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的呈现范文

论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的呈现范文

时间:2022-05-14 03:04:54

论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的呈现

摘要:民间音乐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繁荣,民间音乐面临着传承的难题,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根本,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让民间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是相关行业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从我国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出发,探寻了非遗视角下民间音乐的保护路径与传承路径。

关键词: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文化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值得华夏子女代代相传,才能使其彰显更强大的生命力。民间音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生存环境的限制、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探讨新时代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意义重大,不仅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的音乐,更是在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一、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

(一)民间音乐生存环境受到冲击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传统的民间生活习俗以及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俗活动大大减少,民间音乐的发展缺少了土地的滋养,雨水的灌溉,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去人们长期聚居在同一个地方,有着对自己生长土地独特的感情和精神信仰,民间音乐可以为其提供精神支撑,但到了现代社会,人们不再扎根于同一方天地,对民间音乐的热情和信仰也就逐渐消退了。

(二)民间音乐传承人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音乐和音乐人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并且通常来说,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由于民间音乐的创始人可能就是普通大众,或许是工人,或许是农民,这是民间音乐与其他类型音乐的显著差别,所以研究民族音乐的人一般都会将注意力放在音乐作品本身,忽略音乐创作的主体。而受互联网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大众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年轻人喜欢追逐流行,认为传统的东西就是落后,这也是民间音乐传承人“遇冷”的一大原因,并且随着老一辈的艺人相继陨落,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民间音乐则陷入了更艰难的境地,摇摇欲坠。

(三)民间音乐的听众目前民间音乐的受众所生存的环境早已和过去生活地方不同了,社会环境、欣赏方式、活动的档次和范围都会影响听众的评价和选择,并且很多时候听众对于民间音乐的看法都是参考媒体评论,自身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很多时候都是商业活动作祟,过度的商业开发和舞台化演义给民间音乐带来的是深重的伤害,而在此过程中,听众并不能做到客观鉴别民间音乐的价值。

二、非遗视角下民间音乐的保护路径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多元化立体保护体系首先,政府应该加快完善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建设,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台一些扶持政策,让非遗视角下的民间音乐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政府要加大对民间音乐传承人的重视,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挽救那些濒临灭绝的音乐种类,并安排专人整理,在传承人愿意的条件下,鼓励其招收徒弟传授技艺,搭建合适的平台让优秀民间音乐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传承人的创作积极性,还能有效保护音乐遗产;最后政府还应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些民间音乐的培训中心、作品集中展示区以及重要藏品保管区,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二)构建与完善民间音乐非遗保护责任机制非遗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仅仅是开始,从搜集资料到获得批准耗时耗力,而保护和传承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不力,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民间音乐非遗保护责任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政府牵头,建立多级监管机制,明确责任主体以及工作重点,定期检查和考核,将监管落到实处;加强项目问责,针对那些在民间音乐保护工作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同时对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给予严厉批评,倘若对民间音乐类的非遗文化场所造成了实质性损害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最后就是资金保护方面,要有科学的规划,确保各项经费花在刀刃上。

(三)加强理论研究及保存工作近年来,在多方力量的作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很多人开始注意这方面的信息,也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当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打开百度浏览器,搜索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弹出上千万条信息,正因为这样,要求从事非遗保护的相关人员不断加强民间音乐的理论研究,为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民间音乐类作品提供更多可参考的资料,同时还要注重保护濒临失传的音乐种类和作品,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构建相关的民间音乐非遗数据库文字和图片资料的缺陷在于保存起来比较繁琐,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资料都可以得到更充分、更完善的保存,因此,非遗保护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非遗数据库,在充分考察各个地方的民间优秀作品之后,将其详细资料录入数据库存放,方便相关人员随时了解民间音乐的具体发展情况并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让优秀民间音乐得到最大程度留传。

三、非遗视角下民间音乐的传承路径

(一)加强民间音乐非遗教育,鼓励社会群体积极参与民间音乐来源于大众并服务于大众,因此民间保护以及传承是符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需求的,中华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加强民间音乐类的非遗教育工作,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并尊重热爱民间音乐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在一些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加大民间音乐的比例,并邀请优秀的民间艺人到学校给学生授课,这样更有利于新一代的年轻人加深对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建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向人民群众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定期组织一些民间音乐文化的讲座或者让民间音乐手艺人开展一些活动,强化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加快各地区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传承人是继承和发扬民间音乐的重要主体,要想更好地提升非遗保护工作质量,就要从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做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还应不断培养新生力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俗文化、音乐表演以及礼仪习俗等方面,而音乐院校就是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主阵地,将文化发展需求与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可以让原本濒临灭绝的音乐作品重焕生机。四、结语综上所述,民间音乐在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已然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内容,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在经济社会迅速更迭的今天,受各种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娱乐倾向的改变,民间音乐的发展遭受了较大的阻碍。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高度重视我国民间音乐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效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雨城,史红玲.湖北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30-34.

[2]李帅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信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5:77-83.

[3]吴冬炫.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民教育中的传承[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41-143.

[4]詹一虹,周雨城.中国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24-27,57.

[5]黄静华.民间艺人的生活空间、艺术知识、生活历史[J].民族艺术研究,2012,12.

[6]邵萱.杜尔伯特蒙古族民间音乐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作者:周卉钰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论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的呈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wxpplw/73336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