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发展方式范文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发展方式范文

时间:2022-06-23 04:19:51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发展方式

1生态文明内涵及理论争议

生态文明概念是叶谦吉1987年在学术界首次使用,他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罗伊•莫里森1995年在《生态民主》书中提出生态文明概念[7],并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当代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可以分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类型,生态中心论立足于自然主义,把自然主义凌驾于人类之上,这样直接导致生态文明同现代人类文明对立,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坚持用人本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只是现在人类中心论把生态文明混同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环境保护,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生态文明是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积极成果的继承,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更不是回归自然的状态。生态文明在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发展价值观和发展方式上根本超越了工业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形态。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旅游发展方式的探索

近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物质繁荣,同时也将人类社会推进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中。正如工业文明一样,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塞、文化侵蚀与伤风败俗、旅游资本化与社区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针对工业化、传统旅游存在的诟病,人们开始积极探索科学的旅游发展方式,环境友好型旅游、可持续旅游、替代性旅游、软性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负责任旅游、低碳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洛哈思旅游等新型的旅游消费和发展方式不断涌现。由于环境友好型旅游、替代性旅游、软性旅游、绿色旅游、负责任旅游等是生态旅游前范式阶段调整性自然旅游的提法,因此,将国内外学界主要的发展方式研究归纳为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类型,如B.W.David认为,可以通过先市场扩到在规范管理的有机融合路径、先规范管理再市场扩大的增量路径和政府主导可持续发展的诱导路径实现大众旅游可持续发展,舒小林从时间、空间、社会和运行方式等维度分析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是可持续旅游实现的一种方式,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明庆忠提出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马继刚等通过对传统旅游、低碳旅游和洛哈思旅游进行比较,认为洛哈思旅游是对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综上所述,关于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洛哈思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之间关系区别以及实践中如何选择,研究不多。这些发展方式联系区别没有研究清楚,导致旅游发展方式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前范式阶段,不断追求新的“热点”词汇,实践中更是处于混沌状态,从而导致“误入歧途”或“走弯路”现象。因此,亟需对上述几种发展方式作进一步探讨。一是传统大众旅游。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不断发展,交通和网络革命产生,大众旅游快速兴起,2012年全球出国旅行游客数达10亿3500万人次。但传统大众旅游受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感觉消费”等错误的观念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影响,导致“粗放式”,乃至“掠夺式”发展,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二是生态旅游。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觉醒,产生了生态旅游。根据要求的高低生态旅游可分为“软生态旅游(softecotourism)”和“硬生态旅游(hardecotourism)”,西方国家一般指“硬生态旅游”,如美国自然基金会在1990年提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为学习、研究生态,欣赏、享受自然风光等特定目的而到干扰比较少或者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由于生态旅游既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育,也要自觉地接受文化知识的洗礼,因此生态旅游成为只产生有限的废弃物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三是低碳旅游。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低碳旅游的发展方式应运而生。低碳旅游是在旅游过程中,充分利用低碳技术装备、交通运输工具和旅游接待设施,营造富有高碳汇功能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获得更佳的旅游体验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四是洛哈思旅游。洛哈思旅游是一种来源于反消费主义的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对享受型传统旅游的一种反思,其以个人健康和家人健康为出发点,重点在人,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五是旅游循环经济。旅游循环经济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区内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形成生态产业链和闭合循环网,最终实现旅游区域的零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或可持续利用。六是可持续旅游。世界旅游组织认为可持续旅游是“在维护文化的完整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就其社会观而言,强调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及子孙后代共同的基本需求;就经济观而言,强调持续,主张地球自然系统自身承载力范围内的持续经济增长;从生态观来说,则强调和谐协调,主张“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六种旅游发展方式由于产生的背景的差异,它们对环境关注的时间、空间、社会、运行方式、价值目标以及监测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表1所示。第一,从时空和社会维度来看,一是传统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是关注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活动等微观层面;旅游循环经济和洛哈思旅游延伸到旅游及相关的经济领域,时间段也延伸到一代人或几代人,从系统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旅游发展运行机制、旅游发展运行纳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侧重中观和微观。而可持续旅游则从整个人类文明延续、全球空间范围和全部社会系统的宏观层面,关注旅游的所有方面。二是大众旅游、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主要从目的地角度研究,生态旅游强调了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洛哈思旅游则是从旅游者的身心健康视角进行研究,可持续旅游是综合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三是可持续旅游侧重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统筹协调发展,而大众旅游侧重的是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侧重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旅游强调社区参与、游客教育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统筹发展,因此受到最的广泛关注,如图2所示;旅游循环经济侧重经济和环境的协调,洛哈思旅游则侧重“以人为本”和环境协调。但后五者都缺乏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第二,从宏观经济学经济类型和目标价值来看,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分别以企业、生态环境和人等部门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属于分权经济,容易产生“公地悲剧”;大众旅游和洛哈思旅游是以人类中心作为价值目标,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则是以生态中心为目标价值,而旅游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旅游则从整个社会所有部门利益最大化角度进行分析,属于计划者经济,计划者经济是最优的,同时,它们兼顾人类中心和环境中心目标;第三,从运行和监控方式来看,大众旅游按照传统的发展方式,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满足市场需求,而其他旅游方式一是运用生态设计、低碳技术、循环经济等理念措施,不同程度控制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采用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碳排放、构建指标体系等方式进行测定监控,但在当前中国旅游管理体制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差异较大,环境承载力工具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而指标体系则存在操作性差的问题,生态足迹对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社区参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不能体现,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始试点,只有碳排放测定逐步走向操作层面。对比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传统大众旅游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满足市场需求,但对环境、资源以及旅游体验质量等都有较大的负面效应;生态旅游无论按照“硬生态旅游”还是“软生态旅游”的要求,对生态环境保护无疑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消费群体和旅游体验空间指向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做出边际贡献,尽管这种贡献很重要,但如果缺乏管理,或者管理不善,它所产生的问题可能比它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多①。低碳旅游以环境为中心,以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为重点,注重旅游发展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旅游循环经济是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旅游活动六大要素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并以各种新型技术为支持,用法律法规作保障,实现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再修复五原则的旅游发展模式。二者把旅游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等有机统一起来,从三维分离的发展走向三维整合的发展,但在人本主义关怀和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足。洛哈思旅游从旅游者视角以人的健康为本,也注意协调环境,但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够重视。可持续旅游是一个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更多地偏向于理论集成和导向。因此,以上六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发展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3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SCELL旅游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积极成果的继承,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更不是回归自然的状态,甚至认为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生态文明[27]。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旅游发展方式的选择,要对人类中心理论基础的大众旅游和生态中心理论基础的“硬生态旅游”进行反思,不断扬弃。而低碳旅游、咯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旅游较好的体现生态文明理念。从操作性来说,大众旅游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满足民众需求,体现以人为本,操作便利,但是负外部性明显;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旅游采用生态足迹、环境容量等进行测定监控,产生正外部性和增加运行成本,与洛哈思旅游一样限制民众需求,也缺乏强制性措施;低碳旅游则因可以根据能源消耗,测定出碳排放,根据《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议定书》进行强制性节能减排,可操作性强。因此,笔者认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旅游发展方式应该是SCELL发展方式。SCELL发展方式是指在宏观层面基于战略角度以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基于区域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oftourism),推动区域产业融合生态集群发展,微观层面基于市场主体企业和居民(游客)积极开展生态旅游(ecotourism)、洛哈思旅游(LOHAS:lifestylesofhealthandsustainability)、低碳旅游(lowercarbontourism),SCELL发展方式是一种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发展的方式,是一种呵护自然生态和文化、彰显人本关怀、坚持公平正义、凸现科学与伦理的文明发展方式,同时操作切实可行,是实现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人口、社会—文化、经济和资源—生态环境“四维”结构的统筹发展,动态协调,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如图3所示。

3.1宏观层面: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哲学,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对传统旅游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扬弃”,是人类社会的行动纲领,是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在宏观层面,一是以《旅游法》等政策法规形式规定可持续旅游作为引领旅游科学发展的方式,尽可能从制度上保障人与自然、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如我国《旅游法》规定:“旅游业发展应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但缺乏旅游目的地当地社区居民的保护规定。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可持续旅游的状态和趋势,增强操作性,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和构建因地制宜、操作性和权威性较强的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和可持续战略治理,形成一套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激励和工具。如酒店餐饮行业普遍实行比工业更高的水电价格,虽然加重了企业负担,但这是资源市场价格不低于自然资源和服务成本的市场化手段,是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趋势,还应继续完善碳(污)排放交易制度、循环经济法规、财税支持制度、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检查制度等。

3.2中观层面:旅游循环经济中观层面积极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该层面已基本进入实质操作层面。由于旅游产业内部和外部具有高关联性,因此,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基于相互依赖、多学科、自然为本、政治与权利为前提的多产业融合的集群循环方式,主要包含循环型、集群化、融合化和制度化四个方面的发展。首先,循环型发展。企业在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在政府制度的引导下,遵循“5R”原则,形成包含一、二、三产业的,以居民洛哈思消费体系和废弃物回收系统为核心的闭合生态循环产业发展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统筹旅游开发与保护关系。其次,融合化发展。一方面,积极围绕旅游发展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工农业以及服务劳务的附加值,丰富旅游商品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甚至是生态旅游产品,可以区域工业、农业的实现“双收益”和“精明增长”。第三,集群化发展。区域旅游在旅游产业内部和外部,以重点景区企业或集团为核心,形成前向、后向以及横向经济利益产业链体系,实现集群化发展。第四,制度化发展。由于旅游循环经济系统性、复杂性、高关联性和正外部性等特点,要求压迫制度化发展。(1)在政府的主导下,在一定的区域或者城市层面,通过金融、财政职能、公平分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产品等制度体制建设,培育绿色消费的游客及社会消费体系,尤其培养消费者(旅游者)洛哈思消费价值取向,引导旅游产品开发建设。(2)利用现代电子商务管理手段,严格把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控制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根据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保护性开发旅游产品,如贵州石板房和夜郎谷充分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石头资源优势,形成特色旅游产品;(3)在对旅游资源有偿使用前提下,对破坏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必须进行修复补偿建设。(4)旅游活动包括旅游业生产和旅游者的消费,要严格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生态化开发和发展,并从“硬件(基础设施)、软件(管理制度)和心件(心灵文化)”三方面加强对生产者和旅游者的管理和宣传教育,如利用儒家文化“天人合一、克己复礼”、道家养生、岜沙苗族树木崇拜、丽江东巴文化中人“崇”与自然“署”兄弟关系等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从心灵深处感染和熏陶旅游者和旅游经营管理者。(5)借助科学技术力量和付费机制,建立污水、垃圾等收集分类回收处理基础设施体系,如引入恰当的废弃物付费机制,平衡回收处理服务单位收支,形成市场化运行,从而达到鼓励采用沼气、蚯蚓、微生物等技术减少废弃物或者增加回收利用的效果。

3.3微观层面:生态旅游、洛哈思旅游和低碳旅游生态旅游、洛哈思旅游和低碳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旅游循环经济的具体方式,分别强调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天人合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社区参与,游客的健康与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地的节能减排,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微观层面,需求链上要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供给链上各企业的各环节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关系,实现需求与供给两条链生态化对接,最后通过碳排放进行监测考核管理。第一,消费方式洛哈思化。微观层面的消费群体既含生态旅游和洛哈思旅游群体,也包含普通游客和社区居民,尤其是后二者的可塑性比较强,需要各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引导消费方式洛哈思化:一是通过政府执法宣传、社会文化引导、企业导游和社区居民以身作则等社会合力潜移默化游客;二是即使游客可能花费更高价格消费洛哈思产品,但游客也是情愿花钱买健康、花钱买绿色;三是通过积分、抽奖等手段激励洛哈思消费。第二,生产和经营方式生态化和低碳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以逐利为目的的,因此,要引导旅游及相关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生产生态化和低碳化,迎合洛哈思旅游市场需求。生态(低碳)旅游企业获“利”方式:一是采用“生态(低碳)旅游认证(品牌)+科学技术(把科技与当地社区传统生态文化、解译系统相结合等产品创新、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绿色健康环保(营销)”三大与大众旅游不具有的“法宝”吸引游客。二是生态(低碳)旅游认证企业争取国家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生态补偿。三是生态(低碳)旅游景区通过碳排放指标出易获利[28]。第三,社区参与文化传承保护。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高级别的生态观光型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完成,文化旅游因其创新、创造性强将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社区居民是当地文化的载体,扮演者继承者、保护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因此,一是通过股份制(资源要素参股)保障居民稳定收益,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和文化被同化、异化的抵制力;二是信息透明化经营管理,提高居民参与和监督水平;三是在法律、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的基础上,运用舞台化真实性理论利用文化,实现对文化更好地保护。第四,预警化和碳排放监测管理。旅游景区根据规划所确立的承载力,与售(检)票系统连接建立绿、黄、橙、红不同等级的预警系统和预警机制。碳(污)交易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旅游企业尽早根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和上海配额分配实践,积极进行碳排放监测管理,逐步开展碳(污)交易。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任何单一的发展方式都不是较好的旅游发展方式。(2)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旅游发展方式应该是SCELL发展方式,即宏观层面以可持续旅游(S)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C),推动产业循环型、融合化、集群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微观层面,引导游客和居民洛哈思方式消费,对旅游及相关企业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关系,通过碳排放进行监测考核管理。

作者:舒小林 黄明刚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 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发展方式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stwmlw/67426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