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庐山人文圣山内涵与文化旅游的路径范文

庐山人文圣山内涵与文化旅游的路径范文

时间:2022-11-04 04:41:44

庐山人文圣山内涵与文化旅游的路径

[摘要]庐山以雄险奇秀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又是一座文化底蕴厚重对广大游客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人文圣山”,它将自然景观与旅游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个和谐整体,是中国第一家入选联合国遗产保护名录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旅游文化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奇秀的阴山”“诗画的文山”“人治的圣山”“佛道的灵山”“理学的书山”等方面,依托传统文化理念发展旅游,以旅游方式弘扬传播文化。

[关键词]旅游文化;匡庐;理学;禅宗

引言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支柱和灵魂,游客又是旅游文化活动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游客对文化产生兴趣,吸引他们去旅游,去深层次的了解文化,从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旅游业需要融合独具特色的传统旅游文化的底蕴和汲取地域文化精华,锐意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方面的个体需求。依托文化元素协同发展旅游,能提升旅游景区的形象和品位。江西的庐山名列中华十大名山,它虽不如泰山雄伟,也没有华山险峻,又不如黄山奇特、不如青城山幽深、秀丽比不过峨眉山,却是游客交口称赞的“人文圣山”,单从人文底蕴的角度,天下名山无出其右。著名国学大师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一书中有一篇非常出彩的文章《庐山》中称之为“政治名山”“人文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奇秀的阴山”

最早有关庐山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尚书•禹贡》中:“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书中的“敷浅原”就是庐山较早的名字。《诗经•小雅》中的《信南山》篇有“中田有庐”的吟唱,战国时称之“庐邑”,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中记载了庐山所在地理位置。“史圣”司马迁游历江南首次把“庐山”这一名称载入《史记》的“八书”之中,《河渠书》中记载“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庐山日记》中写道:“雾色霏霏如雨,俪立咫尺,争雄竞秀”。清代文学家恽敬创作的游记散文《游庐山记》,文中叙述:“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1]。从地理学上,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内秀外险,大山、大江、大湖融为一体,单凭这一点,在天下名山中也是一枝独秀、世间罕有的奇观。庐山三面临水,北依滚滚长江,东偎鄱阳淡水湖。长江、鄱阳湖水雾气郁结,根据阴阳学说,庐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奇秀的阴山”,独特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使之成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它奇峰峻峭、洞深谷幽,云雾缭绕,形神兼备,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形成三叠泉、仙人洞、含嶓口、花径、三宝树、千年祖庭的东林寺、美庐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庐山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形成了许多壮美的庐山奇观,包括瀑布云、云海、蜃景、佛光等。连见多识广、历山无数的白居易“初到恍然别造一世界者”[2],他不吝称赞“匡庐奇秀甲天下”。唐朝名相张九龄在《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中称赞道“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现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初登庐山,写下散文《登庐山》,称“绿是庐山的精神,绿是庐山的灵魂”。庐山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时,联合国地质专家对它赞不绝口,称其“奇秀庐山,飞峙江湖,苍润高逸,俊伟诡特”。

二、妙笔丹青成就了“诗画的文山”

庐山是座举世公认的人文历史厚重的名山,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在此吟诗作画,庐山俨然成为“诗画的文山”。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谢灵运在《登庐山绝顶望诸峤》中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抒发自己登顶的兴奋之情。隐逸诗人陶渊明是庐山历史文化中最浓彩重墨的一笔,他出生在庐山脚下的乡村,青少年时代在这里读书赋诗,晚年在庐山归隐躬耕,怡然自得。这位名垂青史的伟大田园诗人死后就葬在庐山西麓阳山下,墓碑镌刻的“清风高节”四个大字正是诗人一生“不为五斗米折腰”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他在《饮酒》中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庐山在浔阳之南,诗文里把庐山称作“南山”,他神闲气定“欲辩已忘言”,将景理、情理、哲理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历来广为传诵,以庐山的香炉峰着笔描写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一个“挂”字突出瀑布如悬空晶莹珠帘,通过浪漫的想象用夸张的比喻,把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出神入化。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庐山诗篇。两宋时期,吴头楚尾的江西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其南近岭南,北连中原,东靠江浙、西临湖湘,随着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富庶的江西成为南方乃至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鸿儒辈出,此时的庐山文学艺术氛围极为浓厚,更是鹤立群山。北宋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时,途经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他的游兴雅致,于是写下了多首庐山游记诗,《题西林壁》是苏轼其中一首代表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句描写庐山旖旎变幻的风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景说理,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深思感悟,这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意境深远。苏轼写成之后掷笔豪言:“仆庐诗尽于此矣”。范仲淹也是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而遭政敌排挤,到庐山看到秀峰瀑布不禁触景生情,奋笔疾书“长雷无敢蛰”“浊水不能入”的诗句,一吐心中郁结。“文圣”欧阳修和曾巩登临庐山分别创作了《庐山高》《游山记》,记述他们游览庐山的历程。“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在36岁和58岁两次游览庐山写下“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的诗句[3]。庐山文化内涵深厚,诗情画意,历代1500多位文学家、艺术家相继登临庐山,留下4000多首诗词歌赋和画作,“华山论剑,庐山论文”,天下名山望其项背。庐山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发祥地,它是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田园诗的诞生地。主席也在此题写了“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名句。庐山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山水画。由北宋王希孟创作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画中群峰绵亘。巍巍壮丽,其中第五组图就是以庐山、鄱阳湖为原型,群山中最高的主峰与庐山的汉阳峰极其相似,隐藏在画中的唐诗是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唐寅绘有《庐山图》。庐山的秀峰摩崖石刻、东林寺镌刻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大家的真迹墨宝。现代大画家徐悲鸿曾到庐山写生,在此居住了大半年时间,探索中国画与西洋画技法的结合。

三、历史政治舞台见证了唯我独尊的“人治的圣山”

庐山是座名人运筹帷幄的“人治的圣山”,它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千年的荣辱兴衰。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庐山为周颠仙人树碑立传,庐山从此沾上了帝王“真龙之气”,作为政治帝山的地位日益凸显。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江山,在庐山脚下的鄱阳湖展开惊心动魄的水战,留下“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的感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美庐”是的官邸,也曾是蒋夫人宋美龄在此疗养的“美的房子”,“美庐”因此而得名。1937年夏,两度上庐山与进行谈判,最终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7月17日,发表了《庐山声明》,声称“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表明中国政府对日抗战决心。期间还留下一段民国“暗杀大王”王亚樵派人在庐山刺杀,却因一根金华火腿功败垂成的民国轶史。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在庐山上演了一幕感天动地的壮举,庐山保卫战中国军队坚守了整整九个月,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孤军抵抗日寇的奇迹,谱写了一曲山河气壮的赞歌!伟人也与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三上庐山,参加三次会议,分别为: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特别是1959年著名的“庐山会议”,对中国政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三教合一”宗教兴盛的“佛道的灵山”

庐山是一座充满灵气的“神仙之庐”宗教圣地,可称为“佛道的灵山”。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众所周知嵩山是道释儒三教的策源地,是“三教合一”完美体现的名山,但在这方面庐山与之相比也毫不逊色。“庐山到处是浮屠,若问凡家半个无”的题咏正是对庐山千百年来宗教兴盛形象的概括。庐山与道教的渊源颇深,庐山很早就成为道教徒修炼和生活的“洞天福地”,据说西周时期的匡氏七兄弟。在此隐居结庐修炼,后全部得道升天成仙。临行前将所居之庐变幻成庐山群峰,有“神仙之庐”的美誉。被道家奉为“最胜福地”,被列为道家第八洞天、三十六福地。据浔阳地方志记载,匡续曾隐逸庐山,成仙庐存,故称匡山,又称匡庐,因北宋时期山名与宋太祖赵匡胤名字避讳,才改名为庐山。天师张道陵,曾在庐山修炼,南朝道士陆修静,为躲避战祸,到庐山隐居修炼,并在庐山建太虚观,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朝廷赐给他的谥号为“简寂先生”,后太虚观改称简寂观。清代李渔在简寂观写下一副楹联: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先师。笃信佛道的李白五次登上庐山,有几次陪同妻子宗夫人来寻访女道士李腾空,在宗夫人出家做道士后,李白赋诗两首表达对仙人的虔敬。庐山“道释同尊”,四世纪时,东晋高僧慧远修建东林寺,阐述“形尽神不灭论”理论,并首创净土宗,开创中国化佛教,他曾赋五言诗“崇岩理清气,幽岫栖神迹”“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4]。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庐山从唐宋以来,以禅宗最为繁盛,成为江南第一禅山。明代由于朱元璋曾受恩于皇觉寺僧人及与庐山的渊源关系,庐山佛教又盛极一时。庐山有天下闻名的“三大名寺”—大林寺、西林寺和东林寺,其中以东林寺最负有盛名。东林寺是南禅宗的发源地,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据传慧远、陶渊明、陆修静,“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5],留下了“虎溪三笑”儒释道交汇的佚事美谈,李白《别东林寺僧》,“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的典故也正是出于此。1928年胡适来到庐山,说:“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势”。

五、学术氛围浓厚的“理学的书山”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庐山的乐水乐山使文人返璞归真,宁静致远,道法自然,也是理学作为“内圣之学”哲学思想的体现。杜甫对庐山的幽静赞不绝口,曾在《不见》里有“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的诗句。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因触怒权贵,左迁为江州(九江)司马,在庐山隐逸修建草堂,著有《庐山草堂记》。庐山是一座“理学的书山”,北宋“理学之祖”周敦颐曾对庐山的清幽尤为眷恋,在此卧听流水,结庐翰墨。写下“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的箴言,《爱莲说》中的爱莲池也源于此处。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经历了从庐山官学到白鹿国学再到白鹿洞书院,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振兴了白鹿洞书院,成为“程朱理学”的学术中心。朱熹称赞,“无市井之喧,有山泉之胜”[6],在此讲学著书,他订立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规范和准则,开创了中国书院讲学式教育的先河,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宣扬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继往开来,建立了“程朱理学”思想体系。自此,“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了中国七百多年的历史进程。庐山又是盛产好茶的地方,“云雾茶”味醇香馨,名扬天下。游客在此以茶悟道,品鉴人生百味,修身、养性,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

六、结语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需要历史、传承和创新。庐山以文化层面广、开放兼容、底蕴深厚闻名于世,其内涵精神和审美情趣完全融合在奇幻瑰丽的自然风光之中。在庐山的神峰秀水中,游客探幽访胜、吟诗赋文,参悟天地,归隐田园,孕育思想。它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高度契合,构建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庐山景观文化。1996年,庐山以中国唯一的一家“世界文化景观”入选联合国遗产保护名录,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的评价语是:“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合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7]。

作者:付捷 单位:豫章师范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庐山人文圣山内涵与文化旅游的路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lywhlw/75178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