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文化与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范文

传统文化与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范文

时间:2022-12-14 05:01:42

传统文化与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摘要: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所包含的概念内涵、理论逻辑、核心价值、意识形态、规则规范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国际话语权不仅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主导国际关系的战略制高点。传统文化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文化血脉和价值系统,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作为新兴大国,如何依托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对于实现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针对借助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复杂的现实困境,必须要把传统文化理念融入价值引领、文化产业、学术创新、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去,切实提高以传统文化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话语权;国际话语权;全球治理

进入新世纪以来,话语权在国际社会被普遍认知和广泛运用,并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新兴大国,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对于实现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思维、特色话语和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文化血脉和价值系统。任何一个民族的繁衍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系与推动。本文通过对国际话语权内涵与本质的分析,寻找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传统文化基因,揭示以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以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策略选择。

1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自觉

深入把握国际话语权内涵与本质,是科学界定国际话语环境和有效选择国际话语策略的重要前提。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话语深度交汇、冲突、融合。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自觉不断增强。

1.1话语权的理论渊源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深刻地阐述了权力与话语相互构建的关系。他认为,话语权就是指通过语言来运用和体现权力,“我们应该承认,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冶[1]29。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通过对“符号权力冶的分析进一步揭示,语言的权力特征需要“放在行使权力者和那些接受权力者的特定关系冶[2]170中加以理解。就此而言,话语不仅反映现实,也构建现实;话语不仅表达意义,而且还制造意义。在福柯和布迪厄看来,争夺话语主导权是社会斗争的重要侧面;谁控制了话语,谁就控制了社会“现实冶的构建权。所以,“话语权的本质不是‘权利爷(right),而是‘权力爷(power)。换言之,话语权不是指是否有说话的权利,而是指通过语言来运用和体现权力冶[3]。作为一种表意符号系统和社会交往形式,话语不仅是人们认知、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还具有感召、劝服甚至改变他者想法、信念和行为的功能。研究话语的生成及其功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认识论上看,对社会实践的物质及观念两方面的并重,使话语分析不再局限于寻找客观普适的法则和所谓的事实真相,而是去发现概念、规范和文化是如何被建构和表述的。冶[4]因此,话语权不是指语言(language)的学习与普及,而是指通过话语(discourse)所包含的概念内涵、理论逻辑、核心价值、意识形态、规则规范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

1.2国际话语权的内涵

随着对话与合作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趋势,话语在国际交往中的意义变得日益突出,国际话语权在国际社会被普遍认知并广泛运用,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话语不仅可以构建国家自我及他者的身份,界定国家利益内涵和威胁来源,还可以建构对外政策主张和国际合作模式,确定全球治理理念和国际秩序框架。在此背景下,话语已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分析单位,话语分析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方法,因为“国际关系不仅是争夺物质实力的领域,而且还是争夺话语含义支配权的场所。从根本上讲,国际关系是一种依赖语言的社会及文化建构冶[5]。换句话说,在政策宣示、外交演说、国际谈判、国际规则等国际话语中,各国对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进行了精心的话语包装,赋予了权力竞争和利益诉求更多的话语色彩,话语主导权的竞争与较量日趋激烈。国际话语权不仅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主导国际关系的战略制高点。国际话语权虽然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但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权力关系。作为国家利益的一种博弈形式,国际话语权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通过反映主观意识的话语来表达和运用的权力。国际话语权是一种独特的权力表现形式,它以“话语冶为权力载体,被学者比喻为“用天鹅绒包裹的铁拳冶[6]。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综合实力,也取决于话语权的资源整合和有效运用。国际话语权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传播、话语客体和话语认同等要素结构,是主体在国际交往中维护、行使、拓展国际话语权力的过程。国际话语权有自己形成的内在机理,提升国际话语权需要一个仔细谋划、精心培育的长期过程。从内容来看,话语权可以表现为“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冶[7]176。但从根本上来讲,“国际话语权总是沾染着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素。这些主观性因素甚至有可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成为主导性因素冶[3]。

1.3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需求

近年来,随着话语权意识的高涨,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已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地加以讨论的话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话语权得到了明显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迅速提高[8]。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日渐崛起而且令世人瞩目,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的国际认知却充满猜测和误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规则制定权明显不足,中国文化魅力和影响也亟待拓展[9]。与中国经济奇迹的成功相比,中国国际话语权呈现“大国弱语冶的失衡状态。中国虽然在经济领域已成功融入国际体系,但是仍然面临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国际认同的难度和复杂性不可忽视。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在西方主流舆论中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西方的意识形态攻势是中国和平崛起所遇到的一种“成长中的烦恼冶。总体而言,在全球关注的话题中,中国经常成为被剖析和辩论的对象而非积极的参与者,中国所拥有的话语权与自身的大国地位仍然很不相称。在上述背景之下,成功塑造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战略需求。

1.4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功能

作为一项软实力资源,国际话语权不仅可以实现国内价值的整合、导向、激励和认同功能,还能以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等助力于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因而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参数。张维为指出,中国崛起带来的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思维、一种深层次的范式变化(para鄄digmshift)、一种西方现存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解释的新认知[10]。中国如何处理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包括如何应对国际社会的各种质疑和挑战、向国际社会说明自己发展道路的正当性、保障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合理利益等,都依赖于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在融入国际社会、了解国际话语体系的同时,中国需要在多样化的话语体系之中吐故纳新、兼收并蓄,形成并拓展自己的话语体系。实际上,随着国际地位的逐渐上升,中国开始向国际社会注入非西方化的色彩[11]160。从国际话语权的形成机理来看,话语权主要取决于话语内容的重要性,话语所包含的文化理念、核心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尤其是理论逻辑的说服力等因素。因此,如何总结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赋予国际体系以一定的中国元素,增强中国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利用中国的规范为中国的外交增加正义性等,都是中国外交未来需要解决的课题[12]。

2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传统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优势,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奠定了深厚历史基础和广泛现实基础。

2.1实现民族复兴是衡量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尺度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是近代以来却陷入了曲折发展之中。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曾经的荣光确立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曾经辉煌的致敬,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活力的期许。换言之,不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内容。目前,中国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征程之中。民族复兴内涵不是简单地回到中华民族古代曾经的辉煌,而是要“恢复冶出崭新的时代内容,继续为世界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而重建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话语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复兴,也包括中国特色话语的重建和国际话语权的复兴。或者说,国际话语权的建设既是推进伟大复兴的重要维度,也是体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2.2塑造国家形象是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目标

作为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征,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13]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急剧上升,融入国际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前所未有,国际因素对国内问题的影响又逐步加大,中国外交的驱动力正从由内而外转向内外并重。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国际话语的传播与认同,增强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外交的努力方向之一,也已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在维护和拓展中国国家利益的基点上,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力所能及地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承担与自己地位、身份、角色、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国家形象。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激发外国公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文化,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2.3贡献中国价值是塑造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突出优势

随着国际体系的转型,各国都试图为新的国际体系的价值观念注入自身的理念。每个民族都有维护和光大自己文化普遍性的话语权。五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传承,博大精深、雍容大度、自成体系的中华文化,饱经风雨而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也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身份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体系中,价值理念是国际话语权的核心要素,把中国精神或中国价值更好的向外传播是中国塑造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为此,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在话语内容上挖掘和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华,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增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价值理念。基于中国文化主体性和独特性的中国外交哲学构建,既能为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外交服务,也能为崛起之后的中国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意愿提供完整的政治哲学观和系统的话语体系14]。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要在世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既要精确把握世界潮流,又要拿出自己的成果,然后才能谈融合、共存[15]。中国应该将自己成功经验提炼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为国际价值体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4文化兼收并蓄是优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发展根基

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明显的主体间性,话语权的确立离不开文化的尊重与认可、交流与融合,而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底蕴与特色,也是文化兼收并蓄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从形成过程来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兼收并蓄的结果,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交流交锋,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气象;从历史影响来看,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仅滋养着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周边文化谱系的会通与形成,汇入了西方文化的源流与发展,影响着世界多元文化的瑰丽绽放。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义利观,和而不同、亲仁善邻的秩序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观等内容,不仅对中华文明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也可以对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借鉴。应该说,确立文化全球化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不仅仅是西方强势文化背景下的权力较量,也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分享话语霸权,以代表人类普遍方向自居,而是保存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持续发展的培养基,使理论的多元倡导物化成存在的多样形态。这样才会避免文化史的再次断裂,避免后殖民时代中的文化同化,并且可以提供激活传统文化的活性因子,确保传统文化继续留存在当代视野中,参与建构社会价值系统和民族心理结构,由此保有文化特性,不仅是形式感上的装饰因素,更是精神底层的支撑与基础。冶[16]

2.5外交话语创新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

传统文化既是影响一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也是一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特色。外交目标的表达、外交手段的选择、外交方式的形成和外交风格的彰显,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与话语体系的塑造。文化对外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受到认知水平、时代背景、国内条件、利益需求、社会制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17]。传统文化不同的国家,在外交话语的选择上也各有特色。从国际交往的实践来看,西方理论很难准确解释和严格论证中国的外交理念,不能完整表达和充分彰显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树立国家形象、引领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认同上难免存在障碍,容易引起误读[18]。随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增强,根植传统文化的外交话语创新成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因此,依托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和特色概念,顺应时展和人民诉求,塑造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外交话语,不仅可以丰富和创新中国的外交话语体系,还可以增进国家理解并强化国际认同,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在时代特征的判断、发展道路的选择、外交目标的确立、交往理念重塑、国际秩序的引领等方面,中国外交都使用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话语,体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正如所指出的:“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冶[19]“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冶[20]近年来,中国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依托传统文化创新外交话语获得了难得的时代际遇。由此,着力构建一些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概念、范畴和术语,以外交话语创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方面还有很大的战略空间。

3以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困境

基于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规律,国际话语权的形成和提升离不开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呈现载体、话语对象等基本要素的整体设计和综合施策。从国际话语体系的基本格局来看,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深受内外复杂因素的制约和牵绊,以传统文化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3.1国际话语的西方霸权挤压不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彰显

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决定了多样化的国际话语体系,不同话语从相互交流、相互冲突到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构成了国际话语体系丰富多彩的独特景观。在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需要重视和协调文化多元化发展中的平等和尊重问题,但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国际话语权的“分配冶状况极不平衡。无论是近代以来的殖民主义话语,还是冷战结束以来的新帝国主义话语,它们都深植于优势的物质文明,彰显着自己在文化上的强势话语逻辑。从现状来看,西方把冷战终结和苏东社会主义的剧变解读为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胜利,把民主、自由、人权、市场经济等源自西方的话语塑造为主导性国际话语,不断推出所谓“历史终结论冶“民主和平论冶“文明冲突论冶等,非西方话语不断遭受西方话语的攻击和贬损[21]。而且,为了捍卫自身利益,各国把创设国际制度和国际规范作为提升本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把国际规则的解释权作为塑造国际话语权的核心内容,使得国际话语体系出现了从权力导向转向规则导向的制度性变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权力格局开始出现从西方向南方、由西方向东方、自发达国家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权力转移,国际话语权也开始了渐进的转移进程。

3.2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不足妨碍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从文化发展规律来看,要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必须对其进行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今社会相协调,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因此,首先要礼敬尊崇,高度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其次要学以致用,积极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当下的问题;再次要注重创新,不能盲目照搬,作茧自缚。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中,文化总是在适应时展、解决现实问题、融合多元文化的过程中,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最终兼收并蓄、包容互鉴,从而绵延不绝、推陈出新。以传统文化提升国际话语权,必须要立足社会实践,回应时代需求,发掘和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存在一些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思潮,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倾向。虚无主义主张全盘否定和彻底摒弃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复古主义则盲目肯定和全面恢复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甚至提出全面“儒化中国冶,把“儒教冶当成“国教冶。功利主义则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行赚钱营利之实,败坏道德伦理和社会风气,导致文化的粗鄙化、庸俗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立场、态度和方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综合创新。

3.3传统文化的实践载体缺失削弱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础

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是塑造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基础。传统文化必须依靠当代的实践载体才能彰显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从而为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形象提供有说服力的现实依据。通过开发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形式,从而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是扩大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策略。就此而言,西方国家通过发达的文化产业迅速占领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这是西方强势话语塑造的重要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好莱坞电影开始大量借用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作为文化资源,但却体现的是西方的价值理念,无法彰显甚至刻意忽略中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生产、交换和消费精神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虽然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美欧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如何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中国魅力的文化产品,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3.4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受限约束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拓展

目前第四次传播技术范式转移出现了互联网驱动的趋势,如何应对国际传播技术范式转移带来的挑战,是当下提升国际话语权战略中一个亟须审慎应对的问题[22]。在互联网时代,媒体形态、传播状态和传播伦理正发生革命性变化,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传播技术范式,网络新媒体成为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工具。因此,英美率先逐渐放弃国际短波广播,选择了互联网这个最新技术。在此网络传播语境下,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冶和“干预力冶不断增强,政府对信息控制力持续弱化,遇到的牵制和约束日益增大。围绕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各国从政府到媒体正在展开全方位的博弈,而这必然要适应国际传播技术范式的新转移,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就此而言,如何让传统文化适应国际传播技术范式的新趋势,借助网络新媒体实现国际传播的新跨越,仍然面临巨大的障碍与压力。

3.5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薄弱约束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

话语客体是话语传播的目标群体,也是话语权的重要指涉对象。在增强话语权的过程中,必须对话语客体进行认真的区别和筛选,对话语客体的需求和偏好进行仔细的了解和确认,以提出具有倾向性的话语内容,进而增强话语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当话语主体和客体因共同持有的价值理念、主流观念、核心利益、规则规范而凝聚在一起并形成高度的国际认同时,国际话语权才算真正得以实现。国际话语权离不开国际社会的认知与认同,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中之重。从国际交往来看,没有国际认同的国际话语难免沦至自言自语和自娱自乐的尴尬境地。作为衡量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指标,国际认同在国际话语权的形成与提升过程中发挥着方向标和测量器的作用。由于国际社会强势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民族文化差异和文化藩篱的存在,当今时代的文化认同面临关注不足和阻力巨大的双重困境。要想跨越国际认同的障碍,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必须扩大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对话,为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认知创造机会,为塑造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提供平台。

4以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策略选择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培育与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本要求,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底层设计。具体而言,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融入价值引领、文化产业、学术创新、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去,从而进行综合施策、重点推进,切实提高以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性。

4.1以核心价值增强价值认同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提供道义诠释和情感寄托,而且是政治体系有效运转的观念基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保障。当前,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提升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任务,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必须科学把握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规律,提高对社会思潮的预判能力,趋利避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3]。通过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社会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之中,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养成,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所在[24]。第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获得广泛的政治认同,才能为我国社会政治体系的正当性、合法性加以更好地诠释和说明。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5]。

4.2以文化产业扩大中国话语的辐射力

文化产业是增强传统文化辐射力的重要路径。为了提高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而缩小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差距,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和管理,培育知名文化品牌,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力,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品牌。第二,建立和组建专业化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拓展文化产业集团的国际化合作,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第三,提高文化产业法制建设意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营造公正合理的文化法制环境。第四,拓宽和完善融资渠道和手段,合理利用文化产业资源,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和商业运作能力。第五,实施文化人才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储备和创新,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26]。第六,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冶,形成同时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色彩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掌握更多的国际文化产业资源[27]。

4.3以学术话语创新提升理论说服力

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研究范式,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结合、充分融合,可以说任重道远,任务艰巨[28]。要改变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格局中的弱势地位,除了提高“向世界说明中国冶的增信释疑能力之外,还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这就需要通过提高学术话语创新能力,构建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多层次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29]。21世纪以来,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界已经出现了构建独立学术话语体系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在对西方主导性国际话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找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创新的突破口。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第一,在指导思想上,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核与灵魂,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对中国文化进行透彻阐述和科学概括,提升应对西方话语权干扰和学术殖民的能力。第二,在时间维度上,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未来学术话语创新应当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发展战略。第三,在形成路径上,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必须以立足实践、表达实践、推动实践为构建话语体系的主要突破口,不仅要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给出有力的解释阐述,而且要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理论、政策作进一步的概括提炼。第四,在表现形式上,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语汇、知识概念和话语规则。第五,在功能定位上,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解答中国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的学术话语既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又要开放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既要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和逻辑的说服力,又要具有道义上的感召力和文化上的亲和力;既能使理论话语解释现实问题,又能够为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指明方向。

4.4以公共外交培育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在当前国际社会的重要领域,中国往往处于寡语、弱语甚至失语的状态,因此,亟待大力推进中国公共外交,并加快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第一,打造国际话语权需要开发公共外交的内容资源。中国公共外交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意识有步骤地提炼出若干彰显中国精神、契合世界潮流的核心价值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强劲的软实力,再藉由灵巧的公共外交来予以彰显和推广。第二,培育国际话语权需要增强民众的公共外交意识。必须对公共外交理念进行大力推广和广泛普及,使公共外交理念从政府高层、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讨论的话题,成为普通民众在国际交往中的情感认同并自觉践行。第三,增强国际话语权需要一个公共外交体系。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需要多方论证与立体规划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审慎思考和精心筹划,既要重视顶层设计,又要注意落实落细。第四,争夺国际话语权需要公共外交主体的共同参与。除了专业外交人员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公司企业、民间机构、智库、媒体、公众等其他行为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多维切入,协同共进,以实现公共外交效能的最大化与最优化。第五,培育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人文交流,以此让国外民众有机会接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外文化交流,加强国外民众从理性、情感和行动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4.5在参与全球治理中贡献具有中国智慧的话语体系

参与全球治理时,中国必须明确自己的大国身份,坚守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作为大国,中国要从普通的参与者、受益方向核心建设者转变,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增进国家利益,在国际事务中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今天的全球治理不是为了谋求国际谈判中利益的交换和平衡,而是为了维护人类共同安全,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秩序建构,其根本目标是推动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为此,中国应从创设国际新秩序、新规则和新行为模式的大格局着眼,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出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全球治理理念,并将其凝聚为有感召力的时代话语,用以引导今后的国际关系走向,抢占代表未来全球化发展方向的战略制高点。

5结语

国际话语权作为国家软实力,不是国家自然享有的,是通过主动塑造和国际竞争而获得。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为中国塑造国际话语权,为增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国际影响力和说服力,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国际话语权的塑造必须依托中国的传统文化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中国立场,兼具世界情怀,不断与时俱进,强化国际引领,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交锋中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张志洲.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与出路[J].绿叶,2009(5):76-83.

[4]李菁华.方法与应用:话语分析与美国公众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37-43.

[5]刘永涛.理解含义:理论、话语和国际关系[J].外交评论,2007(2):19-25.

[6]江涌.关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5):191-192.

[7]梁凯音.对中美关系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2010(7):174-177.

[8]何兰.国际局势变化与中国话语权的提升[J].现代国际关系,2009(11):32-34.

[9]郑永年.中国要确立外交政策国际话语权[N].联合早报,2007-07-24.

[10]张维为.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8-01-28.

[11]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2]杨洁勉.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外交和理论创新[J].国际问题研究,2008(6):6-11.

[13]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14]张志洲.在崛起背景下构建中国自己的外交哲学[J].国际论坛,2007(1):26-31.

[15]牛新春.中美关系:意识形态的碰撞与竞争[J].国际问题研究,2012(2):78-89.

[16]杨俊蕾.文化全球化中的民族话语权[J].天津社会科学,2002(3):102-107.

[17]张清敏,叶田田.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中的文化因素[J].国际论坛,2016(2):34-39.

[18]孙吉胜.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J].外交评论,2017(4):1-31.

[19].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11-08.

[20].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N].人民日报,2016-09-03.

[21]甘均先.压制还是对话:国际政治中的霸权话语分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8(1):117-130.

[22]龙小农.从国际传播技术范式变迁看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战略选择[J].现代传播,2012(5):47-52.

[23]梅荣政,王炳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8-12.

[24]李文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5):31-32.

[25]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

[26]张根海,郝立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10):167-170.

[27]于慧玲,齐黎丽.“中国梦冶与文化产业“走出去冶战略分析[J].人民论坛,2013(11):162-164.

[28]郭建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N].光明日报,2014-07-07.

[29]杜飞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N].光明日报,2012-10-30.

作者:赵庆寺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传统文化与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ctwhlw/71000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