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字艺术论文:文字艺术的黑白审美剖析范文

文字艺术论文:文字艺术的黑白审美剖析范文

时间:2022-02-02 08:50:30

文字艺术论文:文字艺术的黑白审美剖析

作者:潘芳芳王鹏江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书法艺术的黑白美

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在于书法在黑和白、点和线的千变万化中,来表现人与宇宙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把握和感悟以及人内心情感的律动。

书法艺术中的黑,是指毛笔蘸取墨汁在白纸上像音乐有节奏地演绎一样留下的轨迹,即笔墨痕迹;白,是指白纸,就是白纸及笔墨痕迹之间的空白处。正是这种“黑字白纸”的相互映衬、相互烘托的鲜明对比,才使我们在审美视觉上产生了黑白美的第六感觉。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开幕式上的《画卷》,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黑白理念与文化元素,使其黑白极色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凸显异彩。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其设计多是注入了书法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黑白、点线的玄之高古的文化。

中国人最早创造的墨,从东汉人发明了纸以后,这两种黑白分明的单色材料经书家的手笔,图画成难以想象的艺术佳品。一幅幅深奥无比、淡浓相宜、精妙绝伦的佳作流传千古,被人们认为是至真魂宝永传流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书法的代代相传,都脱离不了黑白美的表现形式,在书法中,黑白美有着一席不容置辩的地位,它们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最根本要素,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魂宝。

书法的色彩表现形式及手法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除了流动的线条美、结字美、章法美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就是色彩美。书法艺术的色彩,一方面浓缩于朴素、雅淡的自然色彩:黑、白,黑为墨色,白为宣纸色,此外还有画龙点晴的一点印章红色。此三色构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丽色彩。另一方面,渗透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沉积下来具有独特浓厚的民族特色,形成根深蒂固的独特语言,根深在宇宙的本质上,蒂固在人的心理中,以致现在也无法冲破的神秘色彩。流动的黑色线条所产生的节奏、意态、趣味、张力等,呈现出静穆、高雅、激情奔放的情感色彩。白色的宣纸作为黑色魅力的表现载体,作为现实意境的实体,两者情景交融、托物言情,使黑白①②韵味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这些都是书法的表象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真正让我们沁人心扉、动人心弦的是那墨色的微妙变化。

唐代伟大的书画理论家张彦远的著作——《历代名画记》的第二卷《论话体工用拓写》中提到:“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彩而淬。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运墨而五色具”是说仅运墨之色,就已经含蕴现实世界中的“五色”的变化。加一色便为“六彩”,关于“墨”与“色”的关系清人较前人尤为重视,论著颇丰,王原祁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设色以补笔墨之不足,显笔墨之妙”以及布颜图“以墨之六彩,夺造化之机”便可为证。然古人所谓“六彩”者何?华琳有言:“墨浓湿干淡之外加一白字,便是六彩。”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对墨色的运用是极其讲究的,任何东西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法度,书法也不例外,包括书法中的运墨是讲究及其高的法度的。早在古代就有专门的论述著作。唐代欧阳询的《八决》中提到“墨淡则伤神采,艳浓必滞锋毫”。这里主要指墨淡的话就会伤作品的神采。晚唐卢携(与张彦远同时代人)正式提出了“水墨之法”,即“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事若自然。纸刚则用软笔,策掠按拂,制在锋,纸柔用硬笔,充努钩碟,顺成在纸”,到元代这样的论及更加成熟,元陈绎曾就分析了水和墨之间的辩证关系,专以“血法”“肉法”来解释墨法中的水墨关系,即“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入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衄以圆之。”他从实用的要求、用笔的角度对书法的“水墨之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绘,这是对卢携“水墨之法”的进一步阐述。

书法上作品中的黑和白不是简单的色彩相加,是在微妙中提升作品的质量,增加作品的感染力,配合作品的其他要素构成美妙绝伦的艺术品,让人们在黑白的世界里感受到书法的博大精深。墨色的黑造就书法作品的优质线条,墨色的浓淡展现书法作品的节奏,黑与白的结合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情趣。(如图一)林散之的行书作品,整篇笔墨一气呵成,线条劲健,节奏明快,情趣丰富,无丝毫造作之意。真可谓蔡邕《九势》中提及的“夫书肇于自然”。所以,精妙的挥毫留在纸上的痕迹,洁白的宣纸赋予巧妙的布白,乃是形成黑白世界精神意趣的重要因素。没有黑白的巧妙对应,没有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没有书法艺术。可以说是由于黑白的分布,才形成了中国书法中特有的空间美。那么笔墨派生出来的空灵动荡,富有节奏韵律的意境之书法,还在于黑白的处理和表现。失去了黑白,则这种内涵丰富的空间形式美也就会失去。

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道:“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为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沈,笔飘则墨浮。凡墨色奕然出于纸上,莹然作紫碧色着,皆不足与言书;必黝然以黑,色平纸面,谛视之。”墨的色泽浓淡的表现形式彰显着艺术品的不同魅力,每个书家的习惯和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是浓,还是淡,只要是运用得体展现出流传享誉的佳作,墨的浓淡有风韵,关键在于掌握和运用。清朝就有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的评说。清代名臣刘墉写字用墨浓重,书风貌丰骨劲,味厚藏神,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的美感,被后人称之“浓墨宰相”。与浓墨相反,擅用淡墨的王文治,人称之“淡墨探花”。王文治被认之为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十分敬崇董其昌,在他的《论书绝句》中写道:“书家神品董华亭,褚墨空元透性灵;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给出董其昌极高的评说。王文治在作书用墨上,喜用淡墨并使用得十分得道,其牵丝映带,脉络十分清楚。观其行书立轴(如图二),整幅作品疏朗有致,秀润淡雅,用笔规矩而洒落,笔墨中处处流露着才情和清秀特色。近代书家林散之先生对墨色有深层的理解,用墨极为讲究,曾说过:“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法中色彩的功用

首先,墨色强化和丰富了书法作品的节奏。书法的节奏通俗的说就是书写的速度,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书家,甚至同一书家的不同作品表演的节奏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一幅好的书法艺术品的节奏韵律除了线条的跳跃明快之外就是利用墨色的丰富变化来感染眼球的。我们专注于作品推进过程中的墨色浓淡、燥润的变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浓——淡——轻——重”的墨色节奏。如王铎的作品《赠汤若望诗翰》局部(如图三),作品节奏明快,行笔结字跌宕有趣,节奏过渡处衔接完美,单看这个局部的小节奏是这样的:强——强(一鼓作气)——柔——强——柔。整体感觉慷锵有力,震人心扉。其次,墨色的浓淡干湿可以展现出特殊的线条质感。

书法是在二维空间中展现的艺术,邱振中先生曾对书法艺术提及过一个“第二类空间”的概念:“用毛笔书写时,同时创造出两类空间。我把笔画在纸平面上分割出来的二维空间称为第一类空间。毛笔笔毫柔软,书写时除了在纸平面上运动,在垂直方向上也必然有运动变化,因此书写时的操作是一种关于三维空间的运动。这种运动影响到线条形状和质感的微妙变化,对于经过训练的观察者,这些微妙变化能唤起对相应的三维空间的知觉。我把线条变化所含蕴的三维空间变化称作第二类空间。”

通过墨色的轻重可以看出作品的“第二类空间”,可以看出线条的特殊质感——厚、薄、深、浅。虽然书法色相单一,惟墨而已,但是“墨分五色”可以幻化出各种不同的纯度和明度,给人增加立体的效果,浓淡墨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营造出特殊的墨色层次。

再次,浓淡的有趣结合影响着作品的情趣。多使用淡墨写字者,作品情调会趋向于柔婉、萧散、阴柔;相反多用浓墨者,给人以厚重、雄浑、凝练之感。浓淡的有趣结合使作品更显情趣,更具有艺术感,更能吸引大众眼球。清代的戴熙《习苦斋画絮》中提到:“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清代的笪重光《画荃》中语:“虚无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以此来论及书法,道理是一样的。书法作品中的黑(笔墨痕迹)其“肆力在实处”白(空白、布白),“索趣乃在虚处”。这种黑由于白而得到充分显现,白随着黑而留下了大小相间的空白,虚处有实,实处虚解,虚实相容,彼此照应,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使书法艺术的妙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

书法色彩所折射的思想

崔树强的《黑白之间:中国书法审美文化》中说道:“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书法品评中,常常由书法论到人,于是,很多人把书法美的特点归结为书家人格的美。扬雄《法言•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所以动情乎!’”书法表现人的精神意气、情感意志,书法的美能折射出人格美。他在《笔走龙蛇(书法文化二十讲)》又说:“纸为白,字为黑,一阴一阳;纸白为无,字黑为有,有无相成;纸白为虚,字黑为实,虚实相生。可以说,宇宙是一幅大书法,书法是一个小宇宙。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这样玄之又玄的道理在书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黑白之间》第七章:无色之色——书法的色彩观中,作者立足墨分五色,从西方的色彩观到中国的色彩观,最终回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精神,进而谈到书法墨色和绘画色彩的运用所带来的各自不同的视觉美感,深入分析了色彩运用得文化意味。中国书画的择色,绝不是历史的偶然,中国人对于水墨的青睐、对黑白的重视,是有着深厚文化滋养和自觉的文化追求的。

我国封建社会推崇儒家思想,以“中庸”“中和”为标准,强调一统、整齐划一的美,发展个性则是离经叛道的、不足取的,人的思想与行为都要循规蹈矩,不偏不激。这样,在色彩的选择上势必选择黑、白、灰。黑、白、灰是复色,是中性色,与其它颜色相结合都不会发生冲突。“洗尽铅华,卓尔名贵”,是我国传统的崇尚释躁平矜、平淡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写照。因此,代代相传,起主导作用的黑、白、灰的“中和”色彩在人们的心里和环境中不自觉地积淀下来。再推老庄时代,“黑白为天下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成为远古上墨意识在哲学中的折射和回响。老庄哲学、儒佛思想,凝聚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墨作为中国画材质的黑色法体,使中国文人画家们找到了抒情达意、神畅悟通和写意的本质要素,既暗合了老庄“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乱目,使目不明”的说法和提倡“无为也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论点,又与儒家所倡导的“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并极力反对雕饰之风的审美理想相表里,佛学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也使中国画墨的黑色更具禅意,更具人文境界和哲理涵义。这些铸就了中国文人水墨写意画“不假雕饰、古朴自然,以素净为贵”的艺术精神。结语中国人偏爱黑白的书法艺术,艺术家将自己的炽热情感,通过高超的书写技法,用含有神秘色彩的墨将线条倾注在白色的空间里,使得欣赏者如痴如醉。

历代书法家莫不用黑白美这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情怀雅致寄予在作品中,以求得一个单纯、简约、精微、博大的艺术境界。黑白色彩本身所具有的深刻雅趣和强大感染力可以激发人们的第六感觉,达到审美的需求。也正是这黑白的艺术造成了我们东方式的理智、冷静和庄严的优良传统,把我们带到那种幽深洁净的思想境界。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字艺术论文:文字艺术的黑白审美剖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sfyslw/61524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