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力量凝聚范文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力量凝聚范文

时间:2022-06-24 08:23:57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力量凝聚

一、中国力量与大众文化

载人航天工程的高歌猛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南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成功应对,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从容不迫,都无不显示了伟大的中国力量。历史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力量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最后,实现中国梦更需要凝聚伟大的中国力量。中国梦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是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必然会遇见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困难的克服,都离不开亿万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坚忍不拔与开拓创新。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全国各族人民眼往一处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会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13亿人共同托举中国梦,梦想必定成真。大众文化是培育中国力量的文化土壤。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大众文化则是培育中国力量的文化土壤。首先,中国力量的内核是文化的力量。

中国力量是综合性的力量,它不仅包含资源、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还包含着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以按照你的设想行事。”[2](P21)当今的世界,文化软实力以其强大的优势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的较量,社会的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作为标准,而是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作为衡量标准。因此,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中国力量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其内在根脉和灵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表征着中国力量的水平。可以这么说,没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就不可能有强大的中国力量。其次,中国力量离不开文化的凝聚与整合。中国力量是团结的力量,是13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而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阶层,眼往一处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真正“给力”,就离不开文化的黏合与凝聚。因为,一方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强大的文化合力,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就不可能形成磅礴的中国力量。另一方面,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它深深熔铸在人民的生活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唯有文化上的凝聚与整合,才是深层次的凝聚与整合。也只有深层次的凝聚与整合,才能形成强大的精神根基,汇集起伟大的中国力量。最后,大众文化是中国力量的文化土壤。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3]。大众文化最早产生于欧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众文化起步虽晚,但发展却极为迅猛。今天,大众文化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中国力量的培育不能忽视这一客观的现象,更不可能脱离这一现实的文化土壤。尤其是大众文化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大众的生活样法,它对大众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和渗透更为直接、广泛和深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正视大众文化,并在中国梦的指引下,进行大力的改造和建设,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培育强大的中国力量。

二、大众文化兴起下的中国力量培育困境

大众文化的兴起打破权力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公共文化空间,让中国的文化形态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单纯教化走向个体需求的满足。从此种意义上讲,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大众文化自身的缺陷,以及中国在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偏差,大众文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力量的培育。商业性追求容易抹杀主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在无时不觅商机、无处不找生意的商业社会里,大众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正是对大众文化潜在的商业价值的挖掘,才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兴起。但是大众文化一旦与商业结谋,文化价值就要逐渐让位于商业价值,文化原则也会臣服于商业规则。首先,商业性追求阻碍了文化创造。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但是文化创造有它内在的规律和要求。它是在文化主体基于自身需求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在把商业追求作为目的的大众文化里,“铜臭味”取代了“穷酸味”,文化成果成了被市场、利润和交换价值所支配的商品。创造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如何来创造文化不是由大众来决定,而是市场说了算。“大众文化的生产不再是灵感的喷突,也不再是艺术的呈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向‘老板’(市场)点头,向‘顾客’鞠躬的‘小服务生’而已,可以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大众文化。”其次,商业性的标准化和齐一化抹杀了主体的个性。个性是文化存在的依据,也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标志。但是商业性则要求批量化的生产,大规模的复制。因此,在商业性追求中,大众文化原本应该具有的个性被标准化所取代,独创性被重复性所抹杀。一切都按市场定制,按计划生产,就连文学也不再是创作而是流水线生产。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甚至连恋人的情感表达方式都是相似的———送玫瑰、巧克力、钻戒,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反映都完全物化了。而作为人最高理性的文化的个性都已丧失,人自身的主体性也将不复存在。

娱乐性迷恋容易消解人应有的崇高追求。娱乐是人的一种正常需求,它的目的在于自我松弛,身心放松。在充满竞争、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里,人的娱乐需求更是不断攀升,人们越来越需要在娱乐中宣泄不满、缓解压力。大众文化正是抓住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变换着各种形式满足人们的娱乐欲望。而且在商业利益的主导下,现代传媒与资本商家共谋,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不断刺激、挖掘人们的娱乐需求,并将它无限放大,以谋取更大的商业利益。一旦娱乐成为一种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的时候,人应有的崇高追求也就逐渐被消解了。一是娱乐性迷恋容易消解人的积极追求。娱乐是人的需求,但不是人唯一的需求。而商业利益主导下的大众文化,却把娱乐无限放大,给人一种娱乐才是生命本质的错觉。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浸染下,人的娱乐欲望被不断挑起,如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一发不可收拾。在娱乐的不断追逐中,人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被消极颓废所代替,严肃的人生采用了游戏的方式,人们越来越注重“跟着感觉走”“玩的就是心跳”,至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不会去想,也懒得去想。二是娱乐性迷恋容易导致精神的低俗化。大众文化应该贴近大众,力求通俗化,但是当娱乐成了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的时候,文化的庸俗化和低俗化就是必然的了。因为越是感官刺激、肤浅表面的东西,越能达到娱乐的效果。大众文化为了迎合大众的这种口味,逐渐放弃自己应该坚守的审美情趣和本真价值,向庸俗化和低俗化低头。只要大众喜欢,只要能把大众逗乐,一切皆可以。即使是关公战秦琼、唐伯虎是小流氓、唐僧有几个情人……都无妨,只要能吸引大家的眼球,一切都可以拿来炒作,生理缺陷、婚姻纠纷、情感纠葛都不再是隐私,不但可以公开,而且还要在媒体上放大,供大家玩味,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和窥探欲。三是娱乐性迷恋很难形成文化的软实力。以迎合大众的口味和谋求商业利益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流行”文化,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很难形成真正的文化经典。我们经常看到昨天还在流行的东西,今天已被新的时尚所取代,昨天还大红大紫的明星,今天已被推出的新人所淹没。而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只有那些经过历史的洗礼沉淀下来的文化创造,才能称之为经典,所谓大浪淘沙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以追逐娱乐为目的的大众文化,貌似有很多的“创新”和“变化”,但就其实质来讲只是虚假的繁荣,热热闹闹的“唱大戏”,在时间的河流中留不下任何的痕迹。这样的文化不会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软实力。

虚假性容易消磨人的主体精神。在商业利益主导下的大众文化,打着“大众”“亲民”“草根”的旗号,通过巧妙的商业包装,现代媒体的大力宣传,不断地欺骗和误导着大众,让大众误认为这就是他们所应该追求和拥有的文化。这种丧失了本真性的文化制造,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来说,不是一种福音而是一种厄运。首先,主体的虚假性。大众文化有个很亲民的,很具有迷惑性的名称“大众”。一说到“大众”,大家想到的就是“人民群众”“劳苦大众”,因而自然认为大众文化也就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具体来说,就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反映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在当下的大众文化中,“大众”只是一个名称,或者说一个“借口”而已。它既不是由大众所创造,也不能反映大众,更不可能真正服务大众。大众只是它的漂亮的外衣和被消费的对象而已。只要我们放眼当下,就会发现引导时尚和领导消费的“不是普通大众,更不是所谓知识精英,而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白领),即从事工商业、文化传媒、第三产业的经理、中间商、技术家、高级职员等”[3]。

真正的“大众”———农民兄弟在大众文化中往往被忽视甚至是被低贱化的对象,他们的文化诉求谁人来听?其次,内容的虚假性。当下的大众文化在主体上的虚假性决定了它在内容上也具有虚假性。它不可能真实展现大众的生活,真正反映大众的需求。它们往往通过夸大和渲染某些事实,制造出种种不切实际的幻象,并让大众对这些幻象产生迷恋,为之追逐。人们却在这些虚假文化的包裹中,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往往认为大众文化所描述的就是现实生活,或者说至少可以去追求的生活。比如,通过现代媒体对“超女”“快男”“中国好声音”“超模”等选秀节目的大肆渲染,人们内心深处的明星情节被深深调动起来,大家似乎看到了“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希望,不禁趋之若鹜,甚至为之疯狂到付出一切。于是,原本应该由大众主宰、控制的大众文化,却反过来按照商业逻辑和自身的尺度在调节、操控和塑造着大众。此种情形下的“创新”,只会与文化的使命渐行渐远。最后,手段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大众文化之所以能俘获人心,引起大家的追逐,就在于它在手段上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大众”“亲民”是它们最好的面具,日常生活成了它们最为活跃的阵地。它们总是能从大众的日常生活出发,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让大家感觉到大众文化所表达的正是自己的诉求,所描述的就是外面大街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它们还时不时地换上“崇高”的文化外衣,将世俗与功利包裹起来。比如,所有的商品都在强调自己如何“以人为本”,所有的选秀节目都会宣扬自己是如何的倡导“青春”“励志”“奋斗”和“公益”。尤其经过现代广告的狂轰滥炸和现代媒体的广泛传播,大众深深浸染在大众文化的氛围里,对它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大家将它漂亮的外衣当成了它自己,并循着它的光鲜与亮丽,不断追逐,愈陷愈深。渐渐地人们似乎只能通过大众文化才能确证自己。没有在汽车、洋房和高档的电器中就找不到人生存在意义,不知道几个明星,说不出当下的流行元素,不会几个网络流行的热词,就会被大家讥讽为刚出土的文物,没有生活在地球上的外星人。当大众文化成了一种引领,一种追求,作为主体的人对文化的应有的批判、反思、超越和创新也在被逐渐吞噬。

三、建设培育中国力量的大众文化土壤

如果说中国力量是一棵树,那么大众文化就是它的土壤。一棵树是否能茁壮成长,根深叶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好的土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众文化虽然为中国力量的成长提供了土壤,但还不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它茁壮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国力量的成长规律,对大众文化这一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建设真正属于大众的文化,培育大众的主体精神。当下的大众文化虽然冠以“大众”的名称,却并不真正属于大众,大众只是被大众文化娱乐和消费的对象而已。没有大众的“大众文化”,很难反映大众的诉求,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要在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强大的中国力量,就必须坚持大众的主体地位,建设真正属于大众的文化。具体来说,一是要把大众作为大众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体,大众文化应该为了大众,服务大众。必须把大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高不高兴,作为衡量大众文化建设是非得失的标准。而不是本末倒置,把商业利益作为目标,一切服务和服从于市场。二是要充分发挥大众的主体作用。大众是大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我们要充分尊重大众的主体地位,多途径多形式调动大众参与大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大众的聪明才智,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出繁荣灿烂的大众文化成果。三是大众文化的成果要由大众共享。今天的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服务精英的文化,它主要以城市白领和知识精英作为服务对象,文化成果很难惠及普通大众。因此,我们必须建设惠及全体大众的大众文化。让全体民众在大众文化中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心灵得到洗礼,境界得到提升。通过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大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长期反复的实践训练中,必将形成稳固的主体精神。这种主体精神又将演化成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行动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众文化,构筑大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多样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更是将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大众文化可谓内容繁多,形态各异。

但是多样并不排斥主导,文化肯定有主次之分。否则,将会出现文化的混乱、无序乃至剧烈的冲突,从而导致人思想的混乱和精神的迷失。因此,必须要有一个集中反映大众价值诉求的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维护、凝聚大众文化,让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活而不乱、协调有序。在当下,能担负起这一使命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建设大众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构筑人民大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具体来说,一是要在大众文化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实质和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标志。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成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示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因此,在大众文化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就要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具体来说,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众文化价值追求、精神内核,始终把符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和检验大众文化建设是非得失的标准。二是要把倡导、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众文化的使命。大众文化根植于大众,反映着大众的生活样法,是大众的精神纽带。因此,大众文化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先天优势,深入大众,用大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指导大众实践强大的理论武器和精神动力,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凝结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先进文化的引领,保持大众文化的先进性。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一种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既能为当下时代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焕发该文化群体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同时又能超越具体的时代环境,而具有人类普遍持久的价值。”“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但通俗并不等于低俗,更不等于媚俗。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文化,理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引领,保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和魂,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坚持先进文化的引领首先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具体来说,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在大众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其次,坚持大众文化发展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是大众文化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能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面向世界”就是大众文化的发展要放眼世界,既要与世界上其他的文化进行交流,借鉴经验和吸取养分,又要充分彰显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面向未来”就是大众文化的发展要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既要立足实际,更要放眼未来,始终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使命,不懈努力,不断追求。最后,坚持大众文化发展的“三性”,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就是指大众文化要立足本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充分彰显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风格。

“科学的”就是指大众文化要崇尚科学和真理,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和伪科学,生产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大众的”就是指大众文化要名实相符,要为了大众、依靠大众并服务大众,让大众文化真正成为人民大众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谋求发展的动力源泉、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而大众文化又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文化土壤。只要我们在中国梦的指引下,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构建推动中国力量成长的大众文化生态,无坚不摧,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就一定能够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李学勇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政治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峨眉校区人文社科系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力量凝聚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dzwhlw/67427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