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传播对电视新闻的影响范文

网络传播对电视新闻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2-09-18 10:44:32

网络传播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其通过大量信息的传递,为受众构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诞生以来,由电视、报纸、杂志构建的传统媒介世界被彻底翻转。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报告》中指出的:“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及网页,具有改变世界及人类的潜力,计算机空间(Cyberspace),即这些新关系发生的空间,使我们的时空概念、表现方式和语言发生了变化。”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每半个小时就有一个新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每一个月就有100万新的使用者加盟。以指数增长方式迅猛发展的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网络媒介的优势与不足

网络媒介是以地空合一的电信设施为传输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为收发工具、依靠网络技术连接起来的复合型媒介。[2]目前,多媒体技术所导致的新闻传播全球化以及网络媒介将成为主流媒体的方向已经不可逆转。这种复合型媒介既是一种覆盖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又是一种高效灵便的组织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可以说,其为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多维的平台。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改造社会思想、建设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舆论工具。借助这一平台,人们既可以实现面向公众的开放式大众传播,也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交流的组织传播,同时也可以向特定的群体实现人际传播。互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传播领域中综合加以运用的一个结果,而网络媒体则是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优势于一身的复合体。学术界公认杜骏飞对网络新闻的定义: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具体说来,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互联网或再,而任何接受者通过互联网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这一定义表明,新闻信息基于互联网,而传播者和受众则变成了任何一个“我”,即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从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网络新闻的影响力已超过任何传统媒介。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复合性一般而言,传统媒介是视觉性的,其使用的文字、图片、色彩、版面设计等传播符号,大多是单一的、扁平的。互联网则完全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式。虽然说网络新闻也是以视觉信息为主导,但它集传统媒介之大成,将传统媒介的传播符号糅合在一个传播单位里,构成了超文本、超媒体的多媒体信息,使传播效果更综合、更直观也更加形象,也使传播者和受众能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地传播和接受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有力地提高了传播的综合效应。

2.扁平性“新闻”二字透出了其本质属性,所谓新,即时效性和即时性;所谓闻,即广泛性和全时性。传统媒介中间环节太多,如信息采集、筛选、播发等受程序、制度及人为的影响较大,因此很难实现即时性与全时性的统一。互联网传播则不一样,它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和屏障,实现了信息的扁平化传播,在大多数广电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无法实现一天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情况下,网络恰恰实现了全天候播报。如对灾害、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网络新闻的优势无可比拟。

3.广泛性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多,信息量大;二是覆盖面大,受众群体广。传统媒体都有容量限制,电视新闻如中央电视台最多能做到单独开辟新闻频道,报纸最多如北京地区的报纸增发晨报和晚报,而网络新闻则不然,其具有无限的可扩充性和可覆盖性,不受版面和时段的限制。在办公室,在家中,在交通工具里,任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者手机、iPad都可以与全世界的计算机实现信息交换。完全可以说,在地球村里,互联网将个体与世界连接起来,实现了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个人化,实现了信息的大容量传播和广泛性接受。

4.互动性传统媒体提供信息时,是辐射性的单向传播,受制于传播渠道和工具,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只能是“给什么,看什么”,记者采访了什么,编辑编发了什么,受众才能接触到什么。网络新闻则完全改变了这一格局,实现了点对点的互动性传播。不仅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在点击量为王的时代,也越来越考虑受众的复杂性、多样性需求,甚至受众参与到网络新闻传播中,这一双向交流促成了网络成为一个信息承载、服务、传播的多维平台。互联网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也就20年的时间,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美国数学家D•霍夫斯塔特说过:你想要理解任何一份消息,就必须先有一种消息告诉你如何去理解它。

网络新闻虽然优点很多,但其存在的很多缺点影响了我们的理解。总体而言,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信度较低。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目前,网络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获取新闻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然而,网络新闻为了吸引眼球,特别强调时效性和娱乐性,因此无法做到传统媒体那样的字斟句酌,以至于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还出现一些网络大V出于各种考量,制造虚假新闻,传播错误事实和观念的案件,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公信力的怀疑和抵触。深刻性较差。新闻是易碎品,网络新闻则是泡沫。纵观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类标题基本是各领风骚几分钟,不仅如此,在内容上,缺乏深入挖掘和纵向反思。在人们心目中,各大网站扮演着信息者的角色,基本达不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东方时空》《新闻纵横》这样有深度的报道,更无法提供反思和比较的平台。即使有些网站会召集相关人士进行讨论,其内容也淹没在大海般的各类广告和信息之中,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网民的谩骂和攻击,网络新闻变成了全民或者部分网民狂欢和发泄的载体,深刻性、严肃性无从谈起。原创性不足。目前,重大新闻信息的尚掌握在传统媒体手里。打开国内最主要的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凤凰,除了版式有差别,内容大同小异,有些甚至是换换标题就生搬硬套地出去,既无法保障法律赋予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使用权等专有权利,也会让人们对新闻信息产生过度阅读和消费。严肃性不足。由于网络新闻具有匿名性,追求个性化,再加上信息接触量大,观念更新速度快,参与性强,很多网站片面迎合受众心理,导致新闻价值取向较低。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新闻的发展是科技发展与媒介技术进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结果。在21世纪这个宏大的互联网时代,认真研究网络与新闻的关系,进而提出电视新闻的变革方向,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就是应有之义了。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自这一天起,新闻与网络便纠缠在一起,欲罢不能。从浏览器、WWW、Flash动漫、Java、Html5、云计算、大数据一路走来,技术越来越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模式、格局和方法。

1.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垄断模式在旧有的传播理论中,传统媒体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而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的话语垄断模式,提高了公众参与传播的无限可能。由于个人信息的门槛和机制变低乃至消散于无形,博客、微博特别是微信的涌现,使人人成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或“私媒体”。一些网络名人借助于互联网,甚至成为新时代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权势人物”。这在传统媒体完全占据新闻传播领域的状况下是不可想象的。

2.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阵地一方面,传统媒体重视网络新闻传播阵地的构建,如从1995年开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就开始创办电子版、网络版,另一方面,从1998年起,商业门户网站也开始借助论坛、博客、微博等互动领域涉足网络新闻传播,进而建设成为综合性网站。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留言板、博客、微博、网摘、SNS、贴吧等多种互动手段共同使用,促成了新闻、阅读、共享的无限制性,使得话语权日益大众化、传播日益个人化、言论日益公众化。

3.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一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过程。以往,新闻传播是公共机构特别是权力部门的事情,是国家权力运作的一部分,具有崇高性和神秘性。现在,新闻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切变得快速、透明,普通民众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运作的过程中。二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手段。以往记者编辑处理新闻时只局限于文字或音视频,现在则运用文本、表格、语言、声音、图形、动画、图像及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使新闻越来越生动直观,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加强。三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编辑方式,不仅逐步改变了首页以及新闻页信息堆砌的方式,越来越社交化、个性化、娱乐化,而且实现了重大报道的常态化策划,比如国庆报道、阅兵报道、灾害报道等。四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时限,实现了全天候新闻和多渠道信息反馈。

4.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受众地位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是信息落地的被动接受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很大改变,接受者与者,评论者与把关者,精英与草根,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模糊。受众不仅凭借“手指”实现了对网站浏览的赞成与反对,而且可以旗帜鲜明地发表意见,用立场站队,迫使新闻网站改革创新。这既是市场化的力量,也是技术时代受众为王的必然趋势。

三、网络传播与电视新闻的融合

目前,三网合一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公布三网融合的第一批试点城市,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三网合一取得突破性进展。三网融合从概念上讲,指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新一代互联网演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升级换代,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趋于相同,各网络互联相通、资源共享,能为受众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涉及技术、业务、行业、终端以及网络融合,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总体趋势是,电视可以通话、上网,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脑也可以通话、看电视,三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我们分析网络新闻利弊的目的是研究在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如何革故鼎新、浴火重生,适应广大受众的多种需求。电视是20世纪的一大发明,严格来说,它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及设备进行广播和通信的工具。尽管受到互联网的强大冲击,在“家”这个平台和领域内,它依然是受众最多、使用最广的新闻宣传、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工具。总体来说,电视具有群众基础广泛、受众群相对稳定,制作精良、可信度高,形象直观、现场感强等特点。网络媒体所具有的文中所述特点,给电视新闻的冲击是剧烈的、强大的。目前,电视新闻只在黄金时段对中老年受众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则是互联网包括手机新闻的“天下”,人们已习惯实时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最生动的新闻信息,而电视作为曾经的首选新闻宣传工具的地位已逐渐被取代。在这一前提下,重视研究和适时推进网络传播与电视新闻的融合就势在必行。

1.拓宽电视新闻的功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信、信息、娱乐、文化、广电、出版等行业的渗透和融合。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宣布合并成为融媒体、娱乐和通讯为一体的世界巨头,这一事件是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的标志性事件。有学者认为,电视新闻的传播完全是在有线电视网络这样一个“闭路”中进行传输,很难实现基于媒体终端的即时互动,使得电视新闻的生产流程中缺乏接受者及时反馈的环节,信息接受者的话语权受到极大的限制。[6]因此,电视新闻要高度重视信息时移点播、新闻在线直播、新闻检索链接以及文字视音频交互等功能的改造和升级,在这一态势下,广大受众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喜好定制、分享、在线评论、互动参与电视新闻节目,增强参与感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吸引眼球,留住受众。

2.转变电视新闻的定位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话语权掌握在国家及其人比如媒体管理机构手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用户从传统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信息的生产者,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通过博客、播客、维客、威客、拍客、闪客、晒客、微信等随时随地生产和分享信息。如2004年7月美国大选期间,CNN一方面采用博客实时播报大选要情,另一方面鼓励主持人、评论员和特派员与知名博客合作,第一时间追踪最新选举动态。民众不仅可以分享身边的新闻,而且可以参与到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去,比如2015年俄罗斯红场阅兵时,很多人就利用微信和微博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新闻。在这一传播环境下,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传统的传受关系发生变化。面对新的挑战,电视新闻要认真考虑运用新媒体传播以及与新媒介融合的问题,不仅要重视这些草根记者的信息,还要邀请他们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3.革新电视新闻渠道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始推行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位一体”运行模式,拓宽新闻播放渠道。特别是美国,起步最早。2001年,佛罗里达州《坦帕论坛报》就在该报建了一个新闻中心,将报纸、网站、电视台的编辑部门融合进“多媒体总编辑”统一指挥,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在我国,新华社推出了网络电视,中央电视台也在二套《今日观察》栏目,设置与网络等新媒体互动的传播环节。这意味着,电视和互联网之间的合作大有可为,应采取网上广播、网上电视等形式,尽快实现优势互补,创办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传播媒体。在受众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向新媒体流失的趋势和前提下,媒体融合成为大众传媒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未雨绸缪,高度重视新闻传播的角色转换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这一融合是双向的,网络新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取代电视新闻的功能和地位,而且两者之间在长时间内,将会保持和平共处、互为补充的格局。

作者:史伟 单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网络传播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wlcblw/67910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