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研究范文

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研究范文

时间:2022-07-06 10:14:42

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针对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解和分析,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自主学习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对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价值取向,是指影响个人或团体对事物所做判断及行为选择的组织化、内在化、稳定的理念。[1]所以,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在化了的、稳定的理念和方向,即培养学生何种阅读能力,这也就直接制约着阅读教学的实际作用。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从中汲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更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运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的安排、实施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一、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内容通过对2001版及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将原课程标准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这也就从侧面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自主学习,而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鉴赏力,发展其思维,促进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内容作了详尽的描述,针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新课标中提出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从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也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先爱上阅读,随即自发地进行阅读活动;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与2001版旧课标相比,新课标提出了一点新的要求,即“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也就与新课标提出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前后呼应,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浅层内涵,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此时,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实现有效阅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者,部分教师自身的阅读经验不足,文学底蕴较为薄弱,对于教学活动中涉及的文本只是浅层的理解分析,这就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其次,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在问题的设置上或流于表面化,或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再次,在教学实施环节,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侧重点,只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分离,实际教学效果不佳。这些问题的出现,值得我们思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主体的问题意识,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最大程度地有效学习。针对小学阅读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1.提升自身素养,深入文本理解。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要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切不可只一味地依赖教参,教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思考,思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2.培养问题意识,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提问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敢于并有能力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学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两至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另外,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置学生提问的环节,让学生学会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3.整合课内外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也就从政策上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与课内学习的内容相互促进,既要有所提升,又不可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外,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当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内容初中学生通过小学学段的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积累,在阅读的理解方面也应该更加深刻,并且初中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较之小学学段的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做阅读的鉴赏者、思考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其中要求学生阅读作品,能够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也就从侧面体现出学生主体的差异性,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对于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有效地教学活动,此外,课程标准中还提到了“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整合,以达到教育目的。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普遍自尊心较强,在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常常因为碍于面子而不会向老师或同学提问,长此以往,会导致学习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提出问题,多加鼓励,让学生获得提问后解疑答惑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目前初中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化。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讲授知识,只注重应试内容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把握,教师成为课堂的领导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分离,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2.学生缺乏思考和问题意识。少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惑,大部分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不善于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存在盲从心理,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3.阅读与写作教学脱节。语文是一门“听说读写”四方面共同发展的学科,阅读为写作奠基,写作则是对阅读的升华。但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与写作练习的联系,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后仍然不具备进行写作的能力,阅读与写作脱节。基于目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解决策略:首先,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过于形式化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和提问,而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意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分析思考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阅读与写作二者紧密相连,作为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对文本的掌握、人物的分析和文本主旨的理解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文本中优秀的描法以及学会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当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内容对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2003年的实验版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更强调语文学科的性质,旧版课标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课标增加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更加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色。在阅读教学的目标设置上,更加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有机结合,着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此外,2017版新课标也从增加课内作品篇目、提高背诵要求以及丰富课外读物三方面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从侧面反映出有效阅读的必要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最显著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阅读无兴趣无激情,更多学生宁愿将时间花费在网络世界,也不愿静下心读一本书,导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品味也不断下降;其次,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课本和标准答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导致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文章只有且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和发散性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不再主动思考,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升学的压力等各方面因素,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一套教学方法用在所有的学生身上,无法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那么,面对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就成为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大问题,以下几点,是我对此的思考: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有主动把握课堂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大体现。因此,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有能力从阅读中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提问,并引导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当前高中学生阅读量少以及对阅读兴趣较低的现状,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可以采用设问等方法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从而提起兴致阅读,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力求新颖、有创造力,在借鉴优秀教案的基础上,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作为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课外阅读对于高中学段的学生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当前学习阶段且学生有兴趣阅读的书本进行自主阅读,通过学习自主地对课外文本的阅读,一则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二是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囿于课内要求的文本学习,使学生积累更多地素材进行写作。第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二者紧密相连,只有学生能够从阅读中领会写作的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当中去,才能从实践性的角度体现出阅读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挖掘写作技巧,并适当的对经典文本进行续写和改写,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使阅读的价值更加凸显出来。

四、结语

通过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的探究分析,以及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学段的阅读教学存在一些共性上的问题,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教师的教学创新性不足以及学生对于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匮乏,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调整与完善,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真正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慧.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之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5(4):113-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李铭鸿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jzqxlw/73665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