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秘综合范例范文

文秘综合范例范文

文秘综合范例

文秘综合范例范文第1篇

写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判断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项专业技能以及进行日常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关键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就业方向比较广泛,涉及教育、传媒、出版、文秘和行政管理等行业,社会需求量也相对较大,而这些岗位对就业人员的重要要求就是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即便是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写作能力也不能被信息技术所取代,所以,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必然趋势。

1注重教学的长效机制,开启写作系列课程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越来越多的学生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成长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显得难以适应当下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不能仅仅局限于大一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远达不到目的的加强培训课程,需要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仅开一门基础课、并只开一学期,在有限的课时内根本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目的的方式作出改变,重新建立更具科学合理性的有效教学方案。注重将课堂的专业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设置写作系列课程,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训练从大一一直贯穿到大四,形成具有长效机制的写作能力提高教学模式。

1.1培养基础技能。

在大学的第一年,首先要培养学生“会写”的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这一阶段主要是讲授基本的写作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优秀作品的好习惯,在长期阅读中积累素材,拓宽自己的视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力。在这个阶段里奠定基本的写作理论,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写作训练,题材不限,形成长效训练机制。倡导学生组成兴趣小组,积极对写作技巧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基础训练的积累和点评,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1.2进行技能训练。

在大学第二年,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重点培养。教师可以设置专项训练,让学生们在其中对写作要求进行理解和掌握,比如:写作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样的文体?涉及怎样的写作风格?内容要以什么样的情绪呈现?接着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猜想构思能力、应用分析能力、抒发表达能力、素材积累应用能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能力,包括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学创作等。

1.3进行技能提升。

大学的第三年,要对学生进行时间的合理分配进行指导,在这个阶段中有效提升自己身的专业技能。通过前面两年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通过拓展来提升自己对文学的鉴赏力。通过多种文体以及不断的写作练习,提升不同文体的写作技能水平,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写作。要对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充分利用,加强评论性文体的写作实践,通过多次的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对多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从实践中找到写作的技巧。

1.4写作成果验收。

大四时大学的最后阶段,学生要利用好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老师通过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的反馈信息来评定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写作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实践,对自身的应用文写作水平进行实战演练,最后以毕业论文的写作来考究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可以推荐一些高素质的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在利于学术交流的同时留下有利的参考资料。

2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趣味性

全国各大高等院校中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不具备统一性,比较多样化,但其中大多数的教学方式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范例教学是多年教学实践得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那么什么是范例教学呢?就是把教科书中的写作理论与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融合,让抽象的概念以实际应用的例子具象化。通过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实际应用来讲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主动性,扭转学生惯有的消极学习的状态。只有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才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基础写作和文学写作的授课时,应当注重将写作课程与其他文学课程进行融合讲解,在写作课程讲授中引入古今中外文学的精华知识,有效地结合文学与写作理论。具有很强规范性的写作中,无论是技能性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还是实践性强的学术论文写作,都应从经典的范文中提取相应精华和写作理论,在进行相应知识授课前使用适当的例文铺路,让学生对相关写作理论有感性认识,讲解结束后通过范文来印证写作理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写作更规范。

3建立写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科学客观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得出写作教学过程中效果和问题的精确反馈,对今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写作水平进行一定的了解,认识自己在写作中的优点和缺点,能够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思考写作改进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在评价收到的信息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因此,科学客观的写作评价体系的设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写作课程也分多种,并且各有不同,那么对他们之间的评价也应当是存在差异的。写作评价体系设立完成后,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按照相应标准对写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小组进行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综合评价。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公布和点评讲解,对学生差异个体进行尽量全面的写作指导,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能够在点评和指导中对自身进行改进。

4结束语

总之,为了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就要采取有利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专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不仅能为学生就业铺就顺畅的道路,也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林.基于系统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J].唐山学院学报;2012(4):97-99.

[2]徐渊.强化写作能力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J].学理论;2011(10):226-227.

文秘综合范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材;改革;新时代;职业教育

一、高校应用写作教材的概况

从教材的适用对象划分,应用写作教材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一,综合性教材。这类教材几乎所有专业都能选用。名字五花八门,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如《应用文写作》《新编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基础》等。其二,专用性教材。因为高等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些专任教师便不满足于综合类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开发出不少针对专业或专业群的专用教材。像文秘(秘书学)专业的《秘书写作理论与实务》《商务秘书写作实训》《秘书实用写作》,经贸类专业学生使用的《商务文书写作》《商贸应用文》,旅游类专业学生使用的《会展文案写作实训》等。从数量上看,应用写作教材数量众多。粗略统计,目前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应用写作教材(包括培训类的书籍)就不下百余种,而新编新版的应用写作教材还以每年十余种的速度在递增。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应用写作学习方面的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也表明应用写作的研究者探索者众多,这对当下国民整体写作素质较低、优秀的应用写作(公文写作)人才相对匮乏的状况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毋庸置疑,在这么多教材中真正的精品屈指可数。

二、应用写作教材存在的问题和瑕疵

我们说应用写作教材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并不是否认现有教材的编辑质量和教材出版成果。而是从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从专业(学科)发展的高度,剖析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它们有的是整体存在的问题,有的是个别或部分教材存在的缺陷。正视这一现象,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教材过多过滥

这个问题,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专业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为了职称评审或科研任务之需编写教材,其中不乏粗制滥造、抄袭拼凑之作。二是近几年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迫于业务量的压力,采编、发行人员主动找米下锅,主动帮助教师出版教材,甚至教师不用编写书稿可以直接挂名出版。

(二)体例的雷同化

很多教材跳不出传统应用写作教材的老套路。比如,综合性应用写作教材,往往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事务文书”。而每一个章节,往往是“知识点—文体知识—范例—练习题”的固定套路。尽管有的教材已经将“第一章”改换为“项目一”,“第一节”改换为“任务一”,每一个项目的顺序调整为“范例—知识点概述—格式—注意事项—练习”,仍然脱不了传统教材的窠臼。十年一贯制,甚至十几年一贯制,教师使用起来,缺乏新鲜感,上课犹如诵经,学生焉能提起精神?他们上课玩手机、溜号,一下课,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

(三)内容的芜杂化

对于综合类应用写作教材而言,其弱点在于针对性不够强。这类教材,盲目追求知识点的完备,从不考虑学生到底需要什么,结果是书越来越厚,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以某大学出版社2010版的《实用文书写作》为例,一本320页的教材,除了绪论部分占了20多页以外,共涉及25种应用文体。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这让老师如何处理教材?贪多求全,学生学习时难以消化,想掌握公文的写作技能,真正学会写应用文,岂不是白日做梦?而对于专业性教材而言,虽然更具有针对性,但往往又容易画地为牢。像财经类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似乎很专注于财经类应用文,但普适类应用文的缺失,又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视野。师范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课,课程设计、教后记、计划、总结、活动方案具备了,但从事教育行政工作所需要的一些公文、应用文体,往往又被编者忽略掉了。

(四)案例的陈旧化近几年使用的教材,很少见到三年之内的写作案例。有的教材所选案例尽管用“一九**年”模糊了具体的时间,但从例文内容上看,至少是10年前,甚至是20年前、30年前的。编者之所以不用新案例,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图省事求保险,二是闭门编书不接触实际,三是不敢轻易使用网络最新案例———网络错误太多自己本身又缺少分辨和识别能力。像“行政公文”这一部分,对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办、国办《党政机关公文管理工作条例》,编写者心中无数,又没接触过机关公文,编写教材自然心中底气不足,不敢轻易涉及,只好沿用老教材那些所谓“经典”的案例。

(五)指向的偏离化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含应用型本科未来的趋势)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人才。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表述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十年后,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又表述为“高技能人才”。2015年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又提出,除了培养合格人才之外,又提出培养“杰出人才”,以满足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就这个变化过程来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走向企业的有知识有技能的建设人才。能进入行政机关的,数量实在有限。而我们的应用写作教材,指向性就出现了偏差:机关公文等占据大量篇幅,企业(包括各行业)使用的文中,却少之又少。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来说,学和用成了两层皮,学生的学习动力从何而来?当然,机关公文不是不应该有,而是应该压缩,应该把这些知识界定在“了解”的层次,要求学生掌握并学会,那是不现实的。

(六)教材的粗糙化

因为上述第一条原因,我们见到的个别教材错讹不断。格式不对、标点出错,甚至错别字病句也堂而皇之出现在教材上,误人子弟。

三、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教材的变革

当然,存在问题和瑕疵,并不能否认应用写作教材的改革成绩。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从“十二五”规划教材到“十三五”规划教材,里面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从内容上看,一些教材已经开始着手筛选,把离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生活较远的文种剔掉。同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情况,添加了一些新的文种。二是从形式上看,由原来的条块式的知识叠加,变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编写思路。无疑,这也是一种改革的成果。三是换一个角度说,教材数量的众多,又给各个高校教师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机会,大浪淘沙,更有利于教材的优胜劣汰。

四、应用写作教材改革的思路

(一)思想和思路

应该跟上新时代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各个领域都在步入大数据时代。依托网络平台的公文处理,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此基础上,新增的应用文种类繁多,像网络推广文案、广告文案、微信公众号文案等,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力巨大,而现有应用写作教材又缺少此类内容。换而言之,学生日常接触多的、感兴趣的文种,我们教材见不到。而过时的文种,诸如书信之类,学生觉得学了也用不着,何谈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是作为教材的编写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应用写作课教师应该培养时代敏感度。这是新时代对教材编写者,对任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走出书斋走向社会

应用写作课教师最忌讳闭门造车,应该走出去,进入行业及企业一线(本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真正考察了解应用文的使用情况,编写行业一线适销对路、实用性非常强的教材。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利用教育部要求职业教育“每五年需要到行业企业锻炼半年”的机会,“试水”相关工作,俯下身来写公文应用文,接触实际企业文书工作,使将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更有针对性。2016年5月,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依据规定,教师到企业实践要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合作开发应用写作优质教材

针对良莠不齐的现象,河南省写作学会等社会团体可以牵头,组织一个教材研究课题组,专门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成果除了可以申报各级科研项目,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体例、内容、案例等多方面宏观把握应用写作教材的现状,对现有教材进行大胆改革。在此基础上,着手编纂一本新颖实用的新教材,在全省推广使用。

(四)教材使用者也应与时俱进

专任教师也应与时代接轨,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比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写作课教师王永春,通过开发的微信APP,让学生锻炼推广文案的写作,走出校园为企业推广宣传信息。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大增。这一点,虽然不是教材编写的问题,但作为使用教材、处理教材的教师,其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专业(学科)建设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提升办学水平,对教材、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正视目前应用写作教材的现状,尝试进行适应新时代的变革,显得尤为迫切。对于每一个从事应用写作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教师来说,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

参考文献:

[1]胡秀阁.应用写作教材应慎选例文———以某写作教材一则例文为例[EB/OL].

[2]杨芸芸.对高职应用写作教材例文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秘书之友,2012(3).

文秘综合范例范文第3篇

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美国教育家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它应该是在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有体现。可见,教学目标应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应是学生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中介行为的具体描述,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点,具有导向性和调控性。因此,我依据课标和学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实际,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即通过实训,学生进一步了解请示的类型和特点,能掌握请示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格式,尤其是标题与正文的写法。二是技能目标。即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对病文提出修改意见,能根据材料拟写请示。三是情感目标。即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团结、相互学习的重要性,在快乐中学习,共同进步。

二、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应思考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分析教材内容,明确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结合校情与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反映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而不是照本宣科。由此,我明确了此次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请示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格式”,难点是“标题的拟写与正文的写法”。同时,教学内容本着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因难度过高而出现学生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继而影响教学的进程。比如,范文的阅读、情景的再现、任务的设定,都注意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具有地区特色、接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

三、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是否有特色主要体现于教学环节的制定。即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应有较强的逻辑性和递进性,做到环环相扣。同时,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不要制定太多,一般适宜三到五个,多了则容易流于形式,不利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进行。另外要注意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即在进行环节预设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生成的机会。我们知道,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都不相同,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会产生一些变化。要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预设我们的教学,预测可能发生的一切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为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环节,包括:①情景设置,导入主题(5分钟);②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完成任务,教师随堂指导学生规范写作(25分钟);③学生展示作业,生生互评,教师操作示范(10分钟);④针对重点、难点,师生共同梳理相关知识(3分钟);⑤教师归纳总结并布置课外写作任务(2分钟)。

四、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

只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才能让学生有所体验与感悟,继而达成教学目标。这是教学设计过程中最需细化的一个环节,也是使教学生动丰富、独具个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一是注意活动要有针对性、深刻性,不切合教学内容和主题的活动,再新颖巧妙也不使用;二是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个体独特的体验留有空间,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留有空间,为学生实践创造留有空间;三是活动设置要精细化,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具体步骤、活动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教师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如何步步推进,收到实效等;四是注意活动过程中的总结反思,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将相关知识渗透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要有所提高。为此,我为每个教学环节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探讨活动。

(一)情景设置,导入主题情景导入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为此,我通过情景设置,逐步导入主题:①情景再现。小向刚到××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做秘书,一天,系主任给小向一个任务———人文系需要5台电脑,请小向写一个“报告”给学校。②教师质疑。这种情况下使用文种报告是否正确?师生沟通基础上,引出另一文种请示,同时,教师给学生传阅几份平时接触到的请示范文。③师生互动。学生阅读范文,分组讨论;师生对话,学生回答什么是请示及请示的种类。④明确主题。教师明确授课题目,同时强调“教学目标”达成途径。通过实践证明,利用“情景设置”导入主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任务驱动,模拟训练即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课堂模拟训练。“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把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并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因此,为把知识落到实处,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我精心设计了训练过程。1.任务驱动。要求学生根据以下事由和行文关系,写一份“请示”。××局下设的××处在2005年购买了6台286计算机,现已老化。为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打算购买8台性价比较高的××型号的计算机,需要资金12万元。申请时间:2015年××月××日。2.教师明确。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模拟训练。完成任务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先温习请示的结构与写法。3.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自主探究、学习,完成请示的拟写任务。4.教师指导。对课程教学来说,教师的指导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最重要的一环,教师有效的提问和追问是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一步,拟写标题。明确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如《××学院关于增设速录文秘专业的请示》。拟写请示标题,必须着力写好“事由”,要明确、简括地表述出请示的中心意思,以便上级机关准确了解和把握。请示标题中一般不采用“申请”“请求”“报告”“请示报告”等词语,如《××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申请购置新计算机的请示》,就应删去“申请”二字。第二步,确定主送机关。明确“请示”通常只能选择一个直接上级机关作为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主送一个负责答复的上级机关,抄送另一个需要了解情况的上级机关;不能送领导者个人(领导有明确要求的除外);逐级行文,单头请示,切忌越级和多头请示。第三步,构建正文。正文部分是请示的核心内容,它要载明两方面事项:一是请示缘由。这是请示写作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请示目的能否得以顺利达到。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请示的原因和背景情况或者请示问题的依据、出发点及思想基础交代清楚。在写法上,一般采取叙事和说理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叙事要精炼,说理要透辟,力戒繁冗累赘。这部分写得好,就为下文进一步提出请示事项作了充分铺垫,请示的目的就容易达到。二是请示事项,即请示的具体内容。要将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或批转的具体问题及事情和盘托出,请求上级机关作出答复。注意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明确,即要直截了当,明白显露;二是具体,即对于请示事项的表述,一定要细致入微,清晰可鉴。总之,这部分要求层次分明,由主到次,环环相扣,很讲究逻辑。第四步,正确使用结语。请示的结尾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结语,以示对上级机关的尊重。结语要态度诚恳、谦和有礼。通常写法是“妥否(可否,是否可行),请批示”,或是“以上如认为可行,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忌讳用“以上请示,请尽快批复”“请速审批”“请尽快拨款,以解燃眉之急”等作为结语。也要特别注意请示的结语中决不能出现“报告”字样,以免造成混乱,甚至延时误事,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麻烦。第五步,标明发文单位和日期。发文单位和日期应写在结语之下,在右下方署上请示单位名称;阿拉伯数字书写年、月、日。通过以上指导,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应注意对训练进程进行适时的调控,多采用师生对话形式,集体或个别指导相结合。整个过程应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且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和实践应当尽可能一体化进行,突出课程的实践内容。同时教师要树立新的观念,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

(三)正反实例,操作示范能力的形成必须有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通过对比能给学生提供成败的经验,能帮助学生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一是安排学生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本小组作业,二是安排生生互评各小组作业,三是在学生互评总结的基础上,我将任务操作示范如下,以便学生模仿,然后改造拓宽。

(四)系统知识,定量理论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将活动过程中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得到相对完整的系统知识和定量理论。这是高职教育必须具备的。但并不是传统的以系统知识和定量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所以,我引导学生,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请示的写作要求和特点进行梳理(见表1),从而让学生对请示的写作方法有了切身感受,这为后续训练提供了认知动力。

(五)归纳总结,布置任务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训练过程中使用的知识进行消化总结,并布置课外任务。首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拟写请示的技巧,检验学生对请示的掌握程度。明确:①因为什么请示(说明请示缘由);②请示什么问题(提出请示的主体内容);③怎样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④请求上级回复(规范的使用结尾用语);⑤有无附件说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使用附件)。其次,用理论实践一体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应的项目和任务,使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同时得到训练和巩固。事实上,教师课内带领学生完成的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学生课外完成的是一个同类的、相对综合复杂的任务。我为学生提供的就是一则内容相对复杂的请示例文,要求学生指出例文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写出修改稿。因为通过修改他人的文章,可以从中发现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效果很好。

五、反思教学环节及其活动的教学价值

这是对自己教学设计的一个再反思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能让教学设计更精致并紧扣主题,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证明,以上教学设计,一方面让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不仅有利于自己从整体上思考、整合教学内容,而且为教学内容的不断生成留有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情境和探讨活动的设计针对性较强,避免了教学活动轻内容、重形式的问题,同时,强调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因此,在这样一个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反思、不断创造中得到提高,实现了自己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目标。但是,由于学生基础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学生在正文的写作中,普遍存在语言表达不够简洁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应采取局部强化训练的方法,比如,为一篇公文拟写完整的标题等,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文秘综合范例范文第4篇

(一)教学目标的执行方面

应用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应当直接指向未来市场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其根本教学目标是对于课程传授的理论知识的实践与运用。然而,对教学目标理解的不全面已造成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偏失性教学行为、随意性教学行为。某些应用写作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能力训练为辅,教学多讲应用文格式、理论,纸上谈兵多,甚至课堂内容安排以学生读教材为主,照本宣科、讲清基本理论和文种的格式便是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某些非写作专业的任课教师依据自己原本的专业方向、专业兴趣,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重点讲述,而对自己陌生的文类草草带过,随意调整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

应用写作包含近乎百来种文种,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通常应用写作教材的内容包含九大门类,涉及实用性强的五六十个文种,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如何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实属不易,而如何做到教学内容的合目的性更是难中之难。在现有应用写作教材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内在联系性的欠缺已成为制约学生一般发展的突出难题。如设置范例多采用章节尾注式,仅附上个别例文,数量十分有限。再如教学内容与时代的结合有限,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仅仅复制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当补充,使学生对教学不感兴趣。现在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已相当重视这个问题,针对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实训教学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有效研究。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方面

当前应用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式多采用封闭式的读写训练。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理念显然不适于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的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理论讲授是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方式,但非唯一方式。讲授式方式不能展现更多的教学艺术,教师发挥教学能动性的积极性就有可能被打击,随之伴随的就是教学的消极态度,而过多的单一的讲授又可能造成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被动性,会伤害学生的主体性,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学时间利用率低也是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低效的表现之一。

以上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低效行为的共同之处在于,教师未能引发、维持学习过程,未能达成预期教学效果,更无法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高校应用写作教师需认真审视,积极探讨有效教学。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这种动机既是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的重要动力,更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和特征。

高校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实施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就是要在学习和研究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写出规范的应用文书,能运用应用文体裁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做好工作的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从而高效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简言之,就是通过研究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实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良好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识不断深化、丰富、系统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理论构想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有效教学的首要工作,依据高校应用写作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从“三个结合”进行设定。首先,突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应掌握应用写作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相应文体进行适当的写作。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贯彻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打破旧有的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譬如,“新闻写作”一章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理解新闻文体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重点掌握消息、通讯的文体特征及写作要领;能够分析消息和通讯的实例,从中学习写作格式及技巧;能够自拟选题,采写新闻,逐步培养撰写新闻的能力。

其次,突出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有效结合。在教学中应着重进行写作技能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写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思维训练是掌握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一条培养、训练乃至强化学生思维训练的主线,以写作结构和写作语 言为重点,以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主干,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和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譬如,在讲授申论写作时要向学生明确申论考试的核心是公务员的思维方式,强调三个基本环节间的相互贯通,即对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的概括→针对主要问题的对策→由主要问题而引发的阐发与议论。再者对常用公文,利用公文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实行套写,激活学生写作的思维,提高成文能力。

最后,突出写作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应用写作是高校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基本人文素质和未来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需突出应用文的写作价值,不能仅仅视其为一种工具而只关注其形式结构,应提高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如质疑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自我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首先,以有效为准绳目标的课前备课行为。

一是依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应用写作课程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相应文体进行写作,这需要课前备课时仔细斟酌,不可随意处理教学内容。二是依据学生情况设置教学环节。通用公文文种的教学应多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专业文种的教学尤其应当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及预期职业兴趣相联系,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适当增加秘书类文书的比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多增加外贸类应用文的比重,吸引学生对课程产生的兴趣。

其次,以有效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课堂讲授策略包括:讲授最优化。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使教师能够控制课堂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适用于事实性知识和规范性技能。然而,一言堂极易导致学生分心,感到枯燥,从而影响讲授的效果。为了使讲授的优势最大程度地体现,同时避免其缺点,教师要注意有效使用讲授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恰当运用讲授。一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高效利用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20分钟左右时间讲授理论知识。二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

三要适时小结知识点,强调重点,加深学生印象。

实训最大化。应用写作课程对实用性要求高,需要通过多种实训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际写作能力。

一是课堂讨论。对理论要点和学生作业进行集体探讨和辩论,通常采取课堂讨论和课内小组作业的方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种特征及写作规范的掌握,从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角度看,它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能。

二是实例讲解。“应用写作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也包括例文)情景事件的描述,让学生了解现实状况,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开动脑筋、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写作要求形成文字”。譬如讲授经济合同,可参考《经济说法》、《今日说法》中的案例。需要强调的是,讲解本身不是目的,讲解是为了能更好地写作,不可再循“依例说法”、纸上谈兵的老路。

“由于过分强调例子的典范指导作用,易误导教师把精力花费在对例子的剖析和对要点的强调证明上,从而步入视学生理解为最高追求的歧路”。三是实地写作。这里的实地指的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训模式,既包括课外实习写作,也包括课内模拟情境写作,都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自主思考。如在消息写作课堂教学中模拟新闻现场,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息专项练习,训练学生的实践写作能力,达到印证理论讲授内容的目的。

通过扩大应用写作训练领域,增加学生的应用写作经验,达到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写作价值、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目的。四是实时激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激励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而言,适当的强化如表扬、赞许等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若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就会体会到挑战的兴奋、活动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教学激励学生表现为:从学生的生活、专业出发来表述不同文种的学习意义,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有认知的愿望;以新颖、有趣、富有感染力的内容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训练,产生成功的愉悦。课堂适时激励的核心在于维护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提高教学效率。最后,以专业化为追求目标的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理论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强调教师的专业知识成熟程度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主体要素。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当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如评估教学效果、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的普遍性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设计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总之,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思考,带动教师的上进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同时,不断学习与不断充实,既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

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