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文学翻译的失真研究范文

民族文学翻译的失真研究范文

时间:2022-09-21 10:51:58

民族文学翻译的失真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蕴含着民族历史经验和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学最有价值的特质所在。因此对民族文学的翻译并不能在单纯的字面上进行玩味,更需要基于文化维度来考察文学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翻译实际上是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互动,而不仅仅是文学语言和其他语言在语言层面的单纯转化,文化翻译是民族文学翻译的主题导向。翻译的文化导向性意味着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活动需要更多地基于文化层面来考虑,应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字词、语法的转变,而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系统的词语的置换。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另外一种语言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及译者、受众等因素的影响,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并不完全是原有文本文化信息照本宣科迁移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还加入了更多的创造活动,并形成了新的文化信息,因此翻译往往会形成文化“失真”。简单而言,目的语中的文化信息不会是原有语境中下文化信息的原封不动,外来文化总会打上译入语的烙印。语言文化是人们对语言这一精神财富的创造和发展成果的总和,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是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所进行的文化活动,不可避免要受到语言文化差异的多方面影响。

虽然当前翻译的取向在于摆脱文字的束缚,阐释其中的文化意味,但是由于语言对文化的基石作用,因此以语言转变来实现的翻译路径自然不能忽略语言文化影响,民族文学的文化翻译更是如此。通过民族文学翻译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播是民族文学翻译的基本目标,翻译带来的文化“失真”自然会对民族文学推广传播的目标实现有所影响,因此基于多种视角对文化“失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民族文学翻译必然要面对的课题。

一、语言文化分歧促成了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失真”

(一)语言文化特性影响文化信息传递文学中的文化信息包括语言文化信息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首先是语言文化,语言本身也具有文化性,语言包括语音、语义和语用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内容,翻译的过程是从此语言到彼语言的过程,对于新语言的使用,意味着原有语言的弃用,其中的文化信息自然不能通过翻译路径传递至目的语,翻译的特征决定了这样的文化缺憾是不可避免的。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和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密切相关,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理解及其在目的语中的传递。民族文学的语言主要有两种:民族母语和汉语。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大都以少数民族的母言来创作,而现代民族文学大多以汉语来创作。首先从民族母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来看,我国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由于民族地区多地处偏僻位置,地形地貌形成了其与外界交往的天然屏障,因此大多数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等特征,这样的特征使得少数民族语言蕴含着民族独有的文化信息,不同民族语言都有民族文化的痕迹,民族语言的变迁遗留着民族文化的发展遗迹,民族语言所体现的的造词心理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而在民族语言中所出现的借词现象则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接触,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地名等固定词组则可以看到民族迁徙的踪迹,另外在民族语言中也可以了解民族来源、宗教信仰、婚姻制度等。[2]使用民族母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内容和语言上已经浑然一体,在翻译过程中因民族语言的置换而使得民族语言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知识无法得到传递,因此文化信息的传递自然不能完全一致。其次,就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而言,这个文化翻译的过程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民族语言和汉语本身属于两种文化系统,在用汉语创作民族语言时,由于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叙述方式,用汉语对民族题材的叙述,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存方式、精神实质实际上已经经过了一次全面的变迁过程,即第一次文化翻译的过程;第二,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向第三种语言进行翻译时,实际上是文化的再次翻译过程。汉语创作民族文学从浅到深包括三个层面:叙述层次、表现层次,观念同构层次,这样的过程使得民族文学在经过语言混血过程后,其中的文化信息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民族文化的原来面貌,更多的是得其神而不得其形。由此可见,无论是民族母语还是汉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特性都会影响其中的文化信息完全传递至目的语中去。

(二)语言文化隔阂形成文化理解偏差翻译路径下对于相关文化信息需要经过两次理解,第一次是译者对原作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进行理解,第二次是受众在阅读时对作品中的文化信息进行理解。每一种语言都表征着一种文化系统,翻译的过程也是信息从此文化系统到彼文化系统的过程,而每一种文化对于相关信息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在新的语言文化系统中很难做到文化理解上的完全一致,因此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很容易在另外一种文化系统中产生“失真”问题。理解所带来的文化“失真”主要包括译者和受众两个方面。对译者而言,虽然其居于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但其中间人身份是相对的,由于译者本身的国籍或语言归属使得其在对源语或者目的语有所偏重,因此其在提取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信息时,自然会对其中的文化理解有所偏差,译者的偏差带来了文化翻译的“失真”。翻译的目的在于文化传播,译者由于语言差异而对译本文化理解上的偏差是造成民族文学文化翻译“失真”的重要原因。另外,目的语受众在用自身的语言系统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理解时,往往由于语言理解或思维方式的不同,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形成了文化理解上的“失真”。过多的信息失真会使翻译的文化传播目的大打折扣甚至削弱文化的影响力。对少数民族文学而言,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较为小众的文化和主流文化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文化表述方面存在较多分歧,更容易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无论是用民族语言还是汉语所创作的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向其他语言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同一文化现象的文化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在文化信息由此语言向彼语言传递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少数民族文学中所承载的文化思维方式、思想内涵、文化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而文学语言本身也具有一定文化性,在民族文学语境下的文化信息在其他语境中有可能会带来理解上的“失真”。要使其中的文化信息能够传递至目的语语言中,就必须对民族语言有准确的把握,理解民族语言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中,只有抓住民族语言的精髓,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民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才能最大程度地传递至目的语中。就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化而言,在由汉语向第三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汉语所要表达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对汉语字词的字面含义和表述方式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才能在第三种语言中得以真实呈现。

(三)语言表述方式影响文化信息效果文本中文化信息的最终形成不仅在于信息本身,文本对信息的表述方式对文化信息也有重要影响。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各有不同,所要表达的意味便有所区别。语言表述方式对文化信息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由于表述习惯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语言搭配,而这种语言搭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因此便形成了源语与目的语中语言搭配相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却各不相同的状况,两者不一致造成了原作中的文化信息不能真实传递。以文学翻译中经常出现的“欠额翻译”现象为例,在同一语境下作者与受众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习惯用语表述方面,作者在文本创作时往往会以受众自然理解其中内涵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使得文本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用词省略或忽略的情况,即原作有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把这种想当然做为翻译的基础,便会使以上信息忽略情况传递到其他语言中去,而对其他语境中的受众而言,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各有不同,因此其所看到的文化信息便有可能是残缺的。第二,不同的表述方式对文意的力度和深度的表述效果各有不同,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对文学的表述形成了不同的表述方式,古歌、叙事诗等都是民族古代文学常见的表述方式,虽然现代民族文学中采取了更为开放的语言表述方式,但是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述方式具有固定的特征。在民族文学向其他语言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述的习惯和方式各有不同,往往容易使得文本原作中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的力度和深度不能得以强调。虽然民族文学翻译的文化翻译重表述是民族文化的“芯”,即语言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文化才是翻译所要抓住的重点,但是无论是少数民族母语还是汉语所创作的民族文学,在其对外翻译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差异必然会带来文化信息理解或认知上的偏差或失误,影响文化信息的保真。

二、正本溯源,理智“保真”

虽然翻译中的文化“失真”不可避免,但是尽可能减少“失真”仍然是翻译所要追求的目标,语言文化对民族文学翻译的影响还需要基于语言文化视角来解决,语言及文化都是翻译中文化“保真”的有效切入点。

(一)深刻理解语言内涵,促进语言对等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带来了文化方面的“失真”,因此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源解决。语言对文化传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内涵、表述方式两个方面,要减少“失真”就需要从以上两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是语言文化内涵方面,少数民族文学所使用的民族语言对应着各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对相关语言准确把握,理解因民族不同而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并在文本翻译中对相关内涵在目的语中进行合理表述,尽量减少因语言差异而带来的文化传递上的偏差和失误。其次是表述方式方面,不同语言有特殊的表述习惯,在民族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少数民族民众形成了能够表达民族特殊意味的习惯性词组或俚语,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特殊的表述方式可能在目的语中不能找到较为合适的对应词语来进行意义方面的陈述。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便可以通过直译和标注的方式来解决,以此来减少较为特殊的民族表述方式可能在目的语语境中产生的文化信息误解或缺失。另外,对于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的欠额翻译,可以通过译者对于原作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的方式来使译本中的文化信息更加全面。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分歧自然需要通过语言方面的处理来解决。对于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失真”更需要翻译者发挥其主体作用,在精通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上,对其中语言可能产生的“失真”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因语言带来的“失真”现象。

(二)妥善处理文化分歧,加强文化沟通少数民族文学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相对而言较为小众,因此和其他语言所承载的大众文化相比,民族文化和大众信息存在诸多不对应的方面,文化空缺、文化层次、文化方向都使得民族文学中的文化在向其他语言中进行传递时,很容易带来理解、表述等方面的欠缺,因此使得文化信息形成了跨文化的“失真”。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要从宏观上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分歧和共通之处有所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建构其两种文化语境下文化信息传递的准则和观念,使得民族文学中的文化信息的传递总体上形成可以理解并能够为两种语境下的受众共同接受的图景。其次,在宏观把握基础上,民族文学的文化翻译需要在具体操作层面对于文化之间的遇合际会、冲突分歧进行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在其他语言环境内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

三、结语

语言文化性、文化独特性和翻译活动的文化性质,都决定了不同语言文化系统之间所进行的翻译工作对文化信息的传递不可能做到全额迁移和原汁原味,没有绝对忠实的翻译。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民族文学翻译来传播民族文化尤其重要,由于语言文化所带来的藩篱更容易使民族文化信息在新语境中“失真”,因此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保真”更需要在语言文化范畴内深入探究。

作者:沈海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族文学翻译的失真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xfylw/67923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