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索高校贫困新生适应性调查范文

探索高校贫困新生适应性调查范文

时间:2022-06-11 05:27:42

探索高校贫困新生适应性调查

摘要:大学贫困新生对于大学甚至城市的适应,以及大学生活中其他方面的适应性问题是本次调查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贫困新生在适应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而这些问题在新生教育、个性教育、人际关系发展等方面如果加以培育和协调是有可能帮助贫困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从而进一步健康成长的。

关键词:适应 学习压力 个体城市化 个性教育

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其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广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在社会处于急剧转型、社会节奏逐步加快的特殊时期,贫困生由于其自身因素、家庭等特殊情况在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中,能不能顺利完成转型,适应大学的生活,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能不能克服这些问题,怎样克服这些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指导等等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的目光。

一、贫困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所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环境的适应

大学是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大学总是浸透着一座城市的气息。很多贫困学生在升入大学的同时也在开始融入城市。对于处于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而言,很多从农村生长的大学生在适应和融入一座城市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从这个角度而言,对环境的适应是从生存到文化的立体适应。这个过程既包括气候饮食等方面的适应,更包括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视野的改变。

从本次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由农村进入城市中的大学进行生活和学习的贫困生在贫困生总数中占据76.8%。对于这部分同学而言,他们需要适应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从高中到大学的改变,而是要面对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的转变。而这不仅仅是表面的物质贫困的问题,而是因为物质上的缺乏导致了精神上拓展面缩小的问题。

有44.5%的贫困新生在第一次大型公共场合中会感觉到陌生与恐惧,在火车站、广场等第一次到的地方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和压力。在业余时间的支配方面,农村来的贫困生基本上与电影院和剧场绝缘,与学生社团如滑轮社团、摄影社团等需要资金投入的所谓“贵族”社团绝缘。在收回的529份有效问卷中,只有一个生源地为农村的贫困生参加了滑轮社团这种需要资金投入的社团。

(二)人际关系的压力

对于贫困新生而言,来到大学后接触最多的是周围的同学。与同龄人的相处是其生活的重要一环。从人格结构的成长过程来说,18岁左右的年轻人是其人格结构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周围同龄人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贫困生而言,如何处理和周围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关系是他们生活的很重要的方面。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周围人的恐惧感和在交往中缺乏主动性这两个方面。

调查显示,有46%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或经常有不信任感,感觉周围的同学不真诚不可靠。63%的贫困新生从不或很少主动与他人沟通。

调查显示,有37%的贫困新生很少与家里联系,只有33%的贫困新生定期(每周或者每半个月)与家里联系,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青年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和父母诉说,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贫困生背负了太多家庭和父母的期待,当他们进入大学时对这种期待和背负的责任的一种心理不适应。这样的情况对于贫困新生心理压力的疏导非常不利,容易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和心理的自闭。

(三)对爱情的向往和压力

贫困不等于没有爱情,也不等于不能对爱情充满向往。在参与调查的贫困新生中,大多数同学渴望被了解,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但是这样的憧憬又是矛盾的,76%的被访贫困生对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理解为无魅力或者少魅力。这不仅仅是自信心的问题,也是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在作怪。83%的贫困新生认为恋爱并不是大学阶段的主题,但却非常向往在大学阶段能有自己的恋爱经历。几乎所有的贫困新生认为阻碍谈恋爱的首要问题是“谈恋爱需要花钱”,而且有77%的贫困新生认为花爸爸妈妈们挣来的钱去谈恋爱时“心里会充满罪恶感”。有47%的贫困新生认为花前月下的浪漫爱情与自己无关。在与异性的交往时,62%的贫困新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

(四)学习压力

在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后,大部分大学新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没有怀疑。但每一个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在课程的安排、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

大学课程的安排较为专业,学习周期较短。在学习方式上,很多学生不适应大学课余时间多,课外活动较多等情况,在学习时间分配,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内容的纵深发展、学习内容的实践和应用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一些从农村出来的学生而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有原先教育不平等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比如在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实验课的操作流程上,农村生源地贫困生感觉到陌生的占到34.8%。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弥补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学习方面的劣势,这对他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困难都渗透着贫困生每个人的心理方面压力和调整。在心里装着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更多的适应性问题和心理调节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需要社会和学校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二、大学贫困新生适应性的对策思考

(一)健全新生教育

新生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对校规校史的学习,更应该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对新生,特别是贫困新生进行教育。比如学校所在城市的情况、学校周边环境、学校的各种设施、各个职能部门的介绍、学习方式方法、生活中的各种注意事项等等。

有47.5%的贫困新生在开学之初最迫切想了解的是学习场所,如图书馆和自习室等等实用指南,另外有34.3%的贫困新生认为生活设施,包括周边商场、饮食场所、公交系统等方面的指导是最迫切想知道的。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新生入学伊始的茫然和新生教育的重要。为了避免新生在一些日常性的事务中遇到不必要的困难,新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实用性的教育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

教育的方式可以采用座谈会、主题讲座或者老师与学生一对一谈话等多种方式,或者采用新老生交流会等方式进行。调查中发现,69%的贫困新生对于一对一的谈话方式更认同。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的接受信息。在新生教育的方式中,贫困新生最讨厌的方式是召开大规模的讲座,很多贫困新生都会选择坐在后排,由于场地和当时的环境因素等条件的限制,贫困新生最不容易在这样的方式下获得有效信息。

新生教育是学生适应环境最好的方式之一,增加对城市生活和学校生活适应的教育,对于新生特别是对于新生中从来没有经历城市生活的农村贫困生而言是非常珍贵的。

(二)建立贫困生档案

建立贫困生档案更有利于长期跟踪和关注贫困新生在适应新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贫困生档案的内容包括本人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贫困生认定过程材料、在校期间接受资助情况记录,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贫困生个性发展与个人生涯规划材料。通过这样的贫困生档案,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心理、精神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关心和帮助才能够让贫困生无障碍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

(三)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环境是所有学习和工作的有利前提,给贫困新生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主要是指在贫困新生周围形成一种具有人性关怀和人文关怀的环境。具体而言,要在学生中形成不炫耀自己的财富,不对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过多谈论,尊重差异,贫困生的劳动,只有创造出这样的周边环境,才能让进入大学的贫困生享受平等对待和无声关怀。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就是在精神层面摘掉“贫困生”的帽子,让因经济等原因造成的不平等因素在精神层面减少到最低。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要求学校必须对非贫困生进行教育。在当前的国情下,很多独生子女由于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难免有时会非常自我,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在大学的集体生活中,难免与其他人产生冲突,从而伤害到别人,特别是对于相对较为敏感的贫困生而言,这种冲突的伤害可能会造成更为长久的后果。所以,良好环境的创立必然是多方面共同进行的,特别需要非贫困学生的配合与支持。只有在全体学生中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对贫困生的非歧视也才有可能实现。

(四)对贫困生进行个性教育

在调查中发现,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新生并无太多差异,但是贫困生在兴奋性因子上显示出严肃认真、寡言内省,在忧虑性因子上显得多困惑和担忧,在紧张性因子上显示出激动紧张,在次级人格因素上,贫困新生较羞怯审慎。新入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特别是对于上面我们提到的正在进行“个体城市化”的农村大学生而言,这一时期是其塑造和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针对这样的情况,个性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有效方法。对贫困新生进行个性教育要以促进贫困新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培养贫困新生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种教育针对人的个性差异,通过一定训练的培养,使其得到充分发展,包括培养良好的个性,纠正偏差的个性,使个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个性教育,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在相对贫困的物质条件下,关注自身积极人格特点。

在进行个性教育中需要注意要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的文化传承相结合,一方面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贫困新生和所有学生而言,与所在学校的文化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融入到学校的文化中去,才能真正的领会大学的灵魂,拥有大学精神。

被举报文档标题:探索高校贫困新生适应性调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xdwxlw/5689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