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贫困生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范文

贫困生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范文

时间:2022-12-15 10:23:31

贫困生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扩招,社会贫富不断加大,作为特殊群体的贫困大学生,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教育部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特困生所占比例为8%~15%。有资料显示,近50%的高职贫困生心理压力较大,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困难已经成为他们大学适应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校,团体辅导作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正不断得运用和完善中。目前已有张晓玲、王琰等多项研究已经表明这种干预方式对改善高职院校贫困生人际关系这一特殊群体有明显的效果。但在之前的研究中,团体成员的构成皆是贫困生且人际关系都有困扰的,属同质性小组。该研究将对组建异质小组(小组成员中,有人际关系有困扰的和人际关系正常的)和同质小组(小组成员皆是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的),对两组成员采用同样的团体辅导方案,运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前后测数据来评估干预的有效性。

1选取被试及进行实验设计

1.1选取被试通过辅导员推荐、海报宣传、心理咨询老师推荐等方法进行招募。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进行筛选,最后选取32名贫困生被试,但在这32名被试中,其中26名贫困生有人际关系困扰(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得分﹥11),6名贫困生人际关系正常(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得分﹤9),将这32名贫困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6人(其中有人际关系困扰的是13人,人际关系正常的是3人),对照组16人(其中有人际关系困扰的是13人,人际关系正常的是3人)。为更好地评估干预效果,将实验组又分为两组,第1组(同质组)8人,他们均是贫困生,且一定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第2组(异质组)8人,其中5人是贫困生且面临宿舍人际关系困扰,3人是贫困生,但宿舍人际关系正常。

1.2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采用实验组(包括同质组和异质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自变量为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因变量为贫困生接受团体辅导前后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变化。对照组则处于常态的自然学习,不参加团体辅导。2)团体辅导方案。由本人担任团体辅导主持人。每组辅导活动6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总辅导时间为12小时。本次“你我共成长”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为结构式封闭性发展性团体,分成团队组建、运作、结束3个阶段进行,每次辅导活动也严格热身—活动—反思—分享—总结的团体辅导标准模式进行过程。每次活动均事先选定主题,包括“认识你真好”“我是谁”“信任之旅”“同舟共济”“说说心里话”“相亲相爱一家人”等。除辅导前后的量表测验外,还通过每次活动前的问题自我评定、小组分享、主观评价、他人评估、主持人观察等方式了解辅导效果。3)测量工具。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4)数据统计。用EXCEL和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

2对统计数据进行前后测比较

2.1对照组、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的回避分、苦恼分、总分上前后测结果之间稍有变化,但这种变化经配对样本T检验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对照组在前后测期间没有明显变化,即表示对照组在实验期间没有受外在因素影响,符合实验对比条件。从表1还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参加团体辅导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方面都有得到改善,其中在社交苦恼分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分上差异及其显著(p<0.01),在回避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回避分量表、苦恼分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上都有得到改善。其中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上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社交苦恼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社交回避分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实验组内部(同质组、异质组)差异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同质组成员在参加团体辅导后在回避分量表、苦恼分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都得到一定改善。其中在社交苦恼分及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总分前后测结果上存在及其显著差异(p<0.01),在社交回避分量表上前后测结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表3还可以看出,异质组成员在参加团体辅导后在社交回避分量表、社交苦恼分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上都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在社交回避分量表上,成员前后测结果差异达及其显著意义(p<0.01),在社交苦恼、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总分上成员前后测结果差异达显著意义(p<0.05)。

3对数据比较结果展开讨论

3.1实验组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上的表现在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总分上,实验组被试在参加团体辅导后得到较大改善,被试的前后测结果差异达及其显著意义;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结果差异达及其显著意义。在社交苦恼分量表上,实验组被试在参加团体辅导后得到较大改善,被试的前后测结果差异达及其显著意义;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存在较显著差异。在社交回避分量表上,实验组被试也有所改善,但被试前后测结果差异未达显著意义;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社交回避分量表上,没有显著差异。出现以上结果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团体辅导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实验组成员对于社交的恐惧逐渐降低,在“认识你真好”“我是谁”后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同时对“贫困生”这样一个概念也有了新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际中的自卑情结,通过“信任之旅”“同舟共济”等活动,进一步融洽了成员之间的关系,在逐渐熟悉的成员间培养信任感;通过“说说心里话”活动,让成员互相分享成长体验。多个活动的链接与体验,使得成员内心的社交焦虑降低,人际关系逐渐得到改善;但另一方面,由于本次辅导的成员相对固定,关注的是组员间人际交往,对于向外开展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较少提及和实践,导致团体成员在社交回避方面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变化。这也正说明了人际关系困扰不是一下子就能彻底解决的,它需要人与人间的不断合作与交流。在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实践体验中,才能逐渐地提高和改善人际关系。

3.2实验组内的差异表现不管从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的总分还是各分量表,团体辅导对同质问题组和异质组的人际关系改变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异质组在社交回避上的人际关系改善效果要好于同质组。同质组成员在社交苦恼分及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总分前后测结果上存在及其显著差异,在社交回避分量表上前后测结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异质组成员在社交回避分量表上,成员前后测结果差异达及其显著意义,在社交苦恼、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总分上,成员前后测结果差异达显著意义。对于同质组的改善显著性不如异质组,分析其组成员构成发现,同质组被试的离散性较大,其中有2名被试的分值达15、16分,属于人际交往困扰严重情况;而异质组有人际困扰的被试的离散较小,分值在11~13分之间,属于在人际交往困扰一般程度的情况;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困扰严重的被试参与度与自我暴露方面都会有所保留。另外,在同质组中,其成员都是贫困生,他们看问题、处理关系的角度会因此受限,很多时候是大家站在同一角度,面临的同类问题,而这种角色上的相似使得在交流过程中很难获得认识上的突破和提高。而在异质组,因为有一些人际关系正常的贫困生的存在,他们会有效地引导其他有人际关系困扰的成员向积极的人际关系靠近,有效积极的示范,可以为成员改善人际关系提供最有效及时的帮助。本该研究结果说明,采用团体辅导方式对贫困生中人际交往困扰较少的学生改善效果较好,同时贫困生中人际关系正常学生的加入对于团体辅导的效果会有正向的引导作用。而对于人际关系困扰严重的贫困生,可能对他们来说,采用个体咨询或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结合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些。

4结论

1)高职院校贫困生人际关系是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加以改善的。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贫困生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对自我的认知与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高职院校贫困生人际交往的团体辅导干预,贫困生中人际关系正常的成员的加入会有助于干预的效果提升,而对于人际关系困扰严重的贫困生,团体辅导有一定效果,但未达显著意义。

作者:王芳 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贫困生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rjgxlw/68393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