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江西字门拳的文化研究范文

江西字门拳的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2-12-14 09:53:51

江西字门拳的文化研究

庞朴先生于1986年首先提出文化结构三层次说:人类的文化大致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层次。庞朴曾说过:文化的物质层次是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它变动不居,沟通便捷;而制度层次则属于其中最为权威的部分,它具有规范整个文化性质的特点;精神层次则是其中最保守的部分,但其却是文化成为类型的灵魂因素。由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土壤所孕育出来的武术,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中蕴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及文化内涵。中国武术的理论前提是古典哲学、思想前提是儒家思想、应敌原则前提是古代军事兵法、科学前提是中国医学、药学的发展,总之,各种文化艺术的互相辅成,造就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中华武术的内涵是以攻防格斗为方式、人体动作为核心的人体文化,武术动作是指通过对自我体力以及格斗优势进行充分展示的战斗动作,是对攻击以及防守两者间的统一体现[1]。而武术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相反它更是体现了文化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变化,其二便是竞争。

1字门拳技击的文化内涵

字门拳是集攻与防为一体的武术套路,同时攻与防之间又互相统一、互为前提,进而在这种动态的统一中实现技击的目的。字门拳技法精奇,不用猛力,要求以柔克刚,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以静制动等,拳理和风格别具特色。字门拳的防守是在阴阳平衡的原理基础之上,然后根据动、静两者之间的辩证联系,进而作出科学理性的选择,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被动防守,而是在以守为攻,在防守中隐性进攻,讲究攻与守两者间的平衡,将“守”作为“攻”的前提基础。如字门拳“八法”,表面上看来好似平静柔和、软弱无力,实际上则是暗藏杀机。除了要保证字门拳攻守两者间的平衡外,受武术道德的约束,字门拳教学还更加注重对习武者道德思想品质的教育。所谓武德,就是指习武者在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时,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遵守相应的道德品质规范。体现武德的具体方式便是武术展现,习武者将武德作为道德标准规范,其根本上是对自身的道德及精神价值进行综合融汇,正因如此,才让中华武术在历经上千年的历史冲洗仍旧得以延续和发展。古人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我国人民历来崇礼敬德,习武之人也是如此。中华武术中武德的体现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口德”,即是指在习武的过程中注重自身文化语言的修养,“不言己所长,不道他人之短”;二是“手德”,是指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冷静思考、切忌燥怒,以忍让作为前提,确实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必须要做到适可而止、点到为止,避免出手伤人;三是“身德”,即习武者自身应建立其强大的人格信仰,做到先礼后兵、以理服人,正确认识到武术的深层目标是制止对手,而不是伤害对手。当然,字门拳武德的最终含义,也并不是说将自身的攻击技术仁慈化,而是在精神上影响习武者的价值判断,将全部精力都作用在对“人”的引领和指导上,最大程度体现出习武与修身、竞技与立人之间的相互统一。武德对字门拳练习者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字门拳的传授上。据载,字门拳在挑选传人的时候都力主择人而教,只教品性正派的人,不教品性邪恶的人。传授字门拳时,始终将高尚品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正所谓“未学武先学礼,未习武前先习德”。“练字门拳不修德,必定要着魔”,那便与字门拳的宗旨背道而驰。

2字门拳套路的文化内涵

字门拳套路极具特色,其运动形式不仅仅是将各种动作进行简单的叠加与合成,其中,每个不同动作之间的具体衔接、相关构思,应该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以及各个动作之间如何做到承上启下、外部形体动作如何与内在精神进行完美的起承转合等等,这一系列的内容都充满着中华民族民众的智慧和信念。中华武术与儒家思想、阴阳思想、八卦思想、五行思想、宗教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密切相关。中华武术利用“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打造出了各个动作和套路之间的阴阳生机,在出拳理论上将五行生克以及太极八卦等理论作为指导。同时,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其动作套路逐渐形成了一种手眼身法步形体的规范,精气神内在的专注,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身致动”,进而由内而外对习武者进行锤炼,实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最终形成一种特色与风格共同具备的运动模式。字门拳要达到最高境界需要参透天人合一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其特征在于注重和谐与整体,其主要表现为武术动作中的“合”。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其具体动作是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江西字门拳要求练习者做到八素,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门拳内练精、气、神,要将字门拳练习到聚精、聚神以及聚气(气传全身)的境界,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练习者全神贯注,只有集中精神才能够心静,心静才能够培养耐心。字门拳练习时的动作还应与呼吸保持配合,呼吸和动作相配合的口诀是:发呼蓄吸、开呼合吸、实呼虚吸,降呼升吸,进呼退吸。江西字门拳发力口诀:以气催力,先柔后刚。力道从脚而起,由腿而发,集于腰,五肢充劲,要求发劲如春雷,寸劲干脆利落,具体动作要求练习者双腿虚实交合,技击要点为“丁不丁,八不八”,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字门拳节奏要求快慢相间、动静分明、刚柔相济、起伏明显。因而,字门拳文化可以说是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要素,是中华武术文化形态的体现。字门拳要求练习者手眼相互协调,处于静止状态时双眼保持平视,切忌目光带有怒气或呆滞状;动作时手眼相随保持协调。出拳的过程双眼若左顾右盼,不仅会导致出拳发生偏移,同时还会分散出拳者的注意力,如此便无法真正体现字门拳的精髓所在。目前武术套路已经逐渐形成手眼、身法、步法的规范,精神内在专注,讲究以神运气,以气养身,以身出招,从内至外,最终身心具修,神形兼备,形成了一种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特征的运动模式。本文提出,江西字门拳文化以字门拳为根基,动作内容皆具备哲理性与艺术性,练习方法也非常科学,属于独立完善的文化体系。字门拳属于肢体的文化,属于动作的文化,在各种招式套路中直接反应出人的思想、意念以及美感。“变”与“竞争”属于武术文化的两个重要属性。

3字门拳的客家文化属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汇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民众的智慧结晶,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洗刷而出的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无价的精神及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武术受传统文化理论思想的指导,受传统行为艺术的制约,它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民众的实践活动、运动形态、理论观念、规范制度以及知识体系等,明晰地反映了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既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共性的反映,同时也具备了武术自身独有的个性内涵,全方位、多方面的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哲学理论及审美理念,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完美融合的典范。对于字门拳来说,它所具备的中国文化属性,从文化学意义上讲,被称之为客家文化。首先,在人们的常规认识中,赣、闽、粤这三者的边缘地带,由于其历史、环境及地理原因而被客家人占据为主要的生活场地,这些地方具有浓厚、完整的客家文化的全部特色,是世界公认的客家文化核心地域。而字门拳所处的地域环境就是赣南地区。其次,客家文化是汉族八大民系中唯一不是以地域命名的文化形态。“客家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同时也折射着一种生命的情结。”客家的先民谱写的历史是悲怆的,同时又是让人敬重的。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一部血泪史,流民史。“在巨大的灾荒与巨大的战乱中,一批又一批地不绝南奔——他们,无疑都是当年在中原创造了华夏古代文明的先驱者的后裔。他们不仅仅是逃亡,他们负载着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文化遗产,这远远超越了任何个体的生命保存的意义。”之所以这样说,源于在客家人的起居劳作、饮食娱乐中都渗透着中原文化的烙印,规范着客家民系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思想核心,决定了客家人的文化选择。而其中的典型类型便是豆腐,在南方山区,客家人的主食是米饭,但他们将对北方饺子的浓厚情感全部寄托在了豆腐的酿制上,这在生活中的细小内容,充分展示出了客家人对于其自身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用心良苦。对于客家文化及其所属文化形态的研究,这些资料为我们再现了曾经的中原渊源,也为我们研究字门拳提供了宝贵资料,如它所具有的北方特点的拳路风格。

客家民系曾进行过较大的人群迁徙,因此“父母在则不远游”的理念对他们来说较为腐旧,按理说应该被其摒弃,但要子孙“恋土归根”的同时,又需要让他们从小学会闯荡世界,避免坐吃山空,这两者之间看似相互矛盾,但其实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客家文化则正是两种文化的优势互补。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客家围”这样既守住自身文化边界,又可敞开胸怀迎纳八面来风的外来文化的心态;我们也从这样的心态中看到了“客家民系在南迁过程中与周邻其它民系或民族居民在文化心理、经济利益、风俗习惯、语言诸方面发生碰撞、交流、融汇,久而久之,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这样的过程造成了表象上的矛盾,但也更好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和而不同”。像诸多客家文化形态一样,字门拳也在这样的文化形态中继承了历史也容纳了现实。“松柔似太极,快速却不逊于通臂”也在客家文化所独有的文化平衡中得到了例证。客家文化有着强烈的寻根情怀,一种对故乡的强烈怀念,一种对农耕的强烈感情。阮纪正先生说过:传统武术的起源根本是黄种人,其在体形上讲究五短,展示出了是腰围和大腿构成的正三角体形,重心设置位置较低,表现出农业民族浓浓的恋土归根情节。诸如,字门拳以桩步为跟,其桩式有骑马式、丁字式和品字式。总之,步以稳紧为宜。“贴肉要生根”、“风摆柳,树盘跟,腰身沸洒步赛粘”。“中国武术的站桩重根,与中国农耕文明的恋土归根,某种一致并非偶然”。客家文化的迁徙游走经历对字门拳有着双重的影响。这既有中原武术的迅捷,同时也有南方拳种的灵巧、贴身、借力等。它把中原文化中的根源性带到了“八山一水三分田”的客家聚居地,也把中原文化的核心“重亲崇宗”、“崇忠尚礼”、“重教育好学问”的思想深深的灌输到每一个练拳者的内心中去。武德对字门拳练习者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字门拳的传授上,它在品德上,讲求敬业尊师;在修养上,讲求持志养气;在传授上,始终将高尚品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这是对字门拳宗旨的呼应。客家文化在今天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但连接了华夏的中原古风,也书写了自己在赣、闽、粤的客家历史。

虽说它已逐渐远离中原文化,却从未流失其中,中原文化作为它的根本源泉,促使其离中原越远,但其内心的认同感反而愈加强烈。更重要的是,客家人虽然与迁徙不分离,但客家人却是每到一处都能融入当地社会,落地生根。这种不忘本源,以客地为家的情怀必定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字门拳在这样的历程中,也在武术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文化的烙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拳种。

作者:宋宜清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江西字门拳的文化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yjlw/68384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