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共环境陶艺文学鉴赏范文

公共环境陶艺文学鉴赏范文

时间:2022-03-04 02:57:32

公共环境陶艺文学鉴赏

作者:刘光文单位: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公共环境陶艺的特点

其一,公共环境陶艺的艺术美感是多方面的。釉色美感:现代陶艺的釉色随着烧制曲线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效果。色釉通过高温烧制呈现出不同色彩,或绚烂华丽,或纯色质朴,变化丰富。釉色之美是陶艺的特色之美。造型美感:泥料的可塑性使陶艺具备无限的、不一而足的形态,拉坯成型、泥条盘筑、模具印坯、雕塑技法等成型方法使公共环境陶艺具备丰富而多变的美的形态。肌理美感:一方面,泥土的材质肌理可以体现陶艺的自然肌理美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创造出新颖的肌理美感,如可以采用表面有凹凸变化的材料在坯体上压印或者滚压痕迹,形成独特的肌理。烧制美感:陶艺作品的烧制美感可以通过对火候的控制、测量熔融点以及记录温度等控制窑温的方法实现,由于陶艺的烧制受烧成气氛、天气,以及釉色料、坯体等多重因素影响,便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千”变化无尽的烧造之美。

不同的烧制方法可创造出环境陶艺变幻而独特的烧制美感。综合材料美:可以灵活多变地将陶瓷与其他材料结合,实现对材质常态的突破,实现其独特的表现力,充分运用新媒介与表现方式展现陶艺的美。地域美感:陶瓷会因地域上的差异体现更多的人文品质,同时,陶艺也会因为民族性的审美而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形成与本民族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理念一致的艺术表现形态。传统语汇美:陶瓷文化是一种情感化的历史符号,具备特殊意义的文化性和物质性,将这些独特个性融入现代环境陶艺作品,可以更好地实现泥土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满足以人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审美需求。器型装饰美:陶瓷最早是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器皿,现代陶艺弱化了其使用价值,根据原有的器型结构表现出不规则的形态、交叉、错位,实现其动感美。

其二,公共环境陶艺以带有特殊历史文化符号的独特艺术形式,与公众生活亲近,与周围环境融合。现代陶艺融入公共艺术成为环境陶艺,成为体现城市文化与民众需求的重要载体,人们关注环境、美化环境、亲近自然和返璞归真的要求使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具有发展的大好时机。现代环境陶艺是现代陶艺和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的产物,其艺术特点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创作中受到艺术家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环境陶艺一般蕴含着广泛的、社会群体认同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公共精神,肩负着创造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品、提高公共生活环境品质、提升广大市民的艺术意识和公共生活情趣的社会使命。

实例分析公共环境陶艺发展的经验教训

例一,西班牙的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有一个享誉全球的建筑作品——吉尔公园,其中一个蜿蜒的“长蛇椅”就是以陶艺处理手法制作的,很好地让陶艺成为建筑的“皮肤”般的有机体。追根溯源,这些陶瓷作品受到好评很大的原因是具有个性,以淋漓尽致的个性化特征征服观众。要更好地表现环境陶艺的个性化,首先要在观念上获得突破,陶艺家要将自身对生活独具慧眼的洞察和独特的感受以与众不同的泥土语言表现出来,有了个性化的观念,更要将观念以个性化的技巧表现出来。陶瓷材质有着天然的特性,陶土和釉料的可自由发挥度与烧制方式等的不可预期性的奇妙结合,为陶艺家个性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个性、技艺、激情和思想更自由地驰骋其中,使陶艺家更好地寻求与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体验相匹配的公共环境陶艺形式。

例二,我国雕塑家于庆成的代表作品《长江•黄河》(图1),以极为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和母性特征备受称道,将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浓烈的现代感完美糅合在一起。这类作品是完美地融合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典范。公共环境陶艺是城市的名片,应义不容辞地体现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对内更具备温情、人性、感怀和充实的美感,对外可以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站在民族特性的角度体味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人可以更加深切地感悟到环境陶艺带来的美学意境。当然,公共环境陶艺家要在作品中体现民族性,首先应该体悟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再结合现代的艺术观念,创作出可以体现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的陶艺作品。

例三,会田雄亮的作品把陶艺与建筑相融合,把陶与水、空气、阳光相协调,陶艺之美与建筑之美、自然之美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印象深刻。在环境陶艺形式的设计方面,陶艺家应该通过造型方面的取舍与概括彰显陶艺的诗情画意。在公共环境艺术方面,陶艺家并不能要求对审美对象进行面面俱到地细腻刻画,而只能取其大意,不着意求形似,而更注重神似,以“写意”的气韵、诗性之美来体现中国本土特征与东方艺术体系风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环境陶艺应该承担一部分改变环境的重任,其设计一定要注重艺术韵味的体现,以丰富的人文体验诱发公众在和谐空间中的愉悦精神。可以说,将环境陶艺作品放置到公共空间环境中,与空间环境相融合,极大地充实与优化了城市环境,让公众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更好地体味文化的氛围,切身感受到文化的陶冶熏陶和传承延续。

公共环境陶艺的发展趋势

公共环境陶艺必然随着公共环境艺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其发展趋势也将沿着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道路前行。一方面,交融性是当前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环境陶艺的发展也必将受到交融性的影响。陶艺界都在尝试着从传统的中西方文化的对立矛盾中寻找异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激荡俨然成为公共环境陶艺发展的新方向。同时,陶瓷艺术在风格、材料与语言方面与其他艺术的界限也日趋模糊,传统和现代、功能和审美等也不再泾渭分明。另一方面,艺术具有民族性、世界性,公共环境陶艺也不例外,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特点、文化特征、地域和材料特色,又适合本地环境、文脉的环境陶艺是城市建设者、陶艺家的共同使命。

每个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内在气质,文化特色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未来公共环境陶艺的发展一定要更注重环境陶艺作品和周围环境、建筑以及城市的人文环境的结合,其设计意识应更注重宏观审美。陶艺家要把握好环境陶艺和地域本土、建筑以及人文的关系,尽力争取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与大众的互动交流,设计出独特的环境陶瓷作品。当然,环境陶艺的发展更需要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体现其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文学、哲学、观念等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反映民族心理与性格的变化,体现时代的审美心理。

公共环境陶艺更应该体现生态批评观念。环境陶艺对现代人的情感要起到抚慰作用,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互补关系,因此陶艺家可以以对其的审美来呼唤公众的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亲和性通过对人的与生态和谐融通等意识的不断强化,创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引发人类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强烈共鸣。陶艺审美的生态特性主要通过陶、瓷以及色釉等载体来承载对人文精神与生命的体验,以使陶艺家创造出更多具备生命力的作品,更好地发挥出陶艺作品的艺术恒久性、陶瓷审美的长存性和可持续性。

被举报文档标题:公共环境陶艺文学鉴赏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