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产业视域下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文化产业视域下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27 02:50:41

文化产业视域下民俗文化论文

一、建设文化青岛的民俗文化基础

民俗文化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与主流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弘扬民俗文化有助于打造“文化青岛”品牌,努力推动文化青岛建设。青岛市在同类城市中,有着显著的文化积累优势。其中有许多关系到民俗文化的事项和物象。省级文保单位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始建于1467年,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全市以其为代表的各类民俗博物馆近10处,以丰富的民俗收藏品展示多彩的民俗事项,再现昨日的生产生活景象;另有韩家民俗村、崂山文化民俗村等多处民俗村,开展各种民俗体验活动。民俗展示场所整合提炼了旧时民众生产生活的精粹,也能用现代文化科技手段予以表现,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思绪,适应了青少年人的追索体验,富有乡土文化特色。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市北区的萝卜会、元宵山会、海云庵糖球会,即墨市的周戈庄上网节,崂山区的沙子口庙会,李沧区的玄阳观庙会等都各显魅力,热闹非凡,令人目不暇接。樱花会是青岛春季的视觉盛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人海花海,民俗盛状,美好民俗与和谐时光共荣。民俗文化折射历史精华与社会文脉,是历史文化名城精神品格与生命活力的镜鉴和佐证。对文化青岛建设的主流文化来说,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渊源和必要的辅助。城市记忆是城市的象征与灵魂,它既代表着城市的过去,又预示着城市的未来,重视民俗文化是培育城市个性,塑造城市文化的关键内容。城市记忆是城市现代文化的根,民俗文化则是根的重要内容。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与血脉,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与品性。立足中国传统根基,利用本土文化因子,梳理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参与和推动。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是形成城市文化优势的重要源泉。一个城市的文化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先决条件是对那些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集聚、整合和利用,引领文化振兴和文化创新。让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现时代人文之光,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亮点文化。

二、韩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启示

从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轨迹看,文化资源将是继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这四大资源之后,保障经济持续运行的重要资源之一。依托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产业,已超过传统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当前国际上创意产业正风起云涌,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本国的支柱性产业。近几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青岛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富含文化内涵,对应了文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必然包括城市特有的民俗文化;文化产业释放了城市进步的文化潜能,势必弘扬城市的优良民风。文化产业发展应以中国本土文化为基点,这也是青岛提出的发展思路“国际标准、世界眼光,本土优势”的生动诠释。青岛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坚持自己文化的传统,坚持自己的性格特征,发挥好民俗文化的营养剂和助长剂的作用。韩国对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视对青岛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韩国文化当局积极挖掘民俗文化,建设各类民俗文化村。坐落在首尔京畿道龙仁市器兴邑甫罗里的韩国民俗村,占地72万平方米,是一座有282栋建筑物及设施的“国际级野外博物馆”。70年代,韩国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里运动”,依靠历史传统推动现代化发展,利用各类民俗村传播五彩纷呈的文化。在韩国人看来,没有什么比鲜活的历史文化事像更能成为城市的标记,更能获得民众的历史认同进而成为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韩国的民俗文化,除了乡校、官府、石头爷爷像、石碾子、城址和碑石等物质文化遗产,民谣、民俗游戏、乡土食俗、民间工艺、民族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韩国官方为了保护这类民俗村,在房地产高额利润面前不为所动,立法规定这些文化遗产既不能随便改造,亦不能随意拆迁。城邑民俗文化村里几百户村民可以到外地买房居住,但一定要保证每户草屋有原居民居住,像往常一样生活,民俗村不能成“空壳”,只让游客参观。居住在民俗村的村民除免税外,还能获得政府的每月补贴。1998年,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略,创建了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促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实施了诸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惠民政策。而其民俗文化,最具体、最生动地反映了韩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对韩国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民俗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适应文化领域的全面竞争,民俗文化大有可为。通过提供多样化、亲民性的文化产品,民俗文化能够在青岛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在文化产业核心层,民俗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产业自强自大以地方民间素材为基础的文艺形式,如茂腔、柳腔、秧歌舞、扛阁、高跷、花辊,以及莱西木偶戏、胶州八角鼓等,仍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创新中的传承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崂山、大泽山、琅琊台、田横岛等地方民间故事的挖掘和整理,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徐福东渡、法显海归等民俗遗存为弘扬海洋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上述资源为基础,通过文艺创作、民俗项目竞技比赛等形式,有助于推动青岛文化产业的发展,展现胶澳风采、齐鲁气派以至东方魅力。

(二)在文化产业层,民俗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角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资源推出新兴节会,构建节庆产业链条,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健康亲民的新兴良俗文化节庆大有市场,如大泽山葡萄节、崂山茶文化节、崂山祈农大典、“海誓山盟”婚庆节和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崂山、黄岛、大沽河和大泽山等地的民俗具有很大的旅游产业价值,深入开拓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最美乡村、最有魅力村落的相继认定,充满“乡愁”“乡乐”的民俗休闲体验场所的不断出现,满足了民众对民俗文化消费的向往。比如,登瀛民俗风情园环境优雅,景色旖旎,曾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可以在其中观徐福胜景,探崂山之美,学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在文化产业相关层,民俗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民俗文化读物的印刷出版市场潜力很大,大有可为。新老民俗体育健身活动,如横渡汇泉湾、螳螂拳、孙膑拳等,壮大了体育健身产业,促进了健康游艺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生命质量。在郊区,黄岛西部山区、即墨雄崖所沿海、大沽河流经区域等,都在经营着新兴文化旅游业。在市区,中山路风情街、小鲍岛民俗街展现着城市发展的轨迹。这些民俗资源为其他文化产业如影视、动漫、游戏、工艺、出版、印刷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创的素材,为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四、文化产业视域下发展民俗文化的建议

一个文化自觉的城市必须必须要有宽广的胸襟和谦逊的品质,对外必须兼收并蓄,对内必须继承精华,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俗文化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青岛”建设的应有之义。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要注意到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有机联系。比如,崂山武术、崂山民间故事等均崂山的道教建筑关系密切。而富有文化个性的新民俗也在优化着青岛城市形象,比如“微尘”“红飘带”都为文化青岛的建设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此外,众多的琴童、大众化塑料袋装的啤酒、红火一时的“脸基尼”,连同黄渤那蹿红的方言,都已成为为青岛新民俗文化的符号。发展文化产业,亟待借旧创新和深度开发,需要研创推出文化产品,打造优势文化品牌。对以崂山民间故事、周戈庄祭海、田横岛传说、孙膑拳、螳螂拳等为代表的青岛民俗,应当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入现代元素,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的新秀。纪念品收藏价值不高、特色不鲜明,民俗工艺品挖掘不够等问题是青岛市文化旅游纪念品长期存在的弊病。为此,可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文化旅游纪念品,进一步提升传统民俗工艺品档次和创意,拉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民俗文化是青岛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基因,是促进其他文化形态和文化门类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就公益文化和产业文化来讲,民俗文化是满足群众活动和民间娱乐的主力,也是促进产业文化的动力。“文化青岛”是当今青岛的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大题目,离不开各门类文化的支撑,公益性文化进步和产业性文化发展都应迈上新的台阶。民俗文化的弘扬能够为文化青岛的建设提供巨大的支持。

作者:张丹妮单位:汉阳大学国际学大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化产业视域下民俗文化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mswhlw/66701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