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太极拳身体文化研究范文

太极拳身体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2-04-08 11:38:28

太极拳身体文化研究

摘要:

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凝聚了先人对自我身体的感知。身体是连接外界与内界的重要媒介,古人对太极拳的理解是以绝对的身体为载体的领悟。在太极拳的传承教学中,身体经验和身体控制使得拳法礼义得以内化;在展演过程中,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和拳法风格得以保存;在技击历练中,太极拳的攻防要义得以巩固;在修习养生中,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得以肯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太极拳在教育、展演、技击和养生等方面的身体实践中探究传统文化的意义,为太极文化的现在以及未来寻找一条合理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太极拳;教育;展演;技击;养生

身体是思想和精神的载体,它作为联系外部物质世界和内部精神世界的唯一媒介,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丰富内容。此所谓的“身体”非惟物质性的肉体,本就是涵孕了身与心、感性与灵性、自然与价值,及生理、意识和无意识,且在时、空中动态生成、展现的生命整体。[1]每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承载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都被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所浸染,其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也在时刻映射出文化形态的变迁。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为身体印刻下人类文化的历史印记添上了重要的一笔。只有认识到太极拳自己身体文化的内涵和其延伸出来的传统文化的意义,才能准确认知我们自身,为未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认清道路。太极拳在武术丰富多样的拳种中,既具有武术文化特点的共性,又具有其特殊的哲理性,它并非是一项简单的养生导引术,其内容吸取了哲学、中医、传统美学等诸多领域的精华。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的传承、展演、技击、养生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出以身体为中心的文化内核。

1身体之育

1.1口传心授的传授方式中国传统的师徒制的传承方式和古代哲学的宏观整体意识决定了太极拳的传授方式是偏向于身体的感知和心灵的意会。老师的指导和纠正,决定了学习者的动作正确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身体的正确感悟、对太极拳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口传心授,顾名思义,是以口耳的交流的方式教授套路拳架,以心灵感悟体验拳法拳理。在关于太极拳的理法和教学的书面资料十分稀缺的过去,习练者只能依靠师父的口传心授才能掌握拳法精要。然而,不仅仅是因为学习资料的稀缺,口传心授的传授方式也有其固有的不可替代的特点。其直接性、保守性和经验性使口传心授成为了过去唯一的传授方式。

1.1.1直接性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以老师的直接的身体示范和口头讲解以及学生的模仿学习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过程非常直观,一旦学生出现错误,老师也可及时纠正。但教学的直接性也建立在学生大量重复的身体练习的基础上,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本功和正确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并可自由地控制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习练太极拳不仅需要扎实的腿上功夫,也需要周身的协调运转,其显性的外在动作和隐性的内在功法的学习难度使太极拳的教学呈现直接化的特点。

1.1.2保守性过去太极拳的传承建立在血缘、亲缘的宗亲基础之上,血脉传承具有其固有的保守性,因此,口传心授是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发展的授业方式。民间拳师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规训,形成太极拳家技不外传的保守心理。随着太极拳的名扬四海,拳师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又发展出了师徒授受的传承之法,太极拳的教学仍局限在师徒之间。

1.1.3经验性太极拳教学是一个“人——人”的体悟交流过程,而书面文字无法具有其灵活性和具体性。从老师到学生的身体经验的“心授”过程体现在老师可以运用自己对太极拳的身体经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和领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练水平,发展学生的演绎风格。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体经验的获取体现在学生对太极拳的身体感悟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完成“心授”的过程。

1.2礼仪德行的内化过程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忠义礼信的道德准则。“礼”即礼仪,武术礼仪是武德的重要内容,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习武者一旦被列入师门,首要的是行“礼”,礼“以孝为先”。[2]“礼”的道德品质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下,被身体力行地逐渐内化成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太极拳的动作讲求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待人彬彬有礼,不卑不亢,不厚此薄彼、偏听偏信,是太极拳对德行的哲学诉求。太极拳的技击特点具有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哲学内涵,儒家的“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表现出“守礼”,强调“仁义之荣也”,一般不先出手,出手也不以伤人致命为目的,点到为止。[3]即使在对抗中,仍不忘以礼待人,不以暴力、蛮力制服他人,而以更高层次的技巧折服对方。因此,传统的德行教育印刻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是在对身体的规训中逐渐内化,以致于影响到内在品性、德行。

2身体之舞

2.1跪拜仪式

2.1.1跪拜礼的起源跪拜礼的起源与古代人的起居生活方式有关。古人因没有桌椅之类生活用具而一律采用席地而坐的身体姿势:“两膝著地,以尻著踵而安者为坐”,即以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根为坐,没有任何阶级和尊卑差别的含义,如若表示敬意,则使臀部离开脚根、腰杆挺直,便演化为跪姿,当以手触地时,则演化为拜姿,以额头触地,而演化为叩首。[4]随着椅凳的出现,跪坐的姿势逐渐演变成为悬足而坐的起居生活方式,但是跪拜礼作为一种固定的礼节被保留下来,向坐在凳子上的人行跪拜礼,就使得地位的高低差别变得尤为明显,自此便被赋予了尊卑的意涵。[5]因此,跪拜礼由最初的跪坐姿势发展演变而来,对席地而坐的民族的历史经验而言,不带有任何屈辱和卑贱的色彩。

2.1.2拜师仪式的意义由过去的宗亲制的传承方式发展变迁为师徒传承制,拜师仪式成为太极拳乃至众多传统武术传承的不可或缺的礼仪文化。在传统社会中,“身体”被当作一种技术手段,用以储存关乎生活的默会知识。[6]黄金鳞认为,近代社会的身体作为一种符号被赋予了政治意义,国家通过对身体的管理,使得身体具有国族化、法权化、时空化的特点。[7]而约翰•奥尼尔则将身细化为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的身体、消费身体和医学身体。[8]可见,我们的“身体”并不是简单的具有生理特征的躯体,它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也体现了权力无声无息的控制手段。而太极拳的拜师仪式也正是通过仪式对身体的约束和控制,使得身体被赋予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使得习拳者从身至心尊崇传统、尊敬师长。通过跪拜仪式,传统文化和规范才得以延续和保存至今。在传统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身体技术被纳入到社会生活中,通过这些社会认可的共通的礼仪规范,人们才能寻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太极拳在各个门派中都有其各自的传承脉络,拜师仪式也随其传承延续至今,整个拜师过程除了跪拜礼还有呈拜师贴、宣读门规、应贴、敬茶等环节。[9]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传承价值。拜师仪式作为确立师徒关系的象征,明确了师父和徒弟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关系使得太极拳各个流派的风格得以较完整的保存,有利于形成各具特色、多元统一的发展面貌。(2)教育价值。行拜师礼的整个过程都是使徒弟学习诚恳真挚、尊敬师长的做人之道的重要途径。身体的动作中蕴含的无声的语言,便是徒弟们尊师重道的身体力行的表达。(3)凝聚价值。通过被社会默认的身体仪式可获得太极拳各自门派的归属感和传承脉络中的身份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会产生巨大的吸附力量,使整个门派井然有序地团结凝聚在一起。(4)宣传价值。拜师仪式在空间的展演形式本就是一个制造舆论、广为传播的好机会。其参与人数的数量、地位以及仪式的影响力为门派地位和势力的确立创造良好的条件。

2.2身体修炼太极拳以身体演练为基础套路可让我们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太极的意。“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通过外显的套路练习,逐渐掌握身体运动的规律,再由规律上升到神明的道路。太极拳就是通过由象达意的体悟规律进行对身体的修炼,因而身体的修炼则应从套路的演练开始。太极拳要求保持身体立身中正、松柔缓慢、动静结合、虚实有度。立身中正即要求上身躯干保持中正直立。陈鑫在《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写道“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唯有做到重心稳定、身体“不偏不倚”,才能做到太极拳动作的“求中”和意念的“守中”。松柔缓慢即要求全身放松下沉,用意不用力,目的是更加敏锐地体会身体内部的感知,提高对动作的领悟力。“慢”不是太极拳的本质属性,而是一种训练方法,其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体验自己的身体,训练其敏感的神经反应。[10]太极拳对松柔的要求使得习练者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动静结合即要求身心寻求一个“静”的意境,太极拳的拳法要义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静”,静其实是建立在动的基础上的静,在演练上体现为动作的舒展连贯,节奏的自然平和,移形换步有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势断而意不断,势断而意相连。虚实有度即在练法中强调身体重心的动态转化和兼并存在。《拳论》中记有:“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太极拳经》中记有:“一处有一处之虚实,处处总带一虚实。”虚实在太极拳中兼容并蓄,无处不有,正是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恰如其分地掌握度的变化。

3身体之击

3.1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习练太极拳首先要求身体轻灵柔软,然后才能达到柔中寓刚、刚柔并济。柔是为了训练身体感知的灵敏性,从而在技法对抗中才能以粘、连、黏、随的方式探知对方的方向、大小、虚实、刚柔、快慢、长短,并且顺其自然、随曲就伸、不丢不顶、过无不及,从而达到知己知彼,进而达到我独知彼而彼不知我。[11]身体的这些制胜原理和经验其实是对简单粗糙的大力以及粗暴直接的以力量制胜的否定和抛弃。古人认为,柔弱的东西持久绵长,刚强的东西短暂易摧,过于简单粗暴的直接对抗是幼稚无理的、也是最容易出现破绽的,因此,在对抗中以柔弱的一面面向对方,坦然淡然地处理,顺着对方的劲力悄然牵制对方。这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克己正身,谦恭礼让”深入人们骨髓的处世智慧。而在技击中,太极拳并不是一味地讲求柔软轻灵,而是刚柔相济、灵活转换,只有身体完全松柔,才能瞬间爆发刚猛之力。因此,太极拳并不是一味的示弱,而是厚积薄发、等待时机,司机瞬间发力、一招制敌。

3.2以静制动,引进落空刚柔相济如何运用,伺机发力又是如何寻找时机?如果时机不当,瞬间的刚猛发力往往变成“顶牛”,反而容易落入对方之手。这便要运用到以静制动、引进落空的技击智慧。以静制动即要求太极拳的动作中正安舒,强调动作的姿势稳定、呼吸平和、心神内敛,已达到身心的“静”。静,是相对意义上的静,并不是绝对静止的状态。而是在技击中要求保持心的宁静泰然、精神的高度集中,以达到听劲时神经灵敏、反应迅速的最佳状态。在太极推手的对抗中,讲求“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的至理,这正反映了太极拳提倡不主动出击,以“静”之状态应对敌方、牵制敌方和伺机反击的后发制人的特点。引进落空的技法则是运用了将自身变被动为主动,将来劲变主动为被动的原理,对方的进攻被我引进来,对方变为被动,失了阴阳之道,便任我阴阳转换,盈虚消长。太极劲由两个劲组成,一是由外向内的收劲,一是由内向外的透劲,收透二劲相吻接便是太极劲。两种劲力前后吻接、贯通融合,二者相互让位、协同作用,形成了交替运行的状态。[12]引进落空和以静制动是相辅相成的,引进落空必须以以静制动的规律来判断对方的来劲,才能做到“彼向我攻来,我顺势拨转敌力”。对彼方劲力的灵敏感知和我方劲力的灵活运用有利于以静制动的控制,促进收透二劲的动能释放。太极拳的技击对抗并不止于身体劲力的灵活运用,在这其中包涵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如何才能战胜对方?在以静制动、引进落空的攻防过程中更加追求一种“道”的理想境界。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和自然循环的规律。万物处在自然的普遍规律之中,“道”就是其基本法则。古代传统哲学认为获得这种道,才能真正掌握自然运动的规律,而这种规律是人为无法改变的。在太极拳的技击过程中,便是对技法的终极意义——道的掌握,使对方失道而我得道,故而能战胜对方。

4身体之养

4.1养之哲学渊源太极拳的养生观源自于古人对身体的理解。春秋时期,庄子就提出对活着的、原始的身体的和无限自由的身体的推崇,身体被看做与家、国、天下平行的概念。他认为,要顺利完成修身,需要参与宇宙的力量,而不是社会的力量。身体修炼不应关注外部的世界,而是集中于身体内部的自我感知。相较之下,儒家的修身之道则被其否定为局限于陈规礼义的伪善。[13]他将身体视为无限的整体,追寻道法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主张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共养观,在《庄子•在宥》中提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反映出庄子将身与心看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共生系统”。道家思想对身体的观念深深影响了古人对身体的认识,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等主张也促进了养生保健的发展。[14]。这些传统哲学和养生观是太极拳产生的历史渊源。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集中神智,用意念导引动作,“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强调气、意、神的全面锻炼,做到“心身松静”、“气敛神舒”、“内外相合”、“周身一体”,形与神、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境界。太极拳的习练遵循身体的自然规律,讲究折中调和、身心一致,追求观心而忘我之境,既要将调身、调息、调心寓于身体之内,又要超脱有限的身体,回归自然地无限能量之中。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性命双修、阴阳平衡的修身观。

4.2养之中医发展太极拳首先是身体的运动,习练过程中动作的环绕辗转、引体令柔以及与呼吸的配合都会产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联系人体内脏与肢体的桥梁,只有经脉通畅方能行气血、营阴阳。[15]经络不通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原因,而练习太极拳时调身、调息、调心的过程有利于经络的疏通、调节情志。调身是指太极拳中的动作多是左右对称运动的,并且动作延绵不断、舒缓伸展,促进身心放松,有利于疏通和平衡身体的经络系统。调息是指呼吸自然、均匀、深长,配合动作的运动规律,有一定节奏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有利于平缓情绪、凝聚精神、收敛意识,有助于将向外的躁动情绪敛回到动作变化之中,排除杂念,降低甚至消除消极情绪波动和病态心理对身体的伤害。调心是指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通过意识主导气息,以意识搭建气与经络的桥梁,有意识地锻炼经络系统。因而,太极拳是通过独特的训练方式,以身体为内心世界和外部感知的媒介,调节内外的平衡状态,改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时间。

5结语

太极拳在身体教育、身体展演、身体技击和身体养护四个方面反映出传统文化中人之身体的极高地位和意义。心神不可一日无身体的依托,失去身体也就意味着失去心的世界,身心是不可分离的和谐统一体,太极拳对身体的规训也同时意味着对心的规训,对身体的锻造也绝对影响着向内的修为。因此,太极拳无论在哪一方面的发展,都应重视身体的价值,无身体的锻造,不可理解拳理之要义,亦不可体会太极拳之精髓。

参考文献:

[1]周典沉.身髓:思想与修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引言2.

[2]艾文.论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3):81-83.

[3]武冬.太极推手中的传统文化内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4):13-17.

[4]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A].史学集刊,2004(2):18-21.

[5]仰之.跪拜礼的前世今生[J].中学生百科,2009(18):4-5.

[6]李向振.“磕头”的艺术:仪式生活中的身体[A].民间文化论坛,2015(3):86-92.

[7]黄金鳞.历史、身体、国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8][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9]邢登江.武术拜师仪式变迁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8):116-119.

[10]杨大卫.身体实践与文化秩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83.

[11]李亭全.太极推手真传[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

[12]田金龙.太极拳“引进落空”的学理研究关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5-8.

[13][美]司马黛兰.《庄子》中关于身体的诸概念[J].中国哲学史,2013(1):45-52.

[14]李丹溪,田丁编著.跟诸子百家学养生[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9.

[15]申东元.陈氏太极拳养生价值及其作用机理探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作者:甘丛婷 单位: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太极拳身体文化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yjlw/69077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