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范文

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范文

实行稳健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政府通过扩张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启动后,政府财政支出就应相应减少。实践证明,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特定任务适时相应地调整财政政策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财政政策”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

稳健财政政策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而是在服务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适当削减赤字和公共投资,积极增收节支,调整支出结构,推进财政改革,它不仅是财政政策名称和赤字规模的调整变化,更是财政政策性质和导向的根本转化。

(一)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要适度。一方面指财政政策力度不大也不小,政府财政支出在保证对经济增长有效刺激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在保证微观主体消费、投资需求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将财政赤字缩减到合理边界。另一方面指财政政策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明确目标,小步微调,将政策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化为最小。

(二)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应增强市场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市场是基础,政府是补充,重在弥补市场失灵。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财政应由直接投资转向间接调控,启动社会投资,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对与经济过热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对属于公共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不仅要保护,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

(三)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应规避风险。规避风险包括规避经济过热和赤字激增两方面的风险。财政政策应从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方面着手,缩减国债规模,改革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税收体制,加强税收征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以及促进瓶颈、短缺部门的发展,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公共卫生、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努力压缩财政预算赤字。

二、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

(一)税收方面。一方面加强税收制度建设,把握好税制改革的时机,通过进一步完善税制,使得税收政策的调整和长期建设国债的相关政策调整相互呼应、协同配合,同时也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建立经济自主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尽快清理各种收费,将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范围,并加强税收征管。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要向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倾斜。

(二)国债方面。适当调整国债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优化国债的结构,应逐步减少增发国债的数额,并将增发国债的收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用途限制在在建工程的后续建设,不再支持增设项目,剩余资金重点集中在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农林水、生态保护与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项目,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条件建设。

(三)平衡赤字方面。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收支缺口和还债压力不断扩大,财政风险因素不断增强,所以逐渐削减财政赤字,尽量实现平衡预算成为当前防范与控制风险的重要问题。

(四)增收节支方面。在总体不增或略减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控制支出增长,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一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各种漏洞,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依法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控制减免税。二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各项财政支出都要精打细算。三要在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的行为,把该花的钱花好、管好、用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来替代一定的财政资金的增量需要。四要科学使用预算执行中的超收,一般不能做刚性支出和投资安排。

三、稳健财政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政策的时滞性。宏观调控政策从实施到见效本身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的经济高增长和局部过热即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滞后效应,所以,应把握好财政宏观调控的时间,在变化趋势开始形成的时候尽早采取行动。

(二)防止政策的固化。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可是具体操作却应该着眼于熨平经济的短期波动,所以,财政政策应尽可能地短期化和社会化,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微调。

(三)注意纠正政策效应的偏差。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既得利益格局下,地区、行业和部门受利益动机驱使,不但不追求效益最大化,反而常常产生负社会效益,对这些问题应及时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