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人才培养范文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2-02-26 04:42:44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人才培养

摘要:音乐文化以人为主体,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由人来运作,人才培养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的关键。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救赎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性工程,由优势传承、音乐创新、理论研究、环境氛围营造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因此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要基于以上任务需求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以便使各种工作都能得到顺利推进。结合当前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建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增加比赛活动、定向培养、建立民间人才培养基地等方面来改进。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救赎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多种因素作用,音乐都在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因此成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璀璨的明珠。但是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时代环境中的发展变得迷茫,在大众音乐的冲击下,少数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都显得无所适从,民族音乐传承者也越来越少。文化以人为主体,民族音乐文化的困境救赎关键在于民族音乐人才,有了相应的人才,才能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承和创新,才能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发展,填补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短板,而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的理论思考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救赎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更需要以音乐文化本身做出调整和改变,通过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找寻到适合自我的发展空间,形成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综合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救赎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1)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优势传承。少数民族音乐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文化形式沿袭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民族音乐独特的音乐文化价值,即民族传统音乐的优势。过去的传承如此,未来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存续也是如此,民族传统音乐的优势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自我救赎的关键要素。因此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救赎出发,必须要发掘和传承民族传统音乐的优势,而使这些优势突出出来,就成为了民族音乐文化救赎的一个重要任务。(2)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审美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不同时代民众的审美观念都有所不同,对于音乐文化的接收和欣赏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现时代的困境突破自然需要进行创新。结合现代民众的需求以及民族音乐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创新需要从形式、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来进行。社会发展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创新要求自然也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必不可少的内容。(3)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民间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自发、随意的过程,民族民众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来学习音乐,同时学习者又按照各自的理解来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改进和完善。理论和实践是文化发展的两条腿,理论和实践并行才能使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相得益彰,因此可以说长期以来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都是一条腿走路,这种发展方式也使得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被局限在一个层次上难以得到提升。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民间自生发展不同,西方音乐的理论研究伴随着音乐实践的发展也得到了系统化发展,从而使得西方音乐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缜密、有助于学习复制的文化体系,这是西方音乐能够成熟发展和盛行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民族传统音乐来说,要保证自己独立的文化形式,就必须要在理论方面有所推进,以理论发展来推进音乐实践发展,推进民族传统音乐的文化体系纵向延伸,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在此情况下,推进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自然成为民族传统音乐对外抗衡其他音乐文化和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4)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氛围营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在民族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和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良好的环境氛围是民族传统音乐传承发展的前提。这里所说的环境氛围不仅包括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最重要地是需要专业音乐人员、业余爱好者以及对民族传统音乐感兴趣观众的积极参与,在各方面的共同参与下才能使民族传统音乐在新的时代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的土壤。由于民族传统音乐近年来在民族地区的低迷发展,民族传统音乐的真正掌握者不多,且口传心授的方式培养学习者的方法较为缓慢,使得民族音乐的人才培养有些青黄不接,因此具有专业知识的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在营造环境氛围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下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改进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救赎是由多个任务组合而成的系统化的任务,在这个任务体系完成过程中,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达成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的目标,还需要在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多下功夫。虽然当前民族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按照西方音乐的方法教授民族音乐,把民族音乐学生和其他音乐学生一起培养,以及所培养的民族音乐人才不愿回音乐发源地等。各种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各个层面救赎任务的完成,因此对于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从以两个下方面来改进。

(一)构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少数民族音乐有自己的优势,发掘和突出自己的优势向外界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是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从当前来看,作为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院校在进行民族音乐的人才培养中并没有把这一点彻底落实在教育实践中,这从当前民族音乐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理论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教学方式以西方音乐教学方式为主,所教授的内容以音乐技巧为主,教授民族音乐的师资更多地是科班出身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教师,而并非是来自民间的民族音乐传承人,在教学评价方面更是以西方音乐的标准来对民族音乐教学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人才培养很难深刻理解民族传统音乐的风骨,难以把握民族传统音乐的优势,更谈不上对民族传统音乐优势的发挥。从民族传统音乐的救赎出发,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必须要形成符合民族音乐特色的教育体系。首先在教材上,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利用建国以来专业音乐工作者挖掘整理出的音乐成果;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具体民族音乐的情况,进行民族传统音乐的校本教材建设,以教材内容的针对性来促进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其次,在师资方面,要采用专业教师和民间教师相结合的方法,引进具有丰富民族传统音乐的音乐传承者,使学生既能接受学院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又能聆听到民族音乐原生传承者的经验。再次,在理论方面,要形成学校专门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理论框架,以基于民族传统音乐特点的理论来指导民族音乐教育,而不是套用西方音乐的理论框架。最后,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形成民族传统音乐自己的评价体系,而不是以西方音乐的论调来评论原生态民族传统音乐教学成果。[2]只有在学校教育中对民族音乐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形成符合民族音乐特色的教育体系,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者才能在学习中对民族传统音乐有更为深刻的感知,更易于学习者对传统音乐优势的发掘,以及其在理论方面的深入发展。

(二)增加比赛实践活动的机会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当下社会中形成传承发展危机,一方面和外部环境有关系,另一方面则和音乐本身有关系,音乐形式、内容的落后,以及音乐调式的简单,或者音乐发展较为缓慢等都是民族传统音乐逐渐退出民族生活的根本原因。而从少数民族民众来说,其对民族音乐的疏远并不是远离了音乐艺术,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流行音乐等大众音乐方面,民众对大众音乐热衷和对民族音乐冷落的鲜明反差,归根到底说明了民族传统音乐和其他音乐形式在某些方面发展不足。民族传统音乐的救赎必须要改进自身才能获得彻底的进步,在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者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促使学习者通过各种方式把民族音乐和其他音乐进行对比,体会其中的差距,学习其他音乐形式的优势,这是未来民族音乐传承者对民族传统音乐创新发展的基础。音乐比赛与人才的成长、培养、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族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鼓励学习者参与各种比赛,这些比赛不仅可以检验学习者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比赛观察当下音乐发展的动向,发现有艺术潜质的新作品、新颖的演唱技法和表现形式,以此来推动教学方面的改进。音乐艺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实践表演是一个基本功夫,民族传统音乐在民间的发展正是通过民族民众无数次的实践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面貌,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感受民族传统音乐内在魅力,揣摩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技巧和方法。虽然比赛对于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的专业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都有较好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当前院校在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上并未有太多比赛训练,从民族传统音乐的自我救赎来说是不利的,由此可见,增加实践比赛机会也是当前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三)形成定向人才培养机制少数民族音乐产生于民族民间,民族生活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土壤,也是民族音乐自我救赎的基地,由于民族音乐和民族其他文化的紧密联系,民族音乐的传承只有在民族本地才能开出最绚丽的花朵。民族音乐对民族本土的高度依赖意味着民族地区需要形成民族音乐发展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民族专业人才必须要回到本土中才能使其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发挥。而从现实来看,当前在院校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不少民族院校都设置了民族艺术专业,形成了民族音乐的“高校传承”模式,为民族传统音乐培养了部分人才。虽然院校方面在专业设置方面为民族音乐传承做出了努力,但是其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并未充分发挥作用,绝大多数培养出来的民族音乐人才不愿意回到本土去继续发展民族传统音乐,而是把这种培养作为一种走向其他生活的跳板,这使得院校途径上所进行的民族传统音乐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对音乐传承的支撑意义。[3]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在民族社会中的本土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促进民族音乐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民族传统音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普及,使更多的民众重新认知和接受民族音乐,是民族音乐传承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在民族传统音乐专业人才的专业引领下,才能吸引更多的民族音乐的业余爱好者,使更多人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这是民族地区音乐发展氛围形成的主导因素。而当前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流出实际上就意味着其对民族地区音乐发展的积极意义难以发挥,必然会影响民族传统音乐的自我救赎。从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出发,有必要对当前民族传统音乐的人才培养予以规范,进行定向培养,明确专业学习者未来的工作方向,这虽然会影响到一部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能够留下来的更多的是热爱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者。另外,对于定向培养的实施,可以在招生方面放宽条件,使更多在民族传统音乐上有兴趣有才能的人员参与进来。

(四)建立民间人才培养基地从根本上来说,少数民族音乐是一种民间音乐,民族民众才是民族音乐的主体,民族音乐也只有回到民族生活中才能获得更多生机。虽然院校教育为新生代民族音乐传承者提供了学习机会,但是对于散布在民间的民族音乐传承人、民间艺人、文化站的艺术人才、民族文艺骨干以及地方学校音乐教师等民族传统音乐的民间推动者和参与者来说,很少有进入院校学习的机会来促进民族传统音乐的专业发展。而这些群体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不可缺少的能手,也是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这些人群大多在民族传统音乐实践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是缺乏对民族传统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专业发展推动。因此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传承发展需要出发,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各类人群的基本情况,发展民族传统音乐的民间人才培养基地,制定不同的培训课程,不同的培训方案,采用灵活的知识传授方式,对各个群体进行音乐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这样的培训,使相关人群对于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礼仪、音乐演唱技巧和乐器演奏方面获得更多的了解,使其在音乐方面的行为得到规范,促使其专业化发展。通过基地的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使少数民族民间广大音乐艺人不仅在民族音乐方面能唱能奏,更能够掌握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民族音乐发展的推动者,以民间力量的专业化培训激活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氛围。另外该基地还可以和民族地方文化机构联合,进行实践演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段志敏.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2,(11).

[2]乐琴.探究少数民族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教学设计[J].中国音乐教育,2013,(5).

[3]颜聪.少数民族音乐产业化对现代音乐发展影响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

作者:姜宝君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人才培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sjwhlw/72892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