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范文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2-03-23 10:44:04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摘要:新媒体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变幻莫测的网络环境,如何守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培养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接班人,如何抓好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成为国家、高校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成就、面临的挑战和如何运用新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他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前沿阵地的高校,肩负对青年学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普及率达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电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变幻莫测的网络环境,如何守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培养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接班人,如何抓好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成为国家、高校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新媒体的发展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和消极影响同在。立足现实,分析现状,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必须要梳理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成就。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成就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清晰,科学性和系统性强,形式稳定,制度有保障,是高校教学计划中的必须课。老师授课内容针对性强,通过教师面授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二)规章制度。孟子曰“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管子曰“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军有军纪,家有家法,学校也要用各项规章、制度、规则、办法等,来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有效性,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对学生活动有制约作用,将规章制度、管理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为学生指引方向,帮助学生走向成才之路。

(三)学生活动。班级、院系、学校、团委和各种社团组织的活动,有的专业性强、有的极具教育意义、有的挖掘潜能、有的激发才艺,通过活动能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各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活,提高能力,还锻炼了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四)谈心谈话。对教师而言,与学生之间的谈心谈话,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形式,可以对学生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对学生而言,面对面的接触,拉近了与老师距离,有亲切感,更利于表达想法、说明问题。师生谈话融洽,不仅解决了问题,又收获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处开展。

(五)校园文化。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多渠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互协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资源整合,营造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我们学院大门口的文化墙、民生之子在官网的不断更新和校园主干道上民生之子图片展示、优美的校园景观,下水道井盖的创意彩绘等,无不体现着育人、树人的良苦用心。

二、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在信息多元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更加多元化,很多不良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眼睛,部分不良信息带给学生消极思想,对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大学生影响较大。新媒体的兴起、网络的普及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一)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社会的各种思潮通过新媒体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动摇了学生的价值观。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因专业课关系到就业,所以投入较大精力,而忽略本课程,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效果。真假难辨的信息冲击着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大学生的眼球。恶意传播的有害信息、垃圾信息污染了网络环境,享乐主义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二)挫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冥思苦想,刻苦钻研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代言人。由于媒体提供的信息直观、立体、便捷,使得学生在遇到难题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搜索,完全没有独立思考意识。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弱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泯灭了求知欲望,从而加大了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这种高度依赖网络的习惯,大大挫败了独立思考能力,没有思考哪有发现,更谈不上创新,又怎能实现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伟蓝图。

(三)影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渠道主要是教材,虽然教材不乏经典、具有权威性的政治理论,但是更新慢,理论学习比较枯燥,真正被学生吸收的知识不多;学生一味地听老师讲,听力发挥了作用,大脑却没有履行职责,而是玩忽职守,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用心领悟。课堂中真正跟着老师思路走的学生不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在一条平行线,老师在台上用心地教,而学生在台下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刷屏、打游戏、聊QQ或是微信。这种以知识化为本的教育,难免弱化道德语言,很难真正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掌握了政治理论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涵养。

三、趋利避害,打开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势而为,改进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创新方法和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借助媒体形式,丰富课堂教学1.丰富本课程内容设置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多大变化,近几年教材内容适时更新,但还不能迅速跟上国际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迅速解读学生遇到的社会现实。教师要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用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内容设置激发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把学生感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通过新媒体平台出来、巧妙地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正确引导学生的把握好“总开关”。用新媒体丰富课堂内容设计:以课堂内容设置的理论教育为主干,不仅要扩展的背景知识,让理论来源脉络清晰,还要引用典型案例和案例分析助力理论理解。教育内容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读性,把握地域特点、校园特点和大学生的特点,内容范围要广,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2.与专业设置相结合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了解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以及专业实践的实施计划等;还应密切关注与自身所任教专业相关的行业新闻与动态,形成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警觉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积累教学素材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导,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依托媒体平台,传播向上能量学校官网是最便捷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不仅限于发通知、公告、新闻,应该是一个充满知识性、思想性、具有人文关怀性质的平台,是一个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平台。要开辟专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引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专题教育活动、也可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利用手机这个载体,开辟以微信群、QQ群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图片、音频、视频、在特定时间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额实效性。一首正能量歌曲,一句扣动心弦的话、一部爱国热情的电影等都是可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功能,通过校园网、官微、官方QQ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学生会通过校园网对各种新闻、主题、观点发出评论,当大部分学生面对某种观点难以选择时,高校新媒体应巧妙的采取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到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帮大学生清醒认识、擦亮眼睛,改变他们的观念、思想和舆论,隐蔽性地实现教育功能。

(三)普及媒介知识,筑牢心灵防线建立相应的督导与协调机构,规范网络环境;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普及媒介知识,提高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使用能力,学习如何理性地分辨媒介信息所包含的意义,辨别媒介所创造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区别,从而有效避免媒介对人的负面影响,最终达到“媒介为我所用”的目标。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四)巧妙转换角色,实现有效对话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新媒体时代,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教师高高在上的感觉已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教育环境,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在和学生谈话时,首先要转换角色,可以转换为教练的角色。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唤醒,挖掘出学生的内心想法,不是一味地说教。在与学生交谈中达到对话的有效性,首先要学会聆听,放空自己,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愿;要忍耐,不评判,不定论,在聆听中发现背后隐藏的东西,多视角帮学生跳出现有思维。分析学生说的是事实还是演绎,通过有效对话穿透对方话语中的演绎成分,找到根源,引导学生拨开迷雾。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跳出对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局限,以理论为中心,用新媒体为载体,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从多视角出发,多角度观察、用多种方法来分析问题、解读现象,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判断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好地迎合大学生的需求,激发爱国情怀,达到以德树人的目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谢耕耘.新媒体与社会(第一辑)[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11.

[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5).

[5]郇程.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用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5(3).

[6]廖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5(6).

[7]王艳霞.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开发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6(6).

[8]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6).

作者:吴金鸽

被举报文档标题: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mtcblw/71263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