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间节日习俗及蕴含的人文精神范文

民间节日习俗及蕴含的人文精神范文

时间:2022-07-09 11:08:30

民间节日习俗及蕴含的人文精神

摘要:民间文化习俗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其包含的人文精神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植根于白鹿原独特的自然、历史环境中的民间节日习俗,古朴独特,内涵丰富,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对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创造新型的乡村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白鹿原;民间节日习俗;人文精神

白鹿原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方。这块神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白鹿这样的生灵,而且是人类文明的肇始之地,它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走过了辉煌与暗淡,在一代又一代白鹿原人的不断努力与默默坚守下,白鹿原不仅形成了它独有的人文景观,而且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植根于白鹿原这块土地上的民间节日习俗,古朴独特,内涵丰富,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一、白鹿原民间节日习俗

(一)带有祈福性质的庙会老洞庙会是白鹿原上最大的庙会。庙会一年一度在白鹿原上的老洞庙举行,是十里百村群众寄托祈愿和狂欢的节日。老洞庙是指药王洞,是纪念隋唐医学家孙思邈而修的。老洞庙始建于明朝,到了清朝同治年间,老洞庙被烧毁,光绪年间又重新修建。原庙殿设在石家道村南面的土山上,1965年被拆毁,80年代后群众自发修复在东边的半山上。老洞庙会由杨圪塔村、莫灵庙村、石家道村、刘村、何家街轮流负责操办。庙会在农历2月2日龙抬头举行,周边的村子包括蓝田一代的村名都过来朝会。庙会期间附近及各县约60家鼓乐秧歌队送社火上山上香。参加庙会的群众从马家湾到石家道村,一字摆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庙会也是一次汉族民间物资交流大会,约数百家公私商店及农民在公路两边摆滩设点出卖农具、树苗、文具图书、食品、服装、日用百货等,各色物品应有尽有,以供农民尽情选购。庙会期间,人们享受美食,购物,爬山登高,看锣鼓秧歌表演,看摔跤,看大戏,耍各种游戏,听道,讨吉祥等,真是老百姓的狂欢节。也寄托了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二)庆贺丰收、亲人团聚的忙罢会忙罢会,白鹿原农民一般也称老姑娘会、新女婿会、娃娃上舅家、媳妇熬娘家和女婿拜丈家。此时,麦子收割、碾压完毕,亲朋好友可借此放松,相聚一起联络情谊。在节日期间乡民们走亲访友,庆祝麦子的丰收,交流生产经验。忙罢会丝毫不亚于过年,忙罢会前数日,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粉刷墙壁,割肉买菜,酿造稠酒。过会日,人们身穿干净漂亮的衣服,新老姑娘拉着丈夫、领着娃回娘家,还没结婚的新女婿要到未来的丈人家去送节礼。另外,出嫁的妹妹也可给姐姐送礼。这时的村子热闹非凡,人们敲锣打鼓、扭秧歌,有时村子还放电影、唱大戏,热闹程度绝不亚于春节。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忙罢会不光是亲戚之间走动,朋友们也来助兴。于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叙旧话新、沟通信息,共话桑麻,其乐融融。忙罢会一般是按阴历日子过,且过单日不过双日,取“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之意。过会时早上吃面,中午吃席。客人第一顿饭是具有浓郁灞桥特色的臊子面。吃席是在午后,主要是喝自家酿造的稠酒或醪糟。大家开怀畅饮。浓浓的乡情尽在酒中、饭中。

(三)精彩纷呈的民间表演1.震天的锣鼓白鹿原民间锣鼓乐源远流长,分为细铜器和粗铜器。细铜器:俗称酥家伙。有单面鼓、马锣、银锣、饶钹、钩锣、匪子、木鱼、梆子等八大件及小八件,以“鼓头”为首领敲打多种曲谱指挥两排持铜器乐的演奏方阵。曲调清脆悦耳,十分美妙。粗铜器:俗称粗家伙、磁豆。有双面大鼓1—3个,大锣、大钗、饶钹等为主,演奏阵容庞大,宏伟壮观。锣鼓队也是白鹿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一般在庙会或者节日原上响起阵阵热烈的锣鼓声,使原上的每一位村民激动万分。2.婀娜的秧歌原上的秧歌队伍也很壮观,秧歌队都是由农家姑娘、农家媳妇组成的,还有大娘辈的农家妇女,个个穿的花红柳绿,大红绸扇子、大绿绸扇子在手中上下挥舞,形成了各种图案,令人眼花缭乱。她们个个神采飞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神色,幸福的笑容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位观众。她们优雅地迈着十字步,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因为观众中有亲戚、朋友,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她们扭的更加起劲。许多观众兴之所致,也参与到秧歌的队伍中。3.灵活的高跷踩高跷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需要胆大心细,踩高跷的人必须十分灵活。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木棍长约七尺(两米多),固定好后不只要走路如履平地,还得会跳,劈叉,做一点高难度的动作,以获得周围看客的一片赞叹之声。好几十号人组成高跷队浩浩荡荡从路中走过,一路表演,人们纷纷走出门来观看,场面着实热闹。

二、白鹿原民间节日习俗蕴含的人文精神

在白鹿原独特的自然、历史环境中生长的民间文化习俗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对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创造新型的乡村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远的意义。白鹿原民间节日习俗蕴含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传承文化、勇于创新的精神白鹿原民间节日习俗有悠久的历史。老洞庙会活动从明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延续到现在,主要内容早已不是文化活动,庙会逐渐成为民间物资交流大会和农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庙会期间,人们享受美食,购物,爬山登高,看锣鼓秧歌表演,看摔跤,看大戏,耍各种游戏等,热闹非凡,庙会已然成为农民的节日。数百年来,白鹿原上的村民对老洞不断进行扩建与修缮,使这一寄托着白鹿原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的民俗文化景观得以保存下来。忙罢会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在这一习俗流传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礼仪和娱乐形式被保留下来外,又增加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现在各村的忙罢会基本都由村委会组织,村干部利用忙罢会向农民宣传党的农业农村政策,请农业技术人员为农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赋予了忙罢会新的时代意义。锣鼓、秧歌、高跷等民间技艺在老一辈人的坚守和努力下得到了传承。一些规模比较大,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子专门成立了表演队,他们自编自演,每当过年过节,有喜庆的事,庆丰收,他们都会表演。他们不仅在本村的年节活动中表演,还到周边县、乡、村去表演,并参加西安市举办的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村民们在节日习俗的各种活动中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孝老爱亲,重情重义的精神忙罢会这一天,回到娘家的女儿会享受很高的待遇,娘家人会关切地问长问短。如果姑娘说自己日子过得不太好,临走的时候,娘家人会送一些粮食和米油。不管是否出嫁,女儿永远是父母心中的牵挂,这种单纯的情感,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样,子女利用忙罢会回家探望父母,给父母送上丰厚的礼物。父母关心子女,子女孝敬父母,体现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各村轮流办庙会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也让我们看到白鹿原上的村民在过去闭塞的农耕时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交往、联络感情,体现了乡民重情重义的一面。每当锣鼓队、秧歌队、高跷队进行表演时,全村老少都会到场帮忙。此时,村民之间不管有无矛盾,都会尽全力参与,并彼此照应。不仅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而且村民通过这种集体行为,最终实现了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具有了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

(三)质朴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白鹿原上农村的忙罢会时间一般在麦收以后,无论收成好坏、日子宽紧,白鹿原的乡民都希望亲朋好友能和自己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感受生活的美好。无论是各种各样的庙会还是时间不同的忙罢会,还有村民们庆祝节日的锣鼓、秧歌、高跷、旱船,都体现了白鹿原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在过去单纯的农耕生活时期,虽然农民们日子过得紧张艰辛,但锣鼓、秧歌这些民间表演却异常红火热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现在大批青年农民已不再拘囿在农村,他们走向不同的城市,但每到重大节日返回故乡,他们依然是原上闹社火的主力,故乡的民俗文化、故乡人乐观自信、热爱生活的精神已深深地植根在白鹿原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白鹿原民间节日习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白鹿原地区宝贵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促进了积极奋发、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的形成,是实现乡风建设文明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书店,1986.

[2]孔润年.略论陕西地域历史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宝鸡文理学院学院学报,2009(6):31-36.

[3]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王磊,余卫国.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66.

作者:毛振杰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间节日习俗及蕴含的人文精神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rwjslw/73681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