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

网络传播论文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传播的选择

传统媒体在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社会变化及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网络事件的传播当中,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事件,传统媒体以设置议程的方式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网络事件上来,而这一选择是有一定的标准的。

(一)新闻价值评价

网络媒体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使得网络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众人所知晓。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的传播进行有选择性的报道,应当符合一定的新闻价值的标准。新闻价值既决定于事实本身,如事实的性质、特点、规模等,也取决于事实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对网络事件进行新闻价值的评价,就是要选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反映事件的最新进展的信息,遵循及时性、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的原则对网络事件进行传播。

(二)社会效果评价

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进行选择性报道,不能不注意网络事件经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后可能会产生的社会效果。这种对网络事件传播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的好与坏,利与弊等方面的影响,就是社会效果的评价。即使反映的网络事件的事实本身是不利因素的报道,但只要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报道的态度是积极的、正确的,社会效果就是正面的,所以,传统媒体在对网络事件的报道中既要看到社会效果与报道事实之间的区别,也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传统媒体设置网络事件议程的方式

“议程设置”理论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探讨的是大众传播的效果与影响问题,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发表了一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文章,认为大众传媒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但是可以通过报道该内容的数量和安排的位置来把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问题上去,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一个概念体系正式提出。

网络事件凭借网络平台的传播,使大众传媒垄断话语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网络传播以其公开自主及平民化的特点使得人人都能够以传者的身份发言,网络传播的低准入性和极强的互动性使普通民众可以在网络空间里收发信息,同时,普通民众可以任意加入自己的感受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与众人分享信息,经过手机、个人空间、BBS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媒介使得网络事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广大的受众面前,引起社会的热议。在2009年发生的许多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因为首先在网络上公开而引起公众的注意的。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网络媒介,网络事件议题的丰富性使网民要在网络纷繁复杂的内容当中选择和阅读信息,这也使得很多有效信息会埋没其中,当然也不能引起受众应有的关注。另外,网络媒体的匿名性使网络事件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有些民众仅因个人情绪所发出的随意信息更是导致了网络媒体公信力的降低,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传统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愈显重要,而在对网络事件议程的设置当中,传统媒体通常以两种方式出现。

(一)报道的数量设置议程

传统媒体对于无限丰富的社会信息具有强大的生产和传播能力。大众传媒面对大量存在的新闻信息,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有闻必录,而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传媒组织依据受众需要、媒体经营目标、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形成了一道“关口”,进行传媒“把关”的活动。对于某些网络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进程,参考特定的传统媒体的媒介分工及受众的需要,将网络事件的各个节点,紧密相连的各种信息进行报道,从报道的数量上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问题上来。

一方面,从过程选择方面,既可以追踪网络事件全过程涉及到的每个方面,以或连续报道,或集中报道,或系列报道,或组合报道的方式进行,又可以对网络事件的结果进行一次终结式报道;另一方面,从方位选择方面,既报道网络事件变动的高潮部分,又报道变动波及、延伸的部分,即网络事件的主体现状和背景环境,也可以只报道高潮内容,不报道事件的历史背景。有调查显示,传统媒体涉及的网络事件报道的数量越多、规模越大,网络事件的传播影响也就越大,而网络事件舆论影响越大,就会引起传统媒体更多的报道和评述,这样一来,传统媒体的参与便会引起网民更多的关注,成为了网络平台上的热点、焦点。

(二)版面的处理设置议程

传统媒体通过版面安排各类信息,但这种处理绝不是不顾内容随心所欲进行的,在版面的编排当中,版面语言作为一种具象的内容,诉诸于受众知觉,使受众在感知版面的位置、形状、色彩等要素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这是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的报道中,对于特定的网络事件,版面的议程设置是通过标题的大小、位置的主次、是否使用图片等形式来体现的。对于一些网络事件,报纸使用专版或专栏的形式进行报道,根据内容需要,使用一张图片或者使用多张图片来安排板式,或使用花边等线条的方式进行强调,可以使读者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有更多的关注,在彩版的报纸当中,不同色彩的表现,或暖色,或冷色的色调也会让读者对于不同的网络事件有不同的关注。

传统媒体如何实现对网络事件传播的引导

(一)对信源信息的引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作为信息源对事件进行报道的功能日渐消解,出现了以网络微博、论坛贴吧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信源新方式,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依然强大。信息源的多元化使得人们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假,传统媒体基于专业化传媒组织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为网络媒体中网络事件的报道提供信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源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对于产生自网络平台上的信源信息,经过甄别,对符合报道要求的信息,传统媒体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报道并引导舆论。

(二)对进展内容的引导

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网络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在分众化传播格局的今天,传统媒体要发挥自身在深度调查报道方面的优势,把网民的注意力吸引到传统媒体上来,由此实现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传播的引导。江苏省常州市在2010年,拨款大量资金对城市进行亮化改造,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新闻信息发出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关注,随后,《现代快报》通过系列报道对该网络事件的发展予以关注,不仅报道市民在网下的议论,也报道网民在网上的疑惑,同时,对市长的回帖及网络事件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的报道,实现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比较优势的互补,最终对传统媒体本身,对社会舆论的引导都产生了积极效果。

(三)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事件传播当中可能会存在诽谤性的内容和侮辱性的言辞,经过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甚至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网络事件的事实本身,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传统媒体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实现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在对网络事件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功能。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有不利因素的网络事件的报道以正确、积极的态度进行传播,激励人们改变这些不利因素,一方面维护受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社会效果与网络事件报道的联系与区别,使得网络事件的传播符合社会舆论的主旋律。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传统认为中国学术产生于春秋战国,即诸子百家之学。《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出王官”,无论是章太炎持赞同的意见,还是胡适的《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学者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诸子之学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着作为源头的学术存在。古代文献所记并非完全可信,李学勤用考古事实证明,中国的学术起源还要早于西周:“在甲骨文里发现了“太学”,“太学”在殷墟小屯南地甲骨里就有了。这是非常重大的发现。不要看只有两个字,它很确切地证明了至少在商代的晚期已经有了太学。……2005年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件西周初年的青铜器,是一件方鼎,叫“荣仲方鼎”。这件方鼎上有铭文,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时学校的情况。……中国的学术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传统,并且和教育结合起来”[4]。人类传播史就是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这句话强调了人类传播实践活动中传播媒介的重要性。最早萌芽于商周时期的学术,如果没有三千多年的传播活动,何来“国学”之称?又何来对国学的现代学术研究呢?以传播学视域来看,以往的国学研究,无论是传统的训诂考据法,还是现代的文化人类学等,多是以传播的内容(文本)为研究对象,兼涉传播者,偶有提及接受者、传播效果。一部中国传统学术史主要以历史时期为线索,来讲述学术内容、学术流派、学术代表、学术传承、学术影响……而对于学术传播媒介的发展,很少考虑在内。

媒介(传播渠道)研究是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之一。以下以媒介为线,梳理出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播简史。如李学勤考证,中国学术从商周时代起,“庠序”、“成均”、“辟雍”等教育场所,即为国学最初的主要传播场所。那么传播者为何人?即是《汉书•艺文志》所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教国子,教之以六书”中的“周官保氏”。《周礼•保氏》亦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可见,从文献中得知,商周时代的学术知识“六艺”、“六书”等,应该是由商王朝、周王朝的“保氏”或“保傅”之官,作为传播者,传播给当时的贵族子弟“国子”。最初的接受者也只能是这些贵族子弟,一来是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所规定,二来是由简单的传播媒介所限制。从现有的甲骨文碎片实物上考证的文字信息大多是占卜刻辞、少数是记事刻辞来推断,虽然商代已有文字,但文字符号不如口语符号丰富,而承载文字信息的载体(甲骨、青铜)昂贵而神圣,所以知识信息的传播还是依靠声音介质,呈现口头传播的特性。可以想象,遥远的几千年前商末周初时期,“保氏”与王子贵胄,面对面地心口相授的情景,这在传播规模类型上属于人际传播。故此,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拥有知识,生产知识,也就掌握了政治话语权并实际的政治统治权。

至东周时期,诸子百家———真正的中国学术产生并迅速走向繁荣。这有其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社会方面的原因,致使“三官失守,学在四夷”,但也不可小觑传播媒介发展的推动。最初的“周官保氏”之学从口口相传、单个对单个、无法跨越时空阻隔和阶级等级的狭小范围,借助竹、刀之力跳了出来,发展流变为诸子之学。所以班固认为的“诸子出于王官”,原来是有一定道理。退一步说,即使各家的思想观点并非直接上承于一官一职,但文字的源头必在王官。“左氏记言,右氏记事”,从只有祭司、史官等掌握文字,到普通士人都会书写,承载文字的媒介工具的普及功不可没。诸子若不掌握文字,没有机会阅览大批书籍,如何形成深刻的思想体系?孔子韦编三绝,《周易》借竹简能存于孔子之时;孔子修《春秋》,所修之书借竹简而流于后世……学问以简册为载体,超越时空,做到隔代间接传播。而有的甚至越千年保存到现在,直接成为国学研究最可信的证据。至于学术的传播类型,则从单人对单人或几人的人际传播,发展为一人对多人的群体传播,传播的规模扩大,才使得学术繁荣成为可能。《淮南子•泰族训》云:“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墨家是组织严密的学派,孔门则有弟子三千,均是典型的组织式群体传播。在稷下学宫的讲学、游学,学者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师生之间的联系松散,传者和受者间是非组织的群体传播。

从此之后,国学经历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演进,直至清朝朴学,其传播一直维持着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两种类型,即知识分子间的个体交流沟通、师徒间的一脉相传,和各类学校(太学、书院、私塾等)组织的教育。而媒介载体则从书简、木牍、绢帛、发展到纸张,书写载体不断趋于轻便廉价,文字信息含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越来越容易。公元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公元11世纪,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人类传播开始进入印刷传播时代。印刷并不是载体,并未改变承载文字的介质,而是改变了承载文字的速度。信息的快速复制,使得学术传播的范围更广泛。即便如此,古代学术传播还称不上大众传播,只算是在精英阶层内的小众传播。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虽说是对千年的中国学术进行的空前总结,但也只是抄录誊写。国学在古代一直维持着以口头和文字为主要媒介渠道,传者与受者也始终在士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之间。

二、国学的大数据时代

传播学所谓的大众传播时代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商业化的媒介组织产生,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先进的媒介,运用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并以普通大众为对象传播信息的时代。我国的大众传播时代也肇始于近现代。为弘扬国学,章太炎发行《国粹学报》、出版《国故论衡》,胡适创办《国学季刊》……这些报纸杂志书籍的开办,目的即欲使国学达到大众传播的程度。但因时代所限,这些报纸杂志一来并不是由商业化的媒介组织运营,二来不是产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无法达到这些国学大师们预想的传播范围。新中国成立之后,报纸、杂志和广播事业都得到高速发展,大众传播序幕真正揭开。但国学及国学研究,因政治原因却进入低谷时期,其传播范围比过去更加狭小。

改革开放后,再度兴起的国学热延续至今,分支为两股热流:一支为专业性的国学研究,每年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见诸报刊、书籍;一支为业余性的国学普及,社会各阶层各组织积极学习古代的文化知识,成为当今国学热的主要外在表现。国学已经借助更先进的电视、网络传播媒介逐渐走向大众传播之路。尤其是网络媒介,已成为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大媒介,其传播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易复制、超文本、多媒体、活动强等特点,打破了信息传播间的界限,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存方式。利用网络媒介传播国学,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学传播的新渠道与新途径。各种国学网站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网络上,及时为受众提供有关国学的信息,大量免费阅读的国学经典文献;学者们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发表研究成果,与受众交换国学心得;在国学论坛上,爱好国学的网民们积极参与国学问题的大讨论,气氛热烈……网络已然成为国学大众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媒介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而来,信息转化为数字,通过互联网得以快速传播。传统数字技术形成的数据库,数据量最大只达到TB(2的40次方)。近几年的数字处理技术已经能够形成超级容量的数据库,数据量可以高至ZB(2的70次方)级别,即所谓的“大数据”。如此海量的数据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可以满足用户快捷准确地获取、存储、检索、共享、分析和可视化处理。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时代”,根本上是数据分析的前沿科学时代,云技术的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均创立了全新的量化研究的系统知识和方法。

2012年,国内出版了学者涂子沛的《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一书。该书讲述了大数据给中国带来的思考与启示,但只限于现象描述,未做深入研究。2013年,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合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在国内外出版。该书开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之先河,为国内学界对“大数据”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2013一年内,以“大数据”理论或“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所做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条目多达3500余条,其中亦有传播学领域内的论文,但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学的网络传播研究还无人问津。2013年9月16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访谈文章《国学大数据时代来了》。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赵敏俐、孙茂松、张涛、尹小林、杜晓勤五位专家学者,就“大数据时代”给古籍整理与国学研究带来的巨大变革做了前瞻式的探讨。过去十年,利用普通数字技术进行纸质版本古籍数字化保存,已经有几十亿字的规模。如今,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建立更多功能的、更大规模的古籍数据库,全面实现“对古籍的自动识别、自动标点、自动排版、智能检索、智能分析,可实现多种数据格式的转换和输出,可以满足文、史、哲、经各学科研究所提出的各种特殊需要,更能适应跨学科综合研究的高级需要”[5]。比如,为《二十四史》标点的工作从1950年代末开始,百多名学者专家参与,历经20年才完成。如果仍用人工方式为《四库全书》标点,同样人力约需500年的时间,而借助于现代数字技术来标点,最多10年就可以完成《四库全书》的标点整理工作。目前,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国家有望建立起超大规模古籍数据库,目标是把中国现存的古代所有书籍进行数字化整理和保存。一旦建成,将对国学的研究与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国学网络传播的研究对象

国学的继承发扬,具有的重大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前贤已多加论述,于此不必重复。就当前世界文化的传播格局而言,若想实现国学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扩大国学在现代社会的传播面,使过去的小众传播成为现今的大众传播;必须加强国学在当今世界的传播效果,使过去的民族文化成为将来的世界文化。在这一点上,国学的传播创新能力决定了中国文化复兴的未来,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渠道显得格外重要。大数据技术与网络传播间的关系,和印刷术与文字传播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大数据也是技术,而非媒介,没有改变承载信息的介质,但是改变了承载信息的容量,加快了处理信息的速度。大数据时代,是网络传播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时代,如何开启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崭新局面?首先必须总结新时期以来国学传播的现状。只有在对网传国学的现状进行认真地分析总结之后,结合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机遇,为未来的国家文化传播制定更好的路线策略,才能正确有效地加强文化传播效能,提升国家软实力。这就是国学网络传播的研究价值所在,这样的研究必不可少。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张丽平的硕士论文《论华夏文明的网络传播》可算做该方面研究的先声。但华夏文明的范围过大,正如之前所辨析的那样,国学是文化的精华、文明的浓缩。可惜的是,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国学的网络传播的专门性研究文章出现。只在2篇论文中略有提及:新疆大学梅志俊的硕士论文《国学文化传播渠道研究》中的第三章第一节“国学文化的传播渠道”和杨慧珊、尉慧靓的《国学的大众化传播》中1.3节“其他传播途径”。另有曲阜师范大学李臻的2013年硕士毕业论文《宋词网络传播初探》对网络上的宋词传播方式做了有益的探索,可以视其为国学网络传播的“宋词”个案研究。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一、瞄准“网民主体”的观众选择

军事题材美剧的观众群体以青年人居多,且多数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事业单位白领或高校学生等,他们通常掌握一定的美国军事文化背景,且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对军事题材美剧产生较强的被吸引力和接受力。近几年,尽管使用互联网已不再是企事业单位白领和高校学生的特权,字幕组的出现也降低了观看美剧的门槛,但是观看美剧最集中的人群依然是这个群体。根据艾瑞网调查,优酷平台美剧频道PC端观看群体中:25-35岁的群体占整体比例的54.1%,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52.7%,而月收入5000元人群占比接近40%。移动端人群的高端属性更为明显,3项调查的数据分别是:65.3%,62.4%,44.3%。可以看出,相对集中的高学历、高收入年青人依然是军事题材美剧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当前这类观众群体依然是国内网民中相对比较集中,且有影响力的主流群体。他们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主流力量,通过军事题材美剧对美军形成的印象,能够在大多数人中间产生示范、引领作用,会影响更多的人通过美剧去了解美国军事文化,认识美军。可以说,正是这种受众群体与网民主流人群的相互重叠,才保证了军事题材美剧在互联网传播中不断攀升的收视率。这点从优酷2013年新季开播的美剧播放量就可以窥见,《神盾局特工》首播当日过500万,破优酷美剧首播史上的最好成绩,2010年优酷全年的美剧播放量为8400万,到2013年9月便突破1.6亿。这其中,主流受众群体的有效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思考的是,同为军事题材电视剧,为什么国内受众对美剧宣传内容的认同度高于国产剧?除了精良制作、明星效应、时尚包装等之外,应该看到,受众的有效选择和施加影响也是关键。特别是相对文化层次较高的主流网民群体,他们对于电视剧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有着更为深入的理性思考和个人判断,肤浅的剧情或简单的观点表达都很难吸引他们。而美剧复杂曲折而又看似合理的情节设置,以及巧妙寓意于事的表现手法,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以美剧《秘密行动组》为例,其中有一集是总统候选人遭到袭击,行动组奉命营救。当小组成员到达时,行动组成员说:“先生,您的周围有人背叛您,我们是来救您的。”总统候选人问:“你忠于美利坚吗?”小组成员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先生。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且我引以为骄傲。”编剧通过营救过程的层层推进,一句看似口号的台词自然而然地从主角嘴里说出来,观众并不会觉得突兀,反而会觉得这是一个忠于国家的优秀军人应该具有的品质,不知不觉就认同了编剧传递的美军形象。对于国内军事题材电视剧而言,近几年也推出了像《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等贴近时代特点,备受好评的作品。但从整体来看,依然缺乏巧妙的叙事能力,往往具有浓厚的宣传味道。我们应借鉴美剧的传播特点,尽量贴近受众群体的接受心理,在制播军事题材电视剧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观众产生逆反、抵触,甚至恶搞的情绪。

二、融入“多元形式”的策略运用

军事题材美剧在互联网上的有效传播与其灵活多变且富有成果的传播策略是分不开的。比如,在美剧《国土安全》的宣传中对社交媒体和名人效应的巧妙利用。奥巴马曾说,有两部剧是他“宁愿不看体育比赛也非看不可的”,其中一部就是《国土安全》。凭借媒体的渲染和精良的剧情,该剧第一季在第64届艾美奖大放异彩,独揽5项大奖。截至目前,此剧在搜狐视频和优酷的播放量分别达到6146万和3891万(三季累计),可谓如日中天。当然,我们要看到,军事题材美剧借助互联网的对外输出并不仅仅为谋取商业利益,它与美国军事战略文化紧密关联,是服务于美军军事形象塑造和军事利益获取的重要工具。尽管从策略技巧的运用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国内军事题材电视剧引以为戒。比如美国HBO曾经播出过一部关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救治伤员的纪录片,本意是为表现美军高超的战时卫生勤务保障能力和对伤病员的人本主义关怀,但事与愿违,过于写实、血腥的受伤镜头令很多观众感觉不适,在美国国内激起强烈的反战情绪,这部片子也被紧急叫停。总之,对于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而言,在互联网高速传播的今天,我们应该迅速转变思路,扭转以往瞄准电视和电视观众的视角,全面占领互联网强有力的传播平台,贴近网民收视习惯和网络传播规律,运用全新的播放模式和策略技巧,使国产军事题材剧能够真正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为我国军事文化的有效宣传和军队形象的良好塑造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黎瀚怿孙亦祥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1.1网站内容渐趋丰富网站内容既有国家宗教政策,也有各地道教界动态的新闻资讯,还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更有社区、留言板等在线交流栏目。如“龙虎山道教”网站首页栏目分有通知公告、图文资讯、动态、知识、管理、研究、特载、道友之声、视频推荐、名山宫观、道教神仙等栏目,另专门有论坛。页面底色为清新白色,配以暗红标题,视觉吸引力较高。“龙虎论道”网站以卷轴为底,色泽古朴,每个标题配饰太极符号,整体显得历史悠久而又典雅清幽。分有道学动态、道教思想、道教文化、道学研究、道家经典、道家养生、龙虎道观、龙虎民俗、道与文学、道与建筑、道与生活、道教神仙、道与科学、道与哲学、道教故事等15个栏目,文学气息相当浓重。

1.2从静态文字走向动态传播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接受方式,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希求全面交互,而“富媒体”的使用使得文化宣传从静态文字走向动态传播。如“龙虎山道教”网首页网络视频既有正一道教的斋醮仪式展示,也有龙虎山道庭的风景叙述,又有学员的介绍,同时通过宗教音乐“快乐学道人”的鸣唱,将“学道天师府”的主体凸显出自然和谐,得以更为全面和深入地展示龙虎山道教文化。

1.3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博客、QQ、微信、微博等新兴技术手段正在发挥积极作用。这些新兴技术的使用,使得江西道教文化的传播更为广泛和主动。以龙虎山天师府为例,既有专门的“龙虎山道教”网站进行全面和专业的介绍,又辟有“道教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新浪博客和“道教祖庭天师府”的新浪微博。截至2014年7月,新浪博客共有博文73篇,访问人数51123人次。主要内容有道协动态、通知公告、大道论微、正一经典、学习园地、无为杂谈、特别专栏、天师传奇8个栏目。新浪微博也拥有3402个粉丝。这些数据表明,深受青年喜爱并使用的新兴手段正在江西道教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江西道教文化网络传播遇到的困境

互联网给了江西道教文化传播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我们看到网络给传播带来的益处,但也无法回避在网络传播江西道教文化时遭遇的困境。

2.1精品网站建设的缺失江苏句容“茅山道院文化网”网页栏目设置清晰,主题明确,涵盖道教文化的各个方面,辅以画面、音乐,从视觉、听觉满足网络时代受众的需求。江西道教文化的传播则过多地散落于网页信息当中,这在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极容易被忽略,往往达不到合力的作用。现行的较为专业的网站相对静态文字传播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整体建设尚缺乏新意,个性不突出。同样以“龙虎山道教”为例,网站栏目名称的设置太过于中规中矩,内容庞杂,首页的布置主题不凸显,中心不突出,可利用的有深度的道教文化资源比较分散。另一个较为专业的网站“龙虎论道”网站,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但过多执着于文字的表述,道教文化影像、图片几乎没有,使得网站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同时该网站页面打开的速度也急需提高。

2.2网络信息数量不够百度搜索江西道教文化链接数是263万条,但输入武当山道教文化则为654万条,崂山道教文化为296万条。网络信息数量的低少和江西道教在中国道教的历史地位是不相匹配的。同时,传播过程的关注度、集中度也亟待加强。龙虎山道教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一届,迄今已有12届,网络信息可查的远至2005年。对于这样既有历史传统又有地方特色的道教文化艺术节,时至今日,尚未设立专门的网站或构筑网页进行传播。以道教文化为纽带,密切海峡两岸同宗同祖、同根同源的血缘联系,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努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为目标的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也已举行了六届,政治、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没有专题进行追踪。可以看到,零散的网页信息不但没有从广度上拓宽江西道教文化的传播途径,相反还削平了江西道教文化的深度。

2.3网络传播形式的不足上文提到过,江西道教文化是兼具建筑、音乐、服饰、叙述、仪式多种美感的文化组成,但在网络传播过程当中,能具体表现美感的音乐、绘画、影视等方面的作品不多。同时也缺乏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作品,作品的推介力度也不足。

2.4江西道教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不够首先,对于江西道教文化的研究近年来就不多。课题组以江西道教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仅获得24篇研究论文,而其中重视江西道教文化与网络传播的,寥寥数篇。江西道教协会秘书长陈雅岚曾在“江西道教文化建设战略与思路”中提到,在借助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要利用新兴媒体向全世界传播中国道教文化[1]。在此之外,就很少有涉及江西道教文化网络传播的研究。

3江西道教文化网络传播建设策略

我们要看到,大陆佛教网络传播兴起与迅猛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上海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提出了因特网可以成为佛教因陀罗网的譬喻,赵朴初先生对佛教网络化也作出了高度评价:“千灯互照、光光交彻”[2]。由此可见,政府、企业、协会、研究机构,都应当高度重视网络传播对江西道教文化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网络传播的特性,发展创新江西道教文化,推动江西道教文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

3.1明确江西道教文化的传播体系要对江西道教文化进行清晰的定义非一日之功,但在网络传播过程当中又不能各自为政。政府部门应当跳出行政命名因素,确立以龙虎山、阁皂山、庐山为龙头,南昌、上饶、宜春三地为支柱,抚州、赣州等地为翅翼的江西道教文化传播体系,积极引导网民进一步了解江西道教文化。同时,要重视江西道教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挖掘对外交流中文化辐射和影响。

3.2建设高品质传播网站网络传播已经是江西道教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要利用好这块阵地,提炼和挖掘江西道教文化的特色并使之转化成为数字产品。因此,要合理配置网站栏目,精心构造主题,加强数字媒体的使用。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受众,对于宗教和宗教文化的接受往往来源于影视作品,好比1982年的《少林寺》掀起了民众对少林和佛教的崇拜与向往。因此,在网络传播过程当中,可以借助视频加大传播力度。一方面推出人物访谈或者宫观、道义介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微电影构造江西道教文化新的文学艺术形象。同时,合理策划好音频与图片在网站中的使用。属于江西道教文化一支的赣南道教歌舞,是赣南客家人传统的、原始的、民间的原生态舞蹈文化,是客家先民的民间生态文化,也是赣南客家民间舞蹈文化的活化石[3]。借助音频和视频将赣南道教歌舞表达出来,形成较好的作品,将有助于江西道教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另外,注重时尚传播。网络读图年代,影像资料占据主要地位,对于年轻人而言,动漫也是促使他们接受和了解文化的一种途径。因此,江西道教文化传播可以和产业联系起来,走一条物态化、规模化、大众化、效益化的道路[4]。这样,既可以促使江西道教文化得到更深度的传播,也能从经济上加以保障。此外,以龙虎山道教文化艺术节和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为网络传播重点栏目,挂靠设立的精品网站或者单独的网页,持续跟踪,构筑既有特色又能持续发展的宣传渠道,形成品牌栏目。

3.3建设江西道教文化数据库文化资源数字化是建设和完善江西道教文化网络平台的基础,要利用数字技术对江西道教文化进行整合,分门别类建设专题数据库。如建立道教山水与诗词库。“龙虎山山水古典诗词,将文学与山水,宗教联姻,将龙虎山瑰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合二为一”“很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发掘”[5]。又如,龙虎山丹霞地貌与道教的“平、静”相符[6],建设丹霞地貌与道教文化数据库等等,形成江西道教文化数据库集成,为江西道教文化网络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SNS是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的。1967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理论表明:社会化成员之间,都可通过“六度空间”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两个人是不存在的。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此后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也就是现在的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在国外,除了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SNS研究外,也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从事SNS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如Facebook、MySpace。SNS业务的核心是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传播与建立是SNS业务最根本、最基础的需求。目前,大部分移动SNS应用软件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社交网络的传播,一是通过查询应用软件数据库信息后完成增加好友方式;二是结合LBS(基于位置服务)来查找地域附近的好友后,再增加好友并建立社交网络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移动SNS区别于互联网SNS的重要特征,许多基于LBS传播模式的移动SNS应用,更是大放光彩,如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多、3G用户的增多,面向大众的基于位置服务有望成为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实现差异化的重要领域。在国内,SNS研究方面主要分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应用开发技术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工程师王亮的《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山西大学的石艳霞的博士研究论文《SNS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和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奚望园《移动SNS发展现状与趋势探析》等,这些论文重点研究SNS发展趋势和制约因素等。

从应用开发技术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春的《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移动SNS系统设计》,此论文重点研究手机通信录通过互联网和3G网进行交换的SNS应用、宁波大红鹰学院方颖松的《LBS技术在移动设备中的发展与研究》则重点研究LBS技术在SNS中的重要特性、2012年中南大学唐磊等人研究的《面向现实的移动SNS系统》则重点研究GPS定位技术、重力加速器技术为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应用。这些结合LBS技术进行社交网络传播的方法是利用手机自带的GPS接收器,获取位置信息后来查询附近的好友。然而,一方面由于手机GPS使用的是粗码,精度最高达到100米,而且对于100米范围内距离越近的社交网络,反而会在搜索定位时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在室内使用手机GPS定位时,由于搜索数量过少,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定位。因此,在室内近距离环境中利用手机GPS定位方式进行社交网络传播将会失效。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在室内搜索不到近距离内的另一个微信用户的实验得到证实。但是,在SNS中,越是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其需要建立社交的愿望可能更强、更有效,如参加同一次会议(活动)的人之间都有相互结识的愿望。但这与当前在室内近距离中使用手机GPS定位进行社交网络传播性能差的情况正好相矛盾。因此,寻找并研究一种能够在室内近距离进行有效社交网络传播的方式,对移动SNS理论研究和行业应用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交网络理论表明,以需要进行社交的个体为中心画一圆,则离圆中心越近的个体之间需要进行社交的可能性越高,社交的效果越好。因此,手机定位技术成为了移动社交网络的催化剂。在国外,手机定位技术主要通过GPS定位,手机GPS使用的是粗码,精度最多达到100米;虽然军用GPS使用的是精码,精度可以到几米内,但军用GPS一般不对民用开放,而且收费昂贵。另外,手机自带的GPS定位需要室外才有较好的信号,而卫星被遮挡的室内、地下停车场等场所,GPS无法发挥原有作用,定位较困难。虽然现在有伪卫星增强GPS、基于自包含传感器等技术可以解决室内GPS定位问题,但这些技术目前都没有应用到手机上且应用难度较大。在国内,我国自主研制和建立的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免费服务的定位精度是10米,但目前安装了北斗导航信号接收器的手机数量太少,而且也面临室内接收信息号差的问题。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室内需要进行社交的场合比较多,而且通常需要近距离的社交更多,如在同一个会场内。综上分析可知,采用手机GPS或北斗定位方式在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效果较差。

2改进方法探索

2.1基于蓝牙技术的改进方法探索

现在的大部分手机除了自带GPS功能外,一般还具有蓝牙。它能为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提供新的方式。目前手机中蓝牙设备标准主要采用3.0版,其理论传输距离是100米,在没有阻挡的室内,实际传播的距离约为30米,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也能达到10米以上,而且蓝牙的数据速率为24Mbps,最新的蓝牙4.0则性能更好。蓝牙的传输速度完全能满足用于发现附近社会网络所需的几百字节要求,也能满足用于名片交换、文件传递、语音等基本社交行为的网速要求。如果能将同一个室内区域的手机蓝牙设备进行自组网,通过“蓝牙手机找到的另一个蓝牙手机”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就可以将整个室内的手机都找到,并建立起整个社交网络。目前关于蓝牙组网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牙底层物理通信协议和位置固定的专用蓝牙设备组网研究,一般都是通过蓝牙微微网和散射网方式组网。国外已经提供了较多的组网算法,主要有BTCP、BlueTrees、BlueStars、Scatternet-Route、近饱和组网方法、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适用环境虽然与本文中研究手机蓝牙技术环境有所区别,但仍值得借鉴的,可为基于蓝牙技术的移动SNS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2基于WiFi技术的改进方法探索

现在的大部分手机除了自带GPS和蓝牙功能外,一般还具有WiFi功能。日常工作中,同一个室内环境中,用到WiFi方式上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同一个室内的手机,一般来说都是接入到同一个WiFi接入点,那么通过WiFi网络终端搜索、传播等相关技术,就能查找到位于他/她身边近距离的其他网络个体,进而建立社交网络。WiFi的带宽一般可以达到100Mbps,完全能满足进行移动SNS各种应用的行为。在WiFi局域网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通过单播、组播、广播方式和实时定位技术进行局域网内终端的搜索,这些研究内容可以借鉴,用于基于WiFi技术的移动SNS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综上所述,移动SNS近距离内的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可以采用手机蓝牙自组网和WiFi局域网等两种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应用。

3研究价值

3.1应用前景

本文提出的针对移动SNS近距离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建设各类移动SNS应用提供新的社会网络传播方式。例如,在腾讯公司的微信产品中增加通过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进行室内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则可以更好查找到身边的朋友、“对面可见”的朋友,进而建立一种基于近距离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使社交更有影响力和成效;也可以用于开发一款移动SNS产品,对参加同一次会议、音乐会等室内社交场所的社交个体,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从而建立各种可能的社交网络,进行各种社交行为,如名片交换、文件共享、文字或语音聊天等。

3.2学术价值

本文提出采用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在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是对移动SNS理论中采用查询应用数据库和GPS定位两种现有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方式的有力补充,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能使移动社交网络更具有影响和成效。因此,本文提到的研究内容也势必会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论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媒介场域日益成为社会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与此同时,网络传播伦理失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有多重表现形态,从层级看,最基本的失范表现为资讯泛滥、垃圾信息、泛娱乐化和传播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第二层级的失范是个别舆情经网络传播无限放大成为“公共问题”而出现群体极化现象,最终引发网络暴力;第三层级的失范是传播者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捏造虚假信息,或出于某一不正当利益诉求恶意传播网络谣言、进行网络欺诈或网络诽谤。

1.第一层级:网络传播中的“三俗”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是微博、微信等微技术的广泛应用,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在网络媒介的不同样式和各种社交平台中肆虐横行,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大量无用信息层层包裹,格调低下、粗制滥造的文字图像泛滥成灾,以文化作品传播为例,我国数百个电视频道的网络平台,每年播放数以千万计的文化节目,色情淫秽、娱乐绯闻铺天盖地,理性信息的获取和传统社交方式变得困难重重。2010年起,中央高层发声,从中央到地方重拳整治广电和文化系统的“三俗”之风;2013年起,宣传文化部门和新闻媒介着重开展网络乱象清理行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全国开展打击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网络传媒生态和社会舆论格局得到较大程度改观,但哗众取宠的“标题党”现象、搜索引擎网站中格调低俗的广告图片信息仍时有出现。

2.第二层级:网络传播中的舆论暴力近年来,个别事件引发网民非理性围观最终形成网络舆论暴力的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舆论暴力主要表现为以恶毒语言侮辱谩骂和以“人肉搜索”等网络过激行为形成网络舆论集结,从而对当事人进行“通缉”和“追杀”,如2007年“铜须门”事件、2008年“人肉搜索第一案”、2009年“70码”事件(胡斌案)、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李启铭案)、2013年广东陆丰少女自杀事件等,几乎每年都有引起严重后果和社会广泛反响的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发生。虽然巨大的网络申讨声浪有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积极因素,如2009年“天价烟”事件(周九耕案)、2012年“表哥”事件(杨达才案)等,都是由网络舆论最先揭开贪腐面纱,使网络舆论表现为反腐的一把利剑,但网络申讨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极易伤及正常的社会秩序,由网络舆论暴力导致的媒介审判严重干扰司法的独立性,典型的个案如胡斌案、李启铭案,本来是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但提前于法庭审判的网络舆论审判使得司法不可避免地受其左右,从而影响司法公正。

3.第三层级:网络谣言和网络诽谤网络谣言指的是在网上传播未经证实的特定信息的行为,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谣言主要出现在公众关注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多由部分网络“大V”恶意歪曲或捏造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经网络水军传播扩散而成,网络谣言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后的谣“盐”风波引起了大规模的抢购食盐事件和民众生存恐慌,2012年葡萄致癌谣言导致宜春袁州区葡萄滞销。网络诽谤则指在网上歪曲或捏造事实损毁他人名誉的一种侵权行为,如一些网络在线论坛、新闻组、公告板上的人身攻击、恶意灌水、煽风点火等不良行为,不管是否具有实质恶意,都触及到了网络诽谤的边界。网络诽谤由于网络空间的多重特性给受害人造成的伤害远比普通诽谤严重,因而具有实质恶意的网络诽谤被点击、浏览、转发达到一定的量,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2014年宣判的“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案件,就是网络诽谤超越伦理道德失范的范畴构成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从2011年到2013年,秦志晖、杨秀宇等人组成网络推手团队,以“秦火火”、“立二拆四”为网名,组织网络“水军”长期在网上炮制虚假新闻,利用热点事件进行自我炒作,攫取非法利益,包括严重诋毁雷锋形象,贬损杨澜、张海迪名誉,捏造“7•23”动车事故国家花两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等,引发大量网民对英雄形象、公众人物和国家机关公信力的质疑,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最终构成刑事犯罪。

二、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深层原因

数字技术操作上的低门槛瓦解了精英传播的话语霸权,互联网传播的草根性和超现实想象一开始就以叛逆的姿态出现,这是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技术原因;传媒业的过度产业化和市场逻辑是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经济原因;媒介管理领域互联网空间管理的相对空白是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制度原因。但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看,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传播伦理失范反映的技术、市场、制度背后是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的是传播中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相关社会角色的不平衡和缺失问题,具体而言,社会关系上中国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政治资源分配不平衡、权力信任危机导致的民众的普遍性社会焦虑、社会结构上中层组织的匮乏、社会角色上知识分子在新媒体环境中的集体失语,是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社会原因。

1.从社会关系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下层民众普遍性社会焦虑的新媒体镜像反映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包括一般办事员和职员、个体户、无业游民、农民工、下岗工人和城市低收入者等,他们具有不同的职业面貌和身份,并不具有统一的阶层特征与共同意识,内部差异性大,但就共同性而言,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经济政治资源少,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公共话语平台和利益表达渠道,社会地位不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转型期社会权力、社会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社会结构重大变迁所造成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他们仍然感觉到社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在单向度的决策思维下,决策过程的不透明也引发了民众对权力的信任危机,从而导致社会关系的结构性紧张和民众普遍性的社会焦虑。如中国PX项目相继在厦门、大连、宁波引发抗争,并在昆明、彭州等地遭到公众抵制就是典型的案例。互联网门槛的低准入使这些在现实政治和经济社会中被拒之于主流话语权门外的阶层获得了自我地位确认的机会和可能,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民主和宽松使他们的意志充分得以表达,对大众情绪与平民价值的认同和对精英传播与主流话语的排斥,以及以“社会共识”的面目营造民间舆论场,激烈抨击那些道德假想敌,是他们释放生活压力、表达社会焦虑和宣泄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一个出口。除少数恶意炮制谣言的网络推手外,传播网络谣言的多数网民并无显著不良动机,谣言只所以得以生成和传播,在于它们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往往暗合了民众对以往社会问题的集体记忆和对当前社会关系的认知偏向。

2.从社会结构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暴露出中国社会中层组织的缺失中国宏观社会结构长期以来只有两个层级,一层是国家,国家控制几乎全部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另一层就是民众,作为国家与民众的中介———社会中层组织,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发展较快,据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3.1万个,社会社团23.9万个[9],但相对于泱泱人口大国比例偏小;从类型看,行业协会构成注册社团的主体,2001年,这一比例达到45%[10],而如环保、慈善等公共事务管理、公益服务等方面的组织处在散、小和在民政部门无登记的状态,这反映了中国市场化发展下政府一个时期的偏好。社会组织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的缺陷,导致了中国社会组织对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无论在“外在”效应(如平衡国家权力和公共话语传播)还是在“内在”效应(如发挥社会资本效用)等方面都是有限的。美国社会学家康豪瑟(WilliamKornhauser)在《大众社会政治》一书中指出:政治精英-中层组织-民众三个层级是构成一个发育良好的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发达的社会中层组织能为民众与国家对话提供平台和管理国家难以涉及的领域,具有促进组织成员互相交往和交流以及提高成员政治参与能力、促进公众认同等多重社会功能,从而摆脱公众被集体动员进某一情境中去的困境,起着社会稳压器的作用。中国社会中层组织在数量、多样性和发展程度上的不足,导致了社会成员与政治精英之间有机联系和沟通渠道的缺乏,而网络媒介的扁平化、普及化、匿名性、虚拟性和强大的传播力使民众极易被非理性地大量动员进同一个运动中去,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成为必然。

3.从社会角色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背后映射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角色担当的不足和网络公共话语的集体失语社会角色一般指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社会角色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知识分子在西方语境中即“intellectual”,有学者将其译为“智识者”,认为其原意基本上指的是一种类型的群体,这些人具有真知灼见、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以理性给人启迪,从而产生影响并获得超出一般人的社会荣誉[11]。中国学界在接受西方“智识者”观念的时候,一般主张萨义德(E.Said)等西方学者的观点,将其界定为社会中具有特定公共角色的个人,具有批判精神、对公共领域的关怀和对政治事务的介入,是“智识者”的重要特征。本文认同中国学者的一般主张,认为知识分子应是具有担当精神的社会公共角色。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知识分子,有着时代特有的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但他们在网络传播上却未能作为一个知识阶层起到应有的社会批判和价值引领作用。知识分子网络公共话语的失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分子网络参与占比不足。《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显示,从年龄结构看,网民群体主要以青少年为主,30岁以下占比为57.2%,其中20岁以下占比26%;从学历结构看,初中学历及以下人群占比为47.9%,大学本科以上仅占10.8%,《报告》指出,从趋势看,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二是参与和使用互联网的知识分子公共话语表达不足。尽管一批知识分子正以博客、微博意见领袖身份,参与公共话语的表达,“在各种言论中扮演着社会批判者和道义担当者的角色,如对旧有体制的抨击、对道德缺席的反思、对失败教育的谴责等”,“但人数并不多,且先后卷入各种是非争端中”;从不乐观的情形看,网络新媒体一方面出现了知识分子“对非理性微博场域的迎合”和“虚妄的公共性”,另一方面是“传统人文知识分子延续性归隐和缺位”[12],惯习使他们擅用纸媒等传统媒体进行话语表达,而对网络这种新媒体更多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而一批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获得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为时不久,由此带来的荣光使他们着迷于时尚与趣味文化的消费,他们虽然拥有知识,却缺乏社会批判的精力与意愿;相对集中的大学生网民群体,他们青春热情、个性张扬、关心时政,但他们对网络的使用主要以娱乐、交际、资讯搜集为目的,有学者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论坛、微博、博客等网络传播行为,虽然保持较高关注,但相当比例的人选择潜水,经常参与的并不多,而且由于大学生自身网络素养尚不成熟,极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导致传播失范,尚不具备智识者所应有的公共批判性。公共话语的集体失语使知识分子在网络传播领域“智识者”角色的光环黯然失色。

三、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治理

2013年以来,我国从国家层面加强了对网络的基础管理、内容管理和行业管理,在引导网上舆论工作、规范完善网络视听节目管理、防范和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如依法封闭部分微信自媒体账号,严惩制谣传谣的网络推手“秦火火”、“立二拆四”等违法犯罪团伙,查处或关闭快播公司、人人影视、射手网等一批涉黄、涉暴、涉恐的知名机构和网站,关停迅雷弹窗服务,清理关闭淫秽色情信息账号等等。刚性治理对网络传播失范问题形成了强悍的威慑力,网络空间和网络生态走向清朗。但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观照,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治理,有赖于更和谐的传播社会关系、更合理的社会结构以及更明晰的社会公共角色的建构。其中,纾缓民众社会性焦虑、缓解社会结构性紧张需要公共行政部门主动建构公众传播的网络社会空间;社会结构的合理完善需要社会中层组织的大力发展并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众传播中发声;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共角色的建构需要知识分子的“智识者”担当。

1.缓解社会关系的结构性紧张,需要公共行政部门主动建构公众传播的网络社会空间对公众的关注和关怀体现一个社会的人本取向,也是和谐社会关系建构的根基。社会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MonsieurSergeMoscovici)在研究群体行为时指出,对于群体行为的任何误解或忽视,可能就意味着对当代世界的极端无知,因为这个世界的主要特点就是制造群体社会,而民众就是这个社会的主角。社会公众是变动不居的存在,其作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身份更多时候是被动员和“询唤”出来的,通过询唤而被规范化的网络社会大众比作为社会实体存在的公众往往更强大。社会焦虑是社会结构性紧张的表现形式,指征了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愿望和诉求表达,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社会的扁平化结构使直接民主成为可能,有学者指出:社会热点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及支持者倾向于利用网络作为唤起公众舆论同情和政府关注的最优方式,为此,公共行政部门有必要摈弃单向度决策思维,主动为大众政治参与打开一扇机会之窗,为公众参与公共讨论提供全面而平等的机会,从而构建宽松和谐的社会关系。公共行政部门可从三方面建构公众传播的网络社会空间,一是直接搭建网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网络平台,以公众为导向,以再造组织结构、促进公共利益、推进公共服务以及促进民主价值为目标,以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公和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对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和内容架构,尤其要重视公众参与的设计、建设以及为网民所喜闻乐见的业态、文风、语境建设,注重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网站论坛等新媒体形态建立官民网络平等对话机制,使网上政务、网上、网上问政听证和网络信访受理等成为常态。二是要善于与非政府门户网站合作打开民声通道,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如做客知名网站与网民对话,以更开放、更理性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直面公众质疑等,让公众在经常光顾的综合门户网站中接受公共行政部门和政府官员的主动询唤,让社会在个体身上充分在场,从而使公众社会焦虑在公共行政部门主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得以纾缓,降低社会风险。三是要善于借力网络“大V”建构公众传播的网络社会空间,网络“大V”作为网上公众人物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公共行政部门要善于与其主动沟通,使其在网络社会空间发挥情感动员和询唤的正向功能、减少负面影响,对部分网络“大V”主观恶意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则要通过国家政权的强制力和法治手段加以管制和规约。

2.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层组织是预防和治理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固本良方和谐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以中间阶层为主体,而上层和下层比例都较小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这需要政府加强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层组织,则是短时期可行的社会治理模式。当前,我国应大力引导和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等多类型中层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层组织制度化关系网络的功能,让广大民众通过成为组织成员促进信息交流、获取社会资本、推进自发合作,开展公共话语传播,从而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政府则要加快转变职能,厘清政府权责边界,要向企业放权,培育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要向公众放权,扩大公众的现实社会参与;要向社会放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准政府组织、群众团体、中介组织、草根社团、虚拟社团等各种社会中层组织的作用。第三个放权关键在于政府要向社会中层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参与社会管理让渡包括舆论空间在内的社会空间,让社会中层组织切实承担起社会公共性事务服务职能、部分行业管理职能、社会慈善和社会公益职能、决策评估职能、公权力监督职能等,减少社会性矛盾和冲突的囤积,加强实体社会的公众政治参与和传播疏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虚拟社会的传播失范问题。

3.网络精神家园的重构迫切需要知识分子的社会公共角色担当共时性地经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有现象,反映在信息传播领域,精华与糟粕共存、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堂、真理和荒谬边缘消解、不同观点不同话语扁平共处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存在,况且,中下层民众能够共时态拥抱最先进的传播技术本身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关键在于知识分子应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成为领跑者。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放大效应,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沦为工业的标准化生产引起的,正如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美国大众文化时所指出的,大工业生产凭借现代科技手段的标准化使文化沦为工业产品不断被复制,文化被物化了,人们需要思考的内在联系被割裂,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从而异化为机器的一部分,商业逻辑驱动下的大众传媒则为这一异化推波助澜。知识分子不应被文化工业的灰尘遮蔽心灵,沦为如当年美国白领职业者那般作消费上的前卫者、政治上的哑巴和精神上的贫乏者,在网络传播中集体失语;更不应成为传声筒、扩音器,而应切实担负起“智识者”角色,在文化工业化、消费市场化、传播大众化的社会转型万象中确立起应有的问题意识、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在网络社会中有所关注、有所忧思、有所坚守、有所担当,成为网络传播的引领者和主力军。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回归,有赖于知识分子现代科学理性精神的自我觉醒,而滋养独立精神的人文土壤和制度环境的创造,更是不可或缺的。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7篇

网络传播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的信息化,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实现能够使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传递,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这也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无论是从形态上还是特性上,网络传播明显克服了传统媒体存在的某种不足,它不仅兼备了新闻传媒的具体特点,也突出了自身的传播优势,这种优势也是网络传播的时代特征。其一,网络不但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是存储信息的基本载体,网络传播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种需求,传统的新闻媒体强调的是“内容为王”,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用户完全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这一意义上讲,网络传播真正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其二,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它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单一性的传受关系,在网络传播中,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又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显现;其三,网络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它具备了报纸文本传播的优势,广播声音传播的优势,电视图像传播的优势,使用起来更为高效、便捷,其竞争力也不言而喻。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一)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它成功地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足,其对当前新闻采编产生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新闻采编的多媒体化和立体化,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它不仅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结合起来,还可以将传统模式下的多种传播形式同时使用,更有助于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掌控;其二,网络传播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传统的新闻采编非常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因时常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新闻的跟进性难度很大,鉴于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些新闻报道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而网络传播完全可以摆脱这些因素的限制,且能够充分实现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的统一;其三,网络传播能够突破原有信息传播载体的容量限制,大幅度提升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例如,报纸就容易受到版面的限制,编辑的信息很难将新闻的全貌呈现给受众,相对而言,网络则可以实现无线连接,确保新闻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因其自身的随意性、复杂性以及难控性等特点,也给新闻采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使新闻采编的严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与新闻的时效性一样,严谨性也是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但是,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容量也要比传统新闻媒体大得多,这就加大了对信息的甄别难度,使新闻报道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与传统的新闻采编相比,无论是文字措辞,还是对信息准确度的掌握,都缺少一定的严谨性,加之网络信息的难控性,虚假信息屡见不鲜,都给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网络传播在新闻评论方面过于肤浅,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闻评论深度不够,尤其与纸媒相比,传统纸媒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新闻评价体系,且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和评论人员,新闻评论深度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网络传播由于缺乏深刻性,受众对其信任度也就有所下降。

三、结论

网络传播论文范文第8篇

利用各种工具对图片进行处理、造假,图片缺乏应有的严肃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技术软件层出不穷。其中针对图片进行修改的软件开发也逐渐步入正轨,类似Photoshop、美图秀秀等软件,从最初的摄影师为了美化摄影作品为目的逐渐转变成网民对于各种新闻图片进行涂鸦的工具。通过这些软件再加上网络环境中的匿名制,使得任何使用网络的网民都有可能成为时事新闻的记者,网络中的新闻消息的可靠性也随之下降。同时也有一些网民为了娱乐,将一些严肃的政治问题中涉及的人物进行处理,做成动漫的效果。在这种环境中网民对于新闻的真实性难免会提出质疑,使得网络新闻的权威性减弱。现在许多新闻网站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将许多事实的报道过分戏剧化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新闻报道娱乐化的现象虽然能够为新闻网站带来一时的丰厚利润,但是这种行为从根本上动摇了新闻报道的地位,使得新闻报道向低俗化方向发展,降低新闻媒体的可信度。此外,网络信息的属于非实名制,无论是何种信息都不需要承担责任。因此,网络上的低俗影像、黄色信息等肆意传播,更是加大了不法分子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力度。这些人为了提高网站的点击率,总是以一些“明星在街头接吻”、“美女露点”等题目吸引读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更是对未成年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改善网络图片传播的对策

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但正是由于开放性这一特点,使得新闻图片的质量大大降低,这些不能突出主题的图片、侵犯隐私的图片、不良图片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阅读兴趣,不利于新闻图片的更新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和处理,从而提高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和正规新闻的传播。

(1)加强新闻图片和网络的管理。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新闻图片的网络传播也正在向商业化发展,应该逐步加强对于其的正常管理。而且网民具有言论自由权,使得网民可以任意各种信息而不受约束,这种状况不利于网络这种新型媒体的网络管理。此外,网络中由于网站自身的经营利益,大多数新闻的使用都是需要付费的,这就需要网站做好防止有些人为了逃避付费而进行非法下载的工作。对于一些一般的图片,网站会采用大图和小图的形式进行产权保护。小图用来浏览,而下载的大图中印有网站的标识,在对于一些重要图片的购买过程中,可以采用用户付费后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发送。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图片的版权问题,也防止网民肆意对图片进行修改而造成的可信度下降等问题。总之,网络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禁止不良图片和不良信息等的肆意传播。

(2)提高网民素质,减少不良图片的传播。由于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性,网络中存在着很多丧失道德底线的行为。而新闻图片在网络传播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究底还是网民自身素质的问题。网络中对于网民自身的文化水平没有相应的控制手段,使得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网站抓住了网民容易跟风这一心理,通过各种手段将新闻事实进行扭曲。因此,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网络活动中网民的道德素质和媒介素养。首先要从网络工作者入手,对网络工作者提出相应的工作道德要求,定期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工作人员能从自身做起,杜绝低俗图片的传播,从而使网络环境保持纯净。除此之外,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每一位信息传播者都应该具有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决不对不良图片信息进行传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正常进行。

(3)建立相关的网络监督管理制度。在当代社会中,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解决很多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问题。针对网络环境的维护国家已经制定出了一些政策,用来维护网络环境的秩序,对不良的网络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制约。但是这些条令对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来说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对于监督管理方面的缺失,正是造成新闻图片泛滥的重要原因。对于网络中出现的血腥、暴利、色情以及侵犯受害人隐私的图片行为,网民应该及时通知相应的网络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部门也应该切实负责,对于这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同时,为了促进网络管理者对不良信息的坚决抵制行为,应给予奖赏与鼓励,从而维护网络新闻的可靠性。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