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构主义下青春期角色教育对策研究范文

建构主义下青春期角色教育对策研究范文

时间:2022-03-25 11:08:36

建构主义下青春期角色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青春期男生内心面临着强烈的性别角色冲突,因而表现出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本研究采用卢勤(2016)修订的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对809名青春期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男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显著高于初中男生,主要体现在限制性情感、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及学习和家庭冲突方面,而在父母期待和成功成就方面则无显著差异;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对心理亚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取设置发展导向的教育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建立分段分层干预的教育模型等性别角色冲突教育策略,可促使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发展更为健康。

[关键词]性别角色冲突;青春期男生;建构主义视角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研究由环境和文化塑造带来的性别角色差异,并发现不同性别角色面临不同的心理冲突,男性具有较强的内在冲突。在众多研究者中,美国心理学家ONeil的研究是最权威的。他系统地研究男性性别角色冲突问题,并将性别角色冲突定义为“个体社会化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对自己或他人有消极影响的心理状况”[1]。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建立、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也是性别角色冲突的凸显期。社会文化一直对男性有着更高、更严格的期待[2],但其心理成熟度却滞后于女性。因此,青春期的男性比女性体验到的心理压力更强烈,性别角色冲突更明显。性别角色冲突造成青春期男生负面情绪积累,降低主观幸福感、自尊、复原力等,使其更易体验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还会进一步加剧个体在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限制心理功能的发展[1]。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立足本土文化,关注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考察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特点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教育对策。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在四川省某初高中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男生参与测试。发放问卷8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6份,有效回收率为91.59%。其中初中男生478人,高中男生328人。

2.研究工具(1)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量表:采用在卢勤(2016)修订的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量表[3]。该量表28个题目,共5个维度,包括成功和成就、限制性情感表达、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学习和家庭冲突以及父母期待。量表为Likert六点计分,得分越高,性别角色冲突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7~0.829之间。(2)心理亚健康分问卷[4]:该量表共39个题目,Likert六点计分,分值不同代表症状出现的频率不同。1代表症状没有或持续不到1周,2代表症状持续1周以上,3代表症状持续2周以上,4代表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5代表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6代表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各条目相加为总分,总分越高,表示亚健康症状持续时间越长。心理亚健康症状项目数(即持续时间≥1个月)超过8项,则说明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5]。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9。3.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二、结果

1.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的特点初高中学生在性别角色冲突上的得分见表1。结果表明:高中男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显著高于初中男生,主要体现在限制性情感、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及学习和家庭冲突方面;在父母期待和成功成就方面的冲突则无显著差异。

2.性别角色冲突对心理亚健康的预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式将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各维度对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见表2。除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外,父母期待、限制性情感表达、成功和成就、学习和家庭冲突四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这四个维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春期男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

三、讨论

1.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的特点本研究发现,高中男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显著高于初中男生,主要体现在限制性情感、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及学习和家庭冲突方面,而在父母期待和成功成就方面的冲突则无显著差异,这与卢勤等人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2]。这说明高中男生面临的性别角色冲突不仅强烈,而且内容广泛。这是因为:其一,随着青春期男生心理的发展和成熟,高中时期的男生对情感的表达越来越内敛,对同性间的亲密行为越来越敏感,也更容易因为情感表达、身体接触等行为表现而担心他人及社会评价。其二,在国内社会文化下,高考成绩是评判青少年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这使得高中男生的学业压力更重,较少有时间进行家庭聚会以及娱乐放松,内心对家庭的渴望、对娱乐的憧憬无疑会加剧内心的冲突。其三,青春期男生对成功和成就的渴望以及来自父母期待的冲突没有差异。在中国文化下,父母期待给青春期男生带来的压力非常普遍和严重,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家庭中重要的教养方式。无论是社会舆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对青春期男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求他们比女孩更成功、更优秀,对其学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青春期男生在此影响下,将父母对其学业成就的期望、家庭成功责任等内化到性别角色中。但这对青春期追求独立、进行自我整合的男生而言,无疑会增加其内在的心理冲突。

2.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对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心理亚健康严重制约个体社会功能和身心潜能的充分发挥[6]。本研究发现,青春期男生体验到的性别角色冲突水平越低,心理亚健康水平越低,性别角色冲突水平越高,心理亚健康水平越高。同时,除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外,父母期待、限制性情感、成功和成就、工作学习和家庭冲突均对心理亚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心理亚健康总变异的11.10%。由此可见,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是影响青春期男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调整青春期男生对成功和成就的认识,平衡学习和家庭关系,鼓励表达自身的情绪和情感,调整自身发展与父母期待间的差异[7],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四、建构主义视角下性别角色冲突的教育对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吸收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思想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重视文化影响、重视生活的真实情景、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教育教学上提出了“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种核心形式[8]。建构主义认为男女社会性别差异不是源于生理而是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社会文化赋予男女不同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行为规范,并教化和规训男女两性选择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性别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ONeil意识到性别角色冲突的形成是社会文化、情境、教育、个体认知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建构主义强调通过“情景”创造、师生“协作”与“会话”,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减少性别角色冲突。青春期男性情感丰富但表达有限,追求成就但反对权威,更愿意在活动中学、在体验中学、在同伴中学。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理解其内心冲突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性别角色教育[9]。

1.设置发展导向的教育目标虽然性别角色冲突会对青春期男生产生负面影响,但不能够将之视为消极品质大加否定,竭力予以消除。真正的接纳不是放弃男性优秀的性别特质,而是鼓励青春期男生正视内心冲突,接纳自己性格上的不足。性别角色冲突虽然会给青春期男生带来情绪情感的负面影响,但也会给自己带来学业成就、社会规范的良好表现。只要青春期男生能够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发展积极性格品质,扬长不避短,也能很好地促进自身性别角色的完善。因此,教育者应采取“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性别角色冲突,鼓励青春期男生接纳自我特点,积极发展双性化性格品质,达到缓解性别角色冲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发展的目的。

2.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ONeil在充分考虑文化与情境影响下,呼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青春期男生,对性别角色冲突进行教育干预,并提出了适合西方学校教育的对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教育干预的27条内容(涉及:a问题解决、b冲突管理技能、c健康与压力、d与重要他人的关系、e父亲期待与个人愿望、f职业愿景、g利他意识与技能、h男性积极品质清单、i自我肯定技能、j成绩、成功、k情绪觉察与表达、l倾听与共情、m竞争与合作、n勇气与韧性、o关系的力量、p与女性的关系、q与男性的关系、r青春期与性、s性别角色冲突模式、t处理丧失等)。本研究借鉴ONeil所给出的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教育干预的主题,结合中国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特点,从建构主义理论的三个层面设计教育内容。其一,社会文化层面,包括性别角色观念、生活事件、性别角色行为等方面的优良习俗、民风等;其二,个体人格层面,包括认知风格、问题解决、心理韧性/复原力、自律性、宜人性等双性化优秀品质;其三,人际情境交互层面,包括与重要他人的关系、父母期待、权威人士(教师等)相互关系等。

3.建立分段分层干预的教育模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根据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的特点,重视情境创设,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干预的主要方式,引发学生的内心体验,为学生理解和构建心理经验搭起支架。其一,营造积极文化氛围。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开展校园宣传活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将外显活动与内隐文化浸润相结合,全面科普性别角色冲突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性别角色观念,积极、多元地看待性别角色。其二,开展性别角色冲突课堂教育。教育者应围绕教育内容开设相关主题的心理情景剧表演、主题班会、主题讲座、选/必修课等,针对青春期男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创设导入“情境”,促进学生“协作”与“对话”,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群体形成性别角色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性别角色行为规范。其三,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大多数青春期男生都会面临相似的心理冲突,教育者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开设不同主题的活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在团体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分享、头脑风暴等,体验自己的情感与冲突,学习彼此的经验策略,在相互支持和促进的氛围中接纳自己内心的冲突,进而习得缓解冲突的有效应对策略。其四,开展个别心理干预。针对性别角色冲突较为严重的个体进行心理咨询,通过深入的沟通和呈现,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存在的性别角色冲突,理解冲突存在的意义和功能,积极发挥冲突的正向作用。并针对冲突引发的负面影响进行积极的调整,有效缓解个别学生的内在心理冲突。其五,开展家庭教育。父母期待是中国文化下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的重要来源,父母的态度对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的发展和缓解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者应积极推进家校联动,为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教授性别角色冲突的科普知识以及增进家庭良性互动的技巧。一方面,引导父母学习科学的性别角色知识,对孩子性别角色形成合理的期待,使孩子能更加灵活地看待自身的性别角色,增进性别角色弹性;同时,引导父母为孩子提供民主的互动环境,为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与支持,让孩子在遇到性别角色限制和内在冲突时,能够在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下接纳自我,形成积极乐观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卢勤,亢旭东,李旭.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研究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3):101-107.

[2]卢勤,李旭.不同年龄段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的比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8):187-188.

[3]卢勤,亢旭东,李旭,等.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在中国青少年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5,23(1):17-21.

[4]齐秀玉,陶芳标,胡传来,等.中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问卷编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25-1028.

[5]陶芳标,邢超,袁长,等.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292-295.

[6]方琪,王宏,李雷雷,等.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亚健康状态及危险行为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94-96.

[7]卢勤,亢旭东,李旭.父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男生心理亚健康的影响:性别角色冲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10):92-96.

[8]麻彦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启迪.教育探索,2009(8):64-68.

[9]李旭.自我和谐在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与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79-82.

作者:李旭 卢勤 单位: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构主义下青春期角色教育对策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jgzylw/73082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