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5篇)范文

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5篇)范文

时间:2022-03-10 04:36:20

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5篇)

第一篇: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探析

摘要:本文对人文精神内涵、意义、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和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做了详细分析。高职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自觉转变学生观和知识观,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和教学评价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促使学生真正实现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有机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教师;角色转变

当今社会,高职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容易受金钱、名利诱惑,导致自我价值迷失、诚信缺失、责任心淡漠、精神颓废,无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这严重影响了其长远发展。因此,高职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增强可持续就业竞争力,必须提升人文素养,拥有人文精神。

1提倡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育高职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促使其生命能够自由舒展,进而达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当前,大力提倡人文精神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有助于教师提升育人境界

倡导人文精神能促使教师充分尊重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在关注学生获取多种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力争达到“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境界,最终使学生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1.2有助于教师转变学生观教师

首先应认识到高职学生是“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其天性禀赋迥异。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尽快转变学生观。今后,教师将更多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者、指导者与促进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交流与分享的过程,而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和权威;学生也因此将获得更多的思考、成长与发展的空间以及更多的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1.3有助于教师转变知识观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这都导致教师虽然看似苦口婆心、声嘶力竭传授知识,但学生却表现得积极性不高,教学较为被动,这也是教育者亟待深思和改进的。21世纪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将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被人类加以学习和应用,这将是人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存储不可小觑。作为高职教师,应尽快转变传统的知识观,切不可高高在上,要时刻有危机意识,加强自我充电,不断丰富和充实自身知识储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2.1缺乏自信与职业理想导致精神萎靡

高职学生往往由于个人偏见(部分学生过于注重本科和名校的影响力而对专科院校心存自卑),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由此导致自身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进而导致其学习上缺乏动力、兴趣和毅力,精神颓废,表现在课堂上则是玩手机、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看小说等,极不利于个人发展。

2.2人际关系冲突加剧,受挫抗压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矛盾冲突加剧,室友之间难以融洽相处,一旦涉及利益则更容易引发冲突乃至酿成悲剧事件(近年来的复旦“投毒”事件已是明证),承受不了学业不如意、失恋、失业等精神压力和挫折,容易出现自暴自弃和轻生念头。

2.3受社会享乐思想影响,缺乏感恩意识与诚信品质

当前,社会上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高职学生生活上注重攀比,追求物质享受,对父母、老师缺乏感恩意识,责任心淡漠,不再笃守诚信,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等不良风气也已渗透在高职校园。表现在:部分高职学生就业盲目期望高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考虑,跳槽、毁约频繁,单方面离只给用人单位造成较大损失,留下不好印象。

2.4高职院校开设课程较为注重实用主义,重功利、轻精神

高职院校课程开设较为注重实用主义,重功利、轻精神,人文课程良莠不齐,教师对高职学生精神世界关注不够,对其内心不了解,课堂上也更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升,缺乏深度人文关怀,难以给予原生精神成长的空间和养料,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当前,人文类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其独特性,必然更多地触及人、人性、道德、伦理、情感等,也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针对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1体现教师人文关怀

3.1.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理解和建构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高职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及其自身情感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育与学习,注重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材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可以因人而异,不再做整齐划一的要求,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真正让高职学生实现快乐学习,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这些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大有裨益。而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也将因此得以有效培养。

3.1.2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追求、极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体察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3.2加强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3.2.1深入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内涵

作为人文教师,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精神与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人文通识类课程所在领域古今中外知名人物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真正走进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为其所折服,进而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学习中内化为个人内在的自觉追求,最终实现文化精髓的汲取和人文精神的传递。通过一次次情感体验与熏陶使高职学生的心灵尘垢得以涤荡,审美境界得以升华,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可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探索到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昂扬自信到杜甫的“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心忧天下,到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胸怀,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立功沙场。让高职学生能够汲取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境界,为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而奋斗,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写的人。

3.2.2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21世纪是信息爆炸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当前,教师所习得的知识在全民网络普及时代已经受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其自身存储的巨大信息量的严峻挑战,老师课堂传授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不再是先知先觉者,有可能会成为后知后觉者。因此,教师的身份角色定位在当下就必须进行一次全面而彻底的转变,这就意味着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而教师也将从原有的知识灌输者转向学习引导者、从课堂主导者转向平等交流者、从单向传播者转向互动合作者[1].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师生之间实现平等对话,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团队之中,让高职学生敢于质疑、发难、提问、畅所欲言,使其在接受知识、锻炼思维的同时,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3.3注重日常生活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课外阅读。可让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人文经典读本的阅读用心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感受人性真善美,感悟人生真谛,学会珍惜生命、感恩社会、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在精神熏陶中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做一个真正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有意义的人。(2)校园文化。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以蔡元培为首的文化名人大力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的浓郁文化氛围,为培养一代代北大学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精神以及他所提出的“忠实不欺、力求精尽”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口号都值得高职学生学习和践行。为此,高职院校应着力围绕校园文化积淀、诚信品质、积极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通过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促进。让人文讲座、国学知识大赛、交流与表达技能大赛、创新素质拓展以及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在校园掀起高潮,使学生在当今社会不断提升人文精神,有效防范道德沦丧、精神颓废。

3.4教学评价上凸显人文精神理念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凸显人文精神应该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内容激励化。首先,除已有的教师评价外,还应包括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及社会评价等,这样得出的评价才会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其次,还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高职学生自身潜质。最后,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充分予以鼓励、肯定、表扬、赞赏,平时应多以积极性评价为主,避免或杜绝过于否定性的评价,以免打击其积极性,使其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与壮志,使其成为一个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贺萍.高职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J].高教研究,2007(12):19-20.

[2]蔺艳娥.知识观的转变与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调节[J].教育与职业,2012(2):191-192.

作者:屈桂梅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古诗词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古时候遗留的珍宝,有着极大的文学意义与历史属性,古诗词教学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教学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组成元素,高职院校透过语言等基础科目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古诗词教学在该阶段有着催化效应。所以,笔者将探讨高职院校古诗词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诗词;人文精神;探讨;应用

中国古代从来不缺少优秀的诗词,建安遗风、唐朝与宋朝的诗词,历朝诗词文学家多如牛毛,这均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珍宝。其对熏陶感情、凝聚民族有着无法取代的功能。因此,古诗词中饱含人文教育的内容,然而从当前古诗词教育的状况来看,对人文教育的发掘来讲差强人意。所以,笔者的阐述目标是为了让古诗词与学生的人文教育相结合,以教育学的视角、问卷调研为前提,进而提出卓有成效的方略,对高职院校古诗词教学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相关联,并通过古诗词教学让学生爱上我国文学。

一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对古诗词人文精神培养概述

目前,新课标的改革尽管成绩斐然,然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间的契合点还没有找到,大部分地区新课改流于形式,倾向于为考试服务,而忽略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这类乱象让教改的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应用古诗词教改的阶段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目前的考试体制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笔者对完善目前的考试体制、变更以往教师满堂灌的诗词教学模式、更改学生的学习模式等给出了几项意见。

二完善目前的考试体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当前,我国培养专才的途径持续呈现多元化的趋向,其获得了社会、高等学府、国际机关的认同。但是,这类反素质教育体制的强化,给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大了难度。教师仅为了取得好分数,不倡导学生饱读诗书、凸显学生的文化属性,而将反复练习的策略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也致使学生知识面窄,甚至道德底线都无法坚守,学生为了单纯地提升分数,让教育教学成了趋利化的工具。笔者的意见是,完善目前的考试体制,应给予学生展示差别化能力的媒介,不能光以高分数论英雄。各个高等院校应拓展录取途径、强化自主招生能力,挑选一部分才华横溢、精神世界饱满的学生,让专才的衡定标准不再只参考成绩。让能够透彻解读文学、喜爱文学、喜爱古诗词的专才找到发挥所长的平台,而不应一味被应试教育否定。其二,应将文科与理科合并,这是由于真材实料的学者对每个行业的知识都能够融会贯通,文学内饱含的人文属性是学生精神世界的风向标,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而文科与理科分离后,让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降,这也是民众人文素质提升的一个“拦路虎”。理科学生不再研习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而且为了获得高分,对语文的研习通常是敷衍了事,并将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数理化理论的研习中,这也是学生人文精神无法形成、眼界过窄、语言表述呆板的毛病形成的根源。这类文科与理科的划分,明显缺陷无处可藏,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消耗在机器化的练习中,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古诗词更是有水平倒退的危险。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合并文科与理科(这只是笔者的设想),让学生领悟差异化的理念、熏陶情感,既关注科目理论的讲授,又注重人文精神、审美趣味的形成。另外,学生应婉拒这类趋利化、政策化的理念。比如一部分院校在对教师实施考评阶段,实施“末位裁汰”模式,假如某位教师的教学成绩不打,那么此位教师就会被辞退。这类趋利化的理念制约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与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教师应在人文精神培养中,让位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领悟古诗词的魅力。

三大力打造人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大力打造人文课堂,形成人文氛围是教改的需求,是达成古诗词人文精神继承工作的基础。高职学生应在人文氛围浓郁的课堂中完成对古诗词的学习,体会到人文精神形成的必要性。所以,打造人文课堂,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笔者在下文中将给出打造人文课堂的几点意见,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一)熏陶感情,揣度诗词意境

我国古诗词中的意境源远流长。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就是“意”和“境”的结合体,是诗词中描绘的生活画卷与作者感情结合而构成的一类特殊的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揣度诗词意境,让学生去领悟其中的美感与魅力,并加强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一道领悟古诗词的精髓,从而对诗词表现出的意境形成自身的价值判别。王国维曾指出:“诗词的境界是高层次的东西,意境一旦形成,就会显得高尚、名词名句就会随之而来。”教师在教授古诗词阶段,必须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境界,通过洗练的教学话语,将美感极强的描述场面进行再现,让学生体会到诗词意境。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关于赤壁战争的描述,著作人以此来明确自身的人生梦想,并抒发饱满的情感,并且描述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强烈意愿,并且充满了对我国江山的由衷仰慕之情。教师要诱导学生组织诗词中的意象,让其犹如身临其境,之后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雄浑壮美的战争场面,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这对学生血性的形成与人格的独立来讲帮助甚大。学生在这样的意境中得到升华,古赤壁战场的战斗也犹如画卷在眼前展开。在古诗词的教育阶段,揣度诗词意境、熏陶情感,让学生着迷,是建立人文课堂的关键。

(二)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

笔者认为,应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重现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诗词有别于其它的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而是以语言为媒介,来重现诗词中的意象。这必须让师生通过较强的联想能力,去感悟当中所描述的典型意象。而且,诗词的哲别弗恩特征,与其中饱含的丰富涵义,给鉴赏者提供了想象的余地。[6]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词阶段,应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把握“常作客”、“独登台”的意象,从而在幻想的世界中遨游,并阐述其饱满的情感,作品内“常作客”是指诗人久居他乡、游历于外的状态;“独登台”表明杜甫身在异乡,却年老力衰、孤老无依的凄凉感慨。在对这部分意象的解读阶段,杜甫的爱国情怀与直面山河破碎的局面,让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感的抒发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要与古诗词的这类已经形成共鸣。又比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独钓寒江雪”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联想的空间,领悟千山、万径的广大地域中,人迹罕至、飞鸟难渡,作者孤独垂钓、凄凉无依的现状;领悟诗人因为被贬谪,官场失意后乐观通达的心理状态,进而体悟到诗人与现实作斗争,不向权势低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解读当中的深意,并且把控意境,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审美趣味。

(三)领悟诗词用语,发现深厚的人文涵义

古诗词的用语精辟、洗练。康德曾经指出:语言词句通常是诗人精神的直观再现,与诗人的性格与内心情感关系密切。通常一个洗练的词句、一个典故等都有着丰满的思想内容。在研习诗词阶段,教师应让学生咂摸诗词的用语,尤其是一部分重要的句词,要反复斟酌,并读出诗人的话外之音与洗练的布局谋篇的能力,这其实也是人文精神成型的又一关键所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的学识与理论水准还不够,存在拜访对象单调、意见没有文献根据等缺陷;其二,笔者教学水准有待提升,没有办法代表所有的一线教师。通过调研,给出的疑问与解答疑问的策略有待商榷。但是,笔者的意见也有一定的可行度,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而假如笔者的拙见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一定的意见,那么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张伯娟.多维视域下的古诗词解读路径探究——以诗词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6,(4):62-65.

[2]江萍.为古诗词教学插上现代化翅膀--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2-52.

[3]陈晓萍.以今鉴古让古诗词教学不再“面目可憎”——对活跃古诗词教学课堂气氛的几点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7-68.

[4]俞侃.以“古诗”之美显“哲学”之魅——古诗词在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2):20-21.

[5]戴银燕.从意境到意象——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审美引导[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6):68-70.

[6]李根.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从《清平乐•村居》一课教学谈起[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15):111-112.

[7]黄艳.自己动手丰”意”足”情”——如何引领学生参与古诗词教学板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2):44-45.

作者:谢蔚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教育人文精神缺乏现状与反思

2016年11月1日,来自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民族音乐学者麻莉博士,应邀在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师生开设题为《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的学术讲座。麻莉博士17年的留学与教育经历让她以“圈内人”与“圈外人”两种角度将德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与国内高校音乐教育环境对比,通过教育思想、教育体制与具体的教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国内高校教育教学的反思。麻莉博士的讲座给笔者带来了深刻的震撼,笔者以麻莉博士的讲座为出发点,对比德国与国内高校教育现状,对不同教育模式展开对比与反思。

一、我国高校教育的突出问题

2016年我国教育部撤销了全国170余所高校的576个学位点,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招生人数自1999年扩招以来年年增长迅猛,这一减一增看似矛盾,其实说明我国教育部门在扩大人才培养基数的同时已经在逐步重视并解决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1984年教育学界开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特征”的讨论,“除了肯定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之外,学者们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实际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必须把为发展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服务作为最根本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因此被赋予了生产性和商品性”,教育的生产性和商品性对我国当前高等院校、教师甚至学生都产生深远影响,高校为迎合生源开设专业,教师重视产出明显的科研而轻视教学,学生对所谓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与之不无关系,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盲目开设学科、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高校教师无法平衡教学与研究等。此外国内教育体制较为僵化,教育相关部门掌握了集管理、学制、学术、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行政与教学的暧昧关系也颇具争议。

僵化的体制造成了师生“人格不自由,思想不自由,学术不自由”,学生与教师的话语权相对较弱,课程结构并非因人而异,而是按专业统一设置。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我国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依然沿袭小学、中学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日制班级授课制,学生被牢牢锁定在班级中,被动执行学习计划和培养方案。这种方式固然对提升学生基础专业素养,消除“短板”有明显的好处,但在消除学生专业短板后,应该解放学生训练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沿袭了期末考试的模式,以分数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却忽视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工作却无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造成许多学生毕业即失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对于教师的考评,许多院校以科研能力作为标准,却轻视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与教学本应相辅相成,都是高校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方面,怎能因为追求“效益”而偏安一隅。人文精神缺失,制度的僵化使学校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人材”工厂,学生成为了班级流水线上装填了“知识”的产品。

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学历、文凭及学位间的对接与相互承认,是面对改革开放的加深,高等教育国际化等现状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国内高校长期封闭化的管理,高校间缺乏交流与互动,甚至还存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造成国内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许多课程及研究与国外高校不对等,造成许多留学生走出国门不得不面对先读预科甚至重复修课的难题。如何打破制度的藩篱让我国学生可以跨班级、跨专业甚至跨学校、跨省共享学术成果,是我国教育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教育资源流动性凝滞,跨区位教育阻力较大,国内高校缺乏互动与合作。经济发达地区凭借优势教育资源形成人才富集,而落后地区则人才流失严重,如何改善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象亟待教育管理者做出制度调整。以上问题基本是我国高校教育较为突出的问题,然而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桥头堡与风向标,其本质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只讲‘人力’,不讲‘人’;只讲‘职业化、劳动化’,培养劳动力素质,不讲‘人的发展’,不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教育因此成为劳动力的教育、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

二、德国高校教育制度与教学现状制度

是否以人为本决定了制度究竟该为人服务,还是人需要服从于制度。贯彻人文精神的教育制度,应该是灵活开放的,能充分尊重师生教学研究与学习意愿。以德国为主导的欧盟于1999年提出了“博洛尼亚进程”,德国进行了一系列从师生出发的教育体制改革,麻莉博士介绍德国的教育改革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学位制度、欧洲学分互换系统及模块式组合方案,改革后的德国教育制度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首先,因为博洛尼亚进程改革,需要本国学位和国际通用学位接轨,将德国原本的“硕士-博士”持有任何一所德国大学的文凭可在欧洲所有大学畅通无阻。另外,与之补充的《伊拉斯谟世界硕士课程》计划,“该课程意味着学生必须具备至少在欧洲不同国家两个高等院校的学习经历”并保证学生所获学位得到认可。其次是在欧洲高等教育区建成后,其统一的学制、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为基础,引入独特的“欧洲学分互换系统”(ECTS),欧盟各学校间使用统一认证并可互换的“学分”。“学分制”整合了欧盟的高校资源,让学生可以共享欧盟的教育资源,破除了欧盟国家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而学分基本体现了学生在这门课程上花费的时间,同时还包含了作业、社会实践、教师辅导与考试,申请学位需要修满对应的学分。这种手段一方面让教育打破了校园的藩篱,甚至突破了国家的限制,使知识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学术交流更加频繁;最后,基于“博洛尼亚进程”另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课程的“模块式组合方案”,学校将学科课程由原来的“大而全”细分为“小而精”的模块,由针对某一模块研究的教师进行授课,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知识结构选择不同模块的组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放弃“浑沦吞枣”式的教学以节省学生与教师的精力对更多专项问题进行研究,最终让学生形成多元化、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用模块式课程取消了统一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自己量身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研究兴趣的学习计划,这种方法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课程安排都不一样,班级与同学的概念被模糊化,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同学,不同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与博士生也可能共聚一堂。这样频繁的人员接触与交流,增加了思想的碰撞,促进了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与理解的能力。具体到教学,德国高校教育人文精神体现在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独立进行学术探究是学生学术思想形成的体现,如前文所说学术思想的形成是基于人文精神的熏陶而培育出的学生自主意识,最终达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管理。麻莉博士认为德国高校教育人文精神在教学上的体现大致可以从五个方面得以体现,分别是以研究为导向的授课内容、以研讨为主的授课形式、以必修和选修课为主的课程安排、以论著论文为主的学习教材和从理论到实践为主的应用转化。首先,德国高校围绕洪堡的指导思想进行办学,他认为“大学是提供自由科学研究,培养具有探索真理,独立反思世界和自身人格意识的场所。

大学教授应该在一个没有政治干预的环境中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并把这些作为教学的中心。老师对课题的兴趣以及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学生具有引导和启发性,传授给学生的不但是知识和最新的研究动态,而是怎样理解知识的思路与方法和敏锐的判断力。”所以德国高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环境,教授们完全并自主的掌握了教学与科研方向的自由,“教授中心制最大程度的通过学术自由达到思想自由,也就是人格自由”。另外德国高校规定教师在两年内不得开设一门内容重复的课程,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自己的研究,促进学术的创新,保持学术的前沿性。作为学生需要直接参与到教授研究的课题中,因此课程内容与授课形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模式。麻莉博士提到初到德国时她最惊讶的是德国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因为课程的设置是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开设的,所以教材都是老师罗列的关于这门的论文或专著。抛开没有预设教材的束缚,教师可以将自己研究专业中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提升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效率。而以研讨课为代表的课程形式,课程要求学生从老师安排的课题中选择一项,在课堂上用20到30分钟时间对课题进行报告,之后由同学讨论,教师则进行引导与点评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老师建议的学术专著和各种论文,自行扩充学术视野,主动培养学术思维,构建自身知识体系,锻炼了学生自主展开科学研究的能力。此外由于学分制与模块化课程的补充,让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阶段(如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学生坐在了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为知识的跨学科分享与交流提供了便利。

教研不分离,可以说“毕业即失业”是很多国内学生面临的现状,但是德国高校却通过践行洪堡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转化”将学校学习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生在学校里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今后学习的方向,教师会通过专业方向训练学生独立开展相关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既使学生通过实践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教师减轻科研压力,师生共同对同一项目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种训练对新生来说看似困难,但可以说德国从中学就已经开始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所以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可以很快适应。(讨论课)(课程与实践)另一方面,德国高校积极为学生提供与今后实际工作相关的实践资源,德国高校在经费自主的前提下,完全有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纵观德国高校教育的制度与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教育精神。德国高校不忘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给予师生充分的学术自由,集中资源为“人”服务。

三、高校应该具备的人文精神内核

通过借鉴德国高校的办学模式,我们可以据此反思我国高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德国的大学将“人的价值作为大学关注的重点,围绕对人的个体生命,自我意识进行探讨和反思”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是其人文精神思想内核最集中的体现。直白的说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该是自我修炼的道场,教育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人文教育的目标是自我的觉醒,需要让每个学生有独立的思想,身心健全的人。要能认识并理解自我人生的意义。这种觉醒是自省的、自律的也是自觉的。从对自我的关注开始,自省是“每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对自我的反思,是对自我的思考;自律是“君子慎其独”的自我要求,是责任心和罪恶感等对自我的约束;自觉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超我觉悟,是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人生理想的动力源泉。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人生的思考会逐渐形成与完善个人的思想与性格,同时自我反思与约束也会促使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教育意义。从个人层面来说,自我意识的觉醒对刚步入校门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讲座中麻莉博士首先对音乐学与音乐教育两个专业进行概念上的区分,随后反问同学们喜欢自己的专业吗?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引申为我国的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吗?所选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吗?自己的专业与相关专业有什么关联吗?迷茫是许多大学生提到的词汇,正是自我意识的缺失导致了学生的迷茫,终日的寒窗苦读却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甚至只是将读书当做逃避社会的手段。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四年,正是学生步入社会前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最重要的一环,大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的对个人的培养,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具备独立、自主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究竟是被物质与功利所左右还是实现个人价值、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大学生自己,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必须正视的原则问题。对高校教育而言,学术性应该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了,而个人学术思想的形成与自我意识觉醒也息息相关。被后人誉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的洪堡认为“当人在自己身上进行纯粹深入的研究时,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思想”,所以学术思想的产生是需要人文精神的启发,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基础上的“对人的个体生命,自我意识进行探讨和反思”。因此大学的基本任务应当是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并引导学生制定学术规划,训练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加强思维训练,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学术观念与学术思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术方向的确定,专业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学生细致考察,仔细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其兴趣所向、志向所在的专业才能全身心的投入专业的学习与研究,才可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京剧行当有句老话叫“不疯魔不成活”,说的是不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是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角色的,虽然有些极端,但细细品味不无道理。

如果一个人不是自发的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能走火入魔吗,如果不追求极致,一个人在自己从事的领域能成为大师吗?因此,学术方向是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基础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个人价值的体现,只有这样面对任重而道远的学术之路才能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对于社会来说,社会责任、公民意识是人文精神的衍生,因此自我意识的觉醒不仅仅对个人有重要意义。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个人的素质决定了社会的整体素质。西方社会面临的“科学的危机”实际上就是“人性的危机”,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其实就是重新找寻生活的意义,因为没有意义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那么人就是被本能支配的“动物”。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国人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如麻莉博士感叹自己在德国从不知道的LV包在国内竟然随处可见。然而与物质水平不相称的是国人的精神生活的空虚,随着国际旅游日益增多,许多国人在国外的不文明现象屡屡曝光,“国民素质”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素质低下恰恰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国内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自我意识绝不等同于自私与自利,反而因为对“人”的尊重与理解,淡化个人利益为群体着想。自我意识觉醒的人是有着更高道德约束力的人,所以“素质”只能依靠人文教育来提升。

四、结语

通过对比德国高校教育在制度与教学模式上的经验,我们可以借此反思中国高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当然德国模式不一定契合于中国环境,当然它自身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某些具体措施甚至在德国国内也引发争议。但是作为德国办学指导思想的人文精神却是世界上每所高校都不可或缺的。我国高校所面对的问题绝不能孤立来看,高校教育问题同时也与个人、社会息息相关,它们是构建我国高校学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发扬国民精神的桥头堡,通过人文精神的回归,将人文精神植根于师生之中,让每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善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转型与教育学转型—基于新中国教育的考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2):3.

[2]孙喜亭.人的教育与劳动力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03).

[3]麻莉.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教育[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03).

[4]黄建珍.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反思[J].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5]贺红岩.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学位制度的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

[6]江亚南.我国高校管理模式的弊端及解决途径[J].学校建设,2012,(06).

[7]【德】克莱南.金经言译.德国音乐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01).

[8]【德】克莱南.金经言译.德国的音乐教育现状—兼谈“JeKi项目和”“Exotisches”的文化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6(33):2

作者:王竹青

第四篇:高职卫生护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摘要:加强高职卫生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调查研究,将树立“以情育人、以才育才、以言导行、以身示范”的良好师德师风;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人文精神培育课程的开发;实行多元化教育模式的结合;构建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相结合的人文环境;完善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构建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估体系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医患关系;人文精神;护理专业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加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便捷性,使得社会对医疗服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医患冲突不断发生,有的纠纷最终演变为医患冲突或刑事案件,医疗纠纷频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2]。新中国建国后我国许多大学经过多次调整拆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完整,造成了重技术轻人文的局面。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及时意识到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逐步将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等医学人文学科列入医学院校的课程中。但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只作为辅助课程,一般为选修课,且主要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同时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是以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讲授为主,对学生的专业风格与技能、职业规范、专业态度、职业角色认知、专业价值观和职业健康心理等培养不够。此外,在师资的配备上,还存在人文教师与医学教师互融互通的问题[7-11]。据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国内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偏少,只占总学时的8%;而西方国家的医学课程总学时较多,如美国、德国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12-13]。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人文素质不高、人际沟通能力较差,当他们成为护士后,大多只注重专业技术,而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医患关系直接影响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教育是医务人员更新观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医患关系的基础。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寻求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准确把握我校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改革的方向,为今后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和谐医患关系的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现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在校生、实习生和已经毕业的本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及医生、患者、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无记名问卷和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完成统一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8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67%。

1.3调查内容运用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状况调查问卷,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认同感问卷对上述人员进行异类同质调查。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5分依次为非常认同、基本认同、中立、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

1.4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用WPS软件建立数据库,整理、汇总并进行描述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状况调查

该项调查发现,护理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的师德高尚、人文素质高对我有重要影响”,非常认同的学生比例达到88.1%。可见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校期间加强人文课程的学习、校园文化的熏陶、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及参加各种人文讲座和社会公益活动对提高人文素养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2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认同感

该项调查发现,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学生在对待患者时不仅仅将其视为单纯的生物体,而是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融入护理之中,使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发现,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患者时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家庭等人文因素。大部分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认同。

3人文精神培育的方法

人的价值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护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

3.1树立“以情育人、以才育才、以言导行、以身示范”的良好师德

师风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但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言行举止,聘请思想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人文课程教师,可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同时构建由人文社科类、基础医学类、临床教学类、辅导员组合的四位一体师资,优势互补,共同做好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工作。

3.2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人文精神培育课程的开发

新生入学后即由护理教师对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护理专业特色、就业前景、护理礼仪要求等。在大一的基础模块中增设医学发展史、医学哲学、医学美学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他们领略护理大师的风采,体会护理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大二的专业模块中增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行为医学和医患沟通技巧等课程,使学生形成敬畏生命伦理的思想,储备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提前为进入临床做好心理准备。在大三的临床实习中辅以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纠纷案例等内容,提高护理学生职业伦理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

3.3实行多元化教育模式学生的人文精神、职业态度、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

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实践感受,单一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程教学方面,采用以问题(PBL)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使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通过对具体医疗案例中职业伦理规范的剖析,有意识地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可能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临床和医院,尽早面对患者,实现理论知识向人文素养内化的目的。

3.4构建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相结合的人文环境

学校秉承“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创新文化育人载体。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让校园的每堵墙壁都说话”,张贴有关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内容的图片和著名的从医、从护、从教的名言警语,宣传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悬挂著名医护专家及科学家的画像,这样可使学生及早对医院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经常聘请医学专家举办讲座,通过组织社团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进社区、开拓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倡导人文精神,陶冶医学情操,使护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品味和文化底蕴。再次,每年通过医学院校独有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护理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

3.5构建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估体系

人文精神培育的评估体系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两方面的评估。在评教方面,主要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情况,同时抽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以此作为教师聘任和晋升的依据之一。在评学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人文理论知识、人文素养、人文能力,注重学生在医学实践、社会实践、文体活动、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人文精神培育纳入护理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之中。

参考文献:

[1]田莉莉.论公立医院之医患矛盾成因[J].现代医院,2013,13(9):100-101.

[2]王雄伟,武承淑.医患矛盾常态化:基于博弈理论的医患关系路径选择[J].医学与哲学,2014,35(6A):64-66.

[3]姜交德,张天一.从当前医患矛盾激化谈临床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6):36-38.

[4]赵振东,王洁.临床检验科人文精神缺失及对策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35(6B):86-88.

[5]李红霞.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5):7-9.

[6]吴薇.新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97-198.

[7]冯丽萍,周燕.培育医学人文精神是构建医院和谐文化的基础[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2):72-73.

[8]林君.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医院管理,2010(4):71-72.

[9]郭祎,宋儒亮.我国医学教育临床实习中存在的权利冲突及预防[J].中国医院,2010,14(4):45-48.

[10]赵玮,梁惠敏,那晓伟,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制度建设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3):55-56.

[11]李士同,唐志红.医患矛盾的文化视角分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30(8):15-18.

[12]邱晨辉,董伟.医学教育瘸了“人文”这条腿[N].中国青年报,2012-02-07.

[13]丁维瑜.重视医学人文精神促医患关系和谐[J].价值工程,2012(27):289-290.

[14]叶稳安,周智美,刘俊荣,等.人文精神家庭视野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42-43.

[15]黄炳强,陈永正.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32-35.

作者:孙业富1,夏爱萍2,张志锋1,潘钻琴2 单位:1.扬州市职业大学,2.苏州大学附属高邮市人民医院

第五篇:高职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摘要: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价值,即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和尊重。生命教育是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医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生命教育可以使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事业。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精神

2010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生命教育”,可以说为生命教育颁发了“国家许可证”,也标志着生命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层面。生命教育应当以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为主题,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引导学生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只是在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医学人文修养、思想政治理论等人文课程中有所涉及。正是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和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才会出现漠视生命、不尊重尸体标本、不尊重患者等现象。

1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既是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人文精神的价值回归,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生命教育有助于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成功转型

医学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要求将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更加关注生命质量和人文精神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改革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医学实践,轻视甚至忽视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局面。只有在医学教育中倾注人文精神,才能改变部分医学生轻视患者、漠视生命等现象,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作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重要内容的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医学教育中,教师应将生命教育贯穿全程,帮助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生命与生死,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助他人提高生命质量,真正实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1.2生命教育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生命意识,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传统医学模式主导下的医学教育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即使开设涉及生命教育内容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不系统、不完整。医学生通过专业课学习了解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但对生命的本质、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死亡的本质等问题缺乏思考。因此,医学院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死亡观。生命教育使医学生不断增强生命意识,用实际行动提高生命质量。如果教师能将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生职业特点相结合,将生命教育与医德医风相结合,则可以使学生将内化的生命观外化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救助生命的行动,从而更好地履行“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职责。

1.3生命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医生是人的生命开始和结束的见证者,也是生命质量的维护者,可以说其职业就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因此,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生命教育让医学生认清生命的本质,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掌握处理医患矛盾的技巧及治疗各种疾病的知识,从而能在职业生涯中做到“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引导生命”,真正担当起人类生命守护神的重任,尽力维护患者的生命权益与健康权益。

1.4生命教育有助于在价值层面解决部分生命伦理难题

在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各种学科不断融合,新兴生物技术已在医学实践中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医学生物技术也是如此,其在解决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医学本身难以解决的生命伦理难题,如克隆人、器官移植、安乐死等。这些难题无一例外涉及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技术层面的进步,还依赖价值层面的教育。生命教育正是肩负着使医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本质和价值,增强珍爱生命、自觉救助生命意识的重任,可谓任重而道远。

2基于生命教育的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

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注、生命尊严的敬重、生命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以及对人健康发展的关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文精神对医疗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但在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普遍处于弱势或边缘化地位。有的表现为重医轻文,有的表现为医学人文精神认知存在差异甚至认识不到位,有的表现为课程设置或学时保障不够甚至忽视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的表现为部分医学生选修人文课程只是为了满足学分要求,等等。由此可见,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急需解决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路径问题。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成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围绕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开设一系列医学人文课程,还可以整合一系列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素养。

2.1因地制宜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离不开生命教育,而生命教育又离不开生命教育课程。部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但比较零散,不成系统。2007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率先引入生命教育作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引领其他人文课程,让生命教育成为人文精神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该校已组建了全国首个生命教育教研室,并将生命教育设为必修课,摸索了一套生命教育的新观点、新体系、新课程、新方法。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可以借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成功做法,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引导医学生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紧密围绕医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融入生命观教育、生死观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等内容,使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从而实现生命价值。通过生命教育,医学生将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感悟相结合,由此提升医学人文精神。

2.2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除了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外,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把生命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和实践中去。例如,在实验环节,教师告诫医学生尊重实验动物的生命,善待动物并减轻其痛苦。这一做法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仁爱精神。解剖课上,教师带领医学生向遗体鞠躬,感谢“无语体师”的无私奉献,引导医学生心存感恩之情,并在日后的医学实践中树立救死扶伤意识,尊重患者生命。在其他相关课程教学中,可以从生命伦理角度探讨安乐死、医患关系等问题。

2.3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高职高专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思政课是学生人生价值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生命价值在人生价值中举足轻重,没有了生命何谈价值。通过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懂得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维护生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思政课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挫折教育,而挫折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医学生在挫折中磨练意志、坚定不断进取的决心,悦纳自己,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2.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医学生生命体验

社会实践是提升高职高专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实践这一土壤。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要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积极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医学生可通过与孕妇交谈,深刻体会从生命孕育到诞生的艰辛,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加深对敬畏生命和尊重生命的理解;可通过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换位思考患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眷恋,体会医务人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教师可以借助“世界艾滋病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制作宣传板报、播放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内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外化为以提升生命价值为己任的行动。

作者:魏晓波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5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rwjslw/70299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