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范文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范文

时间:2022-12-15 10:30:04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摘要】文化交流中冲突与矛盾的集中体现就是文化误读,是一种伴随文学翻译过程始终的客观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误读的起源,通过对文化误读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把它划分为两种类型:目的性误读和理解性误读。最后根据文化误读形成的表现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从而引起文化误读现象的重视。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导读;误读性质

一、文化误读的起源

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学者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文化信息是否能得到准确的传递。在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碰撞与冲突,主要是因为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就涉及到了文化误读的理论研究课题。想要忠实的表达出本文的涵义和文化意义,就必须正确的理解和阅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文化误读主要来源于诗学误读。文化误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主要是因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引进。同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者都对它毁誉参半,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客观的现象。笔者认为,其理论概念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这样学者们在谈论误读时,才不会对其草率而论,莫衷一是。在最初的阶段,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正式提出了“误读”的文学理论术语。在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姆还提出了“诗学误读”理论及“这种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但实际上必然是一种误泽”。随后,误读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概念。其与文学理论上的误读有一定的区别,在翻译学科中研究的文化误读是属于狭义的误读,只限于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存在偏离的理解与表达。如果误读的绝对性和合理性太过于注重,那么翻译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二、文化误读的误读性质

当前文化文章在进行分类文化误读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是最常见的划分类型。有的学者认为:无意识误读主要是受制于客观的原因影响,有意识误读则是和它相反的原因。有意误读和无意误读及为自觉性误读和非自觉性误读。通过文学翻译的实际实践,笔者认为,结合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文化误读类型,主要是: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理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进行相比较,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更能把文化误读形成的机制全面的体现出来。对于这种文化误读的分类,可以让学者们更加客观和更深入的去认识文化误读,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去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

1.选择性引起的目的性误读。在翻译学中,实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译语者在对原作品进行分析时,最终接受者的读者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在语言文化背景下找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元素。否则,就算对原文的忠诚度达到百分之百,没有找到与读者共鸣的元素,读者读起来也是云里雾里的状态,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又从何谈起。这样就促使译语者在阅读中处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选择性的模式,与原文产生一种选择性的共鸣。由于译语者考虑到既定的翻译目的,所以,译语者故意将源语文本中语言文化的体现形式进行了更改,试图缩小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这就是导致文化误读可以属于目的性误读的原因。关于《围成》中的一些象征物的翻译,在中国文化中,里面人物送给别人红封套“是指包含钱的红包或纸袋。它是通常作为提示,礼物,奖金或贿赂私下给予。国外的译语者为了避免“红”字给西方读者带来的文化歧视,从而采取了一定的回避手段,在国外的译语者中,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把中国的“红”用“绿”来代替,因为,在汉语中,“红”的意思和英语中的金色和绿色有一定的相同度。在这一点中,国外有的译语者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对颜色词汇附加含义的差异较大,所以,他们为了是西方读者能够更容易的接受,采取了相关的手段,如:源语文话服从译语文化的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翻译的方法会给源语文化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目的性误读的形成是在译语者充分了解和领会了语言异质文化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形成的,这一点是需要极其注意的,如果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前提,此处的目的性误读就属于理解性误读了。

2.能力不足引起的理解性误读。理解性误读主要是语言文化理解能力不足引起的性质。由于语言形成的方式不同,所以,文化源流的差异也就比较的明显。因此,全部对等语言之间的互换是不可能实现的。读者之所以在阅读原文时会出现误读的情况,就是因为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隔阂,读者语言理解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因此,这就是导致文化误读可以属于理解性误读的原因。例如: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写到“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其中有读者把“兽头”一词理解为“beast—head”,同时还有的读者把其理解为“animal—heads”。这个句子中的“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把中国古代的建筑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中,在门环上都会镶嵌威猛的兽头。在世俗人的眼中,把兽头镶嵌在此处可能只是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殊不知,镶嵌在此处的兽头更重要的是起到心理震慑的作用,体现出凶猛的力量,象征着威严等。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长期进行了解的人,只要提起门环上镶嵌的“兽头”,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老虎、狮子等非常凶猛的野兽。把“animal”和“beast”进行相比较,“animal”的含义更为广泛,一般都是指与植物相当对的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兽类。而体型比较大、有力量、凶猛的四足走兽则属于“beast”,主要包括:老虎、豹子、狮子等大型的野兽。对于国外的一些读者来说,由于他们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并不了解,也缺少古代建筑文化的知识,所以,在国外的一些读者中,广泛的把兽头的含义理解为普通动物的头部,殊不知,在“兽头”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意义。“animal”主题象征的威严性之所以严重下降,主要是因为此处的“animal—heads”已经不能引起译语读者等同于源语读者的想象联想,因此,这是也导致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方面的文化信息大量流失、损耗的关键原因。理解性的误读在一般都主要体现在隐性状态文化信息的时候,总的来说,造成译语者语言理解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它的存在时刻都在提醒译语者的文化定位要清醒、明确的状态,并且在越是有文化陷阱的地方,就越不能大意、马虎,同时,还要处理得更加的优秀,解释得更加的清楚、仔细。

三、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意义

在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理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有意识误读以及无意识误读,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作用。在翻译的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应该对文化误读与文化误译引起重视,了解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趋利避害,从而使翻译的质量能够有效的提升,使文化之间有更好的交流与理解。误译和误读严重的影响了跨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作品原本的含义都被误读、误译甚至进行了更改,这种现象严重致使文化信息丢失和扭曲,因此,读者就琢磨不透源语文化背后的真相。例如:有人在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的问题,大家对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准确的说这一系列的后果都是翻译不得当造成的。文化交流的主要是为了相互了解,促进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如果在翻译中出现误读、误译,那么文化交流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达不到想要的目标。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语者都应该提升自己的译语能力,尽可能的不要出现误读和误译的现象。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误读的现象依旧存在,但是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相信读者们也能在误读中找出作品背后本来意义。

四、打破文化误读的重围

在文学翻译中,人类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之处和阻滞点被文化误读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它的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学的发展与传播,并且破坏力和阻碍力比较强大。因此,想要民族文学的发展与传播得到迅速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冲出文化误读的重围。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各个民族之间的理解,是文学翻译最终的目标。因此,在民族文化融合的宏观环境下,“语言的归化,文化的异化统一”就成了决定文学译本在语言环境里是“能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策略”。站在语言层面上来说,不同的语言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于语言具备的本身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在语言上应该采取归化策略来进行翻译。站在文化层面上来说,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文学作品中,骨骼是作品的语言,灵魂是作品的文化。在对作品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语者要尽可能的把原文背后真实的含义展现出来,同时,忠实地传递原语文化意象是一个译语者应该有的职责。一个优秀的翻译者应该忠实地传达原作的风格与内同,并且还要保证原作背后真正的含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在文学翻译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的认识文化误读带来的影响,虽说误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但是它却改变了原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后的真实含义。作为译语者,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能力,在翻译中尽量减少误读的现象,从而不断提文化翻译的水平和升跨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只有正确的处理并科学的分析文化误读这一客观的现象,文学翻译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并且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殷淑文.解读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兼析《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读[J].科教导刊,2011,(8):235-236.

[2]李新,付丽.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文化误读[J].电影评介,2015,(2):105-106.

[3]穆智玲.以《围城》英译本为例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D].太原理工大学.

[4]包相玲.哲学诠释学视域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52-154.

[5]岳曼曼.论文学翻译之消极文化误读[J].武陵学刊,2016,41(3):117-120.

[6]蒋瑛珺.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探析[J].芒种,2017,(10):41-42.

作者:朱秋荻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fylw/71003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