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翻译对策范文

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翻译对策范文

时间:2022-05-06 10:17:14

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翻译对策

摘要: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传达信息和交际的重要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不能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在进行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互译时,要关注中西文化价值观、语言文化差异、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以及外来文化,自觉运用英汉翻译策略,建立正确的文化翻译观。

关键词:

文化差异;英汉翻译;策略

一、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与翻译

价值观是人们在做出抉择和解决争端时作为依据的一种规则体系,每一种文化中都蕴含着普遍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在进行翻译时,译者的文化价值观对原著的思想的理解和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常常会产生许多误译,译者习惯用自己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去理解所译语言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译者的文化价值观是由本人的生活经历、语言修养、社会阶层和知识结构等综合形成的,这些因素决定译者在翻译时,对原著的文化的处理态度,可能会有取舍,会有转换或者补偿。译者在翻译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保留原作语言材料本身的文化价值,保留其文化内涵,不要破坏了原作的整体文化氛围。其次,要保留语境赋予词语的文化价值,有些语言材料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文化特色,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就会产生特有的文化内涵。最后,要保留原作文学形象的美学价值,在进行翻译时,不同的翻译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来说,都有留白之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赋予这些留白处不同的理解意义,译者是原作的第一读者,因此,译者对于留白处的理解,会增加很多个人的主观因素。因此,译者应该调动各种想象力和文化因素,调动自己的创造力,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保留其文化价值,保留其美学价值。价值观是一种隐性的精神文化,是民族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原作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现象,在相应译语的文化环境中,采用解释、改译或加注释的方法,准确完整地传达原作的文化信息,传播原作的文化现象。

二、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

1.词的社会文化意义与翻译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认为,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词的语义有七种类型:内涵意义、情感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理性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中前五种意义在广义上显示了语言的社会文化特征,被称为“社会文化意义”,是具有交际价值的。译者在翻译时很不容易把握词的社会文化意义分寸,容易逐词逐句翻译,生硬不通顺,也容易自由翻译,望文生义,这两种翻译都不能很好地传达原作的社会文化意义。译者应该做到:首先,在“直译”和“意译”之间把握,直译(literaltranslation)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这里的直译不是生搬硬套的硬译。意译(freetranslation)是指表达原文内容,但又不拘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把握两者的分寸,是指翻译时,不仅要把握一个词的“意义”,还要把握这个词的“意思”,也就是词的内涵,这是在文中流动的,是需要译者去体会的,是词典里所没有的。其次,在词的程度和分量轻重上把握,每个词都有自己的或轻或重的分量,译者应该客观地再现出该词所表达的程度和分量。最后,译者还要在语气强弱上把握,说话的口气和语调,能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行为动作,只有对原作透彻地理解,译者才能在翻译中恰当地体现原作中说话人的语气。

2.词的文化伴随意义与翻译有些词除了概念意义之外,还包含着某些其他的意义,称为文化伴随意义,词可以反映物质世界的变化,可以反映时代的进步,可以反映思想的发展,也可以反映世界的多姿多彩。这些词通常是表示颜色、动植物、事物等的名词。例如:“red”是“红色”,却也包含其他伴随意义,“toseered”其伴随意义是“愤怒”。词的形象性是语言内在生命力的表现,每一个词的形象性通常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这种文化色彩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是由具有语言外部性质的各种外在联想关系决定的,从一个词的意义色彩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生活。例如:“Swan-song”中的“Swan”第一意义是指“天鹅”,转义是指“天鹅样的人”或诗人等。根据西方的古代传说,天鹅一生只是在临死之前才引颈长鸣一次,也就是说,临死前发出美妙的歌声,因此,“Swan-song”指诗人的最后作品,最后的言行。

3.归化和异化策略与翻译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是美国翻译家LaurenceVenuti提出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是译者采取民族主义中心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考虑读者的接受状况,在译著中尽力使外语文本符合所译语言的文化价值观。异化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文化价值观偏离,译者在译文中保留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使读者进入外国文化情境。译者在翻译之前就应该在这两种策略中选择一种,其选择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译文特色。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各有其道理,不能绝对地摒弃任何一种,当英美文化系统处于强势地位时,归化翻译对英语语言使用者来说就很自然,但是大量使用归化策略却并不可取,译者应该为读者介绍西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所以在文化传达上,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策略。

三、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人类的交往还可以借助无声语言作为辅助,以增强交际效果,这就是所说的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既有着共同之处,也有着文化差异。例如:在汉语言文化中,在做出拍别人头部的动作时,如果是成年人拍孩子的头部,这种动作是表示一种“喜爱”的情感,同样动作在对待成年人时,却有侮辱人的意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个动作在英语文化中是要表达的“鼓励和安慰”的含义。对于不同的民族,也有表达的意义相同,但是动作却不同的情况。例如:在汉语言文化中,用饭之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轻拍肚子的动作,表达自己是“吃饱了”,而美国人表达自己吃饱了却不是作拍肚子动作,他们由于非言语会用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咙处,手心向下,手指伸开,表示说“满了”。由于非言语行为本身不能单独传达所要表达的信息,需要用手势或身势的暗示,去增强、阐明言语信息,达到补充的效果,因此,在翻译时要补充原文的非言语信息,有时原文能表述的意义,译文里体现不出来,需要增加一定的非言语手段来表述清楚。

四、外来文化与翻译

中西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跨文化语际交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趋势,外来词也大量涌入汉语言文化,形成了不可阻挡的语言融合趋势。对于这些外来词的吸收,应该本着有利于了解异域文化的原则,本着有利于汉语文化丰富的原则,既要考虑国际化,又要考虑到语言民族化,适应大众心理承受力,遵从传统文化接受心理,拓宽文化视野,使汉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外来语翻译时,应采取宽容的语言政策。例如:有些英语词汇,“Olympic”,“taxi”,“vita-min”,“WTO”等,我们在翻译时,还不如直接译出“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的士”(出租车),“维他命”(维生素)等,简洁易懂,人们容易接受。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是全球一体化,应该是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体现整个人类共同的追求,包容不同民族各自价值观念的综合体,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应该是由相互的交流走向相互的融合。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在认识到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系统的冲突和对抗性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趋同性。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保持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特性,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趋同融合的大潮中占有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司显柱,赵海燕.汉译英教程新编[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56-59.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80-82.

[3]孙利民.语言与文化[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2-143.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81-85.

[5]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05-108.

作者:杨雪 单位:佳木斯大学 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化差异视角下英汉翻译对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whcylw/6929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