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思考范文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思考范文

时间:2022-03-14 04:49:06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思考

1我国园林发展史

要谈中国园林建筑艺术,首先要了解中国园林发展史。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早期的园林建于自然中,灵台、灵沼、灵囿、上林苑、甘泉宫具有多种功能,充满了求仙的神秘气氛。汉代后期造园逐步消失神秘气氛以大自然为师法对象。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文人士大夫受到政治动乱和佛、道出世思想的影响,大都崇尚玄谈、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景物和诗文、山水画开始出现,当时的官僚士大夫以隐逸野居为高雅,私家园林应运而兴,造园艺术的写意创作方法开始萌芽,建筑布局大都疏朗有致,因山借水而景。唐代已有文人参与造园的事例,如著名的“辋川别业”即由诗人王维亲自规划,建筑物配合自然山水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景区,并以诗画情趣入园,因画意而成景。宋代山水画在写意方面以简约笔墨获得深远广大的艺术效果的南宋写意画派,其理论和创作方法对造园艺术的影响很大,园林与诗、画的结合更为紧密,能够更精练、概括地再现自然,并把自然美与建筑美相融合从而创造一系列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明清园林继承唐宋传统,在长期承平局面下持续发展,在造园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十分成熟的境地,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北方以北京为中心,江南以苏、杭、湖、扬为中心,岭南以珠三角为中心。还刊行了多种造园理论著作,明末计成的《园冶》就是其中之一。私家园林以江南地区的宅园水平最高,江南的封建文化比较发达,不少文人画家也是造园家,造园匠师也多能诗善画,江南园林所达到的境界也最能代表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4]。

2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

古人以“堂以宴、亭以憩、阁以眺、廊以吟”概言之。我国古代的园林,不单纯是为了游览和观赏,还要具备多种功能,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皇家园林是帝王在园内生活起居、游憩的建筑物,如北京颐和园中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寝宫,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避暑的离宫,除了要住,还要处理朝政,召见臣下,举行宴会等。私家园林:有官宦园林,如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何园;有富商园林,如历史上洛阳的金谷园,无锡市的梅园;有寺庙园林,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名山和风景区;有文人庭园,如苏州的网师园和沧浪亭等。私家园林大多跟住宅在一起,如果有远道而来的亲友,就在园中找一处房屋安置。文人的庭园,里面往往有文人的书斋,时而召三五好友,饮酒赋诗,品茶赏花。古典园林建筑都采用木构架结构方式,运用屋顶、柱、台基三个部位组合而成,其建筑类型十分丰富。

(1)厅堂。厅堂是园林中主体建筑,其体量较大,《园冶•屋宇》曰:“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意。”扁方料做梁架者称厅;圆料做梁架者称堂,是主人会客、议事场所。厅堂一般坐南朝北。从厅堂北望是全园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叠山组成的山水景观。以构造分,有扁作厅、园堂、贡式厅、船厅回顶、卷棚、鸳鸯厅、花篮厅、满轩,按功能,又可分为茶厅、大厅、女厅、对照厅、书厅、花厅,厅堂与周围环境结合产生了四面开敞的四面厅、临水而建的荷花厅、船厅等形式。

(2)楼阁。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建筑,体量一般较大,著名的有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说文》曰:“重屋曰楼。”《尔雅》曰:“狭而修曲为楼。”用做登高望远,多设于园的四周或半山半水之间,一般做两、三层。如拙政园的“见山楼”、溜园的“冠云楼”、沧浪亭的“看山楼”、豫园的“观涛楼”等。《园冶•屋宇》曰:“阁者,四阿开四。”即四坡顶而四面皆开窗的建筑物,造型比楼轻盈,可登临以望远。如拙政园的“浮翠阁”、虎丘的“冷香阁”、溜园的“远翠阁”、狮子林的“问梅阁”等。颐和园万寿山的佛香阁,连台基高达41m,是全国现存最高的楼阁。

(3)轩馆斋室。轩馆斋室有的属于厅堂类型,有的属于厅堂辅助用房,从单体造型上看没有什么特殊做法,从布局方式及与环境的关系上看,轩馆斋室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对组织园林空间,丰富园林景观起重要作用。轩本意有虚敞高举之意。《园冶•屋宇》曰:“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用轩梁架桁,以承屋面,类似于车轩的高高昂首之势。适宜建于高旷、幽静之处,形式上常以一轩式建筑为主体,周围环绕游廊与花墙。如拙政园的听雨轩、溜园的闻木樨香轩,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等。馆原为供人游览或客舍之用。《说文》曰:“馆,客舍也。”江南园林中的馆一般是休息会客的场所,常与居住部分或厅堂有联系,《园冶•屋宇》曰:“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馆的建筑尺度一般不大,布置方式也较灵活,和一小组建筑群联在一起,一般馆前皆有宽大的庭院,自成一局,形成清幽、安静的环境。拙政园的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佗罗花馆北临广池,南筑高墙封闭,四角设置耳房为出入口。斋,有斋戒之意,园林中的斋一般指书屋性质的建筑,是修身养性之所,常处于静谧、封闭的小庭院内,与外界隔离,相对独立。《园冶•屋宇》曰:“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意。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室,在园林中多为辅助用房,配置于厅堂的两边或后部,在结构上较厅堂封闭,《说文解字》曰“古者有堂,自半以前,虚之为堂,半以后,实之为室”。在园林中,室的体量较小,常和庭院相连,形成一个幽静的小院落。

(4)榭。《园冶•屋宇》曰:“《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可见,榭是凭借周围景色而构成。临水而建称水榭,也有建在花间的称花榭。榭因藉景而成,在功能上多以观景为主,兼可满足社交休息需要。建筑基部半在水中,半在池岸,也称水阁,临水立面开敞,设有栏杆。在南方私家园林中园林较小,水榭一般为单体建筑,尺度不大,装修比较精致素雅,如溜园的“活泼泼地”,拙政园的“小沧浪”、“芙蓉榭”、网师园的“濯婴水阁”、藕园的“山水间”等。

(5)舫。舫是一种类似船形的建筑,又名不系舟,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筑,常建于水面开阔处,在园林中供人游玩、宴饮及观赏点景之用。分头舱(俗称纱帽顶)、中舱、尾舱三部分。头舱做成敞棚,气势轩昂,颇有气魄;中舱是舫的主要空间,供休息和宴客用,两侧设长窗,光线充足,视线通畅,其实就是一水榭;尾舱两层,歇山顶,下实上虚,上层有休息眺望功能,实为楼阁;船头设眺台;设一小桥与陆地相连,取跳板之意。如拙政园“香洲”、怡园的“画舫斋”、颐和园的“清宴舫”、承德山庄的“云帆月舫”等。

(6)廊。廊是一种线形的建筑形式,在园林中起分隔、穿插、纽带等多种作用,其列柱、横楣在游览中构成一系列取景框架。《园冶•屋宇》曰;“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如加屋顶的园路,既可遮风雨,又可联系各景点,组织和引导游览路线,使各种景观得以有层次有秩序。传统园林中的廊多用木构卷棚顶,皇家园林中廊内常以彩画装饰。游廊从其造型上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和双层廊,单面廊一般依墙和其他建筑而建,墙上设漏窗;复廊为双面廊中设一道墙,墙上亦开漏窗,如沧浪亭的面水轩到观鱼处的一段游廊,怡园的锁绿轩到南雪亭的一段游廊均有两条并行的游廊组成,中间隔以漏窗花墙,以扩大空间,增加景深;还有可分上下两层观赏景观的双层廊,如拙政园见山楼侧的两层游廊。廊按其平面布局来看,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按其所处的环境不同,又有沿墙走廊、临水廊、爬山廊、廊桥,如拙政园小飞虹,如卧虹临水,景色优美。

(7)亭。亭是园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园林建筑类型之一。亭最初功能是作为游人驻足休息之用,《圆冶•屋宇》:“《释名》: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是供人停下集合的地方。“随意合宜则制”,是为园林缀锦点翠的开敞的小型建筑。亭有半亭和独立亭之分,半亭一般附建于两边长廊或靠墙垣的一面。如拙政园的“别有洞天”、狮子林的“真趣”等,同围廊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扇亭是半亭的特殊形式,平面屋面均似折扇,多设在景区的转角处,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等。狮子林的“扇亭”位于爬山廊西部和南部的转角处,设亭切角成圆,亭东留出一小块空间,植芭蕉、竹子,夏日傍晚,可接受来自东、西、北三面的凉风,挡住了南面的暖风,因为长廊和围墙四风的缘故,扇亭中风声大作,亭名与亭景丝丝入扣,若登亭抚琴,蕉声和曲,不啻天上人间,实为妙构[4,5]。

(8)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出现,几乎成为寺庙的标志性建筑。中国寺庙园林中的塔,开始时是移借模仿印度佛教建筑中的塔的形制,原朴意味十分浓烈。佛教完成中国化改造以后,中国寺庙的塔在结构、用材、配置及装饰上都带上了浓重的中国色彩。塔的形制多样,可登临的空心塔、楼阁式木塔以及密檐式、金刚宝座式、花式、过街式、门式、多顶式、圆桶式、钟式、球式、高台式等相继出现。在古典园林中塔往往作为主景出现。

3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

3.1自然性

自然性首先表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巧妙融揉。“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的一项重要准则。相地和组景是分不开的,峰、峦、丘、壑,山形各异,湖、池、溪、涧,水型繁多,植物种类、形态更是千变万化,在造园组景时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建筑、堆山、引水、植物配置等问题,既突出各种自然景物的特色,又“宜亭斯亭”、“宜榭斯榭”,恰到好处。我国古代园林中的亭子不计其数,但很难找出格局和式样完全相同的例子,它们总是因地制宜的选择建筑式样,巧妙地配置水石、树丛、桥、廊等以构成各具特色的空间。如避暑山庄内的“南山积雪”、“四面云山”、“锤峰落造”,虽然只是一些造型简单的矩形亭子,由于建在山颠山脊高处,使亭子立体轮廓十分突出,登亭远眺,视野极其辽阔,随着时节晨昏的变化,可以仔细品赏积雪、云山、落造、锤峰。选址在环境上既注意大的方面,也注意细微的因素,一树、一石、清泉溪涧,如苏州拙政园听雨轩后庭,植几株芭蕉,巧取“雨打芭蕉”寓意。其次还表现在建筑的质感和色彩上,这一点尤以江南园林为最,建筑物玲珑轻盈的形象、木构部件的赭黑色修饰、灰砖青瓦、白粉墙与水石花木配合组成的园林景观,具有一种素雅恬淡有如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

3.2意境美

在我国园林建筑传统上,立意着重艺术境界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我国传统造园特色。诗情画意可以在许多园林建筑艺术境界的创造上反映出来。《园冶》在“园说”“相地”“借景”诸篇中所强调的,都涉及艺术境界的创造。譬如在“园说”中有“轩楹高爽、窗户虚临,纳千倾之,收四时之烂漫。”“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拢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等句。古代园林组景,建筑和景点命名大多属于艺术意境的概括,常常通过匾额、楹联点染出建筑主题,以功能直接表达的反而较少。皇家园林、私家花园均如此。如拙政园月到风来亭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在古典园林中,建筑功能和环境条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是《园冶》中强调的“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景随形”等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巧于造景。如“亭中待月迎风,轩外花影移墙”的苏州网师园景致,由于对水、石、花木和建筑的处理得体庭院空间和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人感到亭不孤寂,墙不虚空,动中有静,静中有趣,使景物赋予一定的寓意和情趣。

3.3巧于因借

借景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布局建设中占有特殊地位。古人借景方法很多,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内容除借形外还有借声、借色、借香。“园虽内外有别,得景无拘远近”,借形组景古典建筑中主要采用对景、框景、渗透等构图手法,把有景效价值的建筑物及山石、水体、花木等自然景物纳入画面。古典建筑所借声音很多,远借寺院暮鼓晨钟,近借溪谷泉声、林中鸟语、秋夜借雨打芭蕉、残荷听雨、春借柳岸莺啼。对月色的因借在古代园林建筑中十分受到重视。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平湖秋月”、避暑山庄的“月色江声”、“梨花伴月”等。还有很多借云霞、树木花色、叶色的例子。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是借荷香组景的佳例。

3.4园林建筑色彩明快、装饰精巧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园以及其它风格的建筑,其色彩都极鲜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多鲜艳。琉璃瓦、红柱、彩绘。江南园林建筑则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小瓦,黑赭色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也多用淡褐色,衬以白墙,与青灰砖所制灰色门框,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

被举报文档标题: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xslw/59370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