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审美教育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探讨范文

审美教育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探讨范文

时间:2022-01-11 08:44:36

审美教育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种种新形势、新情况,“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必须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应当重视和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探索审美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侧重于教师“教”转向偏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学”,增强教学互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也印证了,开展上述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厚培人文情怀,从而得以保证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审美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在迈入大众化教育的门槛之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发展模式已经由“扩大规模型”转向“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因此高校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与这一整体发展趋势同步的教学改革。“中国现代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文学院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在深刻改变本科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引起了学生阅读方式、学习习惯的转变,这种转变甚至影响到青年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塑形。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都对高校文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必须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和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探索审美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并且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侧重于教师“教”转向偏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学”,增强教学互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而笔者的教学实践也印证,开展上述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厚培人文情怀,从而得以保证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文学作品具有特定的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文学的本质在于让读者获得对自我与世界在感觉、经验与想象上的具体性,对自我与世界有文学性的感知,影响一个人的心智状况。因而,重视作品文本细读,让学生通过文学阅读的审美体验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性目标。有鉴于此,“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应当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文本的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摆脱已有研究观点的拘囿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性经验。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首先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线索,然后在此基础上评述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识记一部分文学史知识,但也容易导致他们在分析作家作品时过于依赖教材中的学术定论,其结果是学生往往轻视或忽略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审美感受和独创见解,对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并未产生明显效果。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当促使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向“素质提升型”转变,充分发挥文学作品在影响人的心智状况方面的潜在功能。比如在文学院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应适当增设“中国现代文学名作导读”等相关课程及其授课学时;同时,还应当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减少抽象的理论分析、淡化“史”的勾勒,转而围绕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审美感悟能力来设置教学计划,加大讲解经典作家作品的力度。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一直强调回归文本的专业阅读,注重让学生细致深入地体悟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努力形成对重要作家作品的审美感受,并力求把文学论争、文学思潮等教学内容融入对作家作品的解析中。此外,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情感,根据具体作品的审美特征灵活选取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比如在讲解《获虎之夜》《一只马蜂》等适合排演的话剧时,笔者以担任“艺术指导”或实际参演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导自演重要片段,以这种方式加深其对于作品的理解;在讲解徐志摩等人的诗歌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规模的朗诵比赛,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中体悟作品的艺术特点,切身感受诗歌的魅力;在讲述《骆驼祥子》《子夜》《家》等长篇小说时,笔者安排学生在阅读之后或以“故事会”的形式复述故事、或以小说人物的身份讲述心路历程,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养等教育目标较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与教学互动的同时,接受了艺术的熏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成效较为明显。

需要强调,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同样也是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1],努力搭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综合平台,以“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国现代文学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思政资源,在实现专业知识研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紧密结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就目前的课程结构而言,笔者努力优化课程思政“菜谱”,在每个教学单元都挖掘、提炼了思政映射点,力求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突出、准确把握、深入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授课程第一章“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时,除了从理论层面分析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之外,还通过丰富鲜活的“红色故事”,向学生讲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作为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对于社会责任的自觉承担,强调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执着与坚定。由此,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感召力,更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深刻理解坚定理想信念的内涵。当然,课程思政的“互动式”教学还包括教师在课后的悉心指导及价值引领。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观看《觉醒时代》等相关影视剧,阅读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代表作,撰写影评或读后感,并在课堂讨论中或主题班会上深入交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后笔者发现,通过阐发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红色故事”,教师得以用中国发展变革进程中的鲜活事例、鲜活场景,在师生思想碰撞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由此可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此外,在教学理念上,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寻求知识、探求真理的渴望,调动其学习的内在性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绝对的课堂主宰,以知识灌输者的身份决定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严重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热情。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高校校园的大一新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他们忽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极有可能恢复中学阶段的“应试型”学习模式,这显然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宗旨相悖。有学者在论及当下语境中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原则时指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考虑,一是坚持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二是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方法。现当代文学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出大学的培养特点。”[2]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讲授之外,还应有意识地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无疑有助于本科新生形成更为合理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以笔者的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在给大一新生讲授“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时,笔者会努力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过程中增加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机会,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比如在课前预习环节,笔者一般会在课堂教学前一周设置几个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家作品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先行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生活、创作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阅读作品,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接着,再要求学生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及时将思想碰撞后产生的火花反馈给教师。最后,授课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形成的共性问题和某些独到见解,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撰写教案。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前预习及讨论互动实际上已经成为教师备课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将由此变得更具吸引力。笔者曾多次实践了这种教学模式。譬如,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方“重镇”,由他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也是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在讲授相关章节之前,笔者会引导同学们围绕“茅盾的文化人格与其社会剖析小说创作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经过独立思考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自我陈述、观点交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教学前便已经初步认识到:茅盾之所以能够创作社会剖析小说,与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有关(1921年入党),也与他亲身参与了工人运动和国民大革命有关,还与他早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译介和研究有关。通过学生们的反馈,笔者也了解到,同学们普遍对茅盾为何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这一史实很感兴趣,于是笔者会在课堂讲授中重点介绍茅盾此一阶段的人生轨迹和精神历程,并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对其早期“幻灭小说”的讲述。事实上,在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作家的人生历程、思想特征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因素之后,再来分析“《蚀》三部曲”等小说,他们不仅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知人论世”等文学批评、文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与此同时,还有少数同学在课前归纳茅盾的创作历程时发现,作家在写作长篇小说的间歇还创作了短篇小说——茅盾在《蚀》和《虹》之间先后创作了五个短篇小说,并结集为《野蔷薇》,但教材对这部小说集的论述相对较少,他们对此也极为关注。于是,笔者在保证完成课程主要内容讲授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分析了茅盾这部独具个性的短篇小说集,而新增的这部分教学内容也加深了学生们对茅盾小说创作丰富性的认识。显而易见,这样极具引导性的“学生全过程参与”的教学模式重视并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比以往较宽泛地要求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更具目的性,也更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改革还包括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结合起来。已经有论者指出,“针对学生文学兴趣淡漠、人文素养意识不高的现状,教师应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因材施教,利用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资源,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和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笔者有意地持续关注对某些文学作品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或感悟的学生,在课堂之外积极引导他们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创作鉴赏文章或学术论文。在此过程中,笔者耐心指导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锻炼其阅读、鉴赏、分析与写作能力,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学术研究训练。显然,这种在“师生互动”中逐步完善学术论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学习上的满足感,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术独创性。另一方面,笔者也注重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并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指导。2018年,一位其他学院的非文学专业学生在旁听笔者的课程时透露其正在创作小说,笔者在阅读了作品大纲和部分初稿后及时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多次商讨,该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年时间内完成近40万字的小说初稿,并且在笔者的支持下向多家专业文学刊物或出版社投稿,这一事件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并且来校进行了新闻报道。除此之外,笔者还长期与多位学生诗人或文学创作爱好者保持联系,以对谈交流、评点新作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也为培养校园原创作者、丰富校园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此外,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活力,笔者及所属教学团队还采取了引进著名作家进讲堂的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模式。河南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镇,河南作家更是名家辈出,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河南目前就有九位。迄今为止,我们已经邀请了邵丽、乔叶等河南知名作家加入课程,他们以主讲人或访谈嘉宾的身份,向同学们了分享自己第一手的创作经历和独特的文学经验,同学们也得以借此更为深入地理解文学创作的规律及文学现象的内核。总之,“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进行上述教学改革有助于将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而这也契合了当下高等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理念和宗旨。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群策群力,互相取长补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勤于钻研,共同探索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5):270-282.

[3]张亚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3(8):78-80.

作者:江磊 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审美教育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smwhlw/75277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