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范文

时间:2022-05-17 09:43:10

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

摘要: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建了独到的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被社会大众接受、认可与使用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通过大众化的措施来完成现实力量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中华民族所认可,是中华民族革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但应看到不管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用汉语来表述,并受到来自当地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制约,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亟需破解文化层面的束缚,实现文化上的融通与交流。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逻辑

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有利于全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成为摆在社会大众面前的现实课题,但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如何突破文化桎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接地气,在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1]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内在诉求

马克思主义属西方文化,是典型的西方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发展壮大,就需要在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并从中汲取养料,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全面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效应。从本质上来讲,不管是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都涵盖人类性成分,实际上,人类性蕴含在民族性内,永恒性存在时代性中,普遍性存在特殊性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讲,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就需要采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少数民族气派。[2]同时,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与人直接借助信息化产品,跨越时空交流,不同文化在融合中实现碰撞。少数民族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日益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冲击,大肆采取各种方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吸收借鉴西方文化有益元素的进程中,如果不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会受到西方负面文化消极影响,进而被西方价值观所诱惑,淡化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与政治理念,失去民族精神信仰,对本民族以及国家失去信心,尤其在当前矛盾日益明显的社会发展转型阶段,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问题时,就会激发消极情绪,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提出挑战,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需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发展历程。[3]

二、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进程中,彼此间相互学习、借鉴,在实行多边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拥有独到的文化,这些文化逐渐发展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财富,尤其是少数民族本身的传统文化形式,也发展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载体。少数民族原本的习俗、语言、活动等传统文化形式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这一民族性自身的表现呈现出多面性,整体来讲,少数民族地区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媒介、形式以及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带有显著的民族性特点。

(二)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孤立过程,既是实现知识普及的过程,也是顺应时展的现实诉求,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色[4]。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全面研究出现的新情况,紧密联系国家发展与人民生产生活,同时,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实现小康社会建成目标中,并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民生与文化等事业中。只有努力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和广大少数民族实际利益加以紧密衔接,才能赢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欢迎与认可,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三、少数民族文化中束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

(一)传统宗教文化的冲击与淡化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要高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地区处在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较为盛行,宗教属于精神层面,对个体的“三观”的形成将发挥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平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所有的内容都融入了宗教印记。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宗教能为广大信仰者提供精神动力,而其消极的一面表现则更为明显,宗教从本质上来讲,崇尚唯心主义世界观,消极性在所难免,尤其是宗教中倡导的神权、宗教以及鬼神等多个方面的理念,都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外来思想明显排斥,这势必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产生较大的阻碍。[5]

(二)低文化素养难产生认同感一般来讲,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束缚,以及传统理念的限制,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受教育水平一直处在低端水平。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群众主要是依靠农业来获得微薄的收入,同时,受到传统理念的制约,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发展水平不高。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导致其认知水平不高,在对理论的理解与认知上处在浅层,这不利于其自身素养的提升,也就谈不上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再者,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教育的滞后、认识能力低等多个方面的束缚,大部分的少数民族群众只会说民族语言,这样与外界交流就存在诸多困难,也不能很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理论,自然难产生认同感。[6]

(三)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隔阂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接受新事物时,容易出现犹疑心理,进而阻碍了对新生事物认知。少数民族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也存在这一现象。少数民族群众在接触、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经常遇见多种文化,这样就会遇到不同文化间的转化问题,这一文化转化工作如果不到位,就会出现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就会形成认同鸿沟,并对当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倾向性产生一定影响,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不能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早日实现大众化。

四、破解少数民族文化束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举措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建设保障与改善民生既是全面提升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声望与地位的重要保障,也是赢得群众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重点是受教育权、文化权、社会保障与生存发展权。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社保、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保障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并能一起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让其在民生的改善和提升的过程中去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7]并且,也要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与内地相比,仍旧处在相对滞后阶段,出现就业、医疗、分配、教育等广大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能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同,为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化发挥建设性作用,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度。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效表明,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功夫,满足群众的现实诉求,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理论的力量,并指导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与理论追求。[8]

(二)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其中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中,呈现出独到的民族品格与发展历程,宗教信仰长期存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建构了浓郁的宗教氛围。宗教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现象,呈现出多个方面的特点与功能,比如凝聚整合功能、生活习俗功能等,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并使其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宗教多个方面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多种载体,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宣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基本工具,是文明成果传承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身语言,语言也发展成少数民族重要特征。在语言中往往融入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内容。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背后,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多种文化的对接、碰撞与融合,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还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逻辑性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般的群众很难理解其深厚的内蕴。少数民族群众由于受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等的束缚,很难准确、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这需要实现语言的通俗化与大众化,也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少数民族语言载体要贴近生活与实际,用朴实、质朴的语言来演绎深邃的理论,适合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思维习惯与接受能力,进而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文化诉求。在一定层面上来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突出通俗化、具体化与形象化,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总之,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与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存在较大差异,语言文化与结构存在差异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底蕴存在明显差异。[9]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如何转变为少数民族语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语言的文化转换并不是进行简单的对等翻译,要真正实现文化转化,将马克思主义语言载体内的文化意蕴能呈现在少数民族语言中。

(四)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首先,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处于低层次阶段,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也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进度。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养,让越来越多的人能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科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为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发展水平,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0]同时,也要探索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推动公共教育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差异,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政治修养,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其次,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全面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能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适当增加民族特色方面的内容,组织富有民族风情的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文化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在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强调方式方法,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采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并适当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开展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等方面的教育,让其能主动接受并认可马克思主义,进而转化成自身的价值观或思想理念,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感召力与吸引力。[11]同时,在民族地区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也是全面尊重其风俗习惯,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优势,在加强开放性文化特质宣传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优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加快大众化历程。因此,必须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族地区的融通效能。

总之,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发展进程。同时,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点,还要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中束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传统宗教文化的冲击与淡化、低文化素养难产生认同感以及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隔阂,因此,破解少数民族文化束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建设,奠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还要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其中,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最后,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特点,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水平,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陈江红,李年鑫.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4):72~74.

[2]徐贵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的承接与拓展[J].理论探讨,2011,(6):18~21.

[3]胡相峰,赵国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选择的方法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5):84~91.

[4]张书军,高乃云,向往.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思想研究,2014,(1):122~128.

[5]张燕.内蒙古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3~25.

[6]张强.浅析川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贵州民族研究,2011,(5):17~20.

[7]张秀文,郝俊宇.浅议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措施[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3):59~62.

[8]郝慧婷.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0~31.

[9]刘珍珍.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6~268.

[10]胡剑.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以重庆土家族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1):82~87.

[11]李娟.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208~210.

作者:刘艳玲 单位: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mzwhlw/69358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