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品质美术课堂整解实施范文

高品质美术课堂整解实施范文

时间:2022-03-12 03:02:54

高品质美术课堂整解实施

教材,作为教学的结构要素之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教师教学的依据。高品质美术课堂的构建,有赖于教材功能的优化与价值彰显。基于此,笔者选择“教材”要素,从教材解读与实施中的问题分析、教材统整优化、教材实施等三方面探讨高品质美术课堂的构建。

一、问题透视:教材解读与实施之弊

美术教科书(本文主要基于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目标编写,各学段、各领域丰富的教学内容以相关性、递进性和连续性体现了对学生审美素养和能力的整体观照。然而,现实教学中,存在教者把握不住教材内容与目标设计的结构性暗线,出现影响学生审美感知、创美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知识技能的“碎片化”处理:在课堂中,所教学科知识、技能与孩子已有的学科能力缺乏必要的联系,以零散性、碎片性的方式处理和呈现知识点,缺乏合理规划与构建。培养目标的“平面式”追求:由于教师对教材解读缺乏深度,课堂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提升,学生的实践性活动形式上变化,思维同水平重复,教学目标平面式、无折叠,导致在丰富热闹的课堂表象下,存在学生审美认知与体验肤浅、学科能力薄弱的遗憾。问题解决的“泛化式”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缺乏针对性,问题意识不强,导致教学面面俱到,无法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深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导改学生能力增长缓慢。课堂教学“模式化”实践: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缺乏主体思维,内化过程与信息时代对教师视野拓展、创意要求形成矛盾,课堂教学标准化、模式化倾向普遍,表现在教师教学少自主、缺个性,或以“拿来主义”复制他人经验,或过度依赖现有的教材辅助资料。这种照搬套用,使课堂无法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对生成性的问题不能够较好处理。

二、对策探寻:教材统整解读之思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每学期约18周的有限教学时间,要提升课堂品质,顺利完成课标所安排的教学任务,发展学生审美素养与能力,需要以统整的思路解读与处理教材,按总体和阶段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合理增减,科学调适,优化整合。整体认知,从字面上理解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相关联系的课题或内容进行组合性解读,摆脱对教材内容局限于“册”、受制于“节”的“见木”式认知,形成对教材的“见林”式感知,让教材内容在教者心目中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也就是说,需要教师打破任教某一学段、年级的固定思维模式,通过对1~9年级甚至高中的教材的整体解读,形成对教学内容的综合了解和整体把握,进而按类型有意识归纳组合、对比思考,分主线形成知识内容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的教材结构网络图。按领域分类梳理:教材中已用色彩标识的方法将内容分为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明确教学内容所属的领域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有意识分学段、分学期梳理各个领域的内容,形成对知识结构的内在把握。部分年级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按课题序号呈现如表1。按题材分类梳理:简单解读课题表述,可以了解某一题材内容在不同的年段的呈现方式与目标定位,有利于教师在教材的增减、拓展或铺垫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如表2)。能很多,认真梳理,能够让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有一个整体关联。例如在各年段的教材中都会涉及色彩的知识,可将看似零散的色彩知识点串起来,理清脉络。色彩知识:色彩的类型:原色、间色、复色色彩的情感:冷暖色彩的特性:明度、纯度色彩的搭配:单色搭配、类似色搭配、互补色搭配、非彩色搭配例:四年级上册涉及相关课题1.四季的色彩2.生活中的暖色3.生活中的冷色知识点的整理是教学目标设置的前提,也是教材解读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学目标设置的前提,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梳理各类知识点,对于教材中陆续出现的色彩、线条、形状、形体、肌理、平衡、节奏等美术语言加以深入浅出的直观性转换,让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知识架构有一个立体的认知和形象的感知。按作品形式分类梳理:美术的造型手段和方法多种,基于不同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分类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素描、速写、剪纸等等;按画面的形式和功能分类有:连环画、主题性绘画、宣传画、装饰画、年画、漫画等,仅中国画,在教材中涉及的课题如表3。关于美术教材知识内容的分类梳理方法还不只于上述,可根据教者教学需要而定。

三、实践增效:教材活用之行

梳理教材知识体系脉络,既是教材解读统整之举,更是教材实施统整之需。教材实施的统整,是忠实于教材而不囿于教材的创造性实践,是通常所说的“活用教材”。活用教材的实质在于对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进行结构性整合与综合性训练,使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落到实处,使课堂品质提升得以实现。目前,我们尝试通过主题单元课程的构建策略活用教材。这里的主题单元课程构建主要指:融合课题、拓展课题、个性课题。

(一)融合课题融合课题是对教材现有课题进行分析与统整,找到其暗线,并将有某种关联的课题进行融合性实施,以解决通常的知识技能零散或碎片式呈现的问题,以利于学生在有限课时内对知识有一个趋于整体性的把握和运用。案例:课程主题:《个性手提袋的设计与制作》。课题定位:集手绘、设计、创意实践于一体,让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提升综合实践的能力。课程来源:《手提袋的设计与制作》《精细的描写》《奇思妙想》。主题活动:1.单色手提袋的设计与制作。2.图案装饰方法:精细地描绘一个物象。3.图案装饰方法:根据已有物象与其他物象展开奇思妙想并表现。4.个性手提袋展示活动。通过这一主题单元的构建与实施,将同册教材中的《手提袋的设计》《精细的描写》《奇思妙想》等教学内容以一个主题统整,让学生从构思到创作聚焦到一个主题,以此获得完整的审美创造体验。

(二)拓展课题拓展课题是指对教材中的某些课题进行深挖和必要的拓展,让学生在某方面学习的感知与体验更加深入。案例1:课程主题:《风中的向日葵》。课题定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形态各异的向日葵,进行密集有序的排列组合与生动表现。课题来源:《茂密的花》。案例2:课程主题:《酸酸的感觉》。课题定位: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通过让孩子看、尝、说现场体验柠檬带给自己的“酸酸”的感受,用画笔定格有趣瞬间,表达真实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课程来源:《好吃的水果》。

(三)个性课题个性课题是依据课程标准,联系现实生活与环境实际创编主题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与美的表现能力。案例:课程主题:《图形化的文字》。课题定位:了解司空见惯的文字起源、象形特点,以造型的手段赋予文字图形化美感,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的文字设计中活跃创造思维,增强创美能力。主题活动:1.象形文字。2.文字的图形化。3.文字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实践表明,在教材统整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单元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知识的系统化(完整性)、结构化(逻辑性)、情景化(与生活相联系)呈现,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融汇、运用的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质量。

作者:邹俐 单位:郫都区教研培训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品质美术课堂整解实施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gymsyjlw/72951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