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间传说文化范文

民间传说文化范文

民间传说文化

[摘要]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南北两大故事村伍家沟村、耿村都流传大量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富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两村民间传说在反映下层民众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农民起义领袖、帝王的多重人性、及人性裂变表现出两种文化心理倾向方面是相似的。不同之处是伍家沟村的民间传说更深切地表现了热爱乡土的深切情怀,下层民众的武当道教的信仰。耿村民间传说更强烈地表现人民群众的壮烈的爱国情怀及尊崇儒家思想文化的心理倾向。两村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处在不同的文化圈造成了两村民间传说不同的文化蕴涵。

[关键词]伍家沟村;耿村;民间传说;文化蕴涵

Abstract:Folkloreisanimportantcategoryoffolkliterature.WujiagouVillageandGengVillageinsouthandnorthChinarespectivelyhavenumerousfolkloreswithrichculturalimplication.Theirfolkloresaresimilarinreflectingthemoralandethicalconceptsofpeopleinthelowerclass,andinshowingtwopsychologicaltendenciestowardsmultiplehumannatureanditschangesofpeasantuprisingleadersandemperors.TheirdifferenceliesinthatWujiagouVillagefolkloresexhibitvillagers’profoundlovefornativelandandfaithinWudangTaoismwhileGengVillagefolkloresstrongpatriotismandpsychologicaltendencyofrespectingConfucianideologyandculture.Differentgeographicalenvironmentofthetwovillagesanddifferentculturalcirclesofthetwovillagersresultindifferentculturalimplicationsoftheirfolklores.

Keywords:WujiagouVillage;GengVillage;folklores;culturalimplication

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是民间传说大国,民间传说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大到天地日月,小到一草一木,上到神灵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流传着特色各异的传说故事[1]。民间传说最早产生于远古并流传久远,后来又不断涌现,是劳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陪伴着整个民族从远古走到今天,也陪伴着每一个人走完整个生命的旅程[2],在劳动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南北两大故事村——武当山下的伍家沟村、河北耿村都流传大量的民间传说。伍家沟村的民间传说有人物传说、武当山传说、地方传说、动植物传说、其他传说等6类,计134篇,占已出版的《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的234篇故事的二分之一还强。耿村的民间传说有历史人物传说、仙道传说、动植物传说、土特产传说、医药传说、武林传说等等,计852篇。这些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形态,其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表现了一些特定的风尚习俗及劳动人民群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社会、对历史、对山川万物的理解,表现了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操守在内的人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和生命形态。

一、两村民间传说相同的文化内涵

1.表现了劳动人民崇善惩恶的道德观念

中国是一个讲伦理道德的国家,中华民族素来重视道德,重视做人,通过道德伦理的教化来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下层民众宣传自己的道德主张最适用最方便的形式就是通过民间文化来进行,通过民间传说来进行。民间传说是下层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的教科书。

两村的民间传说大部分是以劳动人民希求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来编创的,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都蕴含在动人的传说里,善恶是人间最基本的道德,两村的劳动人民群众对为人善良,扶危济困,团结互助,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的行为和精神加以歌颂,让这些人获得幸福,胜利的结局;而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狡诈贪婪的品德和行为,恩将仇报的坏良心的人物与行为加以鞭挞,对内心丑恶者和恶劣道德品质进行否定,把悲剧加在他们身上。通过这些道德宣传来使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消除贪婪自私,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为善,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理想。伍家沟的很多传说讲述良好的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因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了特定的风俗。巧妙利用民间传说解释性的特点,虚拟良好的道德行为与风俗形成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虽不符实际,但合乎人情。如民间在五月初五在门上插艾蒿的风俗已流行了两千多年,这种风俗起源有多种说法,有巫术说,纪念屈原说等,影响最大的是纪念屈原说。伍家沟的传说《端阳节插艾》,对插艾风俗的起源又作了新的解释,把这一风俗起源的时间往后推迟了近两千年,推迟到明末,说李自成兵到均州时,士兵见一妇人带两个孩子避难,她把前房留下来的大些的孩子抱在怀里,让自己亲生的小些的孩子自己走路,士兵夸这个妇女心肠好,让此妇人回家后割几根艾蒿插在大门上为记号,士兵见门上插艾蒿就不会为难他们,妇人让全村的人家在门上都插上艾蒿。全村人都没有受到士兵打搅,全都平安无事,这天是端阳节,从此武当山有了插艾蒿的风俗。

这一传说盛赞后母的美德,在旧社会后母虐待先房子女是普遍现象,后母手下的继子女境遇非常悲惨,这一传说树立贤良后母的榜样,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耿村传说《刘守真君庙的传说》讲述保定三月十五庙会的来历,所表现刘守真的美德更为感人,简直可惊天地,泣鬼神。刘守真是宋朝的神医,有起死回生的高超医术深受群众爱戴,金国的军队闻其大名,派士兵逼迫刘守真为金国军队治病,刘守真誓死不从,上吊自尽,宁死也不为敌人效力。他死的时候是三月十五日,百姓为了纪念他,为他修了一座神庙名为三月十五庙,三月十五这一天也是这座庙的庙会①。刘守真的爱国精神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善,他的壮烈行为更令人景仰。

两村中的鸟兽传说也富有深刻的道德寓意,颂扬善良的美德,鞭挞害人、损人的恶德。耿村传说《为什么人间没有凤凰》,讲凤凰原是喜鹊、乌鸦一样的鸟,身体如麻雀,长一身白毛。因为它心眼好,热心帮助其他鸟解决各种困难,如帮助其他鸟找窝,找食,为得病的鸟找医生,受到各种鸟的爱戴,各种鸟都把自己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送给凤凰,凤凰的羽毛就变为五颜六色,还被群鸟尊为百鸟之王②。它劝阻其他鸟不要吃百姓的庄稼,此事被玉皇大帝得知,将其留在了天上。成为天宫中的仙鸟。此传说告诉人们:只要以善待人,帮助他人,就能得到善的回报,得到众人的拥戴。

两村都有一些传说解释了一些鸟兽昆虫等物是怎样来的,有些鸟兽昆虫是因黑心肠的人“害他人”结果是害了自己的亲人、或是自己受到报应变成。伍家沟村的动植物传说《凉水[XC][XC]》篇讲一坏心的老妇人,偏爱自己的女儿,处处刁难儿媳。她让女儿和儿媳一起上山种芝麻,给女儿的芝麻种子是生芝麻,给儿媳的芝麻种子却是炒熟的芝麻,种芝麻时小姑子把两种芝麻都尝了一下,觉得嫂嫂的芝麻好香,就把自己的芝麻种与嫂嫂的对换了。几天后小姑子种的芝麻没有出苗,不敢回家,在山坡上又饿又渴,听到滴水声又找不到水,就变成鸟雀了,对前来找她的母亲叫道:“凉水[XC][XC],妈黑心肠!凉水[XC][XC],妈黑心肠!”黑心的老婆婆刁难儿媳却害了自己的女儿[3]176,时刻受到变成鸟雀的女儿的谴责。此传说告诫当婆婆的不能偏心,对待家中亲人应一视同仁。耿村的动植物传说《姑姑鸟》,其内容及寓意与《凉水[XC][XC]》大同小异。讲一失去父母的闺女从小跟嫂子一家生活,嫂子嫌弃她,想害她。就让这个小姑子与自己的女儿一起去种豆子,把小姑子的豆种炒熟了,使其下种后无法出苗,种豆的途中侄女发现姑姑的豆种很好吃,很喜欢吃,姑姑就与她交换了豆种。侄女所种的豆子没出一棵苗,不敢回家,饿死在田野。临死前对姑姑喊:“姑姑等!姑姑等!”,死后变成个姑姑鸟。每天喊着“姑姑等”③。这个恶嫂嫂想害小姑却害了女儿,告诫人们千万不能有害人之心,特别不能对亲人有加害之心,有害人之心最终是害自己。这类传说是运用因果报应观念来对人们进行劝诫。上述两篇传说讲在家庭中因有害人之行得到恶报,报应在自己子女身上。伍家沟村的动植物传说和其他传说中多有加害他人之人自身受报,被清除出人类,成为飞鸟爬虫之类,《碫磨鸟》篇讲一个心肠坏的石匠,使用害人的法术碫磨,他给一善良人家碫磨害死全家四口,阎王逮来石匠让他去改所碫的磨,石匠怕阎王的惩罚,变只鸟飞去,每天夜里不停地用嘴“邦邦邦”地啄,是在替自己改那伤天害理的口功(匠人用的一种害人的法术),害人的匠人变成了碫磨鸟,终身为自己赎罪[3]178。《梁山伯与祝英台》篇讲马秀才在迎娶祝英台的途中见祝英台钻进梁山伯的坟墓,尽力去拽,只拽回一只绣鞋,很生气,想到娶亲只落得一只鞋,感到丢人,当下用手扒坟,不吃饭,不喝水,肚子饿了就紧腰带,腰越来越细,头和屁股越来越大,晕倒地上,变成了蚂蚁。马秀才夺人恩爱,破人美好姻缘,死不甘心,变成蚂蚁是自作自受,因作害人之事受到严厉处罚,告诫人们害人之事绝不可作。耿村的动植物传说还告诫人们做人的基本规则:做人要本分,要通过辛勤的劳动获自己所需,不能心生妄想,好逸恶劳,如果心存妄想,不走正路走歪路,那就会自讨苦吃,遭到恶报。耿村的动植物传说《草鸡的来历》篇中讲,一个十八九岁的闺女厌恶劳动,一心跪拜仙家,相信拜求仙家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出现的仙家是一个类似母鸡的怪物,仙家以为此闺女要变成与自己相同的样子,就使这个闺女变成了一只母鸡,再不用像人那样劳动,靠人喂养下蛋④。此女有不劳而获的非分之想,落个可悲的下场。此传说具有强烈的警戒意义。耿村的动植物传说《蚊子的来历》从反面表现了夫妻伦理及人际交往的准则。此篇讲一家小两口婚后不久,妻得暴病而亡,小伙子费尽千辛万苦去找“还阳草”,想使妻子起死回生,此事惊动天廷,玉皇大帝派长眉大仙下界来扶助小伙子,小伙子遵照神的安排咬破自己的中指,在他妻子的人中上滴了三滴血,救活了女人。后来女人看上一个有钱的商人,对小伙子变了心,跟商人乘船私奔而去。小伙子追上女人谴责她说:“为救你,我去西山找还阳草,费了千辛万苦,咬破中指,才把你救活,想不到你这么无情无义!”妻子自觉理亏,就说:“谁不想吃好的!穿好的!上船来,我还你三滴血。”没想到她还了三滴血后咕咚倒地身亡。商人见她死了,就命人把她的尸体扔到河里。小伙子念他俩夫妻一场,就把妻子尸体背到岸上,准备下葬时,女人尸体的肚子裂开,从里边飞出一群长翅膀的小虫,这小虫就是蚊子,它专门叮在人身上吸血,这就是蚊子的来历⑤。故事严厉谴责了此女子的贪财无义,俗语讲“一夜夫妻百夜恩”,况且其夫对她有救命之恩,就因为要吃好的穿好的,就绝情绝义,弃夫而逃,即使救命者不是丈夫,就是陌生的路人,救命之恩也不可忘,故事让其变成吸血的蚊子既是对她应得的惩罚,也是对其人性的写照。故事告诫人们:不可违背做人知恩图报的基本准则。

2.两村民间传说对农民起义领袖、帝王的多重人性及其人性的裂变表现出多重的文化心理倾向

两村的人物传说中有多篇农民起义领袖、帝王的传说。伍家沟村的人物传说中有十多篇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传说,耿村的人物传说有十多篇朱元璋的传说,李自成曾在武当山一带长期作战,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时在河北也作过战。他们二人的起义活动在当时引起很大的社会震动,在群众中留下深远的影响,经过当地人们的不断回忆和讲述,逐渐演化为传说。因此多篇关于他们的传说在两地流传。

两村的农民起义领袖的传说包括以下几个叙事层次,反映下层劳动群众以下几方面的文化心理。两村的传说把二人当作英雄来崇拜。认为他们既然敢做惊天动地的大事,非是凡人,两村传说中都讲了李自成、朱元璋他们具有神异性。他们二人虽然都出生在贫苦人家,但出生时都有奇异的征兆,有神秘的色彩。说李自成是神仙临凡,是天上的紫微星,是因为李自成的父亲埋在一块能出非凡人物的好坟地。耿村朱元璋的传说讲朱元璋出生景象更为神奇,他母亲怀着朱元璋被元朝军队追杀。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地,是真龙天子诞生,惊动了庙里的和尚,和尚安排他们母子躲藏起来。他们都有神异的本领,有神奇的力量。李自成十岁时被一河南教书先生算出他长大要造反,想除掉他,提起他的双脚往地上摔,却没有将其摔死,后来他成为武举人,起义后带兵在武当山打仗,肚子被长矛划破,肠子流出,他把肠子塞到肚子里,用草绳把肚子系上,继续带兵打仗。朱元璋有更神异的本领,而且很有智慧。朱元璋十几岁给地主家当长工时,捏出一些泥人来拔麦子,自己躺在地头休息。他们都经历过极端的困苦生活,都有过不幸的遭遇。李自成、朱元璋都经历过极端饥饿,几乎濒临死亡状态,而起来造反。他们都为百姓做过一些好事,都爱护百姓,为百姓解除困苦,如前文所举《端阳节插艾》传说中讲李自成起义军过中原杀豪强,怕伤害善良百姓,让老百姓在门上插艾作为标记,以免伤及无辜。插艾从而成为习俗。朱元璋少年时是很善良的,同情穷苦百姓,有热心助人的热心肠。耿村人物传说《朱元璋拔麦子》篇讲朱元璋给地主打工时,地主安排一个坏心的领工,在拔麦子时领工想在拔麦时拔在前头,其余打工者如跟不上领工,就吃不到饭,拿不到工钱,朱元璋用计一直咬住领工者,使其余打工者都没有被落下,地主及领工者算计打工者的阴谋落空⑥。下层民众相信农民起义领袖出身不凡,非是等闲人物,他们的非凡出生是他们成就大事的基础。下层民众对起义领袖的神异本领、神奇力量怀有深深的敬仰心理,为自己的代表人物而感到自豪。对于他们的不幸遭遇抱有深切地同情,对他们爱护帮助百姓,为百姓解困的行为,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由衷地感戴之情。

但这些农民起义领袖的人性是多重的。在他们有武装、权势,或黄袍加身时,他们的人性发生裂变,由善变恶,大开杀戒,为所欲为,滥杀无辜,杀人如麻。李自成在起事登位后,不忘当年被河南的教书先生所害,就带兵来河南报仇,专杀河南人,杀一次,杀得村庄无人烟,然后在路上放银子,如被人拾去,再带兵找人杀,直到路上银子没人拾了,才算杀尽,人称“三洗河南”,杀人像水洗一样,一个不剩[3]92。李自成还在湖北“二洗均州”,因他解手时顺手用藤藤草的叶子擦屁股,被刺痛,就认为均州人坏。放火烧了武当山八宫二观,杀均州百姓,一连杀两次,如水洗一般[3]101。杀人杀红了眼,成为杀人魔王。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整天吃喝玩乐,安排童年好友沈万山与自己各修南京城的一半工程,沈万山先修完,朱元璋因感到失了面子杀害了沈万山。又将共同出生入死的全部战友、打江山的功臣杀害殆尽,又逼死军师刘伯温。成为一个杀人狂。劳动人民群众对这种恶行是极为愤恨的,是进行猛烈抨击的,是猛烈批判的。历史上的帝王有贤明和残暴的两种类型,而农民起义领袖是由贤明变为残暴的。他们有了权势,人性就发生如此裂变,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劳动人民群众感到非常困惑。

二、两村民间传说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意蕴

1.伍家沟村民间传说表现了热爱乡土的深切情怀

伍家沟村的民间传说中单有一类武当山传说,讲述武当山附近山川风物的由来。伍家沟的这些民间传说极力美化、神化家乡及家乡周边的山川景物。讲述不少名胜和各种地名的由来,用优美的传说加以解释或富有意义有情趣的说明。《金沙坪的来历》篇讲金沙坪是由泼在沙滩上的金豆子所变,天天闪闪发光,展示了此滩仙境一般的美。汉江中的沙洲是神仙张三丰所投的金笛所变,可以想象到此地无比富丽,如梦如幻一般的美(《张三丰度亲家》)。《马思山》篇讲樊梨花在房县作战的地方山明水秀,风光绮丽,带兵回朝时战马不想走,后来这座山叫马思山,这一传说可以使人想象到此地如诗如画一般的美。表现当地民众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伍家沟的民众为展示家乡的美好,还把外地传说中有美德之人纳入本土,为家乡增光添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主要流传于浙江一带,唐代时在浙江形成,宁波有埋祝英台的“义妇冢”,宁波一带盛行游梁山伯庙的习俗,据说热恋或新婚的男女只要到梁山伯庙一游就相亲相爱,白头偕老[4]。而伍家沟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篇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们这里的人,山伯的坟就埋在马家河上”。梁祝的故乡移到了伍家沟附近。此传说反映当地民众希望家乡出名人,显示乡土的人杰地灵,来满足自己的自豪感的心理。

伍家沟民众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还对传说中的家乡的影响巨大的恶人进行翻案,传说中的陈世美是距伍家沟村不远的均州人,是个杀妻灭子的忘恩负义之人。伍家沟的传说《“铡美案”是假的》给陈世美翻案正名,说陈世美的恶行是他人恶意编造陷害。此传说讲陈世美不仅不是恶人、忘恩负义之人,而且是一个大好人,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道德高尚之人,一个被冤枉的善良之人[5]55。可见当地民众希望家乡出好人的心理,在他们心目中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用给好人扬名的方式来显赫自己乡土的不凡。

2.耿村民间传说洋溢着壮烈的爱国之情

耿村民间传说中不乏表现家乡之美的传说,有十多篇家乡名人事迹的传说。但更多的是中国历史上历代爱国者的传说,这些传说成为爱国者的特殊传记,表现壮烈爱国之情的篇章。从古代人物传说到现代人物传说都贯穿这样一条爱国红线。传说中的爱国者关心祖国的安危,为国家出力。为拯救百姓的苦难出力,反抗外来侵略,反抗强暴,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耿耿丹心可昭日月。《赵母三谏君》篇讲战国时在秦国派几十万大军攻打赵国时,赵王派赵括领兵,赵括之母深知赵括没有领兵本领,会导致兵亡国破,三次找到赵王,以死相劝,受到赵王的斥责也不改变主张,劝赵王改变主意⑦。为全国百姓的安危着想,爱国精神非常感人。耿村中反映宋朝抵抗辽兵、金兵侵略的人物有多篇。神医刘守真宁可上吊自尽,也不给敌人效劳。《韩玉娘劝夫抗金兵》篇讲宋朝百姓中有名望的一对青年男女陈朋举韩玉娘被金兵掳去,让他们成婚为金兵效力,韩玉娘不屈从敌人的安排,劝丈夫陈文举逃跑,去参加岳飞的抗金队伍。韩玉娘受尽敌人的摧残也逃出敌人的魔掌,爱国意志非常坚韧⑧。《杨家将的传说》篇讲杨家将中的大郎、二郎、三郎、七郎为抗敌为国捐躯,爱国精神非常壮烈⑨。耿村反映清朝及民国的爱国者的传说中,爱国精神表现出多种色彩。《靳全保与洋人比武》篇讲清朝时一外国武士在中国耀武扬威、欺负蔑视中国人,靳全保挺身而出教训了洋武士,使洋武士狼狈而逃,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威风⑩。《赛金花京城救百姓》篇讲,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时杀人放火,京城名妓赛金花冒死出面与侵略军统帅交涉调停,救了许多百姓B11,她位卑不忘忧国,救民精神可嘉。《蔡锷的传说》篇讲民国时袁世凯妄想称帝祸国,蔡锷在北京用计摆脱袁世凯的控制,绕路回云南,和唐继尧组织救国军、讨伐袁世凯。挫败袁世凯称帝的美梦B12,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耿村民间传说中抗日英雄的爱国精神表现了更高的境界。《女儿路孤胆闯敌穴》篇讲抗日女英雄郭雅琴独闯敌人据点说服敌翻译官停止作恶,为抗日出力,与同志们一起端掉敌人炮楼B13。《抗日女英雄郭大娘》篇讲区小队长郭道勤在养伤时勇除前来劝降的汉奸,深入敌据点,摸清敌人火力情况,配合八路军拿下据点B14。《宁死不当亡国奴》篇讲抗日女英雄石小丑亲身经历之事。她与丈夫共同为八路军作情报工作。夫妻双双被捕,她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丈夫牺牲后,她擦干眼泪,继续英勇战斗B15。《郝梦龄的传说》篇讲国民党军队爱国将领郝梦龄抵抗上级命令,坚决不打红军,在打日本鬼子的战场上亲自上火线杀敌,壮烈牺牲在战场上B16。这些抗日英雄为保卫国士,反击侵略,敢于斗争,具有大智大勇,他们不怕牺牲,舍身舍家为国,他们的爱国精神更为可歌可泣。耿村有如此多的爱国者的传说,表现出无比强烈的爱国精神,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传说中是十分突出的,这种富于爱国精神的传说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

3.伍家沟村民间传说较多地反映了当地群众的武当道教信仰

伍家沟村民间传说单有一类武当山传说,有20余篇,这些传说较全面反映了当地群众的武当道教信仰。他们相信凡人能成仙,伍家沟的武当山传说讲了张三丰和真武大帝成仙之事。当地民众还相信凡人修炼成仙后有非凡的预测能力和神奇的法力,能搬山移石,呼风唤雨,这是一种道教法术信仰,表现民众希望用法术来改造自然,改变山川环境的幻想,改变生活条件的幻想。他们还希望神仙来到世间救苦救难,解决凡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对现实矛盾进行干预,帮助善良者战胜困难或恶人。维护人间的秩序和公平。

4.耿村民间传说反映了民众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尊崇意识

通过耿村民间传说可以看到当地民众的民间信仰的内容比较庞杂,既有儒家思想信仰,又有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但儒家思想信仰占主导地位。耿村流传多篇孔子的传说,讲述孔子的事迹和道德,这是伍家沟村民间传说所没有的。《孔子的传说》中讲孔子出身奇异,长相奇特,是贵人,有“二郎神把门,仙女接生,王母娘娘做的衣裳”,《孔子与如来佛打赌》篇讲孔子周游列国时在西天见了如来佛,两人一是天下第一佛祖,一是天下第一圣人,互不服气,相互出考题进行较量,结果孔子以其智慧占了上风,形成契约,佛道两教的徒弟要向诗书礼义之家乞讨度日。说明在民众心目中儒家思想文化信仰、佛教信仰、道教信仰的关系中,儒家思想文化信仰占主导地位。在《孔子拜师》篇中讲孔子向一个小孩拜师,歌颂了他不耻下问的美德和虚心地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主张。《阴阳二十四块板》篇中讲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遇到天下灾荒,孔子让颜回借粮,颜回得到异人范丹相助,得到大量粮食,孔子领着弟子们到处放粮,各州县的百姓都有了粮食吃。说明孔子时刻想着天下苍生百姓,说明当地下层民众对孔圣人的“仁者爱人”的道德主张是肯定的。

三、两村民间传说文化蕴涵不同的原因

1.两村所处地理环境不同

伍家沟村地处武当山腹地的深山之中,人口不多,比较闭塞,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接收外来的信息有限。所见所闻较少,受传统主流文化影响有限,人物传说中历史英雄人物较多,文化英雄人物较少,当地民众虽生活贫苦但住处山水风光优美,民众有自得其乐的心态。所流传的传说地方性较强,以地方传说为主,以武当道教传说为主。

河北耿村地处平原,村庄规模较大,交通发达,接受外来信息量大,民众关心天下大事,人们思维开阔。受传统主流思想文化影响较大,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浸染,在人物传说中既有历史英雄人物的传说,也有文化英雄的传说,如孔子的传说。中国历史上发生较大的事情,各历史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在耿村民间传说中都有所反映。传说的数量多。耿村是抗日根据地,因而有大量的抗日英雄的传说,众多的民间传说中现实性较强。

2.两村处在两个不同文化圈——武当道教文化圈、燕赵文化圈

伍家沟村距道教圣地武当山较近,距武当山金顶只70华里,民众思想深受武当道教文化的浸染,因此伍家沟村的民间传说深受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影响,带有武当道教文化的色彩。很多历史人物传说都道教化了。像历史上的包公很有政治才干,在民政管理、监察工作、断案方面很有名,特别是人品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方面非常有名,耿村中的多篇包公传说讲他如何善于断案,有明断卖嫂案、审乌盆案、审麻子秸案、审砖头案等。伍家沟村中的包公传说与耿村大不相同,而是讲包公善于抓狐狸精。包公奉旨到皇宫西宫给西宫娘娘治病,包公手拿擀面杖、钟馗像,使西宫娘娘现了狐精原形,被包公打死[3]73。伍家沟民间传说中的包公完全被道教化了,成为不折不扣作法的武当道士了。伍家沟传说受武当道教的影响可见一斑。

耿村地处古燕赵之地,属燕赵文化圈内,民间传说深受燕赵文化的影响,富有燕赵文化的底蕴。燕赵文化的核心特点是一种尚义气、轻生死、勇于自我牺牲的刚烈精神。这在耿村正面历史人物身上、在众多的爱国者身上,革命先辈身上都有所体现。伍家沟村与耿村各有一篇貂蝉之死的传说,伍家沟村关于貂蝉之死的传说,讲貂蝉是红颜祸水,是亡国的罪人,貂蝉作为一个弱女子被捉住后无力反抗任人宰割。被关羽用巫术方法将其杀死[5]42。而耿村传说的貂蝉之死,貂蝉的形象大不相同,在张飞奉曹操之命杀貂蝉时,貂蝉斥责他不去保国家保江山而给曹操当刽子手,杀宰女子,不自羞吗?张飞羞惭而回;曹操命关羽去杀,貂蝉嘲笑关羽当年被吕布打败,现在来杀他老婆不算本事;曹操亲自来杀,貂蝉斥责他,当年董卓作乱,你刺杀董卓未成,我施连环计杀了董卓,有功朝廷,你不能杀我。貂蝉大义凛然斥责红颜祸水的谬论,说当年昭君出塞,为国家作出贡献,你们名为汉臣实际都有各自的阴谋,我还活着干嘛!一头碰柱而死,她成为对刽子手的审判者,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体无完肤,对他们表现出极大地蔑视,自己了断性命,死得无比壮烈。正是燕赵文化赋予貂蝉以刚烈之性。从这一则故事可看出耿村民间传说所体现出的燕赵文化精神。

①《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五集,97-99页。

②《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一集,160-162页。

③《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一集,166页。

④《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三集,648页。

⑤《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一集,173-174页。

⑥《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三集,283-284页。

⑦《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三集,205-206页。

⑧《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三集,425-426页。

⑨《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一集,42页。

⑩《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三集,454页。

B11《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一集,104页。

B12《耿村民间故事集》,第四集,332-334页。

B13《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三集,44-54页。

B14《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一集,112-114页。

B15《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五集,567-572页。

B16《耿村民间故事集》,第五集,166-168页。

[参考文献]

[1]林继富.中国民间传说与史官文化[J].民间文学论坛.1997,(3):32.

[2]刘魁立.中国四大传说序[A]//中国四大传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8.

[3]李征康.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4]贺学君.中国四大传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40.

[5]李征康.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第二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

[6]郑春元.伍家沟村民间传说的文化内蕴[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