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汉语异质下的社会人和社会文化研究范文

汉语异质下的社会人和社会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2-10-09 09:55:23

汉语异质下的社会人和社会文化研究

摘要:汉语的异质现象是伴随这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普及而生的,在“语言—人—社会”系统中彰显了人作为“社会人”、“生态人”的独特属性。文化交融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用最具异质性的中国话语为新的世界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宝贵资源;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道路,将促成全球化生态文明舞台上的中国元素不再神秘、不再异质,将中国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范式。

关键词:异质现象;社会人;生态人;文化交融

引言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1916)在论及“语言系统”(langue)和“言语活动”(parole)的二元对立时,认为言语是个人的说话行为,由于个体心理、生理特质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因此语言学应“就语言而研究语言,因为语言系统具有恒定的同质(homogeneous)结构特质,映射语言的本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于是聚焦于“理想的人所使用的、抽象地概括了言语集体特征的、不因时空而异的同质体系。”而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Firth及后来的社会语言学者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则提出迥异的语言观和研究视角,为论证语言的异质性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界的主要关注之一是“社会人”,及社会人与以人构成的环境之间的关系(Halliday,1974,2007:65)。韩礼德Halliday(2001)将语言的发展看作一个不断社会化和文化同入的过程。马丁Martin首次提出将个体化概念引入到语言系统的研究之中,即意义潜势在社会群组或个体之间的分布。“将文化总库———个体意库的连续统与语言符号的所有层面挂起钩的观点对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开拓性的价值(朱永生,2013:164)。”“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学或人种学的语言研究方法,代表着语言研究的人文主义传统,终极目标在于社会、文化中的人。”纳入汉语的历史、本土的语言现象、不断崛起的“中国奇迹”等现实因素,才能更加充分、详尽地研究当代语言的普遍性。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梦,呈现了智慧、勤奋的中国人与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相互交融的壮丽画卷。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语言—人—社会框架的多维阐释

1、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是一篇韩礼德专题访谈录,总结韩礼德践行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的使命,在政治和社会语境中研究语言,并解决现实社会中的语言问题;而核心内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Martin,2000:92;2013:118;Web-ster2011;王振华2013:11;韩礼德,何远秀,杨炳钧,2015)。罗常培进阶文化人类学的结晶—《语言与文化》(第1版,第2版)论及从语源看文化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文化、借字和文化接触等(邢公畹,1989:4)。王力的思想注重实践及语言和社会的关系。“中国具有两千多年传统的语言学史、方言学的研究方法、有关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社会语言学概念”的传授对韩礼德的影响颇深(胡壮麟,2008,2014)。弗斯(1975:183)强调系统的思想和语言的社会性,认为语言学离不开对人和社会文化语境的研究,因为人们所选择的词汇、结构和格式与语境有紧密的联系。以上诸多思想在韩礼德的理论体系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对于一些学术问题,韩礼德认为应该采取“合取”的辩证态度,而非“择取”。何远秀、杨炳钧(2014:20)从历史唯物论、社会实践论和辩证统一论三个测评维度,从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的本质属性以及语言的研究方法等三个层面,揭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之间的渊源。

2、韩礼德的语言生态观韩礼德历来重视语境的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确立社会人与以人构成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人与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形成统一的概念(Halliday,1974,2007:65-70);到九十年代论述语言积极构建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而话语作为社会动态进程的一部分,将在相应的社会活动中体现人们在获取知识和权利等方面不平等的现象(Halliday,1994,2007:243);在《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对语言的层次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在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之上加入了语言之外的语境层。韩礼德的研究带动了对语言和环境关系新的思考,将语言和语言研究作为生态问题的组成部分加以考察。语境层的阐释将作为生态环境的社会文化系统、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间性的社会人以及语言系统纳入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之中。语言、人、社会三维框架的阐释,关键在于将语言放在人类社会的广阔语境中来考察社会文化潜势及生态文化思想———广义说来,语境,不仅指国家的社会文化语境,更是国际视野里语言的生态环境。

3、韩礼德的意义潜势理论韩礼德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从外部、生物体之间考察语言的视角,从社会的维度开展对意义潜势的研究。从社会语境的角度将语言看成一种行为潜势(behavioralpotential),即说话人的“能为”(cando),它包括语言以外的社会行为。“能说”(cansay)是说话人自己构建的句子,这种语言潜势在语言系统中体现为词汇——语法潜势。在两者之间,存在着“能意”(canmean),行为潜势由此被转换成了意义潜势。语言被看作是一种资源,或是意义潜势系统,会伴随着社会、政治情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语言亦被视为社会符号,是人们有目的地用来在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资源。

二、基于汉语异质现象的人与文化的研究

语言异质现象或称非典型语言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断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其不合常规的语言和语言活用被视为异质(periphery),折射出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语言———人———社会三要素之间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的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这种历史的、发展的唯物观点和辩证的方法论,以及采用人种学和修辞学的研究路径无疑为研究提供了哲学理据。异质和同质、个体和群体的研究具有互补性,共同勾画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生活;异质和同质、个体和群体的现实存在是辩证的、动态发展的,或日生而日成,或经年累月,构建了社会人的个体化和社会化进程;异质和同质、个体和群体的研究从词汇层面入手,体现了新时期话语的特征,表征了语篇所依存的社会文化语境,使语言系统中的人的因素凸显,个体化的言语即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是主体间性的意义体现。在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社会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的话题时,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已经经历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生态人”的称谓呼之欲出,能够在真实话语的语言实践中,更加客观地体察人及文化的关系,更清晰地回答和解决社会和历史提出的问题。对语言研究而言,汉语的异质现象呈现时效性、简洁性和普及性等特征。2017年5月20日,央视财经频道宣布启动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大型内容众筹纪录片的征集活动,联合十二大征集平台,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通过手机讲述自己眼中祖国的日新月异。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体的传播特点,由观众共享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以网络直播的方式,透过汉语异质现象追踪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既凸显了人与社会的整体性、社会人的个体价值,又描绘了社会文化现状。近年来“绿色发展”的理念,包含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与生态环境共生共荣)的自然观、“社会化的人类”得以全面、自由发展个性的人本精神及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的实践导向。社会结构决定文化传承的关键性语境,并以此来决定成人不断社会化的形式和途径。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乃至融媒体,与之相应的是日新月异的新产品、新形态、新思路。新时期话语中的异质现象,既体现了独特的中华文化总库———圆融自足、和而不同的政治智慧,又表征信息透明、集约、民主与自由、平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西方价值观的精髓,必将促成全球化生态文明舞台上的中国元素不再神秘、不再异质,而趋向同质。我们要表述在新的语境中,被赋予了新内涵的新话语。“行胜于言”的实践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互在”的辩证观,“开放融通”的共赢战略,能保障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更要锻造民族灵魂,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有“自主创新”的品质、有“自立更生”的精神,发时代之先声,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有所作为。

结论

我国快速发展的成就,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历史景观和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奇迹”。在经济全球化深植的新时代里,各国人民命运休戚与共,人类共同价值而非西方的普世价值才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用最具异质性的中国话语为新的世界格局体系的构建提供宝贵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道路,将中国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范式,是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路上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陆丹云.个体化———语言异质性研究的新途径[J].外语研究,2011(02).

[3]J.R.马丁,王振华.实现化、实例化和个性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种层次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4]丁建新.作为文化的语法———功能语言学的人类学解释[J].现代外语,2016(04).

[5]何远秀,杨炳钧.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与方法论[J].东南学术,2014(05).

[6]董晓明,林正军.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述评[J].当代外语研究,2016(02).

[7]韩礼德,何远秀,杨炳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韩礼德专题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5(07).

作者:王效梅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汉语异质下的社会人和社会文化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yjlw/74297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