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

网络舆情论文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1篇

1.1重大事件。所有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与事件发生有关的各个报道,新闻,各方面的消息和热点都会在各个网站上铺天而来,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评论,跟贴和发帖等等。

1.2突发事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突发事件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例如“日本大地震后我国的抢盐事件”,在发生初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只是在民间出现了许多的“谣言”,但其迅速扩散,就会影响到广大群众,并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

1.3国家的经济工作和重点工作。网络上的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需要各个新闻媒体来传播,需要政府和组织来引导,继而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政府部门要引导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来统一不同领域,不同阶级中的意识和信念,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言论。

1.4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政策的改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1.5和大多数人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因为舆情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群众利益受到伤害时,他自然需要一个平台来寻求帮助和进行诉求,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舆情平台。

2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包含三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信息采集层、信息挖掘层、信息服务层。每一层为其上一层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1舆情信息采集层。信息采集层的基本任务是从数据格式多种多样的网页中采集出其蕴含的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舆情信息。采集层的最下层为信息采集的目标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猫扑、天涯社区等;中间层包含爬虫管理模块、预处理模块、分类存储模块,爬虫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互联网上的舆情信息;最上层将采集的文本信息分为Web内容信息、Web结构和使用记录信息两部分内容。

2.2舆情信息挖掘层。开展舆情信息深度挖掘,发现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其态度倾向、处置构成危害的敏感信息是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层的主要任务。它通过分析舆情信息采集层提供的数据,能够检测网络话题、分析民众的态度倾向、监测网络敏感信息、评估舆情态势等,为舆情信息服务层服务相关部门提供客观依据,是舆情信息处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文本信息预处理模块、网络话题检测模块、舆情倾向性分析模块、敏感信息监控模块。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2篇

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得以产生或实现的要素问题,弄清楚构成要素是建立相应制度的基础.从字面上看,“网络问政”涉及“谁问”、“问谁”、“问的什么”、“怎么问”、“问的结果”等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发生或因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动发起,或因公共议题引发网民热议引起政府关注进而实现官民互动.不同情境下,关涉主体不同,但可以明确的是“谁问”和“问谁”的“谁”应该既包括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又包括网民.问的内容应该排除私人领域的个人事务,本文认为其范围可以圈定在公共领域的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等“.怎么问”涉及问的“程序”、问的“渠道”,问的“渠道”是比较明确的,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政府网站、主流门户网站的问政平台,微博、博客、信箱等.问的“程序”没有明确的要求,呈现出随意自发的状态.问的“效果”主要涉及网上是怎么答复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办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应该是一个双向平等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向不对等的自上而下传输过程,便捷、高效、开放、成本低廉等优势降低了问政门槛,对政府而言,问政范围更加宽广,决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口号才会落到实处.同时,网民的积极参与对监督、制约公权力,实现社会“韧性”稳定而非“刚性”稳定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2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困境素描

2.1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网络问政的姿态化.因为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部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理念陈旧,跟不上时展步伐,把网络问政当成是表演、作秀的工具,需要的时候摆摆样子,不需要的时候搁置一边.上演了“民意已经过河,干部还在假装摸石头”的一幕来敷衍民意.搭了台子,利用率却不高,要么不闻不问,三缄其口不回复;要么官话、套话连篇,网友总结出了最具特色的对外信息话语如:群众情绪稳定、伤者情绪稳定、家属情绪稳定;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一致认为、有关部门等等.不讲究说话艺术,不会说,公信力不高,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些问题造成实质上的主体缺位,该有人发声引导舆论的地方工作没有到位,使得“网上问政”流于形式,网络舆情升级,更别提“网下施政”解决问题的执行力了.

2.2网络民意被代表.俞可平在《敬畏民意》中说:“谁是人民,人民将权力授给谁?人民如何将权力授予政府?这些都是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民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须臾离不开民意.”“民意就是民众的愿望,民众的需求,民众的评判,民众的心声,民众的舆论,民众的信任”“.在民主政治条件下,人民应当就是拥有合法权益的公民”.[1]“民意”的“民”应该涵盖所有拥有合法权益的公民,而网络民意并不能实现民意全覆盖.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还有一半以上非网民.将近一半的网民结构构成复杂,网民素质良莠不齐,上网目的不一,不关注公共领域问题的网民不在网络问政中发声,在网络问政中发声的网民受个人利益影响所提意见、建议并不一定经过理性、客观的思考.掺杂了个人私心的、偏激的意见、建议如果被采纳就失去了决策的公正、科学.网络民意并非是社会的全部民意,网络资源的不均衡存在着民意被代表的可能.

2.3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缺乏制度约束.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是一个官民双向互动过程,无论是哪一方在网络问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都直接影响舆情的发酵和问政效果.网络作为新兴的社会领域,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在其中的作为.而网络问政作为政治领域中最近几年兴起的新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处在经验阶段,有约束力的制度体系远未形成.没有制度约束,政府方面的作为与不作为,做到什么程度,反馈等等问题全凭自觉.网民方面的权利滥用、权利受损也没有相应机制干预.长此以往,网络问政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3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制度化对策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认为:如果说现行体制带有自上而下的威权政治特征,“网络问政”则引入了自下而上的民意因素,不仅是一种亲民姿态和个案救助,更需要增加体制的弹性,把民意政治逐步推进到民主政治的制度层面.

3.1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立法层面的建议从应急管理向制度改进延伸,实现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网络问政”才能实现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的有序、规范、常态化发展“.网络参与促进立法的基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公众积极参与的网络表达秩序;一个充分、理性而非受感性控制的、公平表达自己意见的网络表达秩序;一个方便了解大家的观点、分类科学、组织有序、焦点突出的、守法文明的网络表达秩序.以此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参考,实现党的决策和人民的意见的高度统一.把网络问政制度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新型的、便捷的方式”.[2]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立法应该包括:1.政府和公民在网络问政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越是在民意集中的地方,越要勇敢面对是其题中应有之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有“问”的权利、有遵守问政规则的义务;国家有科学制定问政规则的权利、有发展“问、答”平台的义务、有“答”的义务、有保护“问”者权利的义务、有解决问题的义务、有接受监督考核的义务.2.程序性问题.有学者认为网络问政过程中,越级信息交流有可能导致政治体系中间层级功能弱化.针对此问题,在设计网络问政平台体系时纵向上也应该坚持一定的层级原则,横向上针对“问-答-办-督”的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流程、责任加以明确,实现网上、网下的制度化衔接.3.对任一方违法后的惩罚性措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网民、网媒任一方违反规定后的惩罚性措施都应明确规定,以起到震慑作用.

3.2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政府层面的建议1.把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纳入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关涉党政领导干部切身利益才能真正调动起其在网络问政中作为的积极性.设计考核体系时应该考虑尽量减少其负面因素,比如:把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纳入考核可能会导致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过分注重网络而忽视了其他的沟通渠道及非网民群体.如此,就要考虑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成果在考核体系中的比例问题,使得其既要重视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问政,又不偏废其他工作形式.2.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广义的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他物,使之产生压力进而服从的能力.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怎么用权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知道权力是怎么行使的,人民有知情权、监督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告知义务,有接受监督的义务,这就需要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重大事项决策除了必要的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外还要通过网络媒体公开征求群众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谣言、中伤、质疑才不会有滋生土壤,腐败、暗箱操作、潜规则才不会有可乘之机.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才有坚实支撑,公信力才能得到巩固.3.党政领导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网络问政素养的提升.调动起作为积极性后,作为的恰当与否也会影响问政效果.而作为的恰当与否既有技巧层面的、也有理念层面的问题.但毕竟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行的行为实践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制度设计上要求重视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导控与问政理念和技巧也要相应地加以配套宣传、培训、内化.比如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就是一项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广大的党员干部如果都能树立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的理念,转型期深层次利益矛盾重重、复杂博弈背景下官民之间的冲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3篇

基于网络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性研究是研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有力方向,但由于网络结构复杂、海量的个体和真实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虽有一定进展,但成果不显著.而通过模型构建来反应个体的观点交互进而解释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成为大量学者的选择.模型不是现实,而是虚构的对象,旨在通过某些可测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所研究现实世界的同构性.模型通常是将研究对象简单化,关于其相关变量和交互都考虑得不够周全,但是模型是获得事实的有益工具.简单的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更加复杂和精确现实的起点,不完全的模型可以让我们专注于复杂现象的特殊属性或评估缺失变量的重要性.在网络舆情建模研究上,有来自物理学、数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情报学等多学科的学者分别在自己的研究视域内开展,不同学科的交叉更促进了其发展速度.研究者们利用统计物理学、观点动力学、社会动力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方法,着重描述个体之间意见交互和观点形成的过程,进而得出群体的宏观舆论涌现,为后续研究储存了深厚的积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舆情网络是典型的社会复杂网络,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复杂网络理论的逐步发展,提供了比以往其他方法都更有效的表达社会网络结构及关系的方法.复杂网络中的个体行为传播与集体活动的演化等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系统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播的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互联网,尤其是Web2.0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发生、发展、演化的机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2基于复杂网络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

2.1传染病模型由于信息传播与病毒感染的前提条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向性和相邻性等),并且具有相同的动力学特点,所以传染病模型被借以模拟网络舆论尤其是谣言的传播[7].传染病模型最早是1926年Kermack和McKen-drick构造的SIR(susceptibleinfectedrecovered)模型,以及1932年提出的SIS(susceptibleinfectedsus-ceptible)模型.在SIR模型中,将人群分为易感人群(S),染病人群(I)和免疫人群(R).该模型适用于染病后自动免疫并不会被二次感染的疾病,如水痘、百日咳,或者不能治愈终会死亡的疾病,如艾滋病等.SIS模型则只有易感人群和染病人群,适用于被治愈以后仍然恢复为易感人群的疾病.对于同一谣言,接触的次数并不影响已经被传播的后果,所以很多谣言传播模型借鉴了SIR模型.Daley和Kendal在1965年首次根据流行病模型构建了谣言传播的D-K模型,该模型借助随机过程理论,将谣言相关个体分为三类,未听说过谣言(相当于易感人群),传播谣言的人(相当于染病人群)和听说过谣言但不传播(相当于免疫人群),并假定角色以一定概率转换.Maki和Thompson等随后构建了M-T模型[9].这两个模型在谣言传播上得到广泛使用.随着复杂网络的兴起,谣言传播重新被学者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Kitsak等将谣言传播的SIS模型和SIR模型应用在了一些真实复杂网络中,分别为:LiveJournal.com上的550万人的朋友圈、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邮件联系网、瑞典的病人联系网和imdb.com上提供的电影演员的合作网络,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Zanette首次应用了小世界网络理论研究谣言传播,建立了SIR平均场方程,结论显示,谣言传播有一定的临界值.随后,Zanette比较了谣言传播在小世界网络和动态小世界(dynamicsmallworlds)两种复杂网络机制下的异同,结果显示,动态小世界网络更接近实际,并具有易分析和便于数值处理等优势.Moreno和Nekovee则在无标度网上了构建了谣言传播模型,并对随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比较.Xiong等提出了SCIR模型,该模型侧重微博转发行为导致的信息传播,其中,C表示已获知信息但对是否转发该信息尚处于犹豫状态,并基于规则网格和无标度网络进行了仿真.国内也有大批研究成果出现.潘灶峰和汪小帆等在改进的无标度网络(聚类系数可变)上构建了谣言传播模型,发现增加网络聚类系统,即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是抵制谣言的有效手段.陈静等综合了SIS模型和SIR模型,提出了针对在线网络传播形式的SICRS传播模型.该模型加入了起过渡作用的治疗状态(cured),通过对该模型的仿真,发现了复杂网络尤其是无标度网络中舆情传播的三阶段规律:初期的爆发、中期的周期性波动和后期的稳定状态.此外,作者还具体阐述了舆情传播的影响因子.陈福集等[20]重要关注了网络舆情传播建模中的衍生效应,通过仿真的数值设定实验,在传统SEIRS模型基础上引入话题衍生率,同时考虑舆情传播的社会影响作用和个体记忆因素等,分析其对舆情传播的影响.陈波基于泛在媒体环境,考虑现有模型对网络个体状态处理太过简单,引入了两个新的变量:直接免疫率和潜伏个体,建立了一个带直接免疫的SEIR模型,并采用了starlogo仿真软件验证了该模型.朱恒民等将SEIR模型应用到BA无标度网络上,重点考虑媒体对网络舆情话题传播的影响,提出了舆情话题传播模型,结果表明,媒体会加快舆情传播速度.钱颖基于SIR模型建立了微博舆情的传播模型.

2.2观点动力学模型研究舆论或共识形成过程的模型可以追溯到应用数学领域的French模型,该模型创建于1956年,研究在离散条件下,考虑个体以某种不同权重值采用他人意见时,团队内部的意见相互影响的复杂性问题.随着问题不断被研究者重视,出现了多个能用于模拟网络舆情传播的模型,经典的元胞自动机模型、Sznajd模型、Hegselmann-Krause模型、Deffuant模型、Wu-Huberman模型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构建.随后,大量学者将观点动力学上的模型应用到舆情中观点的传播,进一步考察舆论的形成等.Alves[等首次提出宏观的舆论模型正逐渐被基于局部个体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离散动力学模型所代替.国内学者纷纷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多个改进模型.方薇团队考虑元胞坚定性特点设计了元胞移动遍历的舆情传播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协同元胞自动机模型.王鹍鹏提出了三位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网络舆情传播动态.潘新等改进了Wu-Huberman模型,考虑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交互,构建了网络舆情传播模型,该模型可用来衡量舆情传播的速度.

2.3其他模型博弈论因为其分析个体关系的优越性,被应用到网络舆情传播中.王杨等基于博弈论,考虑网络社区内外部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构建了网络舆情的传播模型.结果表明,网络舆情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具有初期传播稳定、后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舆论的一般特点.韩少春、刘锦德等利用了不完全信息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络舆情传播的羊群行为,并提出了控制羊群行为的主要策略.其他学者抛开经典模型,尝试构建新的病毒模型来模拟舆情传播、模拟群体极化的动力模型;也有学者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或者构建相应的模型,对实际的网络舆情引导起到指导作用,例如在新浪微博、高校BBS等方面的应用.

3现有研究的总结及发展趋势

3.1研究总结

3.1.1建模方法多数网络舆情传播模型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重点关注网络舆情宏观的演变及群体整体的观点变化.这类模型将研究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在不同层次研究系统的整体.最典型就是利用传染病模型模拟谣言传播过程进而反映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

3.1.2建模工具基于复杂网络的模型构建,利用恰当的软件或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常用的建模工具有Starlogo、Netlogo、Swarm、Ucinet、Pa-thon等软件工具.也有不少学者自行开发了相关软件平台,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开发了NEView-er,用于复杂网络的演化分析,这些工具都在相关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3模型对实践的指导目前,大多是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从理论上深入探讨网络舆情传播演化的数学或物理模型,建立清晰准确的理论框架,同时在大数据的背景上,借助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先进信息技术获取大量实证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修正理论模型的假设.尽管目前已构建了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多个模型,但是模型如何指导实践,用于引导网络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或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4篇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在高校中产生,在校园网络上发酵,因而,高校师生群体及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网络交流的隐匿性决定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具有与现实社会及其他群体网络舆情不同的特点。

(一)舆情内容:虚拟性与真实性相交融生成于由数字信息构成的非物理化赛博空间的校园网络舆情具有超现实性和虚拟性的特征。在网络空间中,交流主体成为一种数字化的存在,正是这种数字化的存在方式使交际双方的身份具有隐匿性:随意使用,甚至是篡改代表自己身份的网名或昵称,交往双方的自然状况虚假化。隐匿在虚拟交流语境中的大学生网民,其贪玩好奇、自我狂欢、恶作剧的心理欲望很容易被释放出来。他们尝试着变换身份,甚至变换性别与他人交流,寻求刺激;有时故意在网上虚假消息挑事端看热闹;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学生网民利用网络进行肆意炒作,以搏出位。例如,2009年奥巴马访华期间在上海科技馆演讲现场抢尽风头的“红衣女郎”嘉宾事件,经调查,其实是某个网络策划团队精心策划炒作的杰作。但是,另一方面,以匿名方式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双方因为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顾虑和社会规范的各种约束,这就使得他们能够在网络上更自由、更充分、更真实地表达心中所想,甚至是“言为心声”“情动于衷”。人们很有可能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暴露的“本我”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网络舆情所反映的也有可能是当下大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实在的意见、最坦率的情绪。

(二)舆情表达:盲从性和情绪化比较突出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中,既有发自内心,针砭时弊,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自觉上贴者,也存在着大量的盲目跟从、人云亦云的转帖者和跟帖者。自觉上贴者的网络言论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国家时政热点、社会不公平现象、校园突发性事件及与之利益休戚相关的各种问题成为他们品头论足的对象。他们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和引导着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长此以往,这些大学生网民逐渐建立起个人的网络威信和影响力,成为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意见领袖。当然,也要谨防某些大学生网民出于某种目的,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采取种种手段和方式来凸显自己的意见,甚至是操纵他人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年龄相仿、生活学习经历相似、利益趋同的特点,很容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这些网络“跟跟派”对焦点话题并无个人主张,经常以跟帖和转帖的方式附和意见领袖的话语主张。但是,他们并非就可有可无或毫无用处,他们的跟帖、转帖网络行为会对某一立场和观点起到提高点击率和增强人气的作用。从而,在客观上促使某一校园网络舆情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势力的不断增强。另外,响应者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网络舆情的激烈程度和广泛程度。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知识、懂礼貌,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理智、冷静地发表评论、表达意见。但是,另一方面,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社会经验毕竟有所不足,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未完全定型,他们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敢想敢为的性格在网络交往匿名性的掩护下,其网络言论表达往往更容易冲动和情绪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客观事实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把握不准,意见表达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偏激性。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从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例如,在2012年因日本非法购岛而引发的中国公民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最后演变为对日商和日货的打砸抢烧事件,激发极端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绪,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以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的方式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拼贴或恶意剪接图片的手段来造谣生事。这种情绪化舆情表达,往往具有很强的煽情性,极大的杀伤力。某些带有侮辱性质并给他人造成名誉的伤害网络言论甚至存在着触犯法律的情节。特别是在人肉搜索、跟帖和博客文章中由于得到网络隐形匿名的支撑,成为非理性成分占据较高比例的空间。

(三)舆情传播:网上和网下互动感染,形成叠加效应由于高校校园环境的特殊性,高校学生活动的区域和场所相对集中而固定,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成为学生密集度最高、人流汇集最多的场所。优厚的自然条件赋予这些场所以校园舆论公共广场的特征。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迅速的反馈使得网上热议的某个社会热点和校园突发事件很快地在学生中传播开来,从而成为大学生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中心议题。随着意见的广泛交流和观点的相互碰撞,很容易形成一种带有倾向性的,较为一致的意见。这些意见和观点继而会以博客日志和新闻发帖的形式出现在校园网络上,由此,又将引发新一轮的网上讨论和热议。如此以来,网上和网下舆情话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感染,使得校园网络舆情获得了一种叠加效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快使得整个校园人人皆知。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当今高校校园舆情已然从传统“看得到、听得见”的现实舆情形态转变为虚拟、开放的网络舆情形态。这无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基于上述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所表现出的特点,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显得非常重要。

(一)把握规律,发挥“议程设置”传播功能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虽然不能在态度层面上改变公众对某些问题“怎么想”,但是它能够在认知层面上引导公众“想什么”。无数传播实践证明:大众传媒精心选择,并突出报道的议题往往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大学生网民的注意力吸引到预期的网络舆情中,就成为舆情引导策略中的重中之重。比如,适时地将一些正面、理性网络议题设置到热门位置,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实际需要设置网络讨论、交流和对话专栏。时刻关注网络舆情走向,一旦出现畸变就要及时抛出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见,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在必要的时候,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相关议题的网络专题讨论,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二)重视引导,培养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舆情疏导是一个对话沟通、平抑民怨、理顺情绪、排解矛盾、解决问题、凝聚民心、将不良舆情化解和转化的过程。”[3]因此,一味采取“封堵”和“删除”的方式不仅收效甚微,有时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强调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权威性。高校校园网路舆情中的意见领袖是指那些经常活跃在网络上,为他人提供信息,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学生网民。他们生活阅历丰富,社交面广,对周围世界的变化异常敏感,经常以本版版主和资深网民的身份出现,并且针砭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对于舆情信息的加工与解释,舆情内容的扩散与传播及其对他人网络言论行为的引导和影响不可小觑。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这些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鉴于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首先,应该加强舆情监测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高校应该制定一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以及各院系专管学生工作的副职领导组成舆情管理和监测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工作措施,对学校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进行有效指导,保障舆情监测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其次,建立一支网络舆情监测队伍。监测队伍由学校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各院系思想政治辅导员及各班的学生代表组成。要求监测队伍成员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又要熟悉和熟练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善于从海量的网络舆情信息中收集、分析和预判网络舆情的态势和走向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处理。第三,积极开发和运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仅靠人工操作的办法是无法应付的。必须辅之于先进的网络监测软件。比如,采用敏感关键词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和筛选以保证舆情监测的全面性;建立IP地址数据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网络和人的管理的统一等。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5篇

1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现状特点分析

1.1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现状⑴逐步明确认知意识。互联网在各大高校已经非常普及。各大高校也逐渐将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作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并逐步引起各级主管单位的注意。目前,舆情信息管理的联动系统报告有网络舆情的引导、监控、预警、处理及其反馈等,这些报告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⑵管理软硬件投入不足。各大高校系统已经逐步关注与重视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但是在各大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硬件设施不够齐全、软件系统不够完善等。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包括有为整个业务提供支撑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主要用于收集、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同时也可提供预警数据库等各类专业的应用软件。但是,这类软硬件的投入资金非常大,加之软件操作上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因此,目前高校在利用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来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存在明显缺陷,投入量明显不足。⑶缺乏主动管理,管理机制不完善。高校舆情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配备必须要合情合理,工作人员要同时兼顾高度的思想觉悟与专业技术,这样才能主动的对高校舆情信息进行长期管理。目前,各大高校在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上会选择回避或者查封学生比较关注的信息热点与敏感问题,但是相对于思想比较活跃、交际范围较广的学生而言,一味回避、查封这种信息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反感,从而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高校舆情信息管理必须制定长期有效的机制,通过主动建立阵地,通过正面引导来完善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

1.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大学生是现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着与关注者,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宰者,也决定了舆论的发展倾向与趋势。与此同时,也给与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印上了大学生这一群体所特有的特征。⑴内容比较集中。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国际与国内信息热点;与大学生相关的政治话题;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等等。⑵传播速度较快。现代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较高,基本的人际交往也依赖与网络,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流方式。现在,已经发展了一大部分以大学生为主题的网络群体,如QQ群、微博、微信、高校贴吧、人人等等,这些群体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按照地区或者爱好统一集结起来,形成较为紧密的关系网络,加快了舆论在高校之间的传播,甚至达到了瞬间千万里的效果。⑶社会影响力大、关注度高。大学生使用网络特别频繁,其网络利用率非常高,同时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产力量与影响对象。高校的舆情对社会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发展,高校舆情在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事件上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甚至会决定事态的发展。⑷具有非理性特点。高等学校学生接受新鲜事务的能力较强,能勇于表达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与意见,甚至会对事件提出质疑。但是,由于高校学生还比较年轻,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逐渐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非理性的特点。

2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原则

2.1注重协调统一大学生出现的舆情危机一般是突发性的,并且,其突发性并不是说只由单一的某一部门就能预测该事件的发展,而是需要各种不同职能的部门与机构相互协调,从而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使信息资源能够覆盖整个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中。

2.2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从其内部解决学生的疑虑与困难。要想最大限度的消除网络舆情带给学生的影响与伤害,就要做到保障师生正常工作不受影响,保护其思想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2.3采取分级预警采取分级预警机制是指要根据高校网络舆情所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等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一个维度划分。同时,高校也可以借助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舆情危机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紧急程度逐渐递减。

3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构建

3.1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预警机制主要是采取行动来化解与应付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对此,高校规范化与制度化的预防监控体系必不可少。在发现有突发事件发生的苗头时,需要要组织专业的工作人员随时进行跟踪与监控,在对校园监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来加强焦点事件的预警。其中,网络预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制定预警方案;②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③及时对信息进行传递与沟通。

3.2网络舆情的监测机制监测机制通过了解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来确定事件将会引起的规模与程度等,从而有效的控制与处理突发事件。高校网络舆论的监管工作非常繁琐,历经的周期较长,因此,在其管理上应该严抓不怠,能够提前了解某些隐形的热点问题,做好事前准备,以免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监测机制的作用,可以利用高校的某些组织,实施专人监控与管理,从而构建网络化的监控与预防体系。

3.3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分析研判机制是指分析与判断已经收集到的舆情信息。在对高校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与判断时,能够增加把握师生动态的能力,从而做到预测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增加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与前瞻性,杜绝因为个人不良情绪影响群体情绪的现象,防止发生不可控制的群体性事件。

3.4网络舆情的汇报上级机制汇报上级机制是指要及时准确的将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上报给学校的相关人员,从而能够及时进行信息筛选与分析,并针对发生的事件按照急缓程度进行分级,并通过学校专有的报送系统将其报送至学校上级。

3.5网络舆情的阅评机制高校内部强大的网络评论员队伍能够有效的控制校园内部某些不良与有害信息的传播。网络评论员需要有较高思想觉悟,同时,还需要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撑。他们能够通过网上跟帖等方式对某些不利于校园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事件进行引导,从而维护国家与高校的形象,消除不良影响。网络评论员队伍能够占领大部分的网络舆论领地,使网络舆论空间中的影响力与凝聚力逐步加强,最终做到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

3.6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处置机制是指高校内的网络管理部门能够从容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直至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其中,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有以下几个环节:①成立应急的处理中心;②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选方案;③建立舆情响应制度。

3.7网络舆情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指对相关的信息汇集、研判、阅评、处置等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信息的汇集与处理是信息反馈的根本目的。在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过程中,其发奎过程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回复高校网络中出现的舆情信息,及时反馈师生在网络中提出的意见与问题,增强高校管理力度;②对高校网络的舆情信息进行处置后评价,主要是评价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③对舆情评价团队在舆情管理与控制过程中是否组织到位进行评估。

4结语

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其管理也非常有必要。只有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当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学校领导与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能够加强自身意识,在完善与创新舆情管理机制制度的基础之上,加强网络平台的利用,对主流的舆论进行引导与探究,长期保持网络舆论阵地的主发言权,真正做到控制与主导网络舆论的发展。

作者:兰军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第二篇

一、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不足

目前国内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社会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研究正在引起重视。综观已有研究,对网络舆情预警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与不足:一是应急准备不足,响应速度较慢。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关键是要快速响应,迅速启动各自职责内的工作程序,以最快速度控制事态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与控制体系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方式,信息传递渠道单一。这种管理方式在处理非紧急事件时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在网络舆情爆发时难以实行快速有效的响应,在处理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显得反应迟钝,行动缓慢。二是处置方式被动,硬性指令过多。长期以来在对一些高校热点问题的处理中,通常采取回避、封堵或“冷处理”的办法,试图淡化处理高校网络舆情,避免其扩散后增添工作麻烦,扮演的是“控制者”角色,而不是“引导者”角色。但由于高校网络舆情的表现特点,采取保守、被动的处理方式的效果常常会与预期效果背道而驰。三是重视程度不够,软硬件投入较少。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包括为整个业务提供支撑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用于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理和预警的数据库群以及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等。由于购置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国内仅有少部分高校采取了有害信息过滤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舆情安全技术措施,而大多数高校的舆情信息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人员人工监测,这种方式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网络舆情监测的需要。四是对髙校网络舆情预警的研究深度不够。网络舆情研究是一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对此研究的人员和机构相对较少,研究深度也尚待加强。尤其是高校的网络舆情,目前的研究多处于理论阶段,缺乏定量描述和实证,缺乏实际操作。定型化的理论研究更多是基于理论上的可行,但实际的应用和推广很困难。因此,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设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指尊重高校网络舆情民意方面的一致性、共同性、指向性等特点,借助现有组织机构或者渠道,建立适当的监测机制,做好舆情搜集、分析,总结出高校网络舆情的理性成份和趋势性分析,据此对管理政策进行理性调适,或者根据高校网络舆情规律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变动进行预先把握,以指导人们对校园事物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应对。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包括舆情收集机制、舆情分析机制、舆情警报机制、舆情预防机制和舆情处理机制五个方面。

1.舆情收集机制。舆情收集机制应该是基于高校网络实际情况,广泛撒网,然后紧紧抓住高校重点网络舆情信息,它是支撑整个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关键。舆情收集机制应当包括舆情信息采集机制和舆情信息整理机制两部分。舆情信息采集机制是依照特定的采集标准、采集原则,从特定的采集范围(例如高校BBS、贴吧等)中提取出特定信息后存放到指定的数据库中的信息收集机制,重点收集当时大学生关注度高的事件的舆情信息;舆情信息整理机制是对所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等初步加工,但在汇总及整理信息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层要注意区分主流和支流,注意区分有效信息和虚假信息,过滤虚假舆情息并对存效信息及主流信息予以归档及整理,以便及时发现分析各种舆情出现的线索和原因及时掌握舆情规律。通过舆情收集机制对高校网络舆情总体上科学引导与及时纠正,最终预防和缓解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减轻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后果。

2.舆情分析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分析机制是对所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检查,按照关键词重新组织舆情信息,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内容,并且预测其可能发展的方向,从而得到相关结论的机制。通对所收集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和借鉴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专家、决策者、学生群体三者的作用,并且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数据统计进行正确决策。舆情分析机制是支撑整个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的核心,是一个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对所获取信息的再创造的结果。通过数据库和舆情分析员对所收集的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定期写出舆情汇报与总结,为高校管理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

3.舆情警报机制。舆情警报机制是基于舆情分析机制的分析结果,依据特定的预警体系指标,判断该信息警报等级的机制。在综合考虑国际惯例、我国相关机构符理规足及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被划分为以下五个级别:一般状态(V级,正常态)、轻度预警(IV级,非正常态)、中度预警(III级,警示级)、重度预警(Ⅱ级,危险级)和特重度预警(I级,极度危险级),并依次采用绿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一般状态可以划分为安全等级的信息,轻度预警和中度预警可以划分为一般等级的信息,重度预警和特重度预警可以划分为险等级信息。面对安全等级信息,适时跟踪,做到防患于未然;面对一般等级信息,及时跟踪,做好随时拉响警报的准备;面对危险等级信息,第一时间预警,并做好干预与解决危机事件的准备。

4.舆情预防机制。舆情预防机制是根据舆情警报机制分析判断所得出的预警策略,建立起应对的预警预案并采取科学合理措施的机制。大学生上网过程中会因为外界的刺激而会产生失控的言论,可能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这让高校管理层在对学生群体进行思想与行为上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大学生一旦通过网络发表过激言论,很容易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造成双方矛盾的激化,产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舆情预防机制的关键是将危机防患未然或者及时解决存在的萌芽状态的危机,因此要建立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预防监控体系,重点加强事前监测,要求从事高校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跟踪监控,及时掌握预防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并且事后也进行及时的汇报反馈。及时向高校管理层发出预警信号,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利用有良好的效果。

5.舆情处理机制。预警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危机,防范危机的发生。高校网络的舆论舆情是高校校园环境变化以及大学生群体思想生活的直接反应,高校管理层应浩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立去思考问题,关心学生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努力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与实践上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促进高校和谐,缓和学生与学校二者间的矛盾。舆情处理包括两种情况:舆情危机爆发前和舆情危机已经爆发。在高校管理层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的情况下,危机止于苗头,这个时候高校管理层应该与学生群体进行平等的对话沟通。及时听取学生群体的意见,交互双方的意见,可以从源头上及时梳理情绪,解决矛盾,将危机消灭在最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对网络上的流言要及时给予澄清,制止事态扩大。正面问题,不逃避和推脱,并且不断披露事件进展状态,争取学生网民的认可和理解。伴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日趋增强,高校网络舆情对他们的思想影响亦不可小视,对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但较之发达国家以及目前舆情控制的现状还稍显不足。因此,研究出更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势迫在眉睫。

作者:潘清泉都圆圆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三篇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信息的真实性与虚假性网络注册信息的隐匿性,使得言论者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顾虑,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舆情工作者可以准确把握舆情信息,采取必要的预警手段。但是,如果高校学生通过虚拟身份肆无忌惮地一些虚假或歪曲的信息,那么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不断扩散,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形成重大舆情事件。

(二)主体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舆情的主体是各个独立的网民,独立的个人在发表言论、表达情绪的时候总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3]。参与网络舆情活动的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但有些人由于性格、价值取向的相似性,往往会形成一个群体,他们对某些问题具有相似的看法。这些群体之间也可能出现一些意见领袖,他们的言论在舆论圈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影响群体内部分人的思想。在500位被调查的高校学生中,52.6%的学生表示情绪会受到舆情事件或意见领袖的影响。

(三)舆情事件的难以预测性和可控性网络在高校已经普及,在任何时间、地点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微博、聊天室、邮件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使得对学生舆情事件的传播难以预测。在调查中,虽然只有8.6%的高校学生传播过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热点事件,但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数量庞大,这部分学生的舆论力量不可低估。政府和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专业的舆情监控软件或舆情监控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积极引导教育,把一些恶性的舆情事件扼杀于萌芽状态。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策略

(一)确立学校的主导地位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应对网络舆情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要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要维护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教师能真心地帮助、关心和尊重学生。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交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或朋友,这都有助于学校舆情工作的开展。舆情工作是一门科学,学校要成立专门的部门,组织相关教师学习舆情基本理论,为校园舆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合理的舆情信息收集渠道要准确掌握高校学生的第一手舆情资料,畅通的舆情信息收集渠道是前提条件。舆情信息的收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学校设置舆情信息员、网络管理员,通过学生经常使用的校园BBS、微博、校园聊天室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焦点,从中挑选出有一定价值的线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第二,班主任和辅导员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桥梁,是学生舆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不断培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认识到学生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在学生的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主动把握舆情动态,妥善地进行引导。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也可以在学生中安插“眼线”,使这些“眼线”成为学生舆情信息收集的必要补充。第三,学校可以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通过与舆情信息收集公司(利盾、谷尼、红麦等)合作,使用舆情信息收集软件收集高校学生舆情信息。通过这些公司的软件,可以高效、准确地收集第一手舆情信息,以供高校进行分析处理。第四,为学生广开门路,使学生的诉求有反应的渠道。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校长或班主任信箱,使学生主动地把自己的要求通过这些信箱向学校反映,学校及时对这些学生的诉求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既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也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

(三)完善高校舆情应急处理机制高校舆情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校长、行政人员、教师、班主任等都是校园舆情工作的参与者,每个人都要明确责任,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完善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建立舆情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高校可以从信息收集、舆情预警、舆情引导、事后跟踪四个方面把工作做细。在校园舆情事件发生时,学校要第一时间介入,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有计划地消除影响,把危害降到最低。对已经造成影响的事件,学校不能隐瞒或歪曲事实,人为地隐瞒事实只会适得其反,要主动上报,并通过媒体事件的真实信息,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6篇

医疗工作具有高度专业性,风险高,由于个体差异、疾病发展变异等原因,诊疗工作不可能像流水线作业一样人为可控,医务人员和患者在疾病认知、治疗过程、疾病转归等方面的认识上严重不对称,患方普遍期望值高,加上当前社会舆论导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目前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在就诊过程中遇到问题,患方有时会不通过医院正常的投诉程序解决问题,而是直接上网发帖,把网络视为维护个人权益的“利器”,还有部分患者会一边在医院投诉,一边利用网络发帖制造舆论。

2我院网络舆情监控和应对措施

2.1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医院成立网络舆情监管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分管纪检的党委副书记为具体负责人,院办、党办、督查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医院明确将网络舆情(主要指网络负面发帖)纳入患者投诉的管理范畴,制定了网络舆情处理流程,由督查办统一管理。指定督查办、党办工作人员为兼职网络监管员,每日进行网络巡视,重点关注在本地区影响较大的新闻网站和论坛。一旦发现涉及我院的发帖,则立即启动处理流程。

2.2建立快速有效的舆情研判机制针对网络言论高度自由、舆情发展迅速、易于扩散等特点,医院要想及时有效处理事件,就必须要快速、正确地判断舆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决策。当网络监督员发现涉及医院的发帖后,立即上报督查办,由督查办根据发帖内容进行处理:如发帖涉事性质不严重,仅为一般性的网络投诉,则由督查办协同相关职能科室进行调查、处理,必要时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发帖人,了解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由医院网络发言人及时公布最终调查结果;如发帖涉事性质严重、情节恶劣,则立即汇报监管领导小组组长,对所有涉事科室和个人进行调查,彻底查清事实真相,对医院责任进行初步评判,形成书面事件说明,作为网络回复和事件处理的事实依据。

2.3建立医院发言人机制对于网络投诉的回复,在医院调查、形成书面回复意见后,统一以“医院发言人”的名义对外回复;当院内发生重大事件后且网络舆情出现时,医院在第一时间将事件发生的客观、真实的事实经过,通过召开新闻会形式,由医院发言人向论坛版主、资深网友、本地媒体进行通报,并在网络公布,留待网友评判。

2.4积极探索舆情应对的技巧提高应对效果一是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医院职工中选拔出一批在网络论坛上比较活跃、自身综合素质较好、文字写作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网络小组,组建QQ群,发生网络舆情时,小组成员协同处理,商量对策,形成网络应对合力;二是建立网络舆情应对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例会,回顾前一阶段网络舆情,讨论舆情应对的得与失,制订持续改进措施,并形成舆情通报。

2.5加强培训提高舆情应对意识和技能对于医院而言,网络舆情应对是个全新的课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对舆情,趋利避害,成为医院开展形象公关、正本清源、传播正能量的新手段。医院每年举办两次由本地各类资深媒体人员和本院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参加的网络培训讲座,介绍网络舆情新动向、医院应对舆情检测和应对的要点与禁忌,提高网络舆情的敏感性和应对技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2.6注重网络人脉积累很多医院一旦舆情发生,就会组织“水军”在网上打口水战,其实这样的应对不但不会得到网友的认同,还容易激发网友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医院网评员平时就注意积极参加网络论坛的互动,积累人脉,提高威望,医院舆情发生时,网评员的论点才具有更高的公信力,为更多的网友所认可。

2.7提高网络舆情回复技巧网络回复态度诚恳,内容要经得住推敲。医院发言人回复时,首先要态度诚恳,不拖拉、不含糊、不护短,以陈述事情客观经过、澄清事实为主,除非有确切的定论,最好不作评判。注意保护投诉方隐私(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网评员发表评论时,不可言语偏激,尽量不要与网友产生正面交锋,可以通过普及医学常识、介绍法律法规条款等形式,引导网友理性思考、发言。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7篇

1.1内容复杂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但是,由于网络言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部分网络信息真伪难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型阶段,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仍难以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需要防范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大学生群体各种负面虚假信息,以免给高校的和谐稳定带来恶劣的影响。

1.2传播快捷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网络信息更新与传播的速度远远超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互联网的崛起为舆情的方便、快速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如“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于2014年3月1日21时许,事件发生后不到1个小时昆明广播电视台K6春城频道的官方微博即在网上了消息,随即消息迅速扩散,引发各大媒体关注和报导,同时也引发大量网民参与议论,而身处西半球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于当地时间3月1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了谴责声明。由此可见,手机短信、博客、微博、微信、贴吧等平台为高校网络舆情提供了无障碍通道,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快捷性。

1.3影响广泛性大学生是网络的主体力量,他们年轻、思想活跃、行动积极、教育背景相同,乐于对身边的新鲜事、社会热点话题等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社会群体。因此,他们很容易产生共鸣,他们的意见容易在学生群体甚至跨群体迅速扩散,以点到面,以面带群,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另外,大部分大学生都居住在学校学生宿舍,居住相对集中,而且他们方便接触网络,加上他们自由闲暇时间相对较多,这更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天时与地利。

1.4发展难控性由于高校是一个崇尚开放、自由和民主的地方,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所受到的束缚远远小于中小学,除了上课时间,高校教师一般不会像中小学老师一样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及作息,而是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样一个自由的大环境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彰显自我意识,他们表现出与其他社会阶层的显著差异性,如勇于表达、敢于质疑、个性鲜明、活力无限。在高校里,各种思想道德观念、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存,一旦出现具有煽动性、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群体未必能迅速达成一致共识,如果不能加以及时的引导,部分判断出现偏差的同学可能会造成失真的网络信息迅速扩散,最终导致失控的局面。因此,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及个性上的多元性为高校舆情的传播与发展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2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2.1建立监测机制,做好网络舆情预警工作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群体,单单依靠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力量不可能时刻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才能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建立监测机制可以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如学生党员、寝室长、班级学生干部、院级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职人员等,通过谈话、短信、邮件、论坛、微博、微信等渠道及时发现具有倾向性的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必须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预案,一旦发现具有倾向性的网络舆情,立刻根据该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时间节点、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危机类型进行分级预警,保证能在危机发生时获得最大限度的主动权[4]。

2.2成立专业队伍,做好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高校不可能再停留在与世无争的“象牙塔”时期,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社会。高校中的不同群体,如教师群体,来自不同省市、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群体,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家庭及文化背景,对待同一事件的认识和态度自然也不尽相同。因此,高校必须成立专业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将对各类舆情的分析研判放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专业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可以由学校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心理中心工作人员、保卫处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及优秀党员干部或学生干部组成。这支队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敏锐的信息甄别能力,还应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熟悉网络舆情传播方式,这样,才能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发现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络舆情,并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更可靠有力的支持。

2.3设立官方信息平台,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2008年6月,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5]在此之后,各级部门陆续展开了加强舆论引导的新探索,其中,重视官方网站的功能、开设“政务公开”及“在线咨询”版块、开设“官方微博”等措施为大部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所认可并被采用。同样,为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高校必须紧跟互联网的发展,采用青年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平台,设立高校的官方信息平台,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论坛等。一旦发生校园网络舆情危机,校方迅速作出反应,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并第一时间使用官方信息平台将真实的消息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地向全校师生公布,使正面的声音占据舆论阵地,防止胡乱猜疑、以讹传讹。

2.4加强网络平台管制,做好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1993年7月5日,彼得•施泰纳在《纽约客》上刊登了一则标题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漫画[6]。这则漫画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使用的复杂性及自由性。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的性别、种族、年龄、外貌等都可以不展现出来,网民甚至可以编造个人信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要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高校必须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制,防止学生无止境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传播不良信息,从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加强高校网络平台管制的措施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网络IP地址实名制。每个学生开通校园网必须实名登记,学校网络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及班主任等也要提醒学生在网络上文明发言,不造谣、不传谣。二是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尽量采取压缩跟帖量、登录注册等方式影响舆论,这样可以达到弱化网络跟帖评论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的效果[7]。

2.5注意跟踪反馈,做好网络舆情的善后处理工作网络舆情危机往往具有反复性,并不是一次的处理就能根本解决的,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人员要耐心、反复地跟踪反馈,做好网络舆情的善后处理工作。一方面,高校要善于运用网络、公告栏、移动通讯工具等多种渠道,定期公布学校政务,减少不必要的猜疑;另一方面,高校要及时将对网络舆情信息的调查情况、处理意见、处理结果、整改措施等向广大师生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反馈。

3结束语

网络舆情论文范文第8篇

1.管理主体不清晰。目前,各高校的网络舆情均分化在学生工作部、校园网络管理中心、宣传部、团委、保卫处等不同部门管理,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很显然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究竟应该是由谁来承担,对于管理主体的认识都不明确,呈现出诸多部门牵头、诸多部门彼此各司其职的现状,必然导致校园网络舆情管理的真空地带出现,对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引导。

2.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高校学生都是在匿名的状态下参与网络事件的评论,学校在校园网的注册、信息、审核监控、错误言论的处置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约束及管理制度,致使学生在极度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不能认识到自己错误言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

3.管理手段不先进。传统的网络舆情管理——人盯人战术,已经无法及时把控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论倾向,学生可以随时收集和看到网络上传播的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一些不满情绪和不实信息也可以在匿名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发表。为此,传统的管理手段难以奏效,必须创新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手段。

4.管理时效不突显。高校学生仍习惯于由辅导员通知、班长通知、学校网站、校园宣传栏与海报、网上话题讨论(班级QQ群、BBS论坛等)等形式,主要依托辅导员与班委进行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监管,通过他们发现、排查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但面对紧急突发事件,引发不可预控的网络舆情危机时辅导员与班委的力量就显得极为有限,管理总是比网络舆情速度慢一拍,错过有利时机,增加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难度。

二、高校对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足,投入有待增加。部分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不够重视,技术、人员、资金等投入少,网络舆情管理的软硬件投入不足,既没有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管理软件,也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监测需要,难以屏蔽和删除不当言论。

2.方式被动,限制有待弱化。高校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处理总是从为避免事态扩大、增添麻烦、影响学校的声誉出发,采取回避、封堵、删帖等冷处理,呈现拖、压、被动的处理方式,致使学生的负面情绪不能发泄,激化矛盾,事与愿违。传统的呆板、乏味的引导手段缺乏巧妙性、艺术性。

3.组织欠缺,队伍有待加强。很多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机构、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都是由学生兼职参与,缺乏经验丰富和专业人员的核心工作团队和工作体系,各相关工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合作协调,在了解捕捉舆情信息,启动和掌控能力较弱,错失网络舆论引导的良机。

4.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有待完善。在虚拟网络世界的网络行为只能运用网络道德规范来约束,法律法规的运用很难奏效,而高校的网络道德规范建设较为薄弱,在校园网络社区的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还非常凌乱,偏激的观点大行其道,增加了学生群体事件的风险,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5.教师网络舆情监控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高校教师对于网络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敏感度低,对大学生网络言论还没有养成网络舆情监控的意识,对不良网络舆情仍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途径,无法充当学生的“舆论导师”的角色。

三、建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机制

1.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加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制度性。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工作研究等制度建设,完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处置的顶层设计。建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部或网管中心牵头开展日常工作,建立校新闻职能部门规范网络舆情引导程序,保证常态协调运转,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可以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建立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新闻发言人、日常值班等制度,形成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机制。还可以通过对以指导实践工作为原则的实证研究,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对象、内容、特点、成因、对策,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思路,提升高校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2.建立队伍保障机制,提高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性。发挥在网络舆情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好引导评论员工作队伍、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人员构成均应具备高政治素质、强专业能力、经验丰富的较强综合素质。

3.建立教育引领机制,增强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见性。高校要发挥新媒体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网站建设以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塑造人。同时对学生主体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舆情氛围。

4.建立干预引导机制,增强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可控性。发挥网络舆情管理三支队伍的作用,影响和引导舆论走向。对于正确的网络舆论给予肯定支持,对于错误的网络舆论给予真诚、客观公正的解释;对于恶意造谣、攻击国家制度的信息坚决给予回应,主动阐明正确的观点,可以删帖。并要在事后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从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发生网络突发事件后积极采取措施,掌控发展态势。高校应以情动人、平等协商、感同身受,消解对抗情绪,通过建立温和、人性化的柔性引导方式,化解和平息事件发展。

5.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预防性。对于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要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要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组织在舆情信息收集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借助学生骨干、辅导员以及学生社团、学生宿舍、二级学院的职能管理实现对师生运用网络媒体的信息采集、并作出发展趋势预判。同时要在网络舆情发生前制定出有效的监测机制,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6.建立应急和处置机制,提高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效性。各高校应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制订应急处理预案,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等应急和处置机制。通过突发事件指挥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一旦爆发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就能够形成快速响应、部门联动、集中资源、正面引导、有效化解的制度保障和机制体系。通过制订应急预案,高校在网络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就能迅速制订出包括总体要求、职责分工、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等内容的详尽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网络管理引导。各高校要转变观念,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维护师生的知情权,防止简单、粗暴封堵致使事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