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范文

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2-08-28 05:00:01

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摘要:造成网络舆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敏感因素,也可能是因为自媒体在高校中占据的优势地位,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高校和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质。文章阐述了高校应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正确引导校园内舆论思想传播向正确性方向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自媒体环境

1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以及特点

1.1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

(1)突发事件的激化。突发事件、偶发事件会因其自身的偶然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料性而促进网络舆情的形成。(2)国内外的热点问题。一些在国际中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能够涉及国家利益或民族利益的事件都可以成为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3)与自身利益有关的问题。能够在高校引发网络舆情的事件大多数都是与大学生自身利益有关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评奖评优、奖学金助学金、学校管理问题等[1]。

1.2网络舆情的特点

1.2.1丰富多彩的交流内容构成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多种多样,范围比较宽泛,并且形式纷繁复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壮大,一些问题现如今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形成一个较大的舆论场。而多元性主要是说大家对于某件事的看法,可能会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自身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而产生不同的态度以及看法[2]。

1.2.2参与主体平等和舆论平等的公开性传统媒体对网络参与主体的限制条件十分严格。自媒体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的主体,并且网络舆论不会因为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而有所限制,虽然对于网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增加了对于网络监管的难度。

1.2.3沟通和传播的时效性与迅速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优势一目了然,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新闻热点消息,这也形成了网络舆论扩散速度快且不可预估的特点[3]。表达内容的情绪化与非理性。高校内的许多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业、就业等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导致一部分人内心产生不满、焦虑、迷茫的情绪,很多人会将这一情绪依靠网络进行发泄,但有时这些负面情绪反而会在网络环境中迅速滋生。

2自媒体环境下高效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目的不明确

我国实行行政体制的考核制度,许多大学都会利用普遍的方法来解决产生的网络舆情问题,会尽可能地降低舆情在校园中产生的影响,缩小影响范围,并阻断问题的传播路径。争取将问题在私下里由内部解决,这样的处理方式非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地变本加厉,虽然表面上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实则是为后期埋下了一个随时可能会引爆的炸弹。

2.2管理主体模糊不清

我国高校内网络舆情管理所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没有专门负责的主管机构。很多高校均没有设立专门监控网络舆情的机构建制,或者是将该项工作交由其他部门进行管制,虽然有管理的部门,但却没有承担责任的主体。造成网络舆情管理主体混乱的原因有以下几种[4]。

2.2.1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提前设定一个规矩,如果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那么无论是对于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都将缺乏统一的、标准的规范,也无法有效形成执行能力。

2.2.2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人员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都采取校内管理人员兼职的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岗位混乱、分工不明确、工作能力不匹配、处理事件的时效性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只会有害无利。

2.2.3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体制方面的支持分析我国国内现状,对于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缺乏统一的方式,使得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人员对于一些网络舆情事件无法及时调取资源,从而降低了事件的处理速度。

2.3对于管理对象的认识欠缺且管理的方法缺乏科学性

2.3.1管理对象范围构成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舆论信息、传播媒介、受众群体。所以在对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的研究时,应将范围扩大至每一个可能会产生影响的构成要素中,而不应只局限于大学生和网络服务平台[5]。

2.3.2管理问题对于传播者来说,现阶段我国高校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学生的方法,在对教师的网络培训、管理人员水平及其管理覆盖范围方面也都比较匮乏。对于传播渠道来说,大多数国内的自媒体网站都没有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对于“草根明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同时也会成为居心叵测之人散布虚假信息的有效渠道,高校应将真假信息的辨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看待。对于受众群体来说,应具备正确区分高校和数字信息的能力,管理人员要做好引导工作,尽量优化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

3如何加强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

3.1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思路

想要提高管理的效率,首先,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因素,是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手段。我们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数字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应该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同时,管理者必须自发地学习新的思想意识,更加重视自己的媒体,通过媒体信息的研究,制定新的媒体监视理念。构建自媒体舆论管理平台,站在最高处对网络舆情的走向进行引导[6]。

3.2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3.2.1收集舆情信息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的工作基础是要收集正确的舆情信息,构建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信息收集队伍,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使管理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牢固。

.2.2舆情信息判断互联网环境中的数据量相当庞大,作为一名专业的舆情信息判断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而且还应对当下流行的一些网络用语、符号等有所了解并加以运用。

3.2.3树立高素质的“舆论领袖”所谓“舆论领袖”主要是指经常会参与到网络中进行讨论的人们。他们可以提供舆论信息,并且通过发表自己的看法去影响其他人,一名优秀的“舆论领袖”应该是将积极的、有用的舆论筛选出来并加以传播,也可以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网络群体。由此看来,高素质、高水平的“舆论领袖”对于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7]。

3.3加强舆论引导,促进舆论管理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国内各大高校的官方舆论与网络舆论形成了相互依存却又相互对弈的关系,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另一大重要工作就是将这两种舆论进行融合,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3.3.1搭建高校自媒体官方平台高校应跟上时代更新的步伐,改变固有的管理思想,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网络中搭建起本高校专属的官方平台,平时可以在平台分享时事热点,并且要将与公众进行互动作为有效了解学生的中心环节,因为平台交流中的匿名设置可能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3.3.2加大信息公力度由于互联网具有高速且方便的特点,所以网络数据信息在传播方面速度极快,传播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对于一些虚假的信息,如果没有及时制止谣言的传播,那么在网络中造成的影响也将是十分庞大的。所以,在高校使用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制止谣言的肆意传播,而且对把握舆论的主动权也十分有效。

3.3.3注重发挥正面作用对于高校网络舆论的管理,必须兼顾官方舆论平台和网络舆论平台,网络舆论管理人员应加大注意的广度,同时,对两个平台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

3.4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

(1)预防为主。实行预防为主的政策,是根据以往经验总结而来的规律性认识,同时,也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最佳方法。预防舆论风险产生的前提是充分发挥高校网络舆情对于信息的收集能力,对信息进行精准判断,并且还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2)快速响应。如果发生网络舆情危机,高校内负责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的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网上工作与网下调查同时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3)及时应对。如果网络舆情已经发生,管理人员应及时在官方自媒体平台以及民间平台对舆情作出解释,做好对公众的安抚工作。(4)认真总结。当舆情危机得以解决之后,应针对此次情况作出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内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从事该项工作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高校应重视对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作,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共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这是我国大学教育事业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更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管控与引导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2):101-106.

[2]赵雪.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研究[J].新闻世界,2018(11):80-84.

[3]刘建荣,林卓.基于信息生态学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J].甘肃科技,2018(9):38-43,97.

[4]姜晶晶.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品牌研究,2018(2):230,231.

[5]王冬辉.自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发展现状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56-58.

[6]李华婷.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疏导路径研究[J].新闻战线,2018(6):142-143.

[7]徐敏.浅议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0):5-6.

作者:齐博 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wlyqlw/74017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