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分析范文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分析范文

时间:2022-12-17 10:33:15

地震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分析

过去,我国的地震信息服务主要依托电台、电视台、无线广播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在时效性、广泛性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地震信息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地震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震信息服务已呈现出多样性的传播趋势。因此,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技术(张魏桔,2013),充分发挥其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王亚鹏,2013),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传递第一手地震信息,既做地震信息的传递者,又做地震信息的解读者(陈平,2013),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地震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地震信息的权威性和及时性(黄沛等,2013),可根据不同群体对地震信息的不同需求,向他们提供移动终端的个性化定制(马凯,2013)、地震速报自动收取、地震微博信息互动等多种地震信息服务模式。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让地震信息服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地震信息服务现状

近年来随着地震信息服务的不断发展,其传播方式已由过去的电视、广播、报纸逐渐转向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传播方式。其中,门户网站、电子报纸、移动终端和交流平台等信息传播,加快了地震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范围。同时由于地震行业的特殊性,一些地震速报信息要求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更是加快了地震信息服务传播的高速发展。当今,网络互动交流应用平台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已被公众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并结合地震信息服务的特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相继推出了地震资讯微博、地震速报微博、救援队博客和网站地震专辑,以及地震速报信息、地震科普知识、地震行业动向等,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地震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上述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地震的相关信息,并帮助公众掌握震情灾情、地震科技动向、地震科普知识等,同时运用自救互救技能还能保护自己,拯救他人生命。

2地震信息服务资源

(1)通过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应用平台合作,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已开通了中国地震资讯、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中国国际救援队等微博。同时根据地震信息的不同侧重点,还开设了地震相关信息服务专栏,进行地震速报信息、地震科普知识、地震应急救援等信息的,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具备了时效性、专业性、权威性等特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播地震信息,服务公众。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微博运行体系和大震应急信息服务流程模式,包括微博技术支持、参与编发人员以及舆情专家组等,向社会提供地震信息服务。在日常情况下,微博通过自动推送技术国内外地震速报信息,包括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和震级)以及地震科普等知识性博文;在大震应急情况下,除正常上述内容外,还组织地震行业内相关技术人员大震应急产品,及时播报地震现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组织权威专家进行地震原理解读,并结合公众舆情系统反馈的信息对网民关注度高的相关内容进行科学讲解,正确引导公众舆论。(2)信息科技发展使得手机成为了公众手中获取信息的移动平台,由此开发建设了地震速报信息手机服务客户端,并根据不同的手机系统分别开发了IOS版,用以满足不同社会公众的需求,例如图1。手机客户端的开发服务立足于公众的需求,力求在第一时间让公众获取地震信息(如:地震位置、时间、震级和震源深度等),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防御地震次生灾害提供科学信息服务。(3)门户网站制作大地震专辑。当遇到突发大地震或重大事件时,在网站上建立地震专辑或大事件专辑,集中反映地震震中信息、地震基本信息、余震统计、受灾情况、应急处置、地震救援、地震科普和现场图集等。同时要求做到信息内容科学准确、及时跟踪地震最新情况、随时更新震情灾情,为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地震信息服务。针对国内外发生的高震级、有人员伤亡的地震,还要特别制作地震专题。如针对国内特别制作的专题有:“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阳市苏家屯区交界发生5.1级地震”、“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交界发生5.6级地震”、“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等;针对国外特别制作的专题有:“伊朗发生6.3级地震”、“伊朗、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7.7级地震”等。同时为了纪念防灾减灾日,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还特别制作了“2013年防灾减灾日专题”等专辑,作为每年防灾减灾日的重大事件进行宣传。(4)“12322”地震速报参数短信服务。“12322”地震速报,针对地震的不同级别和速报类型进行了“CC、AU”等类型的分类,为地震来临时提供短报、速报、快报等地震速报信息服务。同时,还提供包括速报短信息、舆情短信息、通知,以及应急启动和取消短信息服务等。

3地震信息传播数据分析

地震信息传播服务通过门户网站、网络应用平台向公众提供地震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已经在日常运维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可分析出社会公众对地震信息服务的各种反映。以2013年地震信息数据为例:地震门户网站月均访问量1078.2万人次;“12322”地震速报参数短信服务月均信息量2111条;中国地震资讯微博信息服务达到日均不低于3条的信息更新。地震速报在地震信息服务中占主导地位。从初步统计数据看,中国地震台网的自动速报结果准确率达95%以上,初步结果和正式结果的吻合率在98%以上,技术上与国外差别不大。随着我国公众对于地震速报的难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中国地震台网多阶段速报结果直接的时机已经成熟。利用现有的微博、微信平台,大力推进地震速报服务水平,可提高地震速报参数社会服务功能的及时性。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地震灾区的消息是由微博首先发出来的。由此可见,微博具有迅速传播地震信息的特点,并且传播的速度很迅敏。在地震刚刚发生53秒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就率先将地震的消息传播到了微博平台上,而后微博平台成为了救灾的重要信息来源,大量志愿者、当地民众在微博上震后图片、救人信息,开列灾区紧缺物资清单。这些信息的出现,扩展了灾区灾情的救助力量,传递了救助的温暖。再如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雅安发生地震后,国家地震台网官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于1分钟后发出微博,不过当时还未能确定雅安地震的震级;4分钟后,四川当地媒体成都晚报在媒体内最先发声;5分钟后,陆续有震区网民微博信息;6分钟后,首个全国性媒体新华网地震消息;12分钟后,国家地震台网确定震级;18分钟后,军方成立抗震指挥部并采取应急行动;27分钟,公益组织壹基金关注雅安地震事件并采取筹款救灾行动;58分钟后,国家高层关注此信息,启动三级救灾响应。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在雅安地震发生后1小时左右地震信息量激增,其中微博信息量居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博地震信息传播量远远高于新闻、贴吧信息量。在短时间内,微博地震信息传播快速并广泛地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网民、灾民、地方媒体、全国媒体、军队、武警、公益组织、国家高层,全都参与到雅安地震应急事件当中。由此可见,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的响应速度,在地震应急处置、紧急救援时刻发挥了积极作用,地震的发生突显出时间的紧迫性,时间就意味着生命。据《社会与公益》舆情观察室报道:“在地震发生的72个小时之内,被称之为救援黄金时间”。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灾民生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正是由于这种快速应急机制,为紧急“72小时”黄金救援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使更多的人有了生还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灾害的影响。4月21日,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相关新闻报导量激增,新浪微博文谈及该队的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如表2所示。通过上述信息量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雅安地震中微博地震速报显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空间,雅安地震事件最先是从微博开始传播,此后信息量呈现爆炸性增长。自4月20日地震发生至4月21日24时,各种相关信息已高达14767221条,其中,微博更是信息传播的主角,相关微博信息达8712157条,远高于新闻、博客和论坛。通过以上两个典型地震事件的数据可揭示出,地震速报信息应当与新媒体合作,积极利用新媒体互动平台,及时主动对外震情灾情及救援等信息。运用媒体平台进行地震通报,公开透明地震信息,让公众了解地震进展等各种情况,把第一现场的灾情以及第一时间的应对情况及时传播出来,让民众知晓,让灾民安心。充分利用地震信息传播平台在第一时间发声,有助于政府成为突发地震舆情事件的第一定义者,进而掌握主动权。建立网络平台地震专版栏目,开设专业的搜救、自救互救平台,辅助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整合网络地震信息平台资源,紧密跟踪地震灾区事态发展,地震信息高峰期过去后,地震信息传播平台还要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安抚灾民,稳定民心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公众具有正确面对地震自然灾害的心态,使之满怀信心地投入到重建家园的队伍中。

4结语

大众新媒体传播平台在地震信息中以其迅速、准确、广泛地向广大公众传播地震信息,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和稳定公众的情绪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充分利用好地震微博信息的传播优势,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向,可为有效构建良性的地震舆论环境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为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地震,正确处理地震应急中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供帮助。通过对地震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为主体的地震信息构架,借助大众新媒体传播及时快捷、立体多元、全面覆盖的信息平台(如:微博、微信和媒体等公众应用平台),可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信息服务。在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关注地震信息传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不断摸索适应公众需求的地震信息传播和服务模式,满足公众对地震信息的需求,为今后防震减灾奠定基础,这对于建构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满丰 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地震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xxcblw/68409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