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欣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探究范文

文学欣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探究范文

时间:2022-05-06 09:56:24

文学欣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探究

什么是主体意识?概括来说,主体意识就是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也就是要做外物的主人,同时也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意识。它是个体生存的绝对的内在根据,因此完全是一种超对象的、并以不断趋于个体生命之自我圆满为目的的生命自主意识。主体意识的强弱标示了一个人的发展与完善程度。因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大学的应有之义。21世纪国家教育部的素质教育目标就规定大学生必须具备明确的主体意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比如家庭背景、校园环境、学校德育工作和课堂教学等。除此之外,大学生课堂内外的文学欣赏活动,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文学的特性决定了文学欣赏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有明显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一、文学欣赏对大学生自信心建立的意义

浙江大学一份调查显示:随着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和交际面的扩大,现在的大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表现出不自信;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时感到困难。大学生不自信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觉得自己来自偏远的地区,孤陋寡闻,不能像大城市的孩子一样见多识广;自己家庭经济差,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出手大方;自己相貌不好,人家不会喜欢自己;自己学习基础差,能力不强,不像别人能歌善舞、可以自由地参加各项活动,得到大家的认可等等。他们为要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室友、同学以及校友、师长交往而感到困惑、不安,以至于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和他人交往、沟通。相反,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着某些方面的优越条件,往往不屑于和那些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来往,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沾沾自喜。在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一遇到挫折就总是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生不逢时,因而郁郁寡欢。当前大学生的这种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已经影响了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直接的交流和引导之外,文学欣赏是一个有效的能够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写的,写人的,也是为人而写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人,这里的人既包括自己和也包括他人。例如通过阅读路遥《平凡的世界》,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是如何面对种种困境,战胜自我,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高考落榜一贫如洗的男主人公孙少平,凭借自己的上进心和正直品格,也能获得令人欣羡的纯美爱情。他的女友田晓霞,出身城市,是大学生,纯情、漂亮、善良体贴。而《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坚贞爱情更是可以向大学生证明,爱情可以超越年龄、相貌、财富、地位的特点。女主人公看似相貌平平,一无所有,其实,她拥有的东西是无价的,她拥有善良、纯洁、果断、高尚的美好灵魂。正因为此,她赢得了贵族罗切斯特强烈真挚的爱情。可见,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那些不自信的大学生们得到鼓舞,使其认识到他们自己并不是一无所有,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有可能活得从容,获得爱情。再比如,张天翼《华威先生》一文通过对一个自以为是、滑稽可笑的官僚的刻画,展现了人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情形之间的大相径庭,可以让学生们在体会作者对主人公辛辣讽刺的同时,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如华威先生般自高自大,得意忘形?自己的感觉是否真正切合自己的实际水平?这样,在小说的启发下,那些对自己评价过高的学生,就会冷静下来,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踏踏实实生活、工作、学习,谦虚为人,以求更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文学通过生动的形象,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对人物之间关系的反映,能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和他人,从而建立起恰当的自信心,这里的恰当既是指不盲目自卑也指不盲目自负,而是客观地认识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势与缺陷,接受现实,在现实的起点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文学了解他人,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二、文学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现实,激发学习动力

有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由于中学时代及之前一直在父母的监护下,在校园的环境里埋头于针对升学的学习,对现实社会的了解非常有限。到了大学,他们当中有的仍然延续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读书生活,凡事均以教科书和老师为中心;有的因为自由时间的增多,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管束相对减少了,突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于是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经常上网打游戏、逛街、谈恋爱或者在无聊中打发自己的时间。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大学生是不利的,将影响到他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对社会来说,也造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亲身走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比如大学阶段给学生设置的实习,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习毕竟是一段很短的时间,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仍是在与社会相对隔绝的学校里度过。因此,引导学生利用校园资源和安静的学习环境来欣赏文学,成为了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之一。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大学生可以通过文学深刻地认识社会,并可以通过优秀的反映现实的当代文学作品了解当前的社会和形势,从而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自己在社会中拥有的权利和必须担负的责任,以此来确定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以便于在学校有目的性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社会角色做准备。例如阎真的《沧浪之水》,该小说借一个刚从大学毕业,本来有一腔热情准备大干一场的青年研究生池大为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某些国家机关的种种不如人意的现象——人浮于事、靠关系、走后门、官本位等等,刻画了在该种体制和关系网的环境下,主人公的种种心灵斗争和行为选择。类似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还有王跃文的《国画》、余华的《兄弟》等。真实的社会现实,和主人公现实的行为抉择,可以引发大学生深层的思考——该怎样处理心中的美好理想和现实的不如人意?是不顾现实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孤芳自赏,还是抛却理想选择那条和池大为一样的“胜利却失败的路”?理智的大学生们自然会选择看清现实以后,在现实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理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现实,而这样的选择便是切合实际的,真正有价值的理想。而一旦他们确立了理想,在大学校园里就不会再盲目和空虚,而是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三、文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健全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实用人格和审美人格的统一。在校大学生,往往特别关注自己的专业而忽视了审美人格的培养。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为人处事只考虑功利和实用目的而缺少了人文素养。众所周知的清华大学学生在动物园用浓硫酸泼狗熊事件和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例证。因为学习、情感和就业上的压力而自杀,男女朋友闹分手而一方被毁容或被杀害等这些现象,在高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现在大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是“郁闷”。显然这些现象不利于大学培养德才皆备的人才的办学宗旨的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健人格的工作势在必行。

文学具有审美属性,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文学具有非功利性、情感性和想象性。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文学欣赏培养人文精神和美感意识,在实用人格之外培养审美人格,形成健全的人格。徐志摩写“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沙扬娜拉》),没有什么实际的目的,只在于让读者体验少女如出水莲花般的清纯、美丽、清新脱俗,在心中回味凉风袭来水莲花微微颤动和少女含羞低首的那种美好姿态,让一种美好的感觉在心底油然升起。当读者透过诗人的文字,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会感到身心愉悦,此时此刻的读者便超越了功利目的,实现了审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沁园春·雪》)这些诗句,让读者在严冬季节,除了感到大雪的寒冷之外,还多了一层审美的观照,心灵的境界因此更开阔了,并得到了提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体现了诗圣杜甫超越个人的困境,联想起天下众多的百姓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发起改善他们处境的深情呼吁的悲天悯人情怀。短小的诗歌包含着诗人独具的审美眼光和人文关怀,长篇小说、戏剧更是如此。

长期浸润在文学作品中,将使大学生们的人文意识和美感意识得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在功利性思维之外,有了一种审美意识,就会领悟到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美,从而不再轻易去伤害生命,而是主动地热爱生命,热爱自然。通过文学欣赏,大学生们在情感上得到了陶冶,在内心里也逐渐学会感受和想象诗意的审美的人生,他们将少一些怨天尤人,并且常常会因精神上的富足而带着感激去享受每一日的生活。

四、文学欣赏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信仰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当问及自己的理想时,许多大学生表示漠然,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的理想就是考上研究生或者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即便是想考研的同学,也是觉得当前的就业压力太大,考研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希望研究生毕业后能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问及什么是好工作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将之概括为大城市,高工资,工作轻松。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纷纷涌进中国,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的灵魂。目前,面对多元的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已经出现了信仰失落的危机,比如近年来出现最多的大学生诚信危机。这种现象在社会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和高校的声誉。

如何面对大学生的世俗化倾向和道德滑坡?为了使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面对各种价值观时具备敏锐的判断力,从而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和人生信念,高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与信仰的教育。而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歌颂真善美而摒弃假丑恶的:一部《红楼梦》怀疑整个封建的社会秩序,以最多最细腻的笔触描绘并歌颂了女人尤其是青春少女的美,对摧残美丽生命的封建礼教给予了最严厉最彻底的批判;一部《西游记》写尽了人世间的种种不平等和不美好,作者借孙悟空之身,了解民生疾苦,铲除了以妖怪为代表的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凶恶、贪婪和虚伪;一部《儒林外史》历数了知识分子自身的种种怪癖和不良习气……文学作品以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感染读者,它通过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的展现,旨在使读者通过现象认识到社会和人性的本质——整个社会的假恶丑与真善美无时无刻不在较量着,人自身也是如此。人只有不断向真向善向美,才有可能是一个完善人;整个社会只有不断地弃恶扬善,才有可能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因而个人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第一义的。所以,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可以帮助大学生明了社会的假恶丑与真善美,形成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建立起坚定地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信仰,不断向一个完善的人的境界迈进,为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作出最大的贡献。

总之,文学欣赏将会有力地推动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这是由主体意识与文学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高校教育目标的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按照程度的高低分别包括培养自信心、自主选择意识、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以及人生信仰等这些因素。一个人自主意识的程度决定了他的发展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大学时代是建构主体意识的黄金时期,因而使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应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文学的人学内涵,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文学鲜明的价值倾向决定了文学的欣赏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建构的有益影响。良好的大学文学教育,以及倡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使大学生长期处在文学的浸润之下,将有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能力的优秀人才。这对大学生本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竞争都将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学欣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xslw/5994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