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提升人文素养英语课堂多元化体系构建范文

提升人文素养英语课堂多元化体系构建范文

时间:2022-09-18 05:25:57

提升人文素养英语课堂多元化体系构建

摘要:本文从构建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体系的视角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人文素养缺失问题给出解决思路。首先从论证语言学习中人文性的重要性以及第二课堂在承担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优势入手,然后以近五年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外语教学实践为模型,横向以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和英语课外活动群、选修课程群为三大主体模块,纵向按照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与技能、人文精神的递进培育模式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最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和实践形式对教学模式进行规约,形成了一套系统化、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体系。

关键词:人文素养;第二课堂;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关于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描述如下:“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因此,要充分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语言学习的人文性

从《指南》对大学英语课程定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涵盖三方面内容,即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其中,语言技能是基础输入,跨文化交际为输出的外在表象,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的是以一种内在的、潜移默化的输出形式在较长时期内对人乃至社会群体的心理产生作用。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心理的载体,掌握其语义和发音仅仅是第一步,之后学习者会以此为媒介进行交际,但这种交际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层次的,没有空间和时间局限。某种具体情形下的跨语言交流我们称之为口语交际,以目标语为媒介进行文字创作或阅读则是更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如林语堂的传世佳作《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均是用英文所著;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听到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篇《TheRoadnotTaken》被世界上各种肤色、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不同时空大声朗诵。也因为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学习者会不由自主地了解作者当时身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并从内心生出对这种文化的心理认同感和差异感,进而形成个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如此才是语言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笔者曾经在山东省青岛市诸多高校(含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中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72.5%的本科生、86%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动机是考试过级、就业。由此可见,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逐渐偏向于功利性目的,加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在学时和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大局限,导致人文素养缺失现象更为明显。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在人文性培养方面的作用凸显

相比传统课堂的人文教育,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突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地点乃至教材上的限制。第二课堂泛指除传统课堂外其他形式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其形式可以是各种类型的选修课和讲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课,学习的趣味和关联性(interestingandrelevant)则是卡拉申语言输入假说中关于语言理想输入的四个特点之一;第二课堂也可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能够有效避免学习者在固定的教室环境中对语言学习产生焦虑。根据心理学家Lewin对公式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f代表一定的函数关系或一项定律)的阐述,行为随着环境和个体变化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曲线,简而言之,同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作用下其行为也是不一样的,而同样的环境也会使不同的个体产生不一样的行为。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当我们的课堂既摆脱了因固定教室环境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又使成员(学生、小组以及师生)之间形成了良性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满足了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双重条件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三、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模型的构建

在提升人文素养内涵的视域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土壤,通过系统化整合,分别从课程(活动)设置、内容、教学模式的规约三方面尝试构建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体系,具体实施思路如下。

(一)横向平台搭建通过总结学院在英语实践教学、公选课程开设(线上、线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社团活动、技能大赛以及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根据其课堂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以及学习终端,横向将第二课堂划分为公选课程群(含文化讲座)、课外活动群以及网络信息平台三个模块。

(二)纵向梯队搭建以人文素养的内涵为出发点,遵循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与技能—人文精神与品质的发展规律,以卡拉申“N+1”输入假说理论中的粗调输入为理论依据,以足够的人文知识输入量为必要条件,让学习者摆脱因英语课堂环境(Englishclassroomenvironment)而产生语言学习焦虑的困扰,使其在放松的心态下掌握人文方法和技能,通过持续习得最终将人文精神和品质内化,实现语言学习质的飞跃。结合以上对现有资源系统化整合以及内容梯队构建,第二课堂体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如表1所示。

(三)教学(活动)模式的规约在公选课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浸入式”(Immersion)教学理念,具体实施如下。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公选课程群,人文知识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人文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以教师讲授和小组活动为输入、演讲展示为输出”的教学模式。社团俱乐部模式:该模式适用于课外活动群,社团指导教师通过“专业指导+内部讨论+社团活动”的模式,借助学生亲身示范的力量,引导更多学生在发展自身兴趣的基础上参与第二课堂体系构建。

四、结语

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偏重于实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人文性的萎缩和失衡,相反,其人文性特征更应得到彰显。如何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诸多桎梏中坚持“人文”和“功用”并重,是摆在每个高职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的课题,唯有坚持科学的教学观、积极探索和实践,才是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3]袁燕华.剑桥大学语言课程设置中的人文性[J].教育评论,2011(5):162-164.

作者:马喜峰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提升人文素养英语课堂多元化体系构建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rwsylw/74170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