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坝坝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浅析范文

坝坝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浅析范文

时间:2022-07-29 09:35:42

坝坝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浅析

一、坝坝舞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因素

坝坝舞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与川渝地区所具有的丰厚舞蹈文化积淀相关。历史上,川渝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独具特色的,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等齐名的华夏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绵长,孕育了三星堆青铜文明,历经金沙文化玉器时代,三国蜀汉文化,流光溢彩,藏、羌、彝少数民族文化独具魅力。伴随这一历史进程,川渝地区培育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舞蹈,如著名的民间歌舞——巴渝舞、西昌安宁河一带的“跳碟脚”,及川渝地区的少数民族舞蹈,包括羌族的“哟粗布”、川西北藏族的“达尔嘎”、苗族四月八的“踩堂舞”、土家族的“摆手舞”、“茅古斯”和“花鼓子”等。此外,渝东南的三峡库区也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2]。有学者曾对三峡库区的民间舞蹈展开搜集和整理,共收集到3大类20个舞种,即“灯类舞蹈”中的“狮灯”、“龙灯”、“车灯”、“桔灯”、“滚灯”、“水牛灯”、“土地灯”、“蚌壳灯”和“彩船灯”九个舞种,“祭祀性舞蹈”包括道教相关的《转丧舞》、《道士》两种及“巫舞”中的《端公》、《仙娘》、《马脚》、《七姊妹》四种,“其它舞蹈”包括“连厢”、“矮人舞”、“腰鼓”、“秧歌”等四个舞种和“踩堂戏”、“梁山调”两个地方剧种的部分舞蹈动作[3]331。至近现代,巴渝地区的舞蹈文化更是呈百舞争奇、五彩缤纷之势。20世纪40年代成渝两地曾上演了吴晓邦先生的《义勇军进行曲》、《饥火》,唤醒了民众争取民族解放、摆脱受剥削和被压迫地位的信念和决心;而戴爱莲先生以当时在西康省的采风素材为基础,上演了“西南民族舞蹈”,把多姿多彩的藏彝舞蹈推上了舞台,让当时的城市观众耳目一新。1959年以《快乐的嗦》、《凉山酒舞》、《披毡献给》等为代表的彝族舞蹈,以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原料,为全国人民展出了一场场颇受好评的文化盛宴[4]。这些富有鲜明时代烙印和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让川渝民众充分感受到巴蜀舞蹈文化所具有的丰厚底蕴与创新精神。坝坝舞正是以此为基础充分吸纳了巴蜀地域文化和地方少数民族舞蹈中的诸多元素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社会原因

坝坝舞的产生不仅有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同时还存在很重要的社会因素。据统计,目前我国已逐渐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就重庆万州区而言,老年人口增长较快,2005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24.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4%,且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2010年,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7.6万,占总人口的15.8%;据预测,2030年后,该区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将逐渐到来,老年人将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5]。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及人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50岁被提前“一刀切”、45岁离岗退养者不足为奇。大部分中老年人退休后,身体依然健壮,精力仍旧充沛,突然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集体,既感到孤独、失落、茫然,又觉得无所适从。尽管衣食无忧,子女成人,无需牵挂,但闲散的生活使其失去了目标和乐趣。因此,走出家门寻找新的爱好,重拾乐趣,参加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显得更加必要。坝坝舞,为舞蹈及运动爱好者找到新集体提供了机会。老年人通过坝坝舞的平台,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树立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以达到以舞会友、娱己娱人、远离孤独、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这便是动因所在[6]。此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从事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增加,加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民不仅实现正常的8小时工作制度,而且还享有双休日的自由支配时间。社会成员在满足温饱后,便会注重养生保健,坝坝舞正好适应了这一娱乐休闲需求。总之,坝坝舞的兴起,是市民休闲生活的需要,是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也是城市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的结晶。

(三)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需求

川渝地区有着深邃的历史精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人文情怀,坝坝舞作为其民间舞蹈的一种,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文化心理、欣赏水平等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余暇时间的增多,使全民的健身意识、健身需求都有较大的提高,健身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向。坝坝舞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所喜爱,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形式和内容也与时代紧密结合,日益改善。同时它来源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进步,它是社会生活、社会思想和社会风尚的一种反应和体现。坝坝舞作为广场文化的组成部分,现已成为广大城镇居民占领城市公共空间用以身体锻炼消费最廉价、也最方便的选择[7]158。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精神世界丰富的要求也日渐扩大和增强。人们不再局限于吃穿的满足,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坝坝舞不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也得到了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支持。在“健康重庆”的号召下,有些公共场所采取免收坝坝舞团队电费的措施,有些地方组织开展各式坝坝舞表演与比赛,进一步刺激了坝坝舞的发展和壮大。

二、坝坝舞的特征

坝坝舞作为一种独特的娱乐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其他集体舞蹈相比,在形式、动作、选曲、风格上有着自身的特性。

(一)形式多样、风格不一,适合不同层次的参与者

坝坝舞的参与对象年龄层次不一、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舞蹈的偏好各异,所以坝坝舞的形式和内容多力求符合各层次潜在参与者的兴趣和能力需求。在节奏上丰富多变,形形色色,或抒情优美,或热情活泼;或舒缓自如,或跌宕起伏;在风格韵律上亦各具特色,既有古典的,又有现代的。坝坝舞自身的多样性吸引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参与,而参与者的多层次性又进一步促使坝坝舞组织者及舞蹈编排者不断改善舞蹈的动作和格调,以符合新参与者的需求。因此,坝坝舞自身的发展与参与主体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关系。

(二)动作简单,步伐为主,变化重复

坝坝舞是自娱性舞蹈,属娱乐艺术范畴,其动作不过于强调规范性,注重简单易学,且专业性不强,不以表演、娱人为目的,而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宣泄情感,以使参与者心情愉悦,获得精神享受和心理满足。它不具功利性而重在享受性,所以在动作上坝坝舞与表演性舞蹈相比缺乏规范性和技巧性,而更显舒缓自如乃至随意,如以步伐为主,配合某些简单动作的重复。重庆万州地区的坝坝舞还融入了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如摆手、屈膝、雀跃等。总之,坝坝舞是一种群众自发性的集体舞蹈,以健身、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不强调专业性和规范性,没有严格的组织性,也没有特定的章程约束,参与者的行为和动机都具有较强的个人性与随意性。

(三)配乐通俗易学,曲调优美且节奏性强

坝坝舞的选曲颇为讲究,舞曲一般为红色革命歌曲,如《歌唱祖国》、《东方红》等;或是反映新时展的音乐,如《北京的金山上》、《好日子》、《青藏高原》等;或是川渝地区的特色民歌,如《太阳出来喜洋洋》、《三峡情》、《康定情歌》等;以及时下最流行的通俗歌曲或摇滚乐,如《爱情买卖》、《套马杆》、《伤不起》,等等。这些歌曲最主要的特点是大街小巷常有人在播放,几乎家喻户晓,且简单易学,节奏感强,曲调优美,旋律简短对称,容易受到坝坝舞参与者的接受。坝坝舞的主要参与者或稳定参与者年龄一般在40~60岁之间,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且能深刻体会时代的变迁,而这些歌曲恰巧反映了一种时代的变化,具有民族、民间的风格和时代韵味,唱出了他们的心声。

(四)与时俱进、融合时代风情

坝坝舞具有紧跟时代潮流,追求时尚的特征。社会生活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流行文化,直接影响着不同时期的人们的观念、情感和生活方式。一方面,满足各层次参与者需求的坝坝舞,必然包含有各个时间段的流行色调;另一方面,作为自娱性舞蹈,坝坝舞与参与者的情感生活密切相关,必然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无论是参与者的衣着打扮,还是舞曲的选择或舞蹈动作本身,都可以找到当下最流行的文化元素,如前文所述之流行音乐风[8]。此外,坝坝舞的出现迎合了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趋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外来舞蹈可以通过现代媒体直接传播到每位民众当中,坝坝舞正是在地方舞蹈基础上综合了形形色色的外来舞蹈,在城市空间广场中展演,取代了过去单调的团体操,迎合了社会和民众多元化的需求。可见,川渝地区的坝坝舞既具有一般舞蹈的大众风格,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作为一种地方性舞蹈形式,坝坝舞呈现出其自身的特色并发挥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功能,以适应不同身份的参与者,体现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与知识。

三、坝坝舞的社会文化功能

坝坝舞的兴起、发展、壮大和广泛传播,无疑具有巨大的社会文化效益。它从体育、艺术、教育、传播等方面,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地方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健身娱乐

舞蹈最原始的意义即在于自娱和宣泄感情。在坝坝舞活动中,人们直接参与,既舒展身体、增强体质,又抒发情感,在自娱中怡情悦性,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心理的调节,使心态更加平衡、健康。据笔者调查,98%的访谈对象都认为,参与跳坝坝舞后身体状况明显改善。长期坚持跳坝坝舞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少吃许多药品,还能达到减肥的功效。调查过程中,一位坚持跳坝坝舞近十年的领舞者称,其体重从130多斤减到100多斤,瘦身效果显而易见,且基本不生病住院。可见坝坝舞对于美化心灵、强身健体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坝坝舞,社会成员不仅可以达到健身效果,而且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使自己的精神品位不经意间上升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二)教育功能

“寓教于乐”是舞蹈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舞蹈教育不能仅被认为是茶余饭后的娱乐品,还应包括健康教育、审美教育,乃至更重要的德育教育的内涵。换言之,舞蹈教育中含有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它以舞蹈形象为媒介,通过形象性、感染力、愉悦性等手段改变了过去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抽象说教形式,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接纳兴趣。舞蹈教育可以激发接受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并使之与道德情感建立联接和沟通,成为从道德规范意志、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桥梁。坝坝舞的审美性还体现在寓教于乐中,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公众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文化素质。可见,坝坝舞也可以成为向公众开展审美、道德规范、文化素质教育的公共课堂。在这一课堂中,广场空间是教室,参与者既是教师也是学生,观众既是围观者也是熏陶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舞蹈所属的文化领域逐级失去其重要地位,集体化时期的大部分公共集体活动瞬间消逝,各地方的文工团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渐走向没落。舞蹈健身基本成为高收入群体的专利,普通民众面对高额的金钱成本和不寻常的时间代价,往往望而却步。各级学校虽然开设了舞蹈课程但太具针对性,且受众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坝坝舞出现后,很多舞蹈业余爱好者出现在广场上,找到展示自己共同兴趣的平台。有相同兴趣的社会成员聚在一起讨论舞蹈、切磋舞艺,逐步形成一个舞蹈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推动坝坝舞的发展与普及。

(三)欣赏功能

坝坝舞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常常集参与者的形态美、动作美、音乐美和服饰美于一体,进而表现出一幅刚健优美、绚丽多彩的神秘画面[9]。坝坝舞的参与者通过舞蹈表演展示自我,给他人带来美感,成就他人欣赏美、感受美的享受,因此坝坝舞不仅让跳舞者身心受益,而且给旁观者带来无穷的乐趣。尤其是近年来,重庆地区的坝坝舞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注意继承和发扬传统又不断追求创新,从而提升了自身的艺术鉴赏性,成为城市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特定的时间,民众聚集到城市广场上,或亲身参与,直接体验舞蹈的无穷乐趣,或站于周边,尽情欣赏坝坝舞无穷的魅力。

(四)交谊功能

当今社会,沟通有信息通讯设备,购物有计算机及互联网,娱乐有现代传媒工具,这些信息化技术及产品的普及和推广极大方便了在高节奏、高强度、高压力下生活的城市人。然而,人与“机器”接触增多,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甚至是亲朋好友的简单团聚都显得遥不可及,更无从谈及一起开展娱乐活动。加上各种现代病的出现和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心健康问题,渴望同他人接触和交流。川渝地区的坝坝舞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参与者交往、交谊乃至交心的需求。坝坝舞的参与者涵盖了各行业的成员,人们在跳舞过程中,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舞蹈语言等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形成友谊。这种友谊的建立范围不仅在领舞者同参与者之间,而且在参与者与参与者乃至参与者与旁观者之间,这一交谊价值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据许多坝坝舞的参与者反映,自从参加坝坝舞后,生活变得更有规律,与外界交流更为频繁,工作之余的休闲时间也变得很充实,身体也比以前更健康。几乎每天都期盼着傍晚的到来,盼着那个让自己尽情舞蹈而忘却一天中生活和工作烦恼的时刻到来。这项活动不仅使自己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让自己有机会结交了许多朋友。一位张姓领舞者坦言,她在跳舞过程中结交了100多位朋友,这些朋友年龄、性别不一,每日都邀约到广场跳舞,结伴回家,大大丰富了她的生活。

(五)广告功能

坝坝舞日益成为川渝地区城市市民最重要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坝坝舞已经成为城市画卷中最动感和绚丽的一页,它增加了城市的活力与色调,彰显了城市的文化个性,让城市社区群众有展示群众文化、自娱自乐、相互沟通的平台和场地。坝坝舞集民俗文化、体育文化及商业文化、政治思想教育于一体,开创了社区群众互动、沟通的新形式。坝坝舞不同于单纯的舞台表演艺术舞蹈,它还承载着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功能[10]。一方面坝坝舞的歌曲和舞姿融入了地方文化,如上文所述之民歌及民族舞蹈;另一方面,坝坝舞的展演场所多为城市的广场或平坝,集体舞自身的美与广场上绚丽多姿的城市文化广告和周边的地域民俗风情相互映照,相得益彰。换言之,坝坝舞群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的水平和市民的文化素养,与一个城市中大多市民居家看电视、打麻将或闲散逛街无所事事而言,前者的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坝坝舞也是一个宣传城市居民素养和地方特色的有效形式。

四、结语与思考

总之,坝坝舞的发展可以被看成是川渝地区乃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坝坝舞能够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展示城市文化个性,提高城市文化品格。坝坝舞的缤纷绚丽、多姿多彩,足以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反映出各地城市的地方性,从而展示出城市的个性。此外,坝坝舞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空间,在诸多方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文化功能。当前,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城市居民面临着诸多的文化不适和文化失调,大多数城市居民失去了社会性的公共集体活动,其业余时间大多蜗居家中看电视、上网等,公共集体活动多囿于聚餐、打麻将、K歌、逛街等,造成了人社会化发展的逐渐萎缩,于是感叹生活空虚、无聊之人比比皆是。

川渝地区坝坝舞的出现作为城市广场文化展演的重要形式,可以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弥补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简单匮乏的状况。然而,当前坝坝舞等城市的展演文化仍未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种文化现象多处于无组织、无目的、无经费、无设备等相对混乱状态,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深入研究当前城市广场集体文化,充分认识其优势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科学指导,统一协调,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潜在的积极作用非常必要。(本文作者:李虎、李袁圆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坝坝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浅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shwhlw/6238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