相较于社会效益更注重经济利益的提升。通过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要提高对于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视程度,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校园文化中,从而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和对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高职院校重点培养方向、企业的针对市场、校企合作发展的阶段等的差异都会对对接的具体途径产生影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新型高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正式的高职教育范畴之内,真正形成对口培养的模式,逐步建立起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二是加大高职院校内部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具体方式包括企业文化墙的布置、举办企业文化讲座等等,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树立起与企业要求相符的价值观;三是与企业共同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并充分发挥校内电台、报纸等的舆论引导作用。

2、主动拉近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道德修养也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而企业需要主动走入高职校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推动新型校园文化的构建进程,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理解认同自身的企业文化。在双方文化的对接过程中,企业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可以做出的具体举措如下:一深化校企合作,积极主动的与高职院校共同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等校园基础设施,并在其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二是给高职院校以资金上的支持。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作为公办教育机构,国家给予的资金扶持毕竟是有限的,因而企业可以通过专项助学金的设立等形式支持贫困学子完成学习,这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主动选派企业的精英到院校指导教学工作,向高职院校输送最新的行业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

3、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与一般的高校生相比,高职院校更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实训、实习等阶段中,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将校园文化带到了企业的内部,同时也在本企业文化的熏陶中逐渐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因此,学生的企业实训可以作为校企文化对接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是贯穿于整个的教育过程之中的,在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时应当以企业员工的标准约束学生,使学生真正了解职场环境中的工作要求、人际关系处理等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高标准、高要求的拟职业环境下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4、制定企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的。因而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等方面,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参考企业的意见,让企业文化直接与高职的人才培养挂钩,实现校企文化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需要改革当前的专业结构,取消就业前景黯淡的专业方向,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在进行课程安排时要邀请相关的教育专家和业内精英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委员会,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理论与企业实践一体化,可以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到院校教学,该举措可以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也有利于高职院校职业文化氛围和环境的营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入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教育摆脱当前人才培养困境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以及社会改革的深化,为校企文化对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将企业文化深入高职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自我职业认知水平,有利于实现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因而,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对校企文化对接的重视程度,选择恰当的文化对接路径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睿.基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途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8)

[2]李雪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的价值与实施路径[J].价值工程,2016(22)

[3]申高峰.高职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8)

[4]王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重要性分析及其路径研究[J]成才之路,2012(08)

作者:王超逸 王青 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价值探讨

摘要:

新时期,职业院校更注重文化要素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先导作用,文化育人成了人才培养的核心。结合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实际,本文在分析文化育人的必要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价值,即德育价值、智育价值、美育价值、实践价值。

关键词: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文化育人价值

0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出了新的部署,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文化育人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

1文化育人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文化育人是指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和人类正向文明理念引领育人行为,具体说,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遵纪守法、精益求精、刻苦耐劳、勤于奉献的职业文化;开放包容的国际文化情怀等方面,通过一系列教育行为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养,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理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2文化育人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2.1教学上,重专业及实践,轻基础

教学上,学校把时间、精力、经费等更多地侧重于专业及实践,如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及实践课程占了很大比重,而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会相应地减少。在课程建设中,激励机制也更倾向于专业及实践课程。学生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及实践就行,根本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程。

2.2学生培养上,重专业能力,轻人文素养

学生培养方面,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技能比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且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强化了学生专业的培养。课后,学生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技能操作上,不够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可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实习或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的专业能力能得到认可,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与病患的沟通能力不强,心理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还有待提高。

2.3校园建设上,重环境建设,轻文化内涵

在校园建设中,会过于注重物质等显性的文化建设,而对于隐性的文化内涵建设挖掘不够,导致了文化育人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大大削弱了育人效果。如我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亟待加强,虽然有校史陈列室,但很少开放,宣传也较少,师生对我校发展历史、现状、未来知之甚少,这也淡化了师生“以校为豪”的责任感。

3文化育人的价值

高职院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努力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技双馨的职业人、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我校在校园文化育人中,紧紧抓住护理职业教育这根主线,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人文素养,固守住南丁格尔精神,充分挖掘文化育人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3.1德育价值

北宋时期司马光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①优美的校园环境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徜徉于这样的校园中,学生的身心得以感染,他们的道德品格、理想信念、精神风貌等会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教育。我校时刻保持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做到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完备的校园设施也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师生能教有其所、学有其地、乐有其处。我校建设新颖的绿色卫生文化,营造了一个让师生充满回忆、充满微笑的美丽校园环境。②健全的规章制度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既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维护者,健全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品德具有规范、强化作用,使教育教学活动得到有效保障。如我校制定了护理礼仪规范,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校园宣传阵地等,把护理文明与礼仪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③以集体为单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无论是以班集体、系集体、校集体为单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都会注意到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会积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如在举行广播操比赛时,每个班级都克服困难,认真练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④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心理健康。特色各异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文化生活。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并在活动中看到自身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个性、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校有“天使•爱”仪尚社、合唱团社、摄影社、解剖爱好者协会、急救协会等20多个社团,每个社团都配有专业指导老师,社团的内涵建设得到充分保障。

3.2智育价值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职业院校的文化育人彰显着专业知识的魅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也促进了学生想象力、抽象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吸收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并能传承、创新校园文化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专业知识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我校的《指针式可控微流量输液调节器》等创新大赛作品,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创新发明出的作品,也得益于我校推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育人举措。

3.3美育价值

职业院校大多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审美教育则处于较为弱势地位,导致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审美情趣较弱。我校则通过理念文化、视觉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美感,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会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从而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①理念文化。理念文化对内可以激励全体师生,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我校对理念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地梳理、创新和改造,形成了以办学目标、办学方针、办学特色、校训、教风、学风等为建设内核,凝练了办学理念、彰显了学校精神。②视觉文化。我校以校徽、校旗等为核心的基础要素,加以个性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办公系统、服饰系统等为支撑的应用要素形成了系统多元、生动直观的校园视觉文化。视觉文化中体现了护理文化特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深受这一影响。校徽是以白鸽、爱心和双手三个有着医护内涵的图形作为设计元素,用心护理、细心呵护,用双手组成白鸽把爱心传递。学校大门以爱为主题,色彩上以纯白为主基调,表达了医护人员纯洁的高尚情怀,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③行为文化。我校以制度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特色课程开发应用、专项活动组织与策划等具体行为组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校园行为文化。我校开发相应的选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如人文护理、经典文学作品导读等课程。学生可以欣赏到人体的健美、文学的魅力、舞蹈的奔放、绘画的神韵,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格。④环境文化。我校以走廊、教室、办公室及校园人文景观等构成了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统一、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统一、历史要素与现实要素统一的形态优美、格调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处处规范着学生的言行,净化着学生的心灵。

3.4实践价值

我校通过争优创先活动、各种竞赛、志愿者活动等,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便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技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充分体现文化育人的实践价值。我校“淮卫巾帼志愿者健康关爱服务队”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多项卫生健康服务,让更多的居民认识急救意义,也学会了如何急救。由课堂到课外,不仅仅是学生知识及技能的延伸,更是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延伸,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岗位中的竞争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职业院校独有的文化优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成长的摇篮,是实现文化育人价值的有效保障。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校园文化的内涵,真正领悟到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真谛。今后,我校要进一步推广文化育人的优秀成果,创新文化育人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洪一,刘兰平,徐平利.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136.

[2]唐取文.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缺失现象及其措施[J].职业教育,2013(11):33.

[3]殷庆宝,许磊.职业学校校园文化育人作用探索[J].科教导刊,2013(10):18.

作者:夏前正 纪正红 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第三篇:职业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摘要:

学校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上的高质量,而且表现在校园文化创建的个性特点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面貌、思想行为、价值体现的综合表现,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它显示着学校发展的理念,更显示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并且不断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创建;校园文化;意义

校园文化是表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面貌和风气的一种集体性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优良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开育人渠道、加强育人效果、提高学校品味具有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包含着知识、信念、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力和习惯。而校园文化则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并且依附于社会文化。具体讲来,校园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氛围,以校园为主要活动场地,以学校领导者和全体师生职工为主体,以校园环境和师生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互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痕迹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使育人环境更加优化,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传承人。

1.认识功能

校园文化体现着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面对学生旺盛的精力、好奇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在校园里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产生正能量的文化活动,从而使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并且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校园文化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思维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提升他们自身的素养、丰富学生的成长经历,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式以及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起着直接或潜移暗化的导向作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语言行为和生活习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具备滴水穿石的力度。

3.育人功能

由于学校为了选取生源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忽略了以美育人的效果,使学生出现目光短而浅,素质教养差,动手能力低等不良的后果。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架起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一座桥梁,能够巩固课堂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使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校园文化还能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校园文化的开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三、校园建设的方法

1.校园环境的布置,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一要根据教育特色、时代特色以及学校环境的特色,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从而形成学校独有的校园物质文化的个性特点。二要在本地校园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栽花种草插柳,起到绿化、美化校园的作用。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校园环境的设计、创造和保护,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一切可利用的媒介来表现教育理念;要利用好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的传播,从而让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空间不断的开拓。

2.校园活动的积极组织,精神文化的健康培育

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灵魂是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和精神面貌的反映。精神文化建设一要开展校风、教风、并且在教师队伍中扎实开展师风教育,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树立爱学生、为师表、培育人、研教法、努力探求的优良教风;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努力勤奋、乐观向上、兴趣饱满、乐于探究的优良学风;努力做到班级文化的建设,逐渐形成团结互爱、快乐和谐、响应主人翁的良好班风。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更加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要学校精神的总结和提炼。学校精神既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更是对学校办学特色、时代要求等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出来的。

3.学校制度的健全,民主文化的形成制度

文化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特点,表现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运行体制等方面。它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又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学校制度要坚持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为理念,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为前提,而且还要有努力创新的意识。建立或修改制度要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制度的建立要让广大教职员工认可和满意,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要有保证。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沟通机制的建立,做到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制度贯彻的落实性,必须构建组织结构,建立精炼、有序、高效的运行体制,从而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姬一华 单位: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职业校园文化探索(3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