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侗族大歌原生态文化英译探究范文

侗族大歌原生态文化英译探究范文

时间:2022-09-22 08:54:27

侗族大歌原生态文化英译探究

一、侗族大(琵琶)歌研究现状

侗族大歌,侗语名称叫“kgallaox”,可分为4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侗族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歌形式,是该民族民歌中合唱歌曲的总称。侗族琵琶歌根据内容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其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世代传承,歌脉悠远。琵琶歌唱词体现了侗族诗歌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侗族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侗族琵琶歌是侗族大歌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把二者统称为侗族大(琵琶)歌,更有利于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它们进行统一研究。侗族大(琵琶)歌的动听的旋律和深厚的原生态文化意义,近年来倍受国内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这些学者和专家们主要从音乐形式、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及意义、以及文化内涵等视角研究了侗族大(琵琶)歌。张贵华、昌利萍、陈娟、肖育军、何家国、罗卉、吴海清等等主要从音乐形式、伴奏、演唱形式等角度研究了侗族大(琵琶)歌的和声特点,以及多少部特色。

张贵华和昌利萍都强调侗族大歌优美旋律和多声部和声是纯自然天成的天籁之音。陈娟主要研究了洪州琵琶歌的特殊发声方法。肖育军主要从表现风格、伴奏形式、音域、演唱形式、声部等方面研究了侗族琵琶歌。何家国主要从濒危民歌保护角度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的“现代性”选择方式。罗卉主要从表演形式、伴奏形式和音乐形态,以及侗族琵琶歌的衬词特征方面研究了侗族琵琶歌。吴海清从历史文化渊源、结构特征和调式音乐特征等方面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王云庆、龙登华、胡艳丽、曾羽等从保护和传承的方法以及意义等角度研究了如何从保护侗族大歌,并传承这一原生态文化形式。谭厚锋、肖丽娅等从生态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了侗族大歌原生态文化内容和特点。谭厚锋从侗族大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生态元素,以及历史发展渊源等角度研究了侗族大歌具体内容和历史发展轨迹。肖丽娅从原生态文化艺术角度研究了侗族大歌,认为它是伴随着侗族社会而形成的一种蕴涵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张贵华、何光渝、熊然、何家国、潘明栋等主要从文化学视角研究了侗族琵琶歌。张贵华认为,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是侗族琵琶歌文化艺术形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侗族琵琶歌主要负责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何光渝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的音乐文化。熊然主要从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方式等角度研究了琵琶歌,认为它是侗族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石修堂等从语言学视角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石修堂主要从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衔接特征维度分析了侗族琵琶歌的语言特征,也从及物性角度分析了侗族琵琶歌的语篇特征。石修堂、姚瑛、李毅从比喻视角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的认知操作在侗族琵琶歌中的构建功能。以上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侗族大(琵琶)歌的特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少学者从翻译策略视角,尤其是从原生态文化特征视角研究该民歌的英译策略。因此,为了进一步更彻底科学地研究、保护和传承侗族大(琵琶)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侗族大(琵琶)歌的英译策略,让更多的国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侗族大(琵琶)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科学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大(琵琶)歌和侗族文化的目的。

二、侗族大(琵琶)歌的原生态文化内涵

“原生态文化”一词的出现与西方一种全新的文化保护行为相关。早在20世纪初,北欧许多国家出现了一种保护乡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运动。其宗旨是,以一个特色文化乡村为核心,将其视为一个活态的天然生态博物馆。同时“原生态文化”一词的出现,还与20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全球性保护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的“世界遗产”名录与保护运动相关。所以“原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具有自然生态性,是民族民间的文化,是与民族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俗融为一体的,是非职业非专业的,非城市化非商业化的文化。原生态文化是生活中的文化。它按历史传统,随时令和民间习俗演变,并在特定的文化时间和空间中展现。因此,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环境等内涵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的原生态文化特征。从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环境等特征看,侗族大(琵琶)歌内容所反映的是地道的原生态文化,因为它是侗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自发创作,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礼仪以及乡土环境的民歌,是独特的侗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大(琵琶)歌英译过程中必须恰当处理其原生态文化相关内容,才能达到科学翻译的目的。

三、侗族大(琵琶)歌原生态文化英译策略

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环境等内涵是侗族大(琵琶)歌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是侗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礼仪以及乡土环境,是独特的侗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侗族大(琵琶)歌英译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恰当处理这些原生态内容,对侗族大(琵琶)歌英译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1)火焰闪闪,在仙界,去到仙界遇雌火,去到龙滩,遇雄火,雄火拍身,变火种。得了火,火得了,章良接杆,去取火。章良取火,章妹点,章妹点燃篝火,众人烤火多暖和。(2)拨响清脆的琵琶声,它是我心上的歌词,好心的姑娘们啊,请开门把我们相邀。月儿进了云霄,老人上楼已经去睡觉,是哪方动听的琵琶弦,把我们的心弦缠绕。假如天上没有月亮,就看不见大树的阴影;假如田里没有鲤鱼,就看不见田里水变浑;假如这家没有姑娘,怎么会传来这动听的房车声,姑娘呀,快开门吧,我们是远方的客人。天上出了月亮,才有伴着的星星;田里有了蚌子,才有红眼的鱼群。要是你们的琵琶不响呀,我们的房车又怎么会弹琴。请进来吧,远方的客人,我们同坐到鸡叫,陪伴到天明。例(2)是侗族大(琵琶)歌中的一首“坐夜歌”。它的主要内容是,在侗族地区,每当夜幕降临,男青年三五成群弹着琵琶走街串巷去寻找姑娘们行歌坐夜,姑娘们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某一个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线、绣花,等待着小伙子们的到来。歌的开头是小伙子们唱的扣门歌,接着是姑娘们唱的应答歌,然后是小伙子们唱的开门歌,最后是姑娘们唱的迎宾歌。姑娘们和小伙子们一唱一和,行歌坐夜,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并找到各自的心上人。“坐夜歌”表达了侗族独特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因此,英译过程必须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该方面文化习俗。

四、结语

侗族大(琵琶)歌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环境等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是侗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礼仪以及乡土环境,是独特的侗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侗族大(琵琶)歌英译过程中,不应该过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和形式对等,忽视二者之间的意义动态对等(通顺)。相反,我们应该采用意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把侗族大(琵琶)歌中的原生态文化内涵: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文化等科学地翻译出来,让更多的读者,尤其是西方的学者和专家们了解侗族大(琵琶)歌。这对于侗族大(琵琶)歌的保护和传承、语言学研究,以及该文献的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新杰 王山 邓韵 单位:凯里学院 外国语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侗族大歌原生态文化英译探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stwhfzlw/67926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