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外语汉语教学中目的语境创设的应用范文

外语汉语教学中目的语境创设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2-04-11 11:23:06

外语汉语教学中目的语境创设的应用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崛起,中华文化魅力逐渐显现在世人面前,吸引了全世界各族人民学习汉语的汉语热潮。泰国作为毗邻中国学习汉语人数最多的国家,但与此同时,在泰国的汉语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一;没有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成果无法在实际交流中发挥作用等等。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学教学的教学环境和特点可知,语言环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目的语环境的创设可以加强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发挥更有效地进行合理化教学设计及运用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立“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同步的教学环境,才能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目的语环境;泰国;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计

一、引言

语言习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除去客观的教师水平,学习者学习能力等因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发展,学习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所谓“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指的就是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对象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为教学环境决定教学手段。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学习者更为紧密地进行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强化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学习者提高语言知识的复现率从而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将语言输入有效的转化为语言输出。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得到及时而有效地反馈评价,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的语言监控体系。创设合理科学的目的语环境,加强语言输入的强度和深度,对于推广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意义非凡,也是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学汉语沉浸式教学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十分推崇。这是一个多方向多角度,转变传统课堂角色,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的人的观点来教育的方式,加德纳认为,这里的内涵是多元的,它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由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这个假说与语言的输入为基础把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学习,接受正规的教育,正规的语言训练的语言学习方式。另一种是被动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大量的目的语,即有大量的输入。潜意识中学习到了目的语。这一理论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培养学生多能力协同发展,教学中教师应控制i+1可理解的输入难度和容量,这反映了语言学习中目的语环境创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国际汉语教学中目的语教学环境创设的作用

(一)目的语环境创设的效果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认为,语言学习靠内在理论,即由抽象规则内化而形成的内部语言体系。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这一特殊机制和学习者智力影响并不大,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又称为“普遍语法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证明语言学习具有先天性,学习只是语言获得的一种途径,语言也可以通过自然习得的方式获得。正如我们去了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在没有系统学习过当地语言的时候,总是能在短时间内自主内化理解并优先会使用“问好,问路,饮食”等方面的词汇,究其原因,无不是使用频率高,输入强化明显,通过环境达到可理解的输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处于中学的学生而言,语言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通过TPR教学法等手脑并用的教学往往效果惊人。这给我们以启示,为学习者创设目的与学习环境,将学习与习得的作用双向连接起来,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效率,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使学习者更容易坚持下去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目的语环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是否能成功地获得第二语言。在中小学阶段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值得关注。

(二)目的语环境创设的理论来源“沉浸式”教学方法源自于加拿大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张以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用语,教师直接使用目的语进行授课,所授课程包含其他学科,通过全天的,长时段的目的语输入,将学生充分融入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将其形象的比喻为“沉浸”。中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了这一教学理念,近二十年研究成果颇丰,与夸美纽斯的听说法不同的是,沉浸式(Immersionteachingmethod)不仅要求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在阅读,写作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来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沉浸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包含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运用,使沉浸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从学习者的需求来看,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必定会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所以要以所要传授的知识转化为主要教学的目标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用来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的目的,并以此为根本目标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四、案例分析:目的

语教学环境创设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泰国普吉府蒙塔朗中学把沉浸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学校汉语日常汉语教学之中,汉语沉浸式项目的培养目标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平衡的双语者(Balancedbilingualism)。从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管理中尽可能使学生沉浸在汉语的学习环境中,同时掌握汉语和泰语两种语言,并以学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三级的通过率来检测沉浸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基于海外教学实践以结果证明目的语环境的创设对语言习得的科学有效之处。

(一)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对比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利用汉语和泰语的不同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教学方法上采取拉多的对比分析法,其语言学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基础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通过其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之处,预测在其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对象泰国普吉府它朗区蒙塔朗中学是泰国普吉岛重点中学,在高一新学期选修汉语课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入沉浸式教学班级(Immersionteachingmethodclass),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大致相当。以2017年6月5日至2018年3月8日的课堂实际操作情况为例,以蒙塔朗中学M4-6三个年级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此次研究。此次实验总计为300人,年龄层次在16—18岁之间,本次实验一共有六个班,分别为四年级五班,四年级六班,五年级五班,五年级六班,六年级四班和六年级五班。这六个班的汉语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四年级的词汇量在50个左右,五年级的词汇量在80个左右,六年级的汉语词汇量在100左右,共计108名同学。

(三)课程设置本学年的课程设置一共40周,每周课时量18节。每课时50分钟。在校上课期间都处于汉语环境,运用的是部分沉浸式,就初级班的课程安排,早上四个课时为汉语基础课,用于攻克基础的语言障碍,下午的课时分别为听力基训课,口语讨论课,写作课,阅读课,活动课,和一周一次的中华文化体验课。

(四)教学案例作为教学对象为汉语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我们主要的教学要素是语音和词汇教学,沉浸式词汇教学在这一阶段应注意教师控制课堂用语的难度,控制语速,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例如在教授《快乐学汉语》第三册第十一课时“你喜欢中国菜吗”的词汇教学设计如下:1.组织教学(5分钟)将教室布置为红色,张贴中国食物照片,大屏幕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创设语言环境。组织教学、问候学生:“昨天做了什么?”“吃早饭了吗?吃了什么?有没有吃过中国菜?想不想尝试一下?”,在简单的对话中,练习口语表达。2.复习旧知(15分钟)3.学习新知(将学生分6组)4.(1)看西红柿炒鸡蛋做法视频。学生喜欢动态有声图像。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兴趣。并且使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菜的做法步骤。涉及到的6组生词的学习,习得顺序可不按固定顺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重新编排;(10分钟)练习:*替换练习:西红柿→A:这是什么?(重点句型)B:这是西红柿。(替换练习)*PPT展示“食物和句型”:西红柿-放入西红柿。*中泰互译(实物展示)学生泰语翻译;替换词语,反复操练*延伸练习:西红柿→西红柿是什么颜色的?西红柿是什么味道的?(互动问答)认读词卡(2)游戏—巩固生词(15分钟)(3)分步骤内容的学习(25分钟)第一,看西红柿炒鸡蛋做法视频。学生喜欢动态有声图像。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兴趣。并且使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菜的做法步骤。用给出句型填词,整理逻辑并说出来如何做西红柿炒鸡蛋。“今天我要做中国菜______,需要__,__,__,__,__,__。首先,放入____,然后,盛出____,完成,欢迎品尝。”这一整个做菜的方法和步骤。借助ppt吸引学生兴趣。第二,两个人一组,自己练习,随后找老师检查,老师随机提问,涉及生词的意思。前三名通过的组有奖励,印章。5.作业布置(2分钟)在作业本上把课后生词每个加拼音写两次,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下节课实际操作。

(五)教学案例分析该案例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该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海外的汉语学习者最缺乏的是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新鲜事物如果没有参与和体验则无法直观理解。该教案设计中重点突出了文化体验教学的思想,先通过激发学生的共情,起到环境导入的作用。其次,在教室的布置设计上,将教室布置、设置具有连贯性,循序渐进,给学生以吸收的空间。在课堂用语方面接近生活,句式简单,在监控范围内给出练习。另一方面,避免了用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文化和语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游戏的同时也学到了相关知识,不用再费力的用传统方式去讲解,语言学习在本课中仍然是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活动布置照顾到了语言要素。使得汉语环境的“沉浸”均匀于课程,且学生反馈良好。但本案例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一方面是学生数量较多时,教师不易于监控到每一个学生的语言练习活动;另一方面是,在教具的选择上,尖锐器具隐含的危险性不可忽视,应尽量避免,可改为教师准备好材料,学生不需要使用尖锐器具。还有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样应当引起重视。

五、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改革方案

目前,泰国作为汉语学习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及地区,仅就其汉语教育来说,泰国的汉语教学已覆盖了华文学校、中小学、国际学校、专科学校、大学、语言学校、远程教育、语言补习班、家庭教育等层次。在泰国汉语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然而,看似发展势头迅猛强劲的泰国汉语教育却处于发展缓慢的局面。汉语教育普及面广,但重视汉语教育的学校有限,学生对于汉语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成为制约泰国汉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深入,汉语的国际化推广与传播将面临着重要的考验。探究泰国汉语教育的有效教学途径,对我们进一步高效推广汉语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缺乏双语能力,缺乏目的语文化教学能力;第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第三,操练空洞,远离学习者认知环境;第四,缺乏语言环境,知识复现率低,靠强化记忆掌握,遗忘率高。以上问题在国内的留学生鲜有发生,究其原因可发现是国内留学生具有良好的目的语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高频出现,潜移默化的加强了记忆,且不断深化,扩展,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实用性而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具有文化体验感等等。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工作的最好标准,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广汉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对汉语学习环境氛围的良好建立,良好的目的语环境是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充分条件。

六、结论

目的语环境的创设,沉浸式教学法在此次教学实践上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上课的过程中大量的语言输入,为提高学生接受语言能力创造了必要条件,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个自然潜意识的过程,而沉浸式的教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运用第二语言进行实际交流的场所,只有不断接受i+1的输入,才能掌握第二语言。跳一跳够得到的学习理念也会促进学生学习进度的推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其次学生的母语和本族文化未受到威胁,这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很重要的一点,使学生能快速融入这种教学;再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了解与所学第二语言有关的背景知识,更直接地了解所学的语言和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输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望道.现代外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希杰.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出版社.1993.

[3]王德春.“输出假设”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北京出版社.1983.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73.

[5]骆小所.双语教学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6]李丹青.美国明尼苏达州光明汉语学校沉浸式教学项目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14.

作者:于明娇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外语汉语教学中目的语境创设的应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hywxlw/73221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