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加强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加强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2-06-23 09:33:01

加强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全面推进,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传播文化的基地,亦在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广大师生的法治素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但其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法律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法律文化;法治改革

开放近40年来,我国法治教育经历了法律常识普及—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质提升三个阶段。2017年,党的报告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这意味着我国的法治教育进入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新时代。这一新的时代要求,也引发了学者对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

法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法律文化置于高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认为高校法律文化既是法律文化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领域,也是高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与法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高校师生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素质和法治素养,也包括高校师生的法律行为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法律文化建设影响着高校法治教育水平,影响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影响着国家的法治化进程。

二、我国高校法律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法治工作依据不完备。高校法治工作的开展涉及方方面面,虽然当前我国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等多部指导高校工作的法律,但并不是每一项工作都有可供参考的法律依据,且缺乏专项的加强高校法治工作办法,高校法治工作无从依据。第二,高校内部制度规范的制定具有滞后性。一般来说,国家针对高校的立法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法治建设,高校将最新的法律规定转化为内部管理制度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及时修改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以至于其存在缺乏法律依据,甚至与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近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因规定“非法同居开除学籍”引发了社会争议,校方也做出回应,表示会“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对不符合要求的条款进行修订”。如果高校内部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不及时,一旦依据旧制度处理问题,有损学生利益,将其诉之公堂时,学校往往会败诉。第三,部分高校不按章办事,破坏了法治氛围。部分高校不依法行事,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教职工“五险一金”和带薪休假政策,未足额提取学费收入的5%用于学生资助工作,甚至拖延发放国家奖助学金,侵犯了师生合法权益,破坏了学校法治氛围。第四,高校师生法治修养参差不齐。近年来,有关高校学生违法违纪事件时有报道,以盗窃、勒索财物、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破坏公共财物公共秩序等为主要类型。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虽在整体上较高,但也偶有违法违纪事件发生。例如,陕西某高校教授俞健中杀母杀姐,后沦落为流浪汉于2012年5月17日被河北鹿泉警方救助;2017年河北某高校辅导员以挂科威胁女学生,多次对其实施强奸。十八大至今,我国至少有40所高校的50人涉嫌违法违纪被通报,其中也不乏中国传媒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学校的师生。高校师生虽然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但其法治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五,部分高校的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维权意识,陷入传销组织、校园贷泥潭等案件时有发生。据了解,大多数高校非法律专业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其中包含的法律基础知识仅占两章,且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指导性。同时,高校对法律宣传不够重视,虽然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学校每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但部分高校由于人员、经费不足等原因并未按照要求进行。即使是开设法律专业的本科院校,也鲜有系统的法治宣传活动。而一些专科类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几乎从不开展大型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高校师生勤学互勉增强法治修养

1.改革法律基础课程,努力实现“三个结合”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努力实现“三个结合”:一是“一课为主与多课渗透相结合”,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法治修养的主要阵地,而其他相关课程也要渗透法治理念,形成教育合力;二是“文本与人本相结合”,即将文本中的内容融入人本中,贯彻“立德树人”,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教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是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以课堂为学习基础,通过课外活动来延伸课堂学习,可开展模拟法庭及法律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修养,推进法律文化建设。2.努力提高自我法治修养,树立“五个意识”良好的法治修养可以使高校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提升自身的法律素质。高校可开设专门的法律修养课,将法律修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促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平等意识”“信赖意识”“权利义务相统一意识”和“守法意识”。

(二)完善高校管理制度,深植法治理念

1.高校领导要转变思想,提高对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全面推进,教育领域将迎来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改革。未来需要高校领导改变传统理念,树立“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依法治教”等理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高校管理,并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化等多种途径加强高校对法律文化的建设和传播。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将法治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良好有序的教学环境,需要建立符合法治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师生作为高校中的重要力量,依法享有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权利。高校在进行制度建设时,要持有人文关怀理念,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广泛征集师生意见,使师生对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心理认同。3.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监督、指导高校依法办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提出加强高校法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办法,如制定依法治校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启动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调动高校推进法治建设的积极性,指导、监督高校依法办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三)建立健全高校法律体系,传承法治精神

1.从外部环境看,应健全法律、法规,保障高校依法治教形成完备的法律文化,离不开约束与保障高校开展工作的法律制度。因此,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加速立法,积极出台专项的加强高校法治工作办法,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高校管理的依据,为高校管理的民主和法治提供依据,引导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依法治教、健康发展。2.从内部环境看,高校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保护师生合法权益从内部环境看,高校要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学校章程和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实施民主管理,注重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确保重大问题的处理和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高校还要密切关注最新出台和修订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时修订和补充内部管理制度,一方面根据新形式、新问题积极增加新制度,完善内部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及时修改高校内部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内容,删除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条文。

(四)营造高校法律文化氛围,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高校法律文化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法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有计划、分层次积极开展院校两级的法治征文、普法展板评比、法律知识竞赛、送法下乡、现身说法等系列活动,并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广播站、校园文化讲坛、“两微一端”等平台,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在高校中弘扬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使广大师生树立宪法意识,提高师生的法治修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参考文献

[1]胡婧婷.高校人文教育引入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和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86-87

[2]赵明龙.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3]崔薇,陈瑞.论法律文化“儒法并用,德主刑辅”在高校中的传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7-98.

[4]华锋,李一丹.高校法律文化建设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5):135-136.

[5]巫建忠.高校教育:构建法律文化社会化的平台[J].学术论坛,2005,(10):130-132.

作者:洪戎;宋贞;李芳 单位: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加强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flwhlw/71556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